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泰瑞银(08006) - 2022 - 年度财报
华泰瑞银华泰瑞银(HK:08006)2023-03-31 21:5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2年营业额为66267千港元,较2021年63663千港元增长4.1%[17] - 公司总营业额从6370万港元增至6630万港元,增加260万港元或4.09%[29][33] - 2022年年内亏损为43023千港元,较2021年亏损22130千港元扩大94.4%[17] - 公司所有者应占亏损从2210万港元增至4300万港元[40] - 公司持有人应占亏损为4300万港元,较2021年亏损2210万港元扩大94.6%[43] - 每股基本亏损为31.77港仙,较2021年18.86港仙扩大68.5%[1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及分销成本从680万港元降至400万港元,减少280万港元或41.2%[39] - 行政费用从5240万港元降至3810万港元,减少1440万港元或27.3%[39] - 销售及分销成本减少280万港元至400万港元,同比下降41.2%[42] - 行政开支减少1440万港元至3810万港元,同比下降27.3%[42] 毛利和毛利率 - 毛利从2720万港元降至2180万港元,减少540万港元或19.8%[30][33] - 毛利率从42.7%降至32.9%,减少9.8%[30][33] 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 - 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净额从470万港元收益降至120万港元收益[31][34] - 预期信贷损失模型下确认减值亏损净额约2380万港元(2021年:回转570万港元)[38] - 公司录得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净额约2380万港元,而2021年为拨回570万港元[42] - 证券投资总市值约660万港元,录得公允价值亏损344万港元[50][54]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实现亏损约500万港元,而2021年为收益405万港元[50][54] 各业务线表现 - 旅游媒体业务收入为1490万港元,同比下降1%,占总收入22.9%[46][52] - 旅游媒体业务录得分部亏损810万港元,较去年收益250万港元恶化1060万港元[47][52] - 财经杂志及其他媒体业务收入4690万港元,占总收入70.8%,录得分部亏损1540万港元[49][53] - 放债业务收入110万港元,占总收入1.66%,未偿还本金及应计利息约970万港元[58][60] - 虚拟现实业务年收入约为330万港元,占集团总收入的5.02%[71]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总资产从2021年154684千港元下降至2022年110423千港元,降幅28.6%[17] - 净资产从2021年134547千港元下降至2022年102805千港元,降幅23.6%[17] - 公司总权益从2021年的1.345亿港元下降至2022年的1.028亿港元,减少约3170万港元(23.6%)[88][89][91][92] - 总资产从2021年的1.547亿港元下降至2022年的1.104亿港元,减少4430万港元(28.6%)[88][91] - 银行结余及现金从2021年的3720万港元下降至2022年的3120万港元,减少600万港元(16.1%)[88][91] - 持作买卖投资从2021年的2660万港元下降至2022年的660万港元,减少2000万港元(75.2%)[88][91] - 按公允值计入损益之股本投资从2021年的430万港元下降至2022年的零[88][91] 财务比率 - 流动比率为13.62,较2021年7.15显著提升90.5%[17] - 总债务对比总资产比率为0.07,较2021年0.13下降46.2%[17] - 总资产回报率为-38.96%,较2021年-14.31%恶化172.3%[17] - 销售回报率为-64.92%,较2021年-34.76%恶化86.8%[17] - 每股资产净值为0.76港元,较2021年1.15港元下降33.9%[18]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的负债比率(净负债除以股东权益)为0,而2021年同期为4%[104][109]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无净债务,负债比率为零[104][109] 融资活动 - 公司发行公司债券筹集资金600万港元,净收益约595万港元用于一般营运资金[94][97] - 公司发行可换股债券筹集资金总额最多925万港元,换股价为每股0.10港元[95][97] - 可换股债券净收益约902万港元,其中约640万港元用于偿还债务[96][99][100] - 公司2022年净收益计划用途中,29.0%(约2.62百万港元)用于包括董事酬金在内的薪金开支,71.0%(约6.4百万港元)用于偿还公司债券债务,所有计划资金已全部动用[101] 业务出售和处置 - 公司出售子公司股份,处置代价为1000万港元[72] - 出售集团主要从事新加坡旅游媒体业务,2022年上半年预期录得重大亏损[73] - 公司于2022年10月31日完成子公司出售交易,买方已全额支付代价[79] - 公司于2022年10月31日完成一项出售事项,买方已悉数支付代价[8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旅游行业预计到2023年底恢复至2019年水平[22][25] - 旅游行业预计未来十年创造近1.26亿个新就业岗位[22][25] - 公司2023年将重点发展活动策划服务及其他盈利性媒体服务,并探索新增长机会[78][81] 放债业务详情 - 放债业务应收贷款本金总额为1100万港元,应收利息为82.3万港元[63] - 放债业务贷款年利率范围为8%至10%,单笔贷款本金介于350万至400万港元[63] - 所有应收贷款均计划于2023年偿还,且均为无抵押贷款[63][66] - 公司因经济下行及疫情影响,2022年提高了贷款违约率预期并确认贷款减值[64][67] - 公司通过内部资源为放债业务提供资金,客户来源主要为过往客户或第三方转介[62][65] 员工和薪酬 - 公司员工总数从2021年的45人减少至2022年的42人,其中新加坡员工从33人减至14人,中国员工从7人增至15人,香港员工从6人增至13人[107][112] - 公司员工薪酬结构包括薪金、保险、医疗保障、强制性公积金、酌情花红及购股权[107][112] 公司股本和股息 - 公司已发行股份147,540,930股,每股面值0.04港元,股本价值从2021年的480万港元增至2022年的590万港元[89][92] - 公司已发行股份为147,540,930股,每股面值0.04港元,股本价值约为5,902,000港元(2021年:约4,784,000港元)[147] - 公司未建议派付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144] - 公司可分配储备金于2022年12月31日为零(2021年:零)[160] - 公司于2022年12月31日无可供分派储备(2021年:无)[168] 客户和供应商集中度 - 最大客户销售额占集团总销售额6%[175] - 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合计占集团总销售额29%[175] - 最大供应商采购额占集团总采购额66%[176] -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合计占集团总采购额100%[176]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大部分资产、负债及业务交易以新加坡元和港元计价,且于2022年及2021年均未订立任何对冲安排[105][110] - 公司2022年及2021年12月31日均无来自金融机构的借款,亦无资产抵押及重大或有负债[103][104][106][108][109][111] - 集团2022年度慈善及其他捐款为0港元(2021年:0)[174] - 公司或其附属公司2022年度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64][171] - 公司2022年度未订立任何股票挂钩协议[165][172] - 集团2022年度除已披露外无其他关连方交易[177][180] - 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均被公司确认为独立[188][194] - 集团致力于减少碳足迹和自然资源消耗,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环保方式减少差旅和印刷[13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