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滨海投资(02886) - 2022 - 中期财报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收入为3,046,876千港元,同比增长32%[2]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为263,521千港元,同比增长11%[2] - 每股基本收益为19.09港仙,同比增长12%[2][5]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为258,128千港元,同比增长11.7%(2021年为231,116千港元)[12][11] - 2022年上半年股东应占溢利为2.58128亿港元,同比增长2701.2万港元或12%[182][186] - 公司每股普通股盈利为19.09港仙,同比增长2.00港仙[183][18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2年上半年毛利为433,733千港元,同比下降4%[2] - 经营利润为317,924千港元,同比下降10%[4] - 融资成本净额为43,557千港元,同比下降24%[4] - 所得税费用为14,009千港元,同比下降78%[4] - 燃气采购成本同比增长49.7%,从1,571,295千港元增至2,352,710千港元[56] - 员工福利费用同比下降2.7%,从120,519千港元降至117,292千港元[56] - 折旧费用同比增长5.3%,从93,253千港元增至98,173千港元[56] - 利息支出同比下降6.7%,从70,124千港元降至66,821千港元[59] - 当期所得税费用同比下降13.2%,从63,190千港元降至54,839千港元[61] - 公司综合毛利率为14.2%,同比下降5.4个百分点,主要由于天然气采购成本上升[179][180] - 公司行政开支为1.41763亿港元,同比增长990.4万港元或8%,主要由于研发费用增加[181][18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管道天然气销售分部收入为2,663,803千港元,占总收入的87.4%[48] - 工程施工及天然气管道安装服务分部收入为337,211千港元,占总收入的11.1%[48] - 天然气管输服务分部收入为30,657千港元,占总收入的1.0%[48] - 罐装燃气销售分部收入为15,205千港元,占总收入的0.5%[48] - 管道天然气销售分部毛利为194,779千港元,毛利率为7.3%[48] - 工程施工及天然气管道安装服务分部毛利为210,178千港元,毛利率为62.3%[48] - 天然气管输服务分部毛利为25,816千港元,毛利率为84.2%[48] - 罐装燃气销售分部毛利为2,960千港元,毛利率为19.5%[48] - 安装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8.9%,从8,495千港元增至10,946千港元[52] - 燃气具销售收入大幅增长242.5%,从876千港元增至3,000千港元[52] - 管道天然气销售收入从去年同期的1,872,813千港元增至2,663,803千港元,增长42%[166] - 天然气输送服务收入为3065.7万港元,同比增长129.6万港元或4%[171][173] 各地区表现 - 涿州濱海燃氣有限公司2019年至2021年享受15%高新科技企業優惠稅率[65] - 其他中國附屬公司2022年上半年企業所得稅率為25%(2021年同期:25%)[66] - 公司成功获得天津渤化永利热电煤改燃项目,长期年最大用气量预计可达8亿立方米[175][17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预计2025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将超过4300亿立方米,2030年将超过5500亿立方米[175][176] - 公司持有位于中国滨海新区天津空港经济区的一块发展中土地,面积为15,899.6平方米,计划出售该物业[174] 其他财务数据 - 其他综合亏损为109,407千港元,去年同期为收益28,335千港元[6] - 净汇兑收益从去年同期的亏损4,348千港元转为收益20,072千港元[55]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产生净亏损54,646千港元,去年同期为收益7,554千港元[55] - 递延所得税费用从去年同期的150千港元收益转为40,830千港元支出[61] - 2022年上半年总综合收益为152,225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下降41.2%(2021年为258,752千港元)[12][11] - 2022年上半年经营现金流净流入252,938千港元,同比增长20.7%(2021年为209,648千港元)[13]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312,166千港元,同比减少14.7%(2021年为365,978千港元)[13] - 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入193,381千港元,同比下降67.3%(2021年为590,832千港元)[1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90,480千港元,同比下降11.0%(2021年末为888,617千港元)[14] - 2022年上半年派发股息121,682千港元,同比增长13.9%(2021年为106,810千港元)[12][11] - 2021年末期股息每股0.090港元,總支付額約121,682,000港元(2021年同期:每股0.079港元,總額106,810,000港元)[67] 资产和负债 - 公司总资产为7,879,888千港元,同比下降4%[3] - 公司总负债为5,584,669千港元,同比下降5%[3] - 非流动资产总额为6,441,979千港元,较2021年底的6,478,961千港元略有下降[8] - 流动资产总额为1,437,909千港元,较2021年底的1,700,664千港元下降15.4%[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90,480千港元,较2021年底的742,181千港元增长6.5%[8] - 总资产为7,879,888千港元,较2021年底的8,179,625千港元下降3.7%[8]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2,222,894千港元,较2021年底的2,252,351千港元下降1.3%[9] - 非流动负债总额为2,540,863千港元,较2021年底的2,456,544千港元增长3.4%[9] - 流动负债总额为3,043,806千港元,较2021年底的3,400,294千港元下降10.5%[10] - 借款总额为3,483,834千港元(非流动2,366,412千港元+流动1,117,422千港元),较2021年底的3,124,749千港元增长11.5%[9][10] - 