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亚策略(08080) - 2023 Q1 - 季度财报
北亚策略北亚策略(HK:08080)2022-08-09 17:2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第二季度公司收入为420,274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639,396千港元[16] - 2022年第二季度销售成本为349,801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535,724千港元[16] - 2022年第二季度毛利为70,473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03,672千港元[16] - 2022年第二季度经营亏损为25,795千港元,2021年同期经营溢利为26,959千港元[16] - 2022年第二季度除所得税前亏损为26,435千港元,2021年同期溢利为28,021千港元[16] - 2022年第二季度期内亏损为24,591千港元,2021年同期溢利为15,980千港元[16][19] - 2022年第二季度基本每股亏损为5.8港仙,2021年同期每股盈利为5.2港仙[16] - 2022年第二季度摊薄每股亏损为5.8港仙,2021年同期每股盈利为5.2港仙[16] - 2022年第二季度海外业务货币换算差额亏损为16,597千港元,2021年同期收益为5,279千港元[19] - 2022年第二季度全面亏损总额为41,188千港元,2021年同期全面收益总额为21,259千港元[19] - 2022年截至6月30日止三个月,来自与客户合约收入中销售货品为391,110千港元,销售支援服务为5,706千港元,佣金及其他服务收入为14,001千港元;2021年对应数据分别为584,675千港元、38,245千港元、6,781千港元[29] - 2022年截至6月30日止三个月,来自其他来源收入为410,817千港元,2021年为629,701千港元[29] - 2022年截至6月30日止三个月,来自融资租赁安排收入为1,806千港元,来自经营租赁安排收入为7,651千港元;2021年对应数据分别为3,454千港元、6,241千港元[29] - 2022年截至6月30日止三个月,银行存款利息收入为642千港元,2021年为1,385千港元[32] - 2022年截至6月30日止三个月,银行及其他借贷利息为157千港元,租赁负债利息为1,125千港元;2021年对应数据分别为53千港元、270千港元[3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内地企业所得税本期为177.2万港元,过往年度(超额拨备)/拨备不足为 - 49.7万港元;2021年同期分别为14万港元和351.2万港元[3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香港利得税本期为0,2021年同期为877万港元[3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递延税项为 - 311.9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 - 38.1万港元[3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股东应占亏损为2459.1万港元,2021年同期溢利为1598万港元[47] - 2022年计算每股基本盈利时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425125311股,2021年为304698014股[51] - 2022年计算每股摊薄盈利时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425125311股,2021年为305120346股[51] - 2021年计算每股摊薄盈利时假设全部尚未行使购股权行使时被视为已无偿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422332股[5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股本为4251.2万港元,其他储备为119620.4万港元,保留盈利为16753.8万港元,总计140625.4万港元[5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集团未经审核综合收入约为420,274,000港元,较去年同期约639,396,000港元减少34.3%[79] - 本季度集团未经审核综合收入约4.2027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6.39396亿港元下跌34.3%[82] - 集团总经营费用约9729.8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8094.4万港元增加20.2%[81][82] - 集团经营费用总额(不包括汇兑亏损)占收入的比例从去年同期的12.6%上升至18.4%[84][85] - 本季度集团录得未经审核综合亏损净额约2459.1万港元,去年同期为未经审核综合纯利1598万港元[86][87] 公司税务相关情况 - 公司在百慕达直至2035年获豁免缴税[36] - 香港利得税按16.5%(2021年:16.5%)税率计算,集团一家附属公司适用两级利得税率制度,首2,000,000港元(2021年:2,000,000港元)应评税利润按8.25%(2021年:8.25%)征税,其余按16.5%(2021年:16.5%)征税[36] - 内地子公司企业所得税标准税率为25%(2021年:25%),香港利得税一般按16.5%(2021年:16.5%)计算,一家附属公司首200万港元应课税溢利按8.25%(2021年:8.25%)缴税,其余按16.5%(2021年:16.5%)缴税[37]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不建议派付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中期股息(2021年:无)[53][55] 公司股份发行情况 - 2021年5月13日公司完成公开发售,发行54,516,161股发售股份,总现金代价(扣除费用前)约为38,707,000港元,股本及股份溢价分别增加约5,452,000港元及33,255,000港元[60] 公司购股权相关情况 - 2020年4月1日、2021年3月31日及2021年4月1日,公司购股权数目为14,931,200,加权平均行使价为0.98港元;2021年6月30日,购股权数目为26,888,388,加权平均行使价为0.83港元;2022年3月31日、2022年4月1日及2022年6月30日,购股权数目为18,928,388,加权平均行使价为0.87港元[6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无已授出购股期权获行使;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内行使之购股期权于行使日期的收市价为每股0.86港元[71] - 