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嘉和生物-B(06998) - 2022 - 中期财报
嘉和生物-B嘉和生物-B(HK:06998)2022-09-27 16:4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创立于2007年,以服务全球患者、提供创新疗法为使命[5] - 公司核心管理团队成员平均拥有逾20年行业经验[7] - 公司核数师为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15] - 公司股份代号为6998[18] - 公司网址为www.genorbio.com[18] - 公司总部及中国主要营业地点在中国上海浦东新区张衡路1690号3号楼(邮编:201203)[15] - 公司香港主要营业地点在香港九龙观塘道348号宏利广场5楼[15] 疫情期间公司进展 - 2022年3 - 5月上海疫情封控期,公司完成乳腺癌患者入组临床试验,GB491获临床快速进展[5] - 2022年4月28日公司纳入上海市第二批复工企业名单,26名员工疫情期间入驻园区保障项目推进[5] 产品临床试验进展 - GB261在澳大利亚FIH临床试验获初步临床概念认证数据,疗效/安全平衡优于同类药物[6] - GB491一线/二线乳腺癌适应症3期临床试验按计划推进[10] - GB492单药及联合艾比寧®的临床试验已达成首例患者给药[10] - GB261和GB263T在澳大利亚FIH临床试验达成患者给药,获NMPA批准开展I/II期临床试验[10] - 近10个肿瘤治疗项目处于早期发现阶段[10] - 2022年1月,GB491达成一线治疗HR+/HER2 - 晚期乳腺癌3期临床试验首例患者用药[23] - 2022年1月,GB492获NMPA药品审评中心批准开展联合PD - 1剂量递增研究,并完成单药临床试验400ug剂量组爬坡[24] - 2022年3月18日,GB261获药品审评中心受理用于特定淋巴瘤和白血病治疗[25] - 2022年5月23日,GB261获NMPA I/II期临床试验默示许可[26] - 2022年1月,GB491达成联合来曲唑一线治疗HR+/HER2-晚期乳腺癌3期临床试验首例患者用药[48] - 2022年1月,GB492完成单药临床试验,完成400ug剂量组数据爬坡,并获批开展联合PD - 1在晚期恶性肿瘤受试者中的剂量递增研究[51][52] - 2022年3月18日,NMPA受理GB261新药临床试验申请,5月23日获NMPA I/II期临床试验默示许可[53] - 截止目前,GB261在澳大利亚开展的治疗B - NHL临床10mg剂量爬坡进行中,获初步临床概念认证(POC)数据[54] - 2022年3月28日,GB263T在澳大利亚获EC批准开展FIH临床试验,5月18日实现首位患者给药[57] - 2022年3月28日GB263T中国新药临床试验申请获NMPA正式受理,6月2日获NMPA批准开展I/II期临床试验[57] - 2022年1月,Gxplore - 008完成最后一位受试者入组,该研究评估GB226在铂化疗失败的PD - L1阳性复发性或转移性宫颈癌患者的作用[58] - 2022年4月,GB221 - 004中最后一例患者入组完成12个月的治疗,该研究评估HER2+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一线治疗中GB221或曲妥珠单抗联合多西他赛疗法[59] - 本报告期内公司推动完成临床后期项目GB491的API工艺验证相关工作,启动制剂工艺验证和包装验证工作[46] - 截至2022年6月,近10个涉及不同分子形式的差异化创新项目处于早期研发阶段[42] - 本报告期内核心产品共获3项INDs/临床试验备案程序(CTNs)批准[46] 产品上市与合作 - 2022年佳佑健®正式获批上市,公司达成产品商业化重要里程碑[9] - 2022年6月,公司与艾博生物达成合作开发mRNA产品及相关药品协议[34] - 2022年6月公司与艾博生物达成合作开发协议,共同探索肿瘤治疗mRNA药物[60] - 2022年2月23日,GB242上市许可获NMPA批准,截至6月30日已在八地挂网采购,8月底完成二十多省份审核通过[61] 公司人员变动 - 周新华博士于2022年4月15日辞任执行董事[15] - 倪琳博士于2022年7月29日辞任非执行董事和审核委员会成员[15] - 刘逸先生于2022年7月29日获委任非执行董事和审核委员会成员[15] - 何小碧女士于2022年6月30日辞任公司秘书和授权代表[16] - 叶德伟先生于2022年6月30日获委任公司秘书和授权代表[1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期内总收益约为人民币300万元,主要通过按服务收费合约提供研究及制造服务产生收益[20] - 报告期内研发开支约为人民币29510万元,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为人民币27150万元[20] - 报告期内全面亏损总额约为人民币40750万元,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为人民币40290万元[20] - 报告期内经调整亏损约为人民币38070万元,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为人民币29350万元[2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为人民币3.0百万元,2021年同期为零[6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成本为人民币0.8百万元,2021年同期为零[70] - 