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力集团(03919) - 2021 - 年度财报
金力集团金力集团(HK:03919)2022-04-21 17:3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年度收益约3.4722亿港元,较上年度的约3.1542亿港元增加约10.08%[10] - 本年度公司股东应占溢利约471万港元,较上年度的约1234万港元减少约61.83%[10] - 本年度每股盈利为1.51港仙,上年度为每股盈利4.92港仙(经重列)[10] - 2021年圆柱电池收益从约2.0135亿港元增至约2.4228亿港元,增加约20.33%[19] - 2021年微型纽扣电池收益从约1.0718亿港元减至约0.9818亿港元,减少约8.40%[20] - 2021年充电电池及其他电池相关产品收益从约689万港元减至约676万港元,减少约1.89%[20] - 2021年公司收益约3.4722亿港元,较上年度增加约10.08%[20][21] - 2021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约471万港元,较上年度减少约61.83%[20] - 2021年毛利约7349万港元,较上年度减少约9.07%[25] - 2021年销售开支增加约10.66%至约1755万港元[26] - 2021年一般及行政开支增加约656万港元至约5602万港元[26] - 2021年融资成本增加约4.22%至约395万港元[27] - 2021年毛利率约21.16%,较上年度的25.62%减少约4.46%[33][34] - 2021年纯利率约1.36%,较上年度的3.91%减少约2.55%[33][35] - 2021年资产负债比率为0.86倍,较上年度的0.76倍增加0.09倍[33][36] - 2021年集团员工成本约5335万港元,较2020年的约4869万港元增加约9.57%[5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于2020年开始运营在线销售平台,2021年将其扩展至中国内地[9] - 用于医疗保健设备产品的助听器具系列电池于2021年第三季度开始试运行[9] - 公司自2018年及2020年4月起展开新型圆柱及助听器具电池系列的市场推广[9] - 2018年收购的新设计自动化生产线于2021年第三季度开始试运行为拓展医疗保健设备市场做准备[15] - 公司已开始进军全球物联网电池市场并将继续拓展全球市场份额[1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2年公司将继续推进附属公司的重组以控制销售成本[12] - 2022年公司将继续投资生产设施并升级生产线提升产能及效益,一条2018年收购用于生产助听器电池的自动化生产线于2021年第三季度开始试运营[60] - 2022年公司将继续简化其在中国的企业结构[63]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2022年1月公司在中国取得生产微型纽扣电池的一项发明专利及一项实用新型专利[15][60] - 公司业务有季节性,第一季收益相对低,农历新年月份收益可能低于年度平均收益[52] - 公司成功维持一定数量合作超五年的客户,包括主要客户,与大多数主要供应商建立平均超五年的业务关系[59] - 本年度公司无重大环保索偿、诉讼、罚款、行政或纪律处分,且在重大方面遵守香港及中国所有相关法律法规[55][56] - 供股所得款项净额计划用途金额为3550万港元,实际用途金额为2720万港元,剩余830万港元[67] - 偿还银行贷款计划和实际使用金额均为2000万港元[67] - 升级设备及机器计划使用1190万港元,实际使用360万港元,剩余830万港元计划于2022年12月31日前使用[67] - 一般营运资金计划和实际使用金额均为360万港元[67] - 朱境淀67岁,从事一次性电池行业逾46年,自2013年4月1日起任公司执行董事兼主席[70] - 朱淑清59岁,从事一次性电池行业逾34年,自2013年4月1日起任公司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71] - 邓志谦50岁,自2013年4月1日起任执行董事兼集团总经理[71] - 朱浩华37岁,自2013年4月1日起任执行董事,负责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规划及环境、社会及管治工作[72] - 许国华49岁,从事会计行业逾24年,2015年5月15日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76] - 马世钦58岁,从事法律行业逾23年,2015年5月15日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76] - 梁滔55岁,有超26年一次性电池行业经验,2011年起任江门金刚电源总经理[79] - 朱淑雯62岁,2005年起任金力企业副总经理,负责全球采购部门策略规划[79] - 黄燕珊57岁,2018年起任金力企业总经理,负责制定及执行人力资源管理政策[80] - 