2022年6月30日,7,404,388份购股期权行使价为1.14港元,行使期为2017年8月16日至2027年8月15日;11,524,000份购股期权行使价为0.70港元,行使期为2021年12月24日至2031年12月23日[73] - 2021年6月30日,7,404,388份购股期权行使价为1.14港元,行使期为2017年8月16日至2027年8月15日;19,484,000份购股期权行使价为0.71港元,行使期为2021年6月18日至2031年6月17日[75] - 以二项式模式厘定,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授出之购股期权公允价值约为8,367,000港元,集团已确认购股期权开支8,367,000港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并无授出购股期权[7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授出之以权益结算之购股期权,预期股息收益率为0.000%,预期波幅为71.913%,无风险利率为1.354%,行使倍数为2.80次[77] - 2014年9月4日,公司股东批准采纳购股计划,有效期十年[143][144] - 截至2022年4月1日,张一帆2017年8月16日授予的购股期权未行使数量为2,755,817份,行使价为1.137港元;2021年12月24日授予的未行使数量为980,000份,行使价为0.700港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未发生变动[146] - 截至2022年4月1日,崔广明2017年8月16日授予的购股期权未行使数量为202,217份,行使价为1.137港元;2021年12月24日授予的未行使数量为980,000份,行使价为0.700港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未发生变动[146] - 截至2022年4月1日,简晓健2017年8月16日授予的购股期权未行使数量为202,217份,行使价为1.137港元;2021年12月24日授予的未行使数量为4,248,000份,行使价为0.700港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未发生变动[14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尚未行使的购股权总数为18,928,388份[149] - 2017年8月16日及2021年12月24日授出日期前每股收市价分别为1.15港元(经调整)及0.70港元[151][155] - 2021年5月13日,2017年8月16日授出的购股权总数由7,323,200份调整至7,404,388份,行使价由每股1.15港元调整至1.137港元[152][155] 高科技分销及服务分部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高科技分销及服务分部收入约3.7979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6.07861亿港元减少37.5%[91][93] - 高科技分销及服务分部直接机器销售约3.3971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5.47934亿港元减少38.0%[95][99] - 高科技分销及服务分部销售支持服务、佣金及其他服务收入约1970.7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4502.6万港元减少56.2%[95][99] - 高科技分销及服务分部零部件及软件销售约2037.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1490.1万港元上升36.7%[95][99] - 高科技分销及服务分部录得亏损净额约865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纯利约3715.2万港元减少123.3%[96][99] - 高科技分销及服务分部本季度及之后收到的订单未显著增加,今年后续财务期订单完成确认的收入仍有压力[116] - 高科技产品分销及服务分部本季度及之后收取的订单未显示实质性增长,后期财政期间确认的收入将继续面临压力[118] 租赁分部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租赁分部收入约4047.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3153.5万港元增加28.4%[98] - 租赁分部本季度收入约4047.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3153.5万港元增加28.4%[100] - 出售经营租赁机器的销售所得款项总额增加至约3101.9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2184万港元增加42.0%[100] - 本季度经营租赁安排收入约765.1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624.1万港元增加22.6%[102][104] - 本季度融资租赁收入约180.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345.4万港元减少47.7%[102][104] - 本季度末融资租赁应收款项本金约5996.1万港元,较去年同期末约8409.2万港元减少28.7%[102][104] - 租赁分部本季度录得未经审核亏损净额约87.5万港元,去年同期录得未经审核纯利约384万港元[103][104] - 集团预计若无半导体芯片短缺等因素的显著改善,租赁分部业绩将继续承压,尤其在下一季度[121][122] 市场环境相关情况 - 世界银行预测全球经济增长率将由2021年的5.7%大幅放缓至2022年的2.9%,远低于年初预测的4.1%[106][108] - 中国2022年第二季度经济同比仅增长0.4%,世界银行将中国2022年增长预测下调0.8%至4.3%[106][108] - 智能手机市场2022年可能收缩,2023年起有温和增长,苹果和三星等运营商减少订单或影响公司OEM客户群[116] - IDC将2022年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预测从1.6%大幅下调,预计出货量下降3.5%至13.1亿部,2026年五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9%[117] - 集团占据智能手机市场供应链一部分,该市场2022年或萎缩,2023年开始温和增长[118] - 集团留意到苹果及三星等运营商2022年智能手机订单减少或影响其OEM客户群[118] 公司股东持股情况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张一帆持有相关股份3735817股,占比10.01%;徐广明持有相关股份1182217股,占比0.27%;干晓劲持有相关股份4450217股,占比1.04%;梁显治持有相关股份626217股,占比0.14%;陈立基持有相关股份626217股,占比0.14%[124] - 上述持股概约百分比按2022年6月30日已发行的4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