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侨城(亚洲)(03366) - 2022 - 年度财报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收入为30.72亿元,较2021年的14.74亿元增长108.4%[4][6] - 2022年归属公司权益持有人亏损19.13亿元,2021年亏损8.83亿元[4] - 2022年每股基本亏损2.88元,2021年为1.49元[4] - 2022年银行存款及库存现金为19.15亿元,2021年为33.32亿元[4] - 2022年总资产为227.76亿元,2021年为263.43亿元[4] - 2022年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123.98亿元,2021年为154.28亿元[4] - 2022年归属公司权益持有人权益为61.85亿元,2021年为86.21亿元[4] - 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为30.1%,与去年基本持平[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总资产约人民币227.76亿元,经营收入约人民币30.72亿元,较2021年同期上升约108.4%,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约为人民币19.13亿元,2021同期为人民币8.83亿元[13] - 2022年末公司总资产约227.76亿元,较2021年末263.43亿元下降约13.5%[27][28] - 2022年末公司权益总额约98.81亿元,较2021年末123.99亿元下降约20.3%[28] - 2022年公司实现收入约30.72亿元,较2021年14.74亿元上升约108.4%[29] - 2022年公司毛利率约为10.5%,较2021年20.6%下降10.1个百分点[30] - 2022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约19.13亿元,2021年同期亏损约8.83亿元[28] - 2022年公司归属权益持有人每股基本亏损约2.88元,较2021年1.49元增亏约1.39元[32] - 2022年公司年度亏损约19.96亿元,较2021年8.99亿元增亏约10.97亿元[32] - 2022年公司管理费用约2.85亿元,较2021年2.73亿元增加约4.4%[32] - 2022年公司销售费用约0.80亿元,较2021年0.89亿元减少约10.1%[33] - 2022年公司利息支出约1.40亿元,较2021年1.49亿元下降约6.0%[33] - 2022年末未偿还银行及其他贷款总额中,港币贷款约22.38亿元,占47.3%(2021年末:约37.9%);人民币贷款约24.95亿元,占52.7%(2021年末:约62.1%)[34] - 2022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额中,美元约占0.1%(2021年末:约0.1%),人民币约占97.5%(2021年末:约90.7%),港币约占2.4%(2021年末:约9.2%)[34] - 2022年末权益总额约为98.81亿元(2021年末:约123.99亿元);流动资产约为167.28亿元(2021年末:约164.54亿元);流动负债约为103.78亿元(2021年末:约109.14亿元)[34][35] - 2022年末流动比率约为1.61,较2021年末上升约0.1点(2021年末:约1.51)[35] - 2022年末未偿还银行及其他贷款约为47.33亿元,无人民币定息贷款(2021年末:约57.47亿元,其中约19.35亿为定息贷款)[36] - 2022年末银行及其他贷款利率为年利率3.30%至5.95%(2021年末:年利率为1.31%至4.75%)[37] - 2022年末资本负债比率约30.1%,较2021年末的约30.7%下降约0.6个百分点[37] - 2022年末向金融机构提供的担保合计约9.36亿元(2021年末:约4.98亿元)[39] - 2022年派付股息前公司股东应占亏损约人民币21.58亿元(2021年:约人民币11.12亿元)已拨作储备[14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普通股总数为748,366,000股(2021年12月31日:相同)[151] - 按照开曼群岛相关条例,公司于2022年12月31日之可供分派储备约为人民币17.08亿元[152] 公司股权结构 - 公司股权由深圳华侨城股份有限公司持股70.94%[5] - 2022年12月31日,Pacific Climax Limited、香港华侨城有限公司、深圳华侨城股份有限公司、华侨城集团有限公司分别持有公司530894000股普通股好仓,占已发行股份约70.94%[166] - 华侨城集团与其全资附属公司深圳华侨城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持有华侨城股份47.97%权益[167]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合肥空港项目销售毛利率为21.08%,产业园综合出租率达96.5%[6] - 综合开发业务实现收入约30.6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约111.0%,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分部亏损约0.24亿元,同比下降约118.8%[20] - 产业园可出租面积为16.06万平方米,综合出租率约为96.5%,本期实现收入约2849万元,较2021年同期上升约5.43%[18][20] - 融资租赁业务收入约213万元,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分部溢利约370万元,较2021年同期下降约57.4%[24] - 集团在合肥、上海、重庆、中山等地有多个综合开发项目,持股比例在21%-51%之间,土地面积从7.1万㎡到69.5万㎡不等[17] - 2022年综合开发项目合约销售面积从0.03万㎡到7.2万㎡,合约销售金额从0.05亿元到9.6亿元[17] 集团土地储备与项目情况 - 集团土地储备总占地面积85.23万平方米,剩余可开发计容建筑面积90.43万平方米[1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上海苏河湾项目持有公寓133套,出租率达约57.1%,在租公寓套数同比增长约84.5%[15] - 2022年合肥空港国际小镇项目销售去化位列片区排名第一,集团在该项目累计获取2000余亩土地[16] 2023年集团经营策略 - 2023年集团将执行“盘活存量”和“拓展增量”经营思路,落实“有利润的收入”以及“有现金流的利润”的增长目标[12] - 2023年集团将紧抓房地产市场复苏以及政策友好的有利窗口期,加快存量房地产项目去化和利润结转[11] - 2023年集团将顺应国家政策导向,加大力度拓展特色产业园业务,合理利用主动管理基金以及各类资本市场工具[11] - 2023年集团将坚持推进资产端“调结构”,加快项目“调仓换仓”,同时持续提升风险管控水平[11] - 2023年综合开发业务预计全年推售住宅物业面积约25.53万平米[43] - 2023年公司股权及基金业务将依托华侨城产业资源优势,打造基金业务创新生态系统[45] - 2023年公司将把握机遇,聚焦主业,盘活存量调结构,提升资产经营与资本运营能力[46] 