合约负债为602,878千港元,较2021年底的965,386千港元下降37.6%[10] - 总权益及负债为7,879,888千港元,与总资产持平[10] - 公司2022年6月30日总权益为2,295,219千港元,同比增长8.8%(2021年同期为2,109,414千港元)[12][1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约1,605,897,000港元[22] - 公司拥有未提取银行借款授信人民币207,173,000元(约242,534,000港元)[22] - 公司总借贷金额为3,483,834,000港元,较2021年底的3,124,749,000港元有所增加[187][188][189] - 现金及银行存款为938,105,000港元,其中银行余额及现金790,480,000港元,保证银行存款147,625,000港元[187] - 公司流动比率为0.47,资本负债比率高达152%[187] - 短期借款及长期借款流动部分合计1,117,422,000港元[188][189] - 公司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约1,605,897,000港元[190][192] 借款和融资 - 2022年4月通过融资租赁安排获得人民币300,000,000元(约351,000,000港元)融资[23] - 2022年3月获得1年期银行借款人民币150,000,000元(约176,000,000港元)[23] - 2022年6月获得1年期银行借款人民币50,000,000元(约59,000,000港元)[23] - 2022年8月获得1年期银行借款人民币70,000,000元(约82,000,000港元)[23] - 预计2022年12月31日前提取长期银行借款人民币160,000,000元(约187,000,000港元)和人民币300,000,000元(约351,000,000港元)[24] - 银团借款的平均利率为2.89%(LIBOR + 2.6%)[92] - 涿州公司的银行借款利率为4.89%(5年期LPR + 24个基点)[93] - 冀州公司的银行借款利率为固定年利率4.80%[94] - 涿州公司的银行借款中25,622千港元将于2023年6月30日前到期偿还[93] - 关联方中国石化财务公司借款为人民币600,000,000元(约702,411,000港元),年利率4.45%,将于2023年11月全额偿还[105] - 泰达能源融资租赁借款为人民币300,000,000元,年利率4.45%,分12期偿还至2025年4月[105] - 抵押借款未偿还余额为人民币296,850,000元(约347,518,000港元),其中115,098,000港元将于2023年6月30日前偿还[106] - 无担保银行借款为122,000,000港元,年利率2.64%,将于2023年6月30日前偿还[107] - 集团借款总额为3,483,834,000港元,其中1,117,422,000港元在一年内到期[108] 关联方交易 - 公司两大股东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和中国石化分别持股35.43%和29.99%[17] - 公司两大股东泰达香港和长城燃气香港分别持有公司约35.43%和29.99%的已发行普通股[20] - 公司最大股东泰达香港持股35.43%,最终母公司泰达持股39.50%[131] - 第二大股东长城燃气香港持股29.99%,其最终母公司中石化持股29.99%[131] - 受泰达控制的实体提供工程施工及天然气管道安装服务收入57,554千港元,同比增长20.1%[133] - 受中石化控制的实体天然气采购金额达1,008,464千港元,同比增长133.7%[141] - 公司向关联方销售管道天然气收入4,702千港元,同比下降50.8%[134] - 合营企业天然气管输服务收入309千港元,同比下降27.5%[137] - 受中石化控制的实体利息费用16,125千港元,同比下降2.0%[144] - 联营公司不动产、厂房及设备转让收益净额20,235千港元[147] - 受泰达控制的实体其他服务费用2,589千港元,同比增长106.9倍[145] - 合营企业租赁收入389千港元,同比增长0.3%[139] - 受泰达控制的实体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从2021年12月31日的11,377千港元增至2022年6月30日的14,329千港元,增长26%[150] - 受中石化控制的实体预付账款从2021年12月31日的163,645千港元大幅降至2022年6月30日的37,950千港元,下降77%[151] - 联营公司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从2021年12月31日的36,715千港元降至2022年6月30日的35,121千港元,下降4%[153] - 受中石化控制的实体借款从2021年12月31日的734,305千港元降至2022年6月30日的702,411千港元,下降4%[157] 运营数据 - 住宅用户管道天然气使用量从去年同期的5,984 x 106百萬焦耳增至6,485 x 106百萬焦耳,增长8%[166] - 工业用户管道天然气使用量从去年同期的15,752 x 106百萬焦耳增至18,552 x 106百萬焦耳,增长18%[166] - 城市中压燃气管网长度从2021年12月31日的3,574公里增至2022年6月30日的3,624公里,增加50公里[167] - 高压及次高压燃气管网长度从2021年12月31日的636公里增至2022年6月30日的645公里,增加9公里[167] - 公司员工总数1,687人,员工薪资支出117,292,000港元,其中研发费用18,600,000港元[195][197]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未使用任何衍生金融工具对冲财务风险[35] - 金融负债的合约未贴现现金流出与2021年底相比无重大变动[35] - 公司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分为三个层级,其中第三层级包含应收票据[36][37][38][40] - 公司董事认为按摊余成本列账的其他金融资产及金融负债的账面值与其公允价值相近[42] - 公司财务风险管理政策自2021年底以来无任何变动[35] - 公司应收票据的公允价值采用管理层判断得出的市场性折现率估算[39][40] - 报告期内不同等级的公允价值层级之间无转移[41] - 报告期内无影响公司金融资产及金融负债公允价值的重大业务或经济状况变化[41] - 融资活动产生未变现外汇损失54,646,000港元[191][193] - 公司未对重大外汇风险进行对冲[191][19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在本公司或相联法团持有股份、相关股份或债券的权益或淡仓记录[199] - 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的权益或淡仓信息根据香港法例第571章证券及期货条例第XV部及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10标准守则进行披露[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