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业绩 - [公司2023财年总收入约70880万港元,较2022财年增加约17230万港元或32.1%][5][11][14] - [2023财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17港仙,2022财年为每股基本亏损1.79港仙][5] - [2023财年底层结构建筑工程服务收入约2280万港元,较2022财年增加约250万港元或12.2%][11] - [2023财年上盖建筑工程服务收入约61460万港元,较2022财年增加约11750万港元或23.6%][11][12] - [2023财年RMAA工程服务收入约7140万港元,较2022财年增加约5230万港元或274.6%][11][13] - [公司毛利由2022财年约2420万港元增加约4740万港元或195.7%至2023财年约7170万港元][15] - [2023财年毛利率约为10.1%,高于2022财年约4.5%的毛利率][15] - [其他收入及收益或虧損淨額由2022年约390万港元降至2023年约160万港元,减少约230万港元或58.2%][16] - [行政及其他經營開支由2022年约4530万港元增至2023年约5260万港元,增加约730万港元或16.2%][17] - [融資成本由2022年约330万港元增至2023年约630万港元,增加约300万港元或89.6%][19] - [所得税由2022年约270万港元的税项抵免变为2023年约270万港元的税项开支][20] - [公司2023年纯利约1180万港元,2022年亏损净额约1820万港元,实现扭亏为盈][21] - [2023年3月31日,集团总资产约为5.824亿港元,总负债约4.659亿港元,股东权益1.166亿港元,流动比率约为1.1][23] - [2023年3月31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约为120.4%,2022年约为67.0%][24] - [2023年3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本为1013万港元,已发行普通股数目为10.13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32] - [2023年3月31日,集团共聘用143名雇员,2022年为94名;2023年员工成本约为5960万港元,2022年约为5120万港元][35] 公司战略与展望 - [公司对香港经济及建造业前景充满信心,将专注核心业务并寻求公营部门机遇][6] - [公司管理团队将探索新机遇及新并购目标,促进股东整体利益][6] - [公司期待运用技能和经验,探索基础设施及物业发展项目机遇][6] 风险因素 - [公司收入主要来自非经常性项目,项目数量大幅减少会影响运营及财务业绩][41] - [公司依赖供应商提供建筑材料,供应短缺、延迟或质量下降可能产生重大不利影响][41] - [公司可能因运营涉及纠纷和诉讼,面临重大法律责任][41] - [公司投标价格根据估计时间和成本确定,实际情况可能偏离估计,影响业绩][41] - [公司依赖董事会成员及高级管理人员,其离职会对业绩造成不利影响][41] 公司管理层 - [吴彩华先生57岁,为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有逾30年建筑工程服务经验][42] - [吕耀荣先生51岁,负责公司运营管理,有逾19年建筑工程行业经验][45] - [林嘉晖先生50岁,负责公司运营管理,有逾22年建筑工程行业经验][47] - [韦永康博士62岁,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曾任香港理工大学教授][50] - [汤显森先生85岁,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担任公司审核及提名委员会成员][53] - [汤先生自2021年9月10日起任恒泰裕集团独立非执行董事][56] - [周锦荣先生60岁,2016年3月10日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有超30年审核、税务及财务管理经验][57][58] - [秦伟豪先生39岁,2017年10月加入集团,有逾18年建造业工程经验][60][62] - [邓振华先生49岁,2016年10月加入集团,有逾20年建筑工业经验][62] - [李子源先生44岁,2007年3月加入集团,负责分部审核业务及工料测量][64] - [黄海伦女士49岁,2013年9月加入集团,有超12年建筑安全行业经验][65] - [吴浩南先生35岁,2015年10月加入集团,有约13年建筑及工程业经验][67][68] - [徐颖德先生41岁,2017年8月14日任公司秘书,有逾19年会计及企业领域经验][70] - [吴彩华于2015年12月21日获委任为公司合规主任,吴先生和吕先生为公司授权代表][74][75] - [公司认为吴彩华同时担任主席及行政总裁角色有利于业务发展,董事会将按需检讨是否委任行政总裁][78] 