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營業額為3772.7萬港元,較2021年同期2635.9萬港元增長43.1%[1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毛利為1650.2萬港元,較2021年同期1111.7萬港元增長48.4%[1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期內虧損2031.8萬港元,較2021年同期虧損1098.9萬港元擴大85.0%[1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三個月營業額為1959.5萬港元,較2021年同期1230.8萬港元增長59.2%[1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三個月毛利為912.4萬港元,較2021年同期420.5萬港元增長117.0%[1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三個月期內溢利55.9萬港元,較2021年同期虧損411.6萬港元實現扭虧為盈[10] - 六个月总营业额为3772.7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2635.9万港元增长43.1%[38] - 集团总收入从2021年上半年的2635.9万港元增长43.1%至2022年上半年的3772.7万港元[45][46] - 公司半年期间营业额约为3772.7万港元,同比增长1136.8万港元或43.1%[95][99] - 公司持有人应占半年期间亏损约为2031.8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约1098.9万港元[105][109] - 除所得税前综合亏损扩大84.9%,从2021年上半年的1098.9万港元增至2031.8万港元[46] - 公司期内亏损为2031.8万港元[2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個月行政開支2030.8萬港元,較2021年同期3018.0萬港元下降32.7%[10] - 员工成本(含董事酬金)为548万港元,较2021年上半年的566.2万港元略有下降[57] - 折旧费用增加,物业、机器及设备折旧从2021年上半年的9.7万港元增至41万港元[57] - 未分配企业开支从2021年上半年的1798.3万港元增至1838.4万港元[46] - 公司销售及分销开支增加约10.94%至约974.7万港元,去年同期约为878.6万港元[98][101] - 公司行政开支减少约32.7%至约2030.8万港元,去年同期约为3018万港元[103][10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财经杂志及其他媒体业务营业额2835.0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721.0万港元增长64.7%[38] - 旅游媒体业务营业额563.4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352.2万港元增长60.0%[38] - 虚拟现实业务营业额319.8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23.2万港元大幅增长1278.4%[38] - 证券投资业务营业额为零,2021年同期为485.0万港元[38] - 虚拟现实业务实现盈利238.1万港元,而去年同期亏损70万港元[45] - 证券投资业务收入从2021年上半年的485万港元降至零[45] - 旅游媒体业务营业额约为563.4万港元,同比增长60.0%或211.2万港元,占总营业额14.9%[106][110] - 财经杂志及其他媒体业务营业额约为2835万港元,占总营业额75%[113][117] - 放债业务营业额为545,000港元,占集团总营业额1.4%[119] - 虚拟现实业务营业额为3,198,000港元,占集团总营业额8.5%[120] 各地区表现 - 香港地区收入增长40.5%,从2021年上半年的2283.7万港元增至3209.3万港元[50] - 新加坡地区收入增长60.0%,从2021年上半年的352.2万港元增至563.4万港元[50] 其他财务数据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其他收入、收益及虧損淨虧損663.7萬港元,較2021年同期收益1687.7萬港元轉虧[10] - 公司半年期间其他亏损净额约为663.7万港元,而去年同期为其他收益净额约1687.7万港元[97][100] - 公司半年期间录得所得税开支为零港元,与去年同期相同[104][108] - 公司毛利率维持在约44%的相对稳定水平,去年同期约为42%[96][99] - 持作买卖投资公允价值亏损169.9万港元,市值691.7万港元[148] - 投资市值占集团总资产比例4.52%[148] 资产和负债变动 - 银行结余及现金为5.0449亿港元,较2021年末的3.716亿港元增长35.8%[18] - 按公允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为691.7万港元,较2021年末的2653.9万港元下降73.9%[18] - 应收账款为5.4099亿港元,较2021年末的3.0587亿港元增长76.9%[18] - 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为2123.4万港元,较2021年末的3883.7万港元下降45.3%[18] - 流动负债为2.6953亿港元,较2021年末的1.9973亿港元增长34.9%[18] - 公司总资产净值为126.18亿港元,较2021年末的134.547亿港元下降6.2%[20] - 股本为590.2万港元,较2021年末的478.4万港元增长23.4%[20] - 非流动资产总额从2021年底的1181.2万港元减少至873.2万港元[51] - 2022年6月30日应收账款净额为54,099千港元,相比2021年12月31日的30,587千港元增长76.9%[71] - 应收账款中超过180天且在1年内的金额为16,268千港元,相比2021年12月31日的5,608千港元增长190.1%[71] - 2022年6月30日应付账款总额为545千港元,相比2021年12月31日的1,106千港元下降50.7%[76] - 集团总权益从2021年12月31日的134,548,000港元下降至2022年6月30日的126,180,000港元,减少约6.2%[122][123] - 银行结余及现金从2021年12月31日的37,160,000港元增加至2022年6月30日的50,449,000港元,增长约35.7%[122][123] - 持作买卖投资从2021年12月31日的26,539,000港元大幅下降至2022年6月30日的6,917,000港元,降幅约73.9%[118][122][12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持作买卖投资总市值约为690万港元,2021年为2070万港元[114] - 证券投资总市值从2021年的20,700,000港元下降至2022年6月30日的6,900,000港元,降幅约66.7%[118][122][123] 现金流 - 