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上海电气(02727) - 2021 - 年度财报
上海电气上海电气(HK:02727)2022-04-29 18:33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1年总收入为1313.88亿元,同比下降4.3%[3][7] - 2021年股东应占亏损为99.88亿元,上年同期股东应占利润为37.58亿元[3][7] - 2021年每股基本亏损0.64元,上年同期每股基本盈利0.25元[3][7] - 2021年公司毛利率为15.07%,同比减少1.69个百分点[7] - 2021年公司新增订单1441.8亿元,同比下降22.3%[3][9] - 2021年公司收入为131,387,852千元,较2020年的137,285,056千元减少4.30%[21] - 2021年公司税前亏损10,289,639千元,2020年为盈利6,346,439千元[21] - 2021年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9,987,908千元,2020年为盈利3,758,175千元[21] - 2021年公司总资产为300,802,190千元,较2020年的315,402,734千元减少4.63%[21] - 2021年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58,134,328千元,较2020年的66,400,834千元减少12.45%[21] - 2021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0,554,000千元,2020年为4,696,198千元[21] -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13.88亿元,较上年下降4.30%;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 -99.88亿元,上年同期为37.58亿元[98][101] - 2021年度每股盈利为 -0.64元,上年同期为0.25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 -15.69%,上年同期为5.79%[98] - 2021年销售费用46.30亿元,较上年增长13.59%;研发费用54.06亿元,较上年增长11.37%[99] - 2021年财务费用11.27亿元,较上年减少39.73%,主要因可转债到期兑付及应收款项融资业务规模下降[99][100] - 公司2021年在中国内地营业收入1075.87亿元,较上年减少6.97%;在其他国家和地区营业收入238.01亿元,较上年增长9.98%[102] - 公司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54.06亿元,资本化研发投入0.41亿元,研发投入合计54.47亿元,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4.17%,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0.75%[106] - 应收账款本期期末数为334.2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1.11%,较上期期末变动1.92%[113] - 存货本期期末数为328.7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0.93%,较上期期末变动9.65%[113] - 短期借款本期期末数为118.3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3.93%,较上期期末变动 - 24.26%[113] - 长期借款本期期末数为238.4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7.93%,较上期期末变动54.76%[113] - 应付票据本期期末数为165.7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5.51%,较上期期末变动37.20%[113] - 应付账款本期期末数为613.0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0.38%,较上期期末变动 - 6.91%[113] - 合同负债本期期末数为391.6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3.02%,较上期期末变动 - 13.67%[113]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及其它借款和债券总额446.86亿元,较年初增加29.06亿元[134]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须于一年内偿还的借款及债券为183.50亿元,较年初减少55.37亿元[134]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须于一年后偿还的借款及债券为263.36亿元,较年初增加84.41亿元[134]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负债比率为34.37%,比年初30.65%增加3.72个百分点[134]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将银行存款14.02亿元、账面价值1.23亿元的应收款项融资等资产抵押给银行[134]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用以抵押的长期应收款账面价值为22.21亿元[134] - 2022年4月18日,公司审议通过2021年度不进行股息分配预案,尚需股东大会审议[134] - 2021年公司按中国会计准则编制的母公司报表净利润为 -97.61529亿元,年初未分配利润为127.94008亿元,应付普通股股利11.27375亿元,期末可供分配利润为19.05104亿元[139] - 公司2021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也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139]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新增订单中,能源装备612.6亿元(风电设备121.8亿元、核电设备89.0亿元、储能设备65.1亿元、燃煤发电设备145.0亿元),工业装备429.9亿元(电梯232.7亿元),集成服务399.3亿元(能源工程服务263.1亿元)[9]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手订单为2861.0亿元,较上年年末增长3.6%[9] - 报告期末在手订单中,能源装备1432.5亿元(风电设备362.2亿元、核电设备271.7亿元、储能设备30.3亿元、燃煤发电设备490.9亿元),工业装备123.8亿元(电梯41.6亿元),集成服务1304.7亿元(能源工程服务1097.9亿元)[9] - 能源装备板块实现营业收入592.24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5.83%,毛利率为17.88%,较上年同期增长0.89个百分点[98][102] - 工业装备板块实现营业收入422.41亿元,较上年同期略有增长,毛利率为16.36%,较上年同期减少0.68个百分点[98][102] - 集成服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394.52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4.47%,毛利率为6.24%,较上年同期减少5.72个百分点[98][102] - 