公司治理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除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外,公司遵守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原则及守则条文][79] - [公司采纳联交所证券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守则,全体董事确认遵守必守准则][80][81] - [董事会由吴彩华、吕耀荣、林嘉晖3名执行董事和韦永康、汤显森、周锦荣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82] - [公司委任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人数三分之一以上,且至少一名具备专业资格或财务知识,公司认为其均符合独立性指引][83][84] - [董事会负责制订业务策略、监督业务表现、审批财务报表等,将营运事务授权给管理层并获定期报告][85][86] - [执行董事服务合约自2016年3月29日起初步为期三年,独立非执行董事委任函自2022年4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为期一年][89] - [根据组织章程细则,三分之一董事应在每届股东周年大会轮值退任,每位董事最少每三年轮值退任并膺选连任一次][90] - [董事会定期开会讨论公司财务、运营表现及整体策略等,遇重大事项另行开会][91] - [年内董事会举行4次会议和1次股东大会,各董事出席情况良好][92] - [吴彩华先生担任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董事会认为其经验有利于业务发展,必要时会检讨行政总裁任命][94] - [董事会成立审核、薪酬和提名三个委员会,各委员会有明确书面职权范围并向董事会汇报][95]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集团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认为符合准则且披露充分][97][98] - [薪酬委员会由一名执行董事和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认为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董事及高管薪酬公平合理][99] - [提名委员会由一名执行董事和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董事会架构等相关事宜][101] - [董事会采纳多元化政策,从多方面考虑董事多样性][102][103] - [董事会将甄选及委任董事的责任和权力转授给提名委员会][104] - [公司采纳提名政策,明确董事提名及委任的甄选条件和流程][105] - [提名政策评估候选人对董事会的合适性和潜在贡献考虑多项因素,如诚信声誉等][106]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审计服务已付/应付薪酬为1200千港元,非审计服务为111千港元,总计1311千港元][111]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组成无变动,提名委员会将检讨提名政策][108] - [全体董事负责编制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采用持续经营方式编制][109] - [董事会认为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内部监控制度足够且有效,相关员工培训课程及预算足够][113] - [公司已制定及采纳多项风险管理程序及指引,雇员将风险管理框架纳入日常营运][115] - [徐颖德于2017年8月14日获委任为公司秘书,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接受不少于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119][121] - [公司制定资料披露政策,规管内幕消息的处理及发布][122] - [公司每年举行股东周年大会,股东可按程序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23][124] - [任何一名或多名持有不少于公司缴足股本十分之一表决权的股东有权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24] - [公司已采纳举报政策和反贪污政策][116][117] - [公司已设立多个与股东、投资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沟通渠道,相关文件可在公司网站查阅][128] - [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通过特别决议案,采纳新组织章程细则,使其与上市规则修订及适用法律一致][130] 公司概况与业务 - [公司作为总承建商,提供底层结构、上盖建筑及RMAA工程服务,致力于推动业务增长和可持续发展][132] - [公司于联交所主板上市,股份代号3728,主要在香港提供建造、顾问工程及项目管理服务][144] - [公司愿景是维持在香港建筑市场的领先地位][145] - [公司使命是凭借管理团队和丰富知识提供优质服务][146] 可持续发展 - [公司为实施可持续发展策略,采取自上而下方法,涵盖环境、人权、持份者沟通、雇员支持和当地社区支持等方面][135]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涵盖2022年4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在香港主要业务的表现][136] - [报告根据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27的披露规定编制,符合重要性、量化及一致性原则][137][138] - [公司重视持份者反馈,欢迎通过邮件或电邮提供建议,有关财务和企业管治详情可浏览网站和年报][143] - [报告期内举行4次董事会会议、2次审核委员会会议、1次提名委员会会议及2次薪酬委员会会议,出席率均为100%][155] - [公司于2022年8月26日成立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由3名成员组成][159] - [截至报告日期,集团由审核、薪酬、提名三个董事会委员会组成][155] - [董事会采纳多元化政策,从多方面考虑董事会组成][160] - [报告日期,董事会由6名董事组成,包括3名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年龄介乎50岁至85岁][161] - [审核委员会负责就委任及罢免外聘核数师等事宜向董事会提供建议][156] - [薪酬委员会负责就高级管理层及全体董事的薪酬政策等提供建议][157] - [提名委员会负责检讨董事会架构等并提供推荐建议][158] - [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负责评估公司相关风险及机遇等工作][150] - [管理层负责识别及评估环境、社会及管治相关风险及机遇并汇报等工作][151] - [公司预计在2024年12月31日前根据上市规则委任至少1名符合标准的女性董事][162] - [公司与不同持份者有不同的沟通方式及回应,如与香港交易所通过会议、培训等沟通,回应遵守上市规则等议题][163] - [公司在报告年度进行了重要性评估,识别出27项相关重大议题][169][171] - [公司制定了重要性矩阵以绘制评级,重大环境、社会及管治事宜的优先排序清单已提呈董事会讨论及验证][170] - [公司识别的关键环境、社会及管治议题包括反贪污、职业健康与安全、有害废弃物/污水][172] - [内部持份者优先考虑反贪污、职业健康与安全、有害废弃物/污水等议题,外部持份者关注反贪污、职业健康与安全、员工权益与福利][172] - [公司因业务专注建造及顾问工程等服务,重视服务质量和职业安全与健康][172] - [公司未来将密切监控已识别的环境、社会及管治议题,引领方向和资源,处理持份者关注][173] - [公司将继续与持份者保持沟通,广泛收集意见并进行分析][173] - [公司将不时检讨及更新环境、社会及管治议题列表和优先排序,按需修订报告原则][173] 环境表现 - [报告期内大气排放物总重量为12,701.8千克,每设施约423.4千克,较上财年排放总重量减少约29%,相关密度减少约57%][176] - [报告期内集团有29个项目地盘和1个总部,共30个设施纳入密度计算,上财年有17个项目地盘和1个总部,共18个设施][177] - [报告期内汽油及柴油使用产生的氮氧化物排放量为12,687.5千克,硫氧化物为0.5千克,颗粒物为13.8千克,废气排放总量为12,701.8千克,废气排放密度为423.4千克][179] - [报告期内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459.3吨,每设施约15.3吨,较去年排放总量减少约28%,相关密度减少约57%][182] - [报告期内固定燃烧源直接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由316.5吨减至142.2吨,减少约55.1%,流动燃烧源由74.2吨增至76.4吨,外购电力间接排放由225.2吨减至212.9吨,减少约5.44%][182] - [集团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较上财年显著减少约29%,范围1固定燃烧源排放占比从35%降至31%,范围1流动燃烧源从4%升至6%,范围2外购电力从49%降至46%,范围3其他间接排放源从12%降至17%][183] - [公司目标来年实现废气排放及温室气体排放较报告年度及上一年度的平均密度减少5%至10%][184] - [报告年度处理的无害废弃物总重量为10,074.5吨,较上一财年减少约58.7%,密度为每设施335.8吨,减少约75.2%][187] - [公司目标来年实现废物量较报告年度及上一年度的平均密度减少5%至10%][190] - [报告年度向电力供应商购买的电力总量为502.74兆瓦时,较上一财年减少约2.80%,密度为每设施16.76兆瓦时,减少约41.7%][194] - [报告年度机器使用柴油总消耗量为54,359升,较上一财年减少约55.1%][197] - [报告年度汽车使用汽油总消耗量为11,761.3升,上一财年为10,946.3升][197] - [报告年度汽车使用柴油总消耗量为17,011.13升,上一财年为17,015.3升][197] - [公司在所有地盘实施
正利控股(03728) - 2023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