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收入为1034150千元,2022年同期为1302201千元[3][4] - 2023年上半年可申报分部经调整毛利为58157千元,2022年同期为118203千元[9]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为8441千元,2022年同期为8336千元[9] - 2023年上半年销售费用为20086千元,2022年同期为22137千元[9] - 2023年上半年行政开支为138302千元,2022年同期为163918千元[9]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收益净额为103610千元,2022年同期为76965千元[9] - 2023年上半年税前利润为11820千元,2022年同期为17449千元[9] - 2023年上半年自有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2751千元,2022年同期为14029千元[12] - 2023年上半年使用权利资产折旧为13754千元,2022年同期为13843千元[12] - 2023年上半年存货成本为933002千元,2022年同期为1169454千元[1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股东应占盈利为人民币6,366,000元,2022年同期为人民币4,726,000元[1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2.19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约8880万元或28.9%[13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手头现金及银行存款约7.867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约1.339亿元或14.5%[13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银行贷款总额约6.6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约1.95亿元或22.8%[13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率为83.0%,2022年12月31日为82.9%[13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集团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约429天,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55天或14.7%[13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股东应占利润约人民币640万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人民币170万元或36.2%[14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营业收入约为10.342亿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2.68亿元或20.6%[15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国内收入约为3.477亿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1.135亿元或24.6%,占整体收入约33.6%[15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海外收入约为6.864亿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1.546亿元或18.4%,占整体收入约66.4%[15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销售成本约为9.33亿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2.365亿元或20.2%[15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经调整毛利率为约5.6%,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3.5个百分点[15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国内经调整毛利率为约4.5%,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1.2个百分点[15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海外经调整毛利率为约6.2%,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4.7个百分点[15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其他收入约为840万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10万元或1.2%[15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销售费用约2010万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200万元或9.0%,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9% [15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行政开支约1.383亿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2560万元或15.6%,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3.4% [15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融资收益净额约1.036亿元,2022年同期为7700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0.0% [15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累计使用全球发售所得款项约20.63亿港元,剩余约3.4亿港元将在未来1到5年内使用 [15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全职员工2365名,2022年12月31日为2511名 [15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为10.3415亿元,2022年同期为13.02201亿元[16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成本为9.33002亿元,2022年同期为11.69454亿元[16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毛利为1.01148亿元,2022年同期为1.32747亿元[16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期内利润为636.6万元,2022年同期为472.6万元[169][171]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0.10元,2022年同期为0.08元[16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存货及合同成本结余约3.437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上升约3280万元或10.6%[18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资本支出约120万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140万元或53.8%[182] 公司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集团新承接工程总值约人民币1,682.2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人民币422.7百万元或33.6%[14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未完工合同金额约为106.258亿元,较2022年6月30日减少约21.846亿元或17.1%[151] 公司税务相关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香港利得税税率为16.5%,公司及香港附属公司无应课税利润,未计提拨备[1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中国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一家中国附属公司作为高新技术企业享受15%优惠税率,还可享受100%研发成本加计扣除[1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其他国家附属公司所得税税率为8.5% - 30%[13] 公司金融资产与负债数据变化 - 2023年6月30日,与应收保留金(扣除亏损拨备后)相关的人民币1.121亿元预计在报告期结束后一年以上收回,2022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1.075亿元[19] - 2023年建筑合同履约产生金额为2,191,690元,2022年12月31日为2,445,823元,亏损拨备分别为853,700元和828,865元[19] - 按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2023年为1,381,652元,2022年为1,634,433元[24] - 第三方相关金额2023年为5,215元,2022年为4,446元;受控股股东控制的公司相关金额2023年为1,808元,2022年为1,701元[23]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及应收票据内应收客户保留金(扣除亏损拨备)为3.668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3.989亿元[25] - 2023年6月30日应收保留金(扣除亏损拨备)为8580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8720万元[25]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及应收票据1年内到期为1.88118亿元,超过1年为11.93534亿元;2022年12月31日对应分别为2.41984亿元和13.92449亿元[25] - 2023年6月30日银行限制性存款为5.7479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6.44699亿元[27] - 2023年6月30日合同负债中因控股股东控制的公司产生的金额为230万元,2022年12月31日同样为230万元[31] - 2023年6月30日销售材料贸易应收款为33.28814亿元,2022年为35.50761亿元[35] - 2023年6月30日银行贷款以相关资产抵押及担保的金额为4.6995亿元,2022年为2.7亿元;以相关资产抵押并以证券抵押的金额2022年为1亿元[48][49] - 2023年6月30日已抵押的物业、厂房及设备、土地使用权总账面价值为2.877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3.58亿元[55]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及应付票据1个月内或按要求到期为15.33795亿元,2022年为17.87216亿元[69] - 2023年6月30日应付员工相关成本为111,010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120,097千元[70] - 2023年6月30日应付运输及保险开支为12,667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33,578千元[70] - 2023年6月30日应付利息开支为7,592千元,与2022年12月31日持平[70] - 2023年6月30日建筑及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应付款为12,909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877千元[70] - 2023年6月30日分包商支付的按金为42,321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42,139千元[70] - 2023年6月30日供货商支付的合同投标及履约按金为13,184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14,516千元[70] - 2023年6月30日应付第三方款项为218,998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196,637千元[70] - 2023年6月30日短期银行贷款为135,000千元,长期银行贷款的即期部分为350,000千元[75] - 2023年6月30日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在合并财务状况表中确认的金额分别为324,308千元和327,192千元[84] - 2023年6月30日按摊销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为986,336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94,074千元[70] 公司涉诉情况 - 2016年9月30日,沈阳远大和远大印度获一审判决胜诉,原分包商需支付赔偿金8180万印度卢比(约合人民币710万元)及应计利息[108] - 截至中期财务报告日期,沈阳远大和远大印度诉讼案在德里高等法院复审,若败诉预计赔偿14.108亿印度卢比(约合人民币1.229亿元)及应计利息[109] - 2022年,远大英国被起诉,Crest Nicholson估计补救工程总成本为240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2.194亿元),因损失未确定无法估计补偿金额[111] - 截至中期财务报告日期,集团部分附属公司涉诉,若败诉最大补偿约2.962亿元,已计提2140万元,2023年6月30日1.068亿元银行存款被冻结或抵押[112][113] - 2016年7月,集团澳洲两项目建材被指含石棉,因调查未完成、申索未量化,无法估计维修成本和潜在补偿[114][115] 公司股权及购股计划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董事康宝华持股22863.6万股,概约持股百分比为3.68% [16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董事康宝华另一笔持股36.46763768亿股,概约持股百分比为58.74% [16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董事王昊持股15万股,概约持股百分比为0.01% [16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董事张雷持股300万股,概约持股百分比为0.05% [161] - 康宝华持有的股份中,佳境有限公司持有2,597,531,923股,新创有限公司持有1,049,231,845股,两家公司均为其全资拥有[16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佳境有限公司持有股份2,597,531,923股,持股比例41.84%;新创有限公司持有股份1,049,231,845股,持股比例16.90%[163] - 康宝华持有佳境有限公司和新创有限公司各1股,持股比例均为100%[162] - 2011年4月12日公司采纳购股计划,可发行最高股份数为600,000,000股,相当于全球发售完成后公司已发行股本的10%[164] - 可根据购股计划条款授出的股份数目
远大中国(02789) - 2023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