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概况 - 公司是中国西北最大的重型卡车内饰零部件制造商,占据市场领先地位[7] - 公司于2017年4月27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19年1月15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84]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主要从事汽车内外装饰零部件制造及销售[84][85] - 公司主要从事汽车内外装饰零部件制造及销售[98] 营收情况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总营收为1.16154亿元,2022年同期为7850.2万元[10] - 2023年上半年重型卡车装饰零部件营收为1.04832亿元,占比90.2%;2022年同期为6301.5万元,占比80.3%,同比增长66.4%[10] - 2023年上半年乘用车装饰零部件营收为1132.2万元,占比9.8%;2022年同期为1548.7万元,占比19.7%,同比下降26.9%[1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约为1.162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7850万元增长约48.0%,主要因重型卡车装饰零部件销售增长[1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11.6154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7.8502亿元增长47.96%[7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重型卡车装饰零部件收入104,832千元,乘用车装饰零部件收入11,322千元,总计116,154千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63,015千元、15,487千元和78,502千元[100] - 2023年上半年客户A交易金额28,088千元,客户B交易金额73,331千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21,603千元和36,300千元[102] 营收变动原因 - 重型卡车装饰零部件营收增长是因重型卡车在基建及物流行业广泛应用,出口贸易增加[10] - 乘用车装饰零部件营收下降是因客户由委外生产转变为自产,公司新开发产品未量产[12][13] 毛利情况 - 同期,公司毛利约为2380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1130万元增长约110.7%,整体毛利率从约14.4%增至约20.5%,主要因重型卡车装饰零部件毛利率增加[1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为2.3754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1.1275亿元增长110.68%[74] - 2023年上半年重型卡车装饰零部件可呈報分部毛利23,358千元,乘用车装饰零部件可呈報分部毛利396千元,总计23,754千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9,726千元、1,549千元和11,275千元[110] - 2023年上半年可呈報分部毛利總額為23,754千元,2022年同期為11,275千元[111] 其他收支情况 - 其他收入从2022年同期的约80万元增至2023年的约110万元,增幅约33.3%,主要因销售废料收益和质量补偿款增加[18] - 销售开支从2022年同期的约330万元增至2023年的约450万元,增幅约35.9%,主要因业务增长相关其他开支增加[20] - 行政开支从2022年同期的约1700万元增至2023年的约1740万元,增幅约2.4%,主要因管理层支持轿车业务拓展费用增加[22] - 财务成本从2022年同期的约500万元减至2023年的约470万元,减幅约7.2%,主要因银行及其他贷款加权平均余额减少[24]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抵免约为40万元,2022年同期约为210万元,主要因期内除税前溢利为亏损并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25]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為1,084千元,2022年同期為813千元[111][115] - 2023年上半年研發成本為6,373千元,2022年同期為5,768千元[116] - 2023年上半年存貨成本為92,400千元,2022年同期為67,227千元[116]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稅為422千元,2022年同期為2,053千元[116] 亏损情况 - 2023年上半年亏损约为300万元,2022年同期亏损约为1090万元[2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溢利为127.9万元,而2022年同期为亏损793.1万元[7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亏损为337.8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1294.8万元收窄74.07%[7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为295.6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1089.5万元收窄72.87%[7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15分,较2022年同期的0.54分收窄72.22%[7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普通股股东应占亏损295.6万元,2022年同期为1089.5万元[12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亏损2,956千元人民币[81] - 2023年上半年綜合除稅前虧損為3,378千元,2022年同期為12,948千元[111] 资产负债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约为3580万元和7850万元,银行及其他贷款从约1.305亿元降至约1.105亿元[28][30] - 2022年12月31日和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本负债比率分别为54.0%和46.3%[3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已抵押资产为101,914千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为129,764千元人民币[3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资本开支约为710万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约为1480万元人民币[3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已订约物业、厂房及设备的承担约为1120万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约为1000万元人民币[3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并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2022年12月31日为零元人民币[36]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200,787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的211,959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77]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298,998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的306,075千元人民币略有下降[77]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240,459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的255,869千元人民币有所减少[77]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额为58,539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的50,206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77]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20,405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的20,599千元人民币略有下降[78] - 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238,921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的241,566千元人民币有所减少[78]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为238,921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的241,566千元人民币有所减少[7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扣除亏损拨备)为15185.3万元,应收票据为1588.2万元,2022年12月31日分别为8570万元和3960万元[13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3个月以内账龄的贸易及应收票据款项为11204.4万元,3 - 6个月为919.7万元,6 - 12个月为4649.4万元[13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贴现及背书银行承兑汇票,终止确认应收票据,最大损失及未贴现现金流出风险承担额为3559.2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3736.4万元[13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为20,539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21,091千元[13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银行及手头现金为35,768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78,495千元[13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短期银行及其他贷款为93,917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3,675千元[14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长期银行及其他贷款为16,579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16,806千元[14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担保资产账面价值为101,914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129,764千元[14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为102,522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97,805千元[14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3个月以内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为63,497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54,144千元[14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3 - 6个月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为24,576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35,848千元[14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6 - 12个月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为8,824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3,025千元[14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1年以上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为5,625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4,788千元[14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员工有关成本应付款项为3668千元,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应付款项为22519千元,其他税项应付款项为9685千元,押金为420千元,其他为6690千元,总计42982千元;2022年12月31日总计43290千元[14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应付上一财政年度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均为零港仙[148] - 2023年6月30日未在中期财务报告拨备的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已订约承诺为11242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9969千元[154] 现金流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6,740千元,2022年同期为所得8,238千元[8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6,925千元,2022年同期为13,210千元[8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9,063千元,2022年同期为所得2,021千元[8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42,728千元,2022年同期为2,951千元[83] 人员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共有397名全职雇员,2022年6月30日为382名;2023年上半年员工成本总额约为2090万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约为2130万元人民币[42] 未来展望 - 展望未来,集团将加强与现有客户新产品开发、拓展乘用车新客户,扩大产品组合增强竞争力[50] 公司治理 - 侯建利同时兼任公司主席与行政总裁,董事会认为此安排利于确保领导一致性和战略规划,且权力平衡不受影响[55]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10所载的标准守则作为董事及雇员证券交易行为守则,董事和高管在特定期间遵守相关条文[57] 股权结构 - 截至报告日期,侯建利在公司拥有15亿股股份,持股百分比为75%[60] - H&C Group Holding Limited全部已发行股本由侯建利和陈别锐分别实益及合法拥有60%和40%[61] - 截至报告日期,侯建利在相联法团H&C Group Holding Limited拥有100股股份,持股百分比为100%[62] - 除已披露情况外,报告日期公司董事或行政总裁在相关股份或债券中无其他须知会的权益或淡仓[64] - 截至报告日期,H&C Group Holding Limited持有公司15亿股股份,持股百分比为75%[67] - 侯建利先生和陈别锐女士均被视为持有公司15亿股股份,持股百分比为75%[67] - H&C Group Holding Limited的全部已发行股本分别由侯建利先生及陈别锐女士实益及合法拥有60%及40%[69] 财务报告相关 - 本中期财务报告根据联交所证券上市规则的适用披露条文编制,2023年8月25日获授权刊发[86] - 本集团将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颁布的IFRS 17等多项修订本应用于当前会计期间的财务报表[95][96] - 有关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的财务资料不构成本公司该年度法定年度综合财务报表
天瑞汽车内饰(06162) - 2023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