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亚策略(08080) - 2022 - 年度财报
北亚策略北亚策略(HK:08080)2022-06-28 16:3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号为8080[2]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Bermuda的Clarendon House,2 Church Street,Hamilton HM 11[9] - 公司主要营业地点在香港皇后大道中12号上海商业银行大厦18楼,电话(852) 2918 3788,传真(852) 2169 0209[9] - 公司主要股份过户登记处为MUFG Fund Services (Bermuda) Limited,位于Hamilton HM12 Bermuda的41 Cedar Avenue,4th floor North Cedar House[9] - 公司香港股份过户登记分处为香港中央证券登记有限公司,位于香港湾仔皇后大道东183号合和中心17楼1712 - 1716号铺,电话(852) 2862 8628,传真(852) 2865 0990[9]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有中信银行(国际)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亚洲)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信托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香港分行、恒生银行有限公司、渣打银行(香港)有限公司[9] - 公司核数师为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位于香港鲗鱼涌英皇道979号太古坊一座27楼[9] - 公司网址为www.nasholdings.com[7]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总收入达24.4515亿港元,较2021年的23.58611亿港元有所增长[14] - 2022年公司录得综合纯利约798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1.9%[17][20] - 2022年公司通过公开发售及配售新股份筹资约7700万港元以巩固资本[18][21] - 公司已连续六年录得溢利,是上市二十二年以来的历史性成就[19][21]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录得综合收入约24.45亿港元,较去年约23.59亿港元增加3.7%[42][45] - 本年度公司录得综合纯利约7979.3万港元,较去年约1.37亿港元减少41.9%[43][45] - 公司毛利率由去年的17.3%稍微减少至本年度的16.2%[43][45] - 公司综合纯利减少主要由于供应链成本及员工成本增加[43][45] - 本年度公司总经营成本由去年约2.69亿港元增加10.9%至2.98亿港元[44] - 总经营成本占收入的百分比由去年的11.4%微升至本年度的12.2%[44] - 本年度每股基本盈利约为21.9港仙,较去年约50.2港仙减少56.4%[44]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每股普通股综合资产净值约为3.40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约4.57港元减少1.17港元[44]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有抵押其他借贷为1526.9万港元,2021年为683.4万港元,借贷以人民币计值[86]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银行融资约为8.76084亿港元,2021年约为10.78474亿港元,用于贸易融资[86]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已动用银行融资约2.79776亿港元,2021年约为4.42502亿港元[86]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资产总值约为31.61987亿港元,2021年约为31.61609亿港元;负债总额约为17.14545亿港元,2021年约为19.16542亿港元[86]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抵押按金为127.5万港元,2021年为140.7万港元;公司提供担保5815.1万港元,2021年为786.6万港元[86]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普通股股东应占每股普通股综合资产净值约为3.40港元,较2021年的4.57港元减少1.17港元[86]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雇员375名,2021年为315名[88][90] - 本年度公司总员工成本(包括退休福利计划供款)约为1.77703亿港元,2021年为1.75706亿港元[88][90]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董事薪酬约为34,135,000港元,2021年为32,526,000港元[177][178] - 2022年高级管理层成员(执行董事除外)基本薪金及津贴为5,995千港元,2021年为5,701千港元[182] - 2022年高级管理层成员(执行董事除外)花红为1,730千港元,2021年为7,068千港元[182] - 2022年高级管理层成员(执行董事除外)雇主退休计划供款为36千港元,2021年为36千港元[182] - 2022年高级管理层成员(执行董事除外)以股权结算之购股期权开支为2,885千港元,2021年无此项开支[182] - 2022年薪酬在3,000,001 - 5,000,000港元有1人,2021年无[183]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本年度审计费用约为260万港元,2021年为241万港元[197][198]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本年度非审计相关活动费用约为90万港元,2021年为68.4万港元[197][19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年度高科技产品分销及服务分部的直接机器销售较去年增加4.4%[42][45] - 高科技产品分销及服务分部本年度收入约23.39亿港元,较去年增加6562.3万港元或2.9%[48] - 高科技产品分销及服务分部直接机器销售收入约21.13亿港元,较去年增加8905.7万港元或4.4%[48] - 高科技产品分销及服务分部零部件及软件销售收入约8238.7万港元,较去年减少1241.2万港元或13.1%[48] - 高科技产品分销及服务分部销售支援服务、佣金及其他服务收入约1.44亿港元,较去年减少1102.2万港元或7.1%[48] - 高科技产品分销及服务分部本年度纯利约1.46亿港元,较去年减少1052.7万港元或6.7%[48][49] - 租赁分部本年度租赁业务收入约1.06亿港元,较去年增加24.6%[51][53] - 租赁分部本年度纯利约406.4万港元,较去年大减80.3%[51][53] - 融资租赁合同应收款本金总额由去年约1.27亿港元减少51.4%至本年度约6158.3万港元[57][58] - 来自融资租赁应收款项之利息收入较去年减少约25.6%[57][58] 