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基石金融(08112) - 2022 - 年度财报
基石金融基石金融(HK:08112)2023-03-30 16:46

公司整体财务亏损情况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3198.5715万港元,2021年为1554.1192万港元[4] - 2022年非控股权益应占亏损61.2459万港元,2021年为盈利123.9948万港元[4] - 2022年公司年内亏损3259.8174万港元,2021年为1430.1244万港元[14] - 2022年集团整体收益约5560万港元,2021年为5610万港元;亏损净额约3260万港元,2021年为1430万港元[15] - 2022年营业额为55,568,368港元,2021年为56,133,391港元[30] - 2022年每股亏损约为18.24港仙,2021年经调整重列后为每股亏损26.83港仙[33] - 公司2022年收益约为5560万港元,较2021年的5610万港元减少约1%[52] - 公司2022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3200万港元,2021年约为1550万港元[54] 各业务线收益情况 - 2022年广告及媒体业务应占收益约4630万港元,2021年为4340万港元;金融服务分部收益约930万港元,2021年约为1270万港元[15] - 公司2022年广告及媒体业务收益为4630万港元,较2021年增加约7%或290万港元[52] - 公司2022年金融服务业务收益为930万港元,较2021年减少约27%或340万港元[52] 孖展贷款相关情况 - 2022年12月31日,约9500万港元的孖展贷款融资批授予孖展账户客户,2021年为9010万港元[16] - 公司间接持有91.19%权益的附属公司基石证券,2022年孖展融资业务利息收入对其贡献逾94%收益[17] - 2022年确认与金融服务分部相关的应收孖展贷款减值亏损7,900,000港元,2021年减值亏损拨备拨回约5,000,000港元[39] - 2022年应收孖展贷款违约概率为35.2%,2021年为49.1%[62] - 2022年应收孖展贷款预期信贷亏损估计拨备约1725.6万港元,2021年为933.5万港元[64] - 2022年12月31日客户质押证券未贴现市值约为1.22323亿港元,2021年为2.84761亿港元[79] - 2022年12月31日证券抵押品市值与应收孖展贷款账面价值差额约4071.3万港元存在违约风险敞口,2021年为1901.4万港元[79] - 2022年应用于证券抵押品的平均折价为20%,2021年为25%[79] - 2022年12月31日孖展贷款账面价值约为7770.4万港元,2021年为8075.7万港元[82] 供股情况 - 2022年4月公司完成供股,成功筹得所得款项净额约6162万港元[17] - 2022年供股所得款项净额6162万港元,全部用于扩展孖展融资业务及一般营运资金[67] - 2022年供股所得款项净额约为6200万港元[83] 数码户外媒体网络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在香港及新加坡的数码户外媒体网络覆盖1560幢大厦,2021年为1573幢[8][18] - 集团在铜锣湾、尖沙咀、旺角及观塘四个策略性地点合共拥有七个大型LED面板[20] - 公司持有铜锣湾、尖沙咀、旺角等地LED面板的独家广告销售权,金钻玺LED总面积212平方米[42][43] - 公司拓展与楼高13层的HarbourFront Centre (HFC)的独家合作伙伴关系并推广各类广告形式[25] - 公司与18 Tai Seng就大厦内各地点以及地铁站的地下通道建立独家合作伙伴关系[24] - 公司在香港的大型户外媒体网络包括八个地点,其中七个为大型LED面板,一个为广告牌[106] - 公司在新加坡大型户外媒体网络内拥有现有户外地点及新增一个新户外地点,共拥有十二个户外地点[110] 其他财务指标情况 - 2022年毛利约为35,900,000港元,2021年为37,000,000港元,较去年减少约3%,毛利率由约66%降至65%,金融服务业务收益占比由23%降至17%,广告及媒体业务毛利率由约56%增至57%[31] - 2022年负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约为22,700,000港元,2021年约为1,300,000港元,增加因报告期计提应收孖展贷款及贸易应收款项预期信贷亏损9,100,000港元[32] - 2022年未确认与广告及媒体分部相关的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有使用权资产减值亏损减值拨备,2021年约为3,000,000港元[34] - 香港现金产生单位及新加坡现金产生单位的预测现金流量贴现率分别为19.1%及18.1%[38] - 公司2022年行政开支约为6160万港元,较2021年的5230万港元增加约18%或930万港元[53] - 2023 - 2026年香港现金产生单位营业额增长率分别为17.26%、4.72%、3.61%及2.50%,新加坡分别为9.08%、7.19%、5.29%及3.40%[74] - 香港及新加坡现金产生单位剩余期间增长率分别为2.0%及1.5%[76]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为1.8亿港元,2021年为1.65亿港元[83] - 