经营业务所用现金净额为148.1万港元,相比2021年同期的使用现金净额239.3万港元,改善显著[28]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9.1万港元,而2021年同期为产生现金净额1070.6万港元[28]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大幅增至1200.8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79.6万港元[2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1339.8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910.9万港元[2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044.9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6425.5万港元下降21.5%[28] 每股数据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每股基本虧損4.13港仙,較2021年同期每股虧損2.38港仙擴大73.5%[1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三個月每股基本盈利0.11港仙,較2021年同期每股虧損0.89港仙實現盈利[16]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为20,318千港元,相比2021年同期的10,989千港元增长84.9%[61]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每股摊薄亏损为4.13港元,相比2021年同期的2.38港元增长73.5%[61] - 计算每股基本亏损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491,716千股,相比2021年同期的460,868千股增长6.7%[65] 融资和资本活动 - 公司行使购股权及转换可换股债券使股本及股份溢价增加1073.2万港元[24] - 汇兑储备减少10.9万港元[24] - 可换股债券转换发行新股份,本金额分别为3,475,000港元和5,775,000港元,转换价格为每股0.1港元[66][79] - 公司法定股本为12,500,000,000股,每股面值0.01港元,股本总额为500,000千港元[78] - 2017年配售所得款项净额12.51百万港元已全部使用完毕,其中40%用于薪金开支,40%用于法律及专业费用,12%用于租金开支,8%用于其他投资[125][126][127] - 2022年配售可换股债券所得款项净额9.02百万港元尚未使用,其中29%(2.62百万港元)计划用于薪金开支,71%(6.4百万港元)计划用于偿还债券债务[128][129][130] - 集团于2022年期间发行了600万港元公司债券,年利率6%,期限1年[133] - 发行公司债券本金总额600万港元,年利率6%,期限一年[136] - 公司债券净收益约595万港元,已全额用于一般营运资金[138][141] - 发行可换股债券本金总额925万港元,转换价每股0.10港元[139][142] - 全额赎回可换股债券,现金代价925万港元[140][142] - 处置子公司获得对价1000万港元,用于提升现金结余[149][152] 购股权和股份计划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尚未行使购股权为19,290,900份,相比2021年同期的16,397,350份增长17.6%[62] - 公司于2022年4月11日向董事授予1,157,450份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0.3272港元[194] - 公司于2021年4月9日向10名雇员授予7,716,400份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0.328港元[194] - 公司于2022年4月11日向9名雇员授予10,417,050份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0.3272港元[19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尚未行使的购股权总数为19,290,900份[189] - 报告期间行使的购股权总数为4,812,500份[189] - 报告期间失效的购股权总数为10,250份[189] - 2022年4月11日授予的购股权公允价值为1,328,000港元[195] - 购股权估值采用二叉树模型,预期波幅为73.11%[198] - 估值使用的无风险利率为1.41%[198] - 购股权年限设定为2年[198] - 公司已采纳2013年股份期权计划,将于2023年12月31日到期[179] - 2013年购股权计划将于2023年12月31日届满[182] - 购股权计划下可发行股份上限为公司已发行股份的10%[183][185] - 单个合格参与者12个月内获授股权不得超过授予日已发行股份的1%[184][185] - 向大股东或独立非执行董事授出股权超过已发行股本0.1%或价值超500万港元需股东批准[184][185] - 购股权行使价不低于授予日收市价、前五日平均收市价及股份面值中的最高者[187][188] - 所有购股权须于授予日起10年内行使[187][188] - 2022年6月30日至报告日期间新授出19,290,900份购股权[187][188] - 股份合并于2022年6月24日生效,每4股面值0.01港元股份合并为1股面值0.04港元[187][188] - 承授人须支付名义代价1港元承购股权[187][188] - 报告期间无已授出购股权被注销或失效[187][188] 公司治理和股东信息 - 公司未建议支付2022年上半年中期股息,与2021年同期一致[67] - 集团资产无任何抵押[132][135] - 集团资产及业务主要以新加坡元和港元计价,未进行对冲安排[143][145] - 公司董事王涛持有2,119,95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1.44%[164] - 公司董事杨兴安持有964,55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0.65%[164] - 主要股东牛成俊持有22,336,184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15.14%[169]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47,540,930股[164][170] - 公司未在报告期内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71][174] - 公司董事会确认所有董事在报告期内遵守证券交易准则[173][176] - 公司报告期内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15的企业管治守则[178][181] - 公司计划通过收购上市证券实现资本利用和投资回报[159][161] - 公司未发现董事存在与集团业务竞争的利益冲突[172][175] 人力资源 - 集团全职员工51人,较2021年增加6人[153][156] - 香港员工18人,较2021年增加6人[153][156]
华泰瑞银(08006) - 2022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