宏观经济环境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22及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均为3.6%,随后降至3.3%,2021年为6.1%[24][28]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中国2022年经济增长仅达4.4%[24][28] - IMF将2022年预计全球经济增速下调至3.6%,较1月预测值低近1个百分点,远低于2021年的6.1% [69] - IMF预测2022年中国GDP增长率为4.4%,中国政府设定的GDP增长目标约为5.5%,高于过去两年平均5.1%的增长[69] - 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3.112亿部,同比下降11%,中国市场占全球跌幅近一半[71][73] - IDC预测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总出货量将达13.8亿部,较2021年的13.6亿部增长1.6%,2026年将达15.3亿部,复合年增长率为2.3%[71][73] - 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5G手机市场总体出货量降幅与去年相比下降22.9%[80][83] 行业影响因素 - 半导体芯片短缺致公司机器订单积压超一年,预计短期内难恢复正常[25][28] - 受中国封城和全球供应链中断影响,电子制造业基地可能从中国多元化至东南亚[26][28] - 2022年3 - 4月深圳疫情致停工停产,3 - 4月香港疫情影响进出口和消费,4 - 5月上海疫情防控影响企业生产,2022/23年第一季度租赁业务受影响[78] - 随着深圳全面复工复产及订单需求积累,2022/23年第二季度经营性租赁业务预期有明显增加[78] - 国内加大对中小企业扶持及出台消费刺激措施,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开始回升,预计本财年融资租赁业务将明显增加[78] - 汽车电子需求增加所需租赁设备少于消费电子萎缩释放的租赁设备,不同类型SMT设备库存严重不均,租赁市场供过于求[80][83] - 动态清零政策、国际局势、俄乌冲突、中美争端等因素使行业前景高度不确定,突发因素可能引发市场波动[81][83] 公司发展策略 - 公司将采取审慎及低杠杆政策管理财务状况,提升运营能力并寻求集资机会[27][29] - 公司将通过内部增长及外部收购,配合“十四五”规划及大湾区计划,积极寻求增加投资机会[33][35] 公司融资情况 - 2021年5月13日公司完成公开发售,按每5股现有股份获发1股公开发售股份,每股0.71港元,发行54,516,161股新普通股,所得款项净额约36,300,000港元用于收购锡膏打印机[60] - 2021年12月1日,配售70,582,000股普通股,每股0.60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40,800,000港元用于购买用作经营租赁的SMT机器[60] 公司董事信息 - 张一帆女士41岁,2014年11月加入公司为执行董事,2016年6月23日被委任为公司主席,任期自2020年11月6日起再续三年[92][94] - 徐广明先生57岁,2015年2月加入公司,2016年2月24日调任为执行董事,任期自2022年2月24日起再续三年[93][95] - 干晓劲60岁,2013年2月加入公司为独立非执行董事,2021年12月23日调任执行董事,任期续三年[98] - 梁显治67岁,2013年2月加入公司为独立非执行董事,2022年2月19日起任期续三年[100][101] - 陈立基61岁,2013年2月加入公司为非执行董事,2016年3月4日调任独立非执行董事,2022年3月4日起任期续三年[103][104] - 干晓劲1994年10月获委任为丹枫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及副行政总裁,2012年10月调任非执行董事,2016年12月22日辞任[98] - 梁显治自2011年10月22日起获委任为先健科技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00][101] - 陈立基是1993年成立的东英金融集团之创办合伙人[103][104] - 陈立基2008年9月获委任为凯顺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现为该公司主席及执行董事[103][104] - 干晓劲毕业于英国Middlesex University,1987年获颁商学学士学位[98] - 梁显治1977年12月获香港浸会学院颁授工商管理文凭,1981年5月获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颁授专业会计硕士学位,2007年12月获香港公开大学语言与翻译学士学位[100][101] - 陈立基获英国Strathclyde大学国际市场专业硕士学位、Coventry大学航空管理科理学学士学位,持有北京大学中国投资及贸易专业文凭[103][104] - 蔡青博士34岁,2021年12月加入公司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06][107] - 李振先生50岁,2014年12月加入公司任首席营运官,有逾20年项目管理经验[109][111] - 罗伟辉先生54岁,2013年6月加入公司任财务总裁兼公司秘书,有逾21年香港上市公司会计及公司秘书经验[110][112] 公司董事会结构及运作 - 截至2022年3月31日,董事会由6名董事组成,其中3名执行董事,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超三分之一[126] - 2021年12月23日,Kenneth Kon Hiu King从独立非执行董事重新指定为执行董事[126] - 2021年12月23日,蔡青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26] - 董事会每年至少举行4次定期会议,全体董事获发至少14日会议通知[127][129] - 本年度举行19次董事会会议和2次股东大会,平均出席率分别为99%和100%[134][135] - 执行董事张一帆、徐广明、干晓劲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股东大会出席率100%;独立非执行董事梁显治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股东大会出席率100%;陈立基董事会会议出席率约94.7%,股东大会出席率100%;蔡青股东大会出席率100%[136] - 干晓劲于2021年12月23日从独立非执行董事调任为执行董事[137] - 蔡青于2021年12月23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37][138] - 新委任董事任期至下次股东大会,且合资格重选,每名董事至少每三年轮席告退一次[143][144] - 本年度内及截至报告日期,公司至少有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其中至少1名具备适当财务管理专业知识[147][151] - 现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均已提供确认独立性的年度确认书,董事会认为其均属独立[148][151] - 本年度张一帆担任公司董事会主席,无行政总裁[157][159] 公司企业管治 - 公司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十五所载企业管治守则原则,董事会将不时检讨及调整企业管治常规[115][119][120]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除守则条文A.2.1外,公司遵守所有守则条文及采纳建议最佳常规[116][120] - 守则条文A.2.1规定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应区分,但董事会认为现有运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