销售开支由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27.1百万元增加132.5%至2022年同期约人民币63.0百万元[73] - 行政开支由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人民币117.4百万元减少28.4%至2022年同期约人民币84.1百万元[74] - 研发开支由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人民币271.5百万元增加8.7%至2022年同期约人民币295.1百万元[75] - 2022年研发费及临床试验费用为115,479千元,2021年为90,858千元[77] - 亏损由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人民币402.5百万元增加至2022年同期约人民币406.6百万元[78] - 2022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1年12月31日的约人民币2200.6百万元减少至约人民币1858.2百万元[80] - 2022年上半年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亏损为人民币406,618千元,2021年同期为人民币402,544千元;2022年上半年经调整亏损为人民币380,714千元,2021年同期为人民币293,549千元[84] - 2022年6月30日流动比率为8.53,2021年12月31日为7.62;速动比率2022年6月30日为8.10,2021年12月31日为7.17;负债比率2022年6月30日和2021年12月31日均为0.13[87] - 2022年6月30日,若人民币兑美元贬值或升值10%,上半年亏损减少或增加约人民币26.2百万元;若人民币兑港元贬值或升值10%,上半年亏损减少或增加约人民币0.4百万元[9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薪酬成本总额约为人民币221.8百万元,2021年同期约为人民币220.5百万元[96] - 2022年6月30日集团雇员为452名,2021年12月31日为640名;截至2022年6月30日研发人员249名占比55.1%,临床开发62名占比13.7%,商业运营78名占比17.3%,一般及行政63名占比13.9%[96] - 报告期内公司无重大投资、重大收购或出售、资产抵押、重大或然负债,未使用衍生合约对冲货币风险,董事会不建议派付中期股息[90][91][92][95][98] - 公司依赖股权融资作为流动资金主要来源,过去曾向关联方及银行借入贷款[80] - 公司使用经调整亏损作为额外财务计量辅助评估业绩,但不应替代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财务资料[81] 股权结构相关 - 2022年6月30日,董事郭峰博士为实益拥有人,普通股数目为12,738,108股,概约持股百分比为2.52%[101] - 郭博士根据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计划获行使最多有权收取11,289,149股股份[102] - 2022年6月30日已发行股份总数为505,259,462股[107] - Hillhouse Investment Management, Ltd.持有127,989,103股,持股比例25.33%[104] - HH BIO Investment Fund L.P.持有126,239,103股,持股比例24.99%[104] - 沃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持有37,560,998股,持股比例7.43%[104] - Temasek Holdings (Private) Limited持有31,157,348股,持股比例6.17%[104] - Temasek Capital (Private) Limited持有29,157,348股,持股比例5.77%[104] - 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计划可发行股份上限为58,573,872股[113] - 2022年6月30日,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计划尚未行使购股权涉及25,195,203股,占整体限额约43.01%[113] - 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计划授予的购股权行使价为0.0002美元或2美元[115] 不明数字 - 数字2250000[156] - 数字3450000[157] - 数字12738108[160] - 数字1448959[161] - 数字11289149[162] - 数字895264[170][172] - 数字1060125[180] - 数字3673021[187] - 数字918000[188] - 数字2755021[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