黄启洪57岁,2008年起任金力企业副总经理,负责销售及营销计划[80] - 冯静仪44岁,任金力企业副总经理,负责战略销售及国际营销[80] - 谢家强53岁,2010年3月加入集团,2013年4月18日任公司秘书,负责内部监控及会计职能[82][83]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14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2021年遵守所有适用守则条文[87][88] - 公司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承诺吸引人才、保持多元化观点等[91] - 报告日期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含4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93] - 集团主席和行政总裁角色区分,分别由朱境淀和朱淑清担任[93] - 本年度董事会有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人数至少三分之一[94] - 本年度董事会举行了四次会议,分别在2021年3月25日、5月21日、8月20日和11月22日[99] - 本年度集团于2021年5月21日举行了股东周年大会,本年度后董事会于2022年3月27日举行了一次会议,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定在2022年5月27日[99] - 各董事本年度董事会会议出席率均为100%(4/4),且均出席2021年股东周年大会[100] - 常规董事会会议通告至少提前14天发出,议程及附带文件至少提前三天送交董事[102] - 审核委员会成立于2015年5月15日,有三名成员,由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07] - 审核委员会认为集团本年度经审核财务报表符合适用会计准则及上市规则并已充分披露[107] - 本年度审核委员会举行4次会议,许国华、马世钦、周骏轩出席率均为100%(4/4)[108] - 本年度薪酬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朱境淀、许国华、马世钦出席率均为100%(1/1)[109]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薪酬在0 - 100万港元的高级管理层成员有5人,100.0001 - 150万港元的有1人[110] - 本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朱境淀、许国华、马世钦出席率均为100%(1/1)[113] - 公司于2015年5月15日成立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109][113] - 公司于2018年10月25日批准及采纳提名政策[118] - 公司于2021年11月22日成立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119] - 审核委员会本年度工作包括审阅和监督集团财务申报程序及内部监察系统等[108] - 薪酬委员会本年度审阅集团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薪酬组合并提供建议[109] - 提名委员会本年度将继续检讨增聘员工拓展集团的必要性[113] - 本年度已举行一次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会议,各成员出席率均为100%(1/1)[120] - 公司秘书谢家强于二零一三年四月十八日获委任,本年度接受不少于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124] - 本年度就审核及非审核服务向大信梁学濂(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支付/应付费用分别约0.71百万港元及0.53百万港元[126] - 本年度就审核及非审核服务向其他公司支付/应付总金额分别约0.11百万港元及0.06百万港元[126] - 非审核服务产生费用中内部审核服务约0.05百万港元,税务服务约0.43百万港元[126] - 公司于二零一八年十月二十五日采纳股息政策,末期股息须由股东批准[122] - 股息政策考虑因素包括财务业绩、现金流状况等多项因素[123] - 董事会可建议及/或宣派中期股息、末期股息、特别股息等[123] - 董事会负责综合财务报表相关评估,外聘核数师进行审核并汇报意见[125] - 董事会已委任外聘内部监控顾问每年检讨集团内部监控系统,认为本年度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有效及充分[128] - 2021年股东周年大会于2021年5月21日举行,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定于2022年5月27日举行[132] - 