2022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1.16亿港元,2021年为1.02亿港元[83]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负债比率为约1.9%,2021年为2.3%[85]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有50名雇员,2021年为55名[90] - 2022年公司法定股本为5亿港元,已发行股本为229.418448万港元[68] 公司运营及业务范围情况 - 公司于2004年4月开始运营,是在香港及新加坡经营的数码户外媒体公司[105] - 年内,集团主要业务为提供金融服务、广告及媒体服务、护肤产品零售[121] 财务报表编制相关情况 - 2022年1月1日起,集团首次应用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之修订编制财务报表[122] - 公司董事预期,应用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不会对集团业绩及财务状况造成重大影响[123] - 综合财务报表按过往成本基准法编制,部分金融工具按公平值计量[125] - 损益及其他全面收益各组成部分归属公司拥有人及非控股权益[129] 公司治理及董事相关情况 - 高冉先生、安錫磊先生及黃雄基先生將於2023年股東週年大會上輪值退任,均符合資格膺選連任[13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會由執行董事高冉先生、安錫磊先生、黃雄基先生、莫偉賢先生和獨立非執行董事陳志強先生、劉美盈女士、黃敏康先生組成[156] - 2022年度公司主席由高冉先生擔任,行政總裁由黃雄基先生擔任,二者角色分開[16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董事会由七名董事组成,其中四名执行董事,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64][173] - 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成员人数比例为42.86%(3÷7),符合GEM上市规则至少三分之一的规定[173] - 四名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的服务合约或委任函件,终止通知期不少于三个月;黄雄基先生的合约初步固定任期一年,后续终止通知期不少于六个月[164] - 陈志强先生与公司订立为期一年服务合约,后续自动续期一年,终止通知期不少于一个月;刘美盈女士及黄敏康先生终止通知期不少于三个月[164] - 全体董事任期至少每三年在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席退任一次及膺选连任[164] - 公司提名委员会每年评估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性,成员放弃评估自身独立性[173] - 公司向董事提供法律、规则、法规及公司业绩等更新资料,鼓励董事参加培训,费用公司承担[181] - 执行董事高冉、安锡磊、黄雄基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股东大会出席率100%[196] - 独立非执行董事陈志强、刘美盈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股东大会出席率100%[196] - 独立非执行董事黄敏康董事会会议出席率约84.6%(11/13),股东大会出席率100%[196] - 财政年度内主席与独立非执行董事无其他董事出席情况下举行一次会议[197] - 公司为董事安排合适责任保险并每年检讨保险涵盖范围[197] 审核委员会相关情况 - 審核委員會職權範圍於2016年1月及2019年1月修訂[152] - 財政年度審核委員會已舉行四次會議,黃敏康先生、陳志強先生、劉美盈女士出席率均為100%(4/4)[154] 财务核算及处理原则情况 - 獲分配商譽的現金產生單位(或現金產生單位組)每年進行減值測試,收購產生的商譽於報告期末前測試[137] - 集團與聯營公司交易產生的損益,僅在聯營公司權益與集團無關聯時於綜合財務報表確認[140] - 貨品銷售收益於資產控制權移交客戶(通常為貨品付運時)確認[143] - 租賃付款改變時,相關租賃負債透過使用初步折現率貼現經修訂租賃付款重新計量[153] - 利息收入以應計基準採用實際利率法按金融工具預計年期或更短期間計算[159] - 短期雇员福利按未折现福利金额确认,均确认为开支[184] - 所得税开支为即期应付税项与递延税项总和[185] - 集团业务资产及负债按各报告期末现行汇率换算为港元,收入及开支项目按期内平均汇率换算[192] 公司会议相关情况 - 董事会每年至少召开四次会议,2022年召开13次规定董事出席的会议[194] - 召开定期董事会会议需提前至少14日通知全体董事[194] - 2022年公司召开两次股东大会,包括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196] 集团公积金及供款情况 - 集团新加坡附属公司须按法定注资规定对中央公积金供款[200] - 集团对界定供款计划的供款在产生年度于损益中扣除[200] 购股权相关情况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所有购股权均已失效,相关储备由“购股权利储备”转为“累计亏损”[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