集团基金业务情况 - 截至2022年底,集团旗下管理及参与投资基金总规模为43.7亿元,主动管理基金规模为15亿元,旗下管理及参与基金实现现金回笼超2000万元[21] - 集团主动管理基金募资金额中自有资金占比40%,市场募集占比60%[25] 公司荣誉 - 集团获多个资本市场业内奖项,如“2021 - 2022年度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最具成长性投资机构”等[23] 公司股权出售事项 - 集团拟出售上海首驰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的51%股权,出售事项已获公司股东批准[17] 公司人员情况 - 执行董事张大帆56岁,1991年加入华侨城集团,拥有工学学士和经济学硕士学位[47] - 执行董事王建文45岁,2002年加入华侨城集团,拥有经济学学士和工商管理硕士学位[48] - 执行董事林开桦56岁,1992年加入华侨城集团,拥有经济学硕士学位,具备注册会计师及高级会计师资格[49] - 非执行董事汪文进55岁,2006年加入华侨城集团,拥有工商管理硕士学位[50] - 独立非执行董事黄慧玲61岁,2007年加入集团,拥有丰富会计等经验[51] - 林诚光教授64岁,2009年加入集团,任多公司独立董事及公司多委员会成员[52] - 朱永耀先生65岁,2019年加入集团,为公司ESG委员会成员[53] - 张晓军先生53岁,1993年加入华侨城集团,2007年任公司副总经理[55] - 祁建荣女士51岁,1994年进入华侨城集团工作,任公司副总经理[56] - 成玫女士50岁,2005年加入公司,任公司副总经理[57] - 方福伟先生59岁,2005年加入集团,任公司公司秘书[5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556名全职雇员中女性约占40.47%[87] - 2022年末公司共聘用556名全职员工[39]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第2部分适用条文[59] - 董事会负责领导及管治公司,授予管理层日常管理及营运权力[60] - 董事会负责履行《企业管治守则》第2部分第A.2条企业管治职能[61] - 董事会检讨及监察公司企业管治政策、人员培训等多方面内容[61] - 董事会由七位成员组成,包括三位执行董事、一位非执行董事及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非执行董事超董事会人数三分之一[62] - 张大帆和林开桦任期从2021年5月21日至2024年举行的2023年度股东周年大会结束;王建文2023年3月23日获委任,将在即将举行的股东周年大会结束时退任并参选连任[63] - 汪文进任期从2020年6月19日至应届股东周年大会结束,为期三年,已提出膺选连任[64] - 黄慧玲和林诚光任期从2021年5月21日至2024年举行的2023年度股东周年大会结束,为期三年,在公司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超九年[65] - 朱永耀任期从2020年6月19日至应届股东周年大会结束,为期三年,已提出膺选连任[66] - 回顾期内,董事会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为三名,占董事会至少三分之一人数[67] - 回顾期内,董事会共召开14次会议[72] - 张大帆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14/14),股东大会出席率约33.3%(1/3)[74] - 汪文进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14/14),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00%(4/4),薪酬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00%(1/1),股东大会出席率100%(3/3)[74] - 黄慧玲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14/14),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00%(4/4),薪酬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00%(1/1),提名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00%(1/1),股东大会出席率约66.7%(2/3)[74] - 回顾期后谢梅女士辞任,王建文先生接任[7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审核委员会有三名成员,回顾期内举行四次会议[78][8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薪酬委员会有三名成员,回顾期内举行一次会议[81][8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提名委员会有三名成员[84] - 董事会由六位男性董事及一位女性董事组成,高级管理人员中半数为女性[86] - 2022年公司为董事组织由香港常年法律顾问主讲的董事责任培训[77] - 审核委员会主要负责向董事会就委任、重选或罢免外聘核数师等提供意见[79] - 薪酬委员会主要负责就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政策等向董事会提出建议[82] - 提名委员会所在董事会设有多元化政策,委任以用人唯才为原则[85] - 提名委员会回顾期内举行一次会议,开展审阅董事会架构等工作[9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ESG委员会有四名成员,包括三名执行董事和一名独立非执行董事[96] - ESG委员会回顾期内举行一次会议,开展审阅2021年度ESG报告等工作[99] - 2023年3月23日,王建文获委任为ESG委员会成员,代替谢梅[99] - 董事会遵守守则采纳董事提名政策,负责选拔及委任新任董事[89] - 提名委员会收到新董事提案时需评估候选人资格、排名并提供意见[91] - 符合资格的退任董事愿膺选连任时,提名委员会需进行相关审查并提意见[92] - 候选人参考提名政策及多元化政策评估,标准包括品格、优点等[93] - 提名委员会主要职能包括检讨董事会架构、物色董事等[94] - ESG委员会主要职能包括制定检讨ESG战略、监督ESG表现等[97] 公司风险管理情况 - 风控审计部独立于其他部门,按年度审计计划对下属公司专项审计并提交报告,要求限期整改[103] - 风控审计部每年年初向审核委员会进行全面风险管理报告,年中进行中期汇报[104] - 公司建立涵盖全面风险管理决策与监控、措施实施及评估的三道防线风险管理组织体系[105] - 第一道防线由各职能部门、下属企业等构成,负责风险管理实施与执行等工作[106] - 第二道防线为风控审计部,负责对风险管理措施执行情况及质量等进行监督与评估[107] - 第三道防线由董事会、管理层组成,负责批准风险管理相关方案及监控制度执行情况[108] - 公司每年在风控审计部牵头下开展风险评估工作,从4大维度确定重大潜在风险并跟踪管理[109][110] - 2022年房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