Workflow
重庆机电(02722) - 2022 - 年度财报
重庆机电重庆机电(HK:02722)2023-04-14 17:12

财务数据 - 2022年营业收入为人民币 233.91 亿元[8]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 8.11 亿元[8] - 2022年末总资产为人民币 336.91 亿元[8] - 2022年末净资产为人民币 159.91 亿元[8] - 2022年收入为72.05亿元[13] - 2022年利润为3.20亿元[13] - 2022年末非流动资产为59.21亿元,流动资产为112.96亿元[13] - 2022年末净资產為80.18亿元[13] - 公司权益持有者分佔权益为75.58亿元[1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本集团营业额达约人民币7,205.4百万元,比去年同期微降约2.8%[1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本集团毛利達約人民幣1,426.6百萬元,比去年同期下降約4.1%[1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本公司股東應佔利潤達約人民幣310.2百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約4.6%[1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每股基本盈利達約人民幣0.08元[14] - 2022年集團整體營業收入約人民幣7,205.4百萬元,同比減少約2.8%[92] - 2022年集團毛利約人民幣1,426.6百萬元,同比減少約4.1%,毛利率約19.8%[92] - 2022年其他收益約人民幣179.1百萬元,同比增加約81.5%[93,94] - 2022年資產處置收益約人民幣103.3百萬元,同比減少約33.3百萬元[95,98] - 2022年營業利潤約人民幣379.0百萬元,同比增加約12.8%[97,100] - 投資收益較上年同期大幅減少約人民幣156.9百萬元,主要是因汽車行業調整、廠房搬遷帶來折舊攤銷成本增加等因素導致相關聯營和合營公司業績較去年同期大幅減少[103] - 所得稅費用較上年同期增加約人民幣49.5百萬元,主要是經營業績提升引起當期所得稅費用增加以及遺延所得稅費用變動所致[104] - 股東應佔利潤約人民幣310.2百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約人民幣13.7百萬元,增幅約4.6%[106] - 公司可供分配給所有者的儲備約為人民幣2,771.5百萬元[108] - 公司現金及銀行存款約人民幣2,597.0百萬元,較上年末增加約人民幣418.1百萬元,增幅約19.2%[109] - 應收賬款及其他應收款總額約人民幣3,383.3百萬元,較上年末減少約人民幣83.8百萬元[113] - 應付賬款及其他應付款總額約人民幣2,599.5百萬元,較上年末增加約人民幣292.7百萬元[114] - 公司資產總額約人民幣17,217.8百萬元,較上年末增加約人民幣482.4百萬元[115] - 公司負債總額約人民幣9,200.2百萬元,較上年末增加約人民幣278.5百萬元[116] - 公司流動資產淨值約人民幣3,835.5百萬元,較上年末減少約人民幣424.6百萬元[117] - 於2022年12月31日,公司流動比率為1.51:1,較2021年12月31日的1.65:1有所下降[119] - 於2022年12月31日,公司負債比率為26.7%,較2021年12月31日的27.0%略有下降[120] - 於2022年12月31日,公司銀行及其他借款總額為約人民幣2,907.2百萬元,較2021年12月31日增加約人民幣11.3百萬元[121] - 公司一年內到期的借款為約人民幣1,556.1百萬元,較2021年12月31日增加約人民幣628.4百萬元;一年以上到期的借款為約人民幣1,351.1百萬元,較2021年12月31日減少約人民幣617.1百萬元[122][123] - 於2022年12月31日,公司有約人民幣533.5百萬元銀行存款受到質押或使用受限[124] - 公司部分銀行借款以土地使用權、不動產、廠房及設備、投資性房地產等資產作為抵押,於2022年12月31日抵押物的賬面淨值約為人民幣295.2百萬元[124] - 2022年度公司資本開支約為人民幣190.1百萬元,主要用於廠房擴建、生產技術提升和設備升級[133] - 於2022年12月31日,公司有與固定資產及無形資產相關的資本承諾約人民幣42.2百萬元[133] 业务概况 - 公司主要從事工業裝備、汽車零部件、通用機械等業務[1] - 公司在重慶、武漢、成都等地設有生產基地[1] - 公司主要從事高端智能裝備、清潔能源裝備、工業服務等業務[10][11] - 公司擁有重慶通用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多家重要子公司[10][11] - 公司在重慶、吉林、江蘇、甘肅等地設有多家生產基地[10][11] - 本集團持續聚焦清潔能源裝備、高端智能裝備兩大核心主業,積極拓展工業服務業[18] - 本集團在市場拓展、研發創新、品牌建設、內部管理、實施人才和多元化發展戰略等各方面取得突破[19] - 本集團提質創效,推動高質量發展,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進一步增強[19] - 本集團較好完成董事會下達的年度目標[19] - 