能源装备本期总成本486.34,较上年同期464.52增长4.70%,其中原材料占比87.12%,人工成本占比6.66%,其他费用占比6.22%[105] - 工业装备本期总成本353.29,较上年同期349.88增长0.97%,其中原材料占比82.10%,人工成本占比8.30%,其他费用占比9.60%[105] - 集成服务本期总成本369.92,较上年同期459.83降低19.55%,其中设备占比64.43%,建安占比19.98%,其他费用占比15.59%[105] 业务成果与项目进展 - 全年累计出产发运核电主设备12台套,并实现了“国和一号”示范项目蒸汽发生器及堆内构件等一批全球首台套产品的出产发运[9] - 公司在巴基斯坦先后中标多个总承包工程项目,包括2座500kV变电站、4座220kV变电站的升级及改扩建工程[9] - 公司完成2项材料国产化、5项焊接技术、4项检测技术、7项工艺技术的技术创新,实现福清核电5号机组堆内构件制造等全面国产化[11] - 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21年5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成为上海国资分拆上市第一股[13] - 公司举办首届“智造升级、创新赋能”科技活动月并签约22个创新科研项目[12] - “星云智汇”已接入涵盖风机、电梯、机床等15余万台价值人民币多亿元的设备[12] - 公司中标盐城市智慧能源大数据中心平台建设二期项目,实现盐城市内所有新能源电站生产运行数据的接入等应用[13] - 公司与申能集团共同投资组建合资公司,形成服务全国煤电升级改造的“上海方案”[13] - 公司与上海申通地铁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组建合资公司,中标上海轨交5号 线车站机电设施设备集成运维项目[13] - 2021年度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共揽获国家、上海市科学技术奖9项,组织36项攻关专项,申报科研专项资金约2.05亿元[107] - 煤电技术领域,国内首台百万等级超超临界带BEST双机回热系统二次再热机组综合发电煤耗249.7g/kwh;660MW超超临界燃煤空冷发电机组年可节约标准煤2.45万吨,减少碳排放量5.41万吨/年[108] - 风电技术领域,公司发布7款数字化产品,包括智能控制系统、新一代智能终端与远程听诊系统等[108] - 新能源动力电池模组装配测量解决方案技术领域,设备自动化率95%以上,可实现单排模组与双面模块共线生产[111] - 电梯技术领域,上海三菱电梯两款电梯轿厢设计揽获2021年德国iF设计奖,完成国内首台实现全规格部件全国产的10m/s高速电梯产品研製[110] - 煤电综合改造领域承接国能浙江宁海发电有限公司2×1000MW增容提效综合改造项目,改造后机组出力从1000MW增容至1055MW[112] 公司股权结构 - 上海电气A股股票代码为601727,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H股股票代码为02727,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1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A股股数为12,781,489,092,约占已发行股本比例81.38%;H股股数为2,924,482,000,约占已发行股本比例18.62%[22] - 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持有A股8,603,201,462股,占相关股份类别概约67.31%,占公司股本总额概约54.78%;持有H股313,642,000股,占相关股份类别概约10.72%,占公司股本总额概约2.00%[24] - 上海电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有A股8,227,400,468股,占相关股份类别概约64.37%,占公司股本总额概约52.38%;持有H股280,708,000股,占相关股份类别概约9.60%,占公司股本总额概约1.79%[24] - 申能(集团)有限公司持有A股375,800,994股,占相关股份类别概约2.94%,占公司股本总额概约2.39%[24] - 干频持有A股20,000股,占相关股份类别概约百分比为0.000%,占公司股本总额概约百分比为0.000%[27] - 公司持有申能股份、浙数文化等多家上市公司股权,最初投资成本合计33.74亿元,期末账面价值合计48.15亿元,报告期损益合计6.43亿元[120] 公司人员相关情况 - 冷伟青报告期内税前报酬总额为25.77万元[30] - 干频年初持股15,000股,年末持股20,000股,年度内股份增加5,000股,报告期内税前报酬总额为40.40万元[30] - 刘平报告期内税前报酬总额为22.48万元[30] - 朱兆开报告期内税前报酬总额为59.28万元[30] - 董鉴华、陈干锦、顾治强年末持股均为594,000股,年度内股份增减变动量为0,报告期内税前报酬分别为88.20万元、78.40万元、88.20万元[30] - 袁胜洲报告期内税前报酬总额为75.32万元[30] - 张铭杰年末持股396,000股,年度内股份增减变动量为0,报告期内税前报酬总额为113.50万元[31] - 童丽萍年末持股396,000股,年度内股份增减变动量为0,报告期内税前报酬总额为133.73万元[31]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年初合计持股5,280,000股,年末合计持股5,285,000股,年度内股份增加5,000股,报告期内税前报酬总额合计1,358.62万元[31] - 冷偉青現任公司黨委書記、執行董事、董事長、首席執行官等職[33] - 干頻現任公司非執行董事、副董事長等職[34] - 劉平現任公司執行董事、總裁、黨委副書記等職[35] - 朱兆開於2001 - 2009年擔任上海電氣電站設備有限公司汽輪機廠等黨委副書記等職,2009 - 2011年擔任黨委書記等職,2011 - 2018年擔任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人力資源部部長,2013 - 2018年擔任上海電氣電站集團黨委書記[36] - 姚珉芳於2000年至2006年期間任申能股份有限公司投資部主管、副經理,2006年9月起先後擔任申能(集團)有限公司多職[37] - 李安於2009年11月起至2014年8月擔任上海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產權處處長等職,2014年8月至2017年1月擔任上海國盛(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等職[38] - 習俊通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上海市科技進步、技術發明等獎項6項[39] - 徐建新於1982年2月起至1997年11月擔任上海財經大學會計學講師、副教授,1997年11月起至2014年12月擔任東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多職,2015年1月起至今擔任上海朴易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40] - 蔡小慶現任公司監事、監事會主席,曾任上海航天局第八〇五研究所多職等[43] - 袁先生任公司監事會監事,擁有碩士學位,為高級政工師[43] - 董鑑華曾任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副總裁、財務總監,從事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