公司股东特别大会须应持有不少于公司有权于股东大会上投票的缴足股本十分之一的股东要求召开,大会须于要求递呈后两个月内举行[133] - 公司风险管理目标包括确保足够的风险管理系统、设立并执行风险管理程序框架、遵守相关法规及确保业务增长和财务稳健[134] - 股东可提名他人参选董事,相关程序文件可于公司网站www.goldenpower.com查阅[135] - 股东有权向董事会书面查询,邮寄地址为香港新界大埔汀角路57号太平工业中心1座20楼C室,收件人为董事会或公司秘书,也可在股东大会上查询[136] - 公司承诺公开及时披露企业资料,通过年报、中期报告等向股东提供业务和财务最新资料,公司网站为沟通平台[137] - 细则于2015年5月15日通过决议案被公司采纳,自上市日期起生效,至年报日期无更改[138]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根据《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指引》撰写,涵盖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绩效[142] - 公司已委任沛然环境评估工程有限公司(股票编号:8320)撰写ESG报告[143] - 若对报告和集团可持续发展绩效有反馈建议,可联系公司,电话(852) 3125 2288,传真(852) 3125 2000,邮箱ir@goldenpowergroup.com[144] - 公司发布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ESG报告[145] - 报告期内公司成立ESG委员会,由董事会成员及多部门成员组成[147] - 公司与投资者和股东等多种持份者建立多种沟通渠道[150] - 公司通过整合不同持份者调查结果制定重要性矩阵[153] - 十七个环境及社会关键议题重要性接受评估[154] - 有害废弃物管理等三个环境议题和职业健康与安全等三个社会议题被列为重大议题[159] - 公司升级生产机器提高效率并逐步减少塑料使用量[161] - 公司获得瑞典环保标章组织的北欧天鹅认证[161] - 2021年氮氧化物排放210.38千克、硫氧化物排放0.61千克、顆粒物排放10.1千克[168] - 公司以2018年为基数,计划2030年或之前将能源密度降低10%[169] - 报告期内公司能源密度减少5%[172] - 2021年耗電量9230兆瓦時、燃料用量40197.4升、總能量消耗34680.2焦耳、密度27.7兆瓦時╱百萬收入,2020年耗電量9211兆瓦時、燃料用量43944.1升、總能量消耗34734.4焦耳、密度29.2兆瓦時╱百萬收入[173] - 报告期内温室气体排放密度下降9%[173] - 2021年范围1温室气体排放量107.82吨二氧化碳当量、范围2温室气体排放量5585.71吨二氧化碳当量、温室气体排放5694吨二氧化碳当量、密度16.40吨二氧化碳当量╱百萬收入,2020年范围1温室气体排放量118.33吨二氧化碳当量、范围2温室气体排放量5578.11吨二氧化碳当量、温室气体排放5696吨二氧化碳当量、密度18.06吨二氧化碳当量╱百萬收入[174] - 公司以2018年为基数,计划2030年或之前将用水密度降低25%[176] - 公司废气排放主要来自管理的车辆[167] - 公司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来自生产用电和自有车辆燃料使用[173] - 公司江门生产设施安装排气过滤器和活性炭通风系统,还安装新的再生水设施[166][176] - 2021年耗水量为75.2千立方米,较2020年的58.4千立方米增加29%,密度为0.22千立方米/百万收入[178] - 江门生产设施废水处理设施预计处理10立方米废水,雨水和污泥分离设施每天能处理10立方米雨水和地表径流[178] - 公司承诺于2030年或之前将废弃物回收量从2018年基线增加20%[181] - 2021年已回收废弃物总量为470吨,较2020年的405吨增加16%,已产生废弃物总量为495吨[182] - 2021年总弃置无害废弃物密度为0.05吨/百万收入,总弃置有害废弃物密度为0.02吨/百万收入[182] - 2021年包装材料总量为1685吨,较2020年的3249吨减少,包装材料密度为4.85吨/百万收入[184] - 公司拥有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江门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资格[186] - 公司建立供应链管理体系,将环境、社会及管治因素纳入供应商选择和评估,每年进行评估[188] - 中国内地及香港供应商296家,占比99%,海外供应商3家,占比1%[190] - 公司优先考虑当地供应商和本地采购,减少碳足迹并支持当地经济[191] - 公司为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在实验室进行的耐用性测试次数是行业标准要求的两倍[195] - 报告期内,公司因健康和安全的产品召回率为0%[196] - 报告期内,公司因运输、储存过程中处理不当而收到的投诉为6宗[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