清潔能源裝備板塊把握雙碳經濟加快推動、基礎項目建設增多等市場機遇[70] - 工業風機、工業泵、氣體壓縮機等業務實現較好增長[70] - 電線電纜業務克服不利影響,業務保持平穩[70] - 風電葉片業務受行業調整影響出現下滑[70] - 水力發電設備業務受疫情及行業調整影響,經營業績出現較大下滑[70] - 清潔能源裝備板塊整體營業收入達約人民幣5,652.4百萬元,同比下降約2.2%[70] - 清潔能源裝備經營分部的毛利下降約7.7%[72] - 清潔能源裝備經營分部的業績下降約10.2%[74] - 多項新產品研發取得突破性進展[73] - 氣體壓縮機業務成功交付國內最高轉速、最大噸位的產品[73] - 重慶康明斯新基地已投入運營,研發及製造能力得到顯著提升[77] - 重慶康明斯加快新產品、新客戶拓展,成功推介QSK38成為1000kW高壓移動電源車首選產品[77] - 重慶康明斯成為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優選供應商,並中標順豐物流人民幣50百萬元年度集採項目[77] - 移動電源車、油氣田電站,快遞物流行業均取得份額增長,緩解了傳統電力市場下降的影響[77] - 公司與中國康明斯就延續合資事項達成一致,將合資期限延長至2040年[77] - 公司高端智能裝備業務中,智能機床業務實現磨齒機訂單快速增長,帶動營業收入增長[78] - 公司高端智能裝備業務中,智能電子業務積極拓展客戶群體,加大增量項目開發,運行質量提升[78] - 公司高端智能裝備業務中,英國PTG公司受利率上升和能源價格上漲影響,經營成本大幅增加,業績下滑[78] - 公司高端智能裝備業務中,數控機床業務實現產品結構調整增利,大幅減虧[80] - 公司高端智能裝備業務中,完成多項新產品研發和智能製造平台建設[81] - 2022年工業服務板塊營業收入達約人民幣91.5百萬元,同比增長約17.0%[86] - 工業服務板塊毛利約人民幣64.4百萬元,同比增加約人民幣2.1百萬元,增幅約3.4%[86] - 工業服務經營分部業績約人民幣37.2百萬元,較2021年同期虧損約人民幣69.2百萬元,增利減虧約人民幣106.4百萬元[87] - 工業賦能業務加大研發,打造多個平台並取得成效[87,88] - 2023年工業賦能業務將在多個領域實現突破,金融業務和集採業務將保持穩定增長[89,90] 研發及技術 - 公司持續加大新產品研發投入,2022年研發投入為人民幣 6.85 亿元[8] - 公司積極推進智能製造和數字化轉型,提升產品競爭力[1] - 公司擁有4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中國名牌1個、中國馳名商標5個、重慶市級技術中心16個、231項發明專利,持續保持研發投入[59] - 公司附屬公司獲批國家級科改示範企業、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進入國家級和重慶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名單[62][64] - 公司附屬公司獲得多項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包括2項二等獎和1項三等獎[66] - 公司附屬公司的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項目獲得2021年度重慶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和三等獎[66] - 本集團全年研發費用累計投入約人民幣343百萬元,R&D佔比達4.76%[48] - 新增授權專利260項,含發明專利26項,通過市級及以上鑒定新產品20項[48] - 重慶水泵廠有限責任公司獲批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48] 區域發展 - 公司受益於「一帶一路」、西部大開發、成渝雙城經濟圈等區域發展規劃,享有產業政策和稅收優惠[57] - 依託國家「一帶一路」、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區域優勢,為公司帶來挖掘潛在市場的良好發展機遇[59] 企業管治 - 公司具有高效規範的法人治理結構和制度體系,有高效運行與有效治理的良好企業管治及風控機制[60][61] - 公司擁有卓越領先的工業技術精英、高素質的員工隊伍及國際化視野的管理隊伍,形成具有行業競爭力的人才制度體系和生態系統[60][61] - 公司附屬公司獲批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入選全國質量標桿企業[65] - 公司附屬公司獲得中國專利獎優秀獎[65] 人才隊伍 - 本集團將繼續推動技術人才升級,優化薪酬與業績掛鈎的分配體系,加強安全培訓和防疫措施[136][137] - 張福倫先生自2020年6月起擔任本公司董事長、執行董事,曾在多家集團公司擔任管理職務[141][143] - 岳相軍先生自2023年1月起擔任本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曾在集團內多家子公司擔任管理職務[144][145] - 楊泉先生擁有20餘年的企業管理經驗[149] - 黃勇先生擁有20年以上的汽車行業經驗[152] - 楊泉先生曾擔任多家公司的董事和高管職務[149] - 黃勇先生曾擔任多家公司的董事長和總經理職務[152] - 孫文廣先生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