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新控股(08125) - 2022 - 年度财报
中新控股中新控股(HK:08125)2022-06-30 06:23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额约为5770万港元同比下降13.6%[15] - 公司总收入为5770万港元,同比下降13.6%[36][37] - 年度亏损约2110万港元[15] - 公司年度亏损约2110万港元,其中620万港元为非现金项目[19] - 年度亏损扩大至2110万港元(上年:1940万港元),增加170万港元[50][54] - 集团毛利降至990万港元,同比下降180万港元或15.4%[43][4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设计装修业务毛利下降至509.3万港元(上年:687.7万港元)[47] - 建筑设备租赁业务毛利增至386.4万港元(上年:329.4万港元)[47]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总薪酬支出为1250万港元(2021年:1260万港元)[95][102] - 计提贸易应收款预期信贷亏损拨备440万港元[51][5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建筑设备租赁收入约1330万港元同比增长54.7%[17] - 设计及装修工程收入约3380万港元低于去年约3680万港元[16] - 设计装修及工程服务收入为3378.5万港元,同比下降8.3%[35] - 建筑设备租赁收入为1334.1万港元,同比增长54.7%[20][35] - 美酒采购及销售业务收入为997.7万港元,同比下降51.5%[21][26][35] - 金融服务收入为55.7万港元,同比下降30.2%[35] - 设计、装修及工程服务业务收入下降至3380万港元,同比减少300万港元[40][44] - 建筑设备租赁业务收入增至1330万港元,同比增长470万港元或54.7%[41][44] - 金融服务收入轻微减少20万港元[42][45] - 公共房屋维护业务收入达1580万港元,占设计装修业务收入的46.6%[56][59] - 公共房屋维护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5.8%(上年:670万港元)[56][59] - 设计装修及工程服务业务收益因竞争和疫情影响有所下降[60] - 美酒业务收入下降主要由于现有客户订单减少及资源重新配置[21][26][39] 各地区表现 - 香港地区收入为5633.3万港元,同比下降11.7%[36] - 中国大陆地区收入为132.7万港元,同比下降56.2%[3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第四季度新项目因疫情延迟导致租赁收入预期下降[17] - 香港新冠疫情持续两年影响项目进度及客户消费[14] - 建筑设备租赁业务因项目完成及延迟,预期未来季度收入将下调[20] - 建筑设备出租率在年度最后一季度有所下降[63] - 成功中标新项目并开拓新客户[16] - 为公屋翻新维护项目提供分包服务[16] 其他财务数据 - 应收账款及贷款预期信贷损失计提约620万港元(非现金项目)[15] - 非现金项目包含无形资产减值及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变动[15] - 截至2022年3月31日集团净流动资产为1400万港元(2021年:2500万港元)[71] - 截至2022年3月31日现金及银行结余为620万港元(2021年:1670万港元)[71] - 流动比率从2021年的2.4倍下降至2022年的1.7倍[72] - 股东应占权益总额从2021年的9350万港元下降至2022年的7240万港元[73] - 租赁负债从2021年的1360万港元增加至2022年的1540万港元[74] - 负债比率从2021年的14.5%上升至2022年的21.3%[74] - 集团通过供股筹集资金约3140万港元(扣除费用前)[80] - 供股认购价格为每股0.30港元[80] - 供股及供股配售净收益约2940万港元(每股供股股份约0.29港元)[82][84] - 供股所得款项净额中1690万港元用于购买建筑设备(计划1500-2000万港元)[86] - 供股所得款项净额中710万港元用于设计、装修及工程服务业务(计划不超过900万港元)[86] - 供股所得款项净额中200万港元用于租赁建筑设备业务(计划不超过200万港元)[86] - 供股所得款项净额中340万港元用于其他营运开支(计划不超过340万港元)[86] - 公司未推荐支付截至2022年3月31日年度的任何股息[88][96] - 公司未抵押任何资产且无重大或然负债[90][92][98] - 确认约600万港元使用权资产涉及办公室分租安排[91][99] 公司治理和董事会结构 - 公司董事会已采纳香港联交所GEM上市规则附录15的企业管治守则原则及条款[139] - 公司已设立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及合规委员会[139] - 公司首席执行官职位自2020年2月21日起空缺至今[140] - 首席执行官职责由其他执行董事分担且未对运营产生重大影响[140] - 公司董事会由3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47][152] - 本年度董事会举行6次会议和1次股东大会,所有董事出席率均为100%[156][157] - 公司自2020年2月21日起行政总裁职位空缺,职责由其他执行董事履行[143][164] - 所有董事确认在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内遵守证券交易行为守则[146][151]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中陈钊洪先生具备专业会计资格,符合GEM上市规则5.05(2)条要求[163] - 董事任期初始为2-3年,可通过至少3个月书面通知终止[158] - 董事须每3年轮值退任一次,每年有1/3董事轮值退任[162][165] - 公司已获得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的独立性书面确认[163] - 董事会主要职能包括审批集团整体业务计划及策略[148][153] - 董事可通过电子通讯方式参会,会议记录详细完整[149][154] - 公司行政总裁职位自2020年2月21日起空缺,由其他执行董事履行职责[167] 关键管理人员和董事背景 - 执行董事陈志远持有工商管理荣誉学士及公司管治理学硕士学位[114][117] - 执行董事王军持有管理学士学位及中国基金从业资格[116][119] - 执行董事张伟杰完成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工商管理与创新领导力课程[121] - 独立非执行董事陈翘洪持有香港浸会大学工商管理学士学位[123] - 财务总监彭沛雄持有香港理工大学专业会计学硕士学位[132][136] - 财务总监彭沛雄为英国国际会计师公会资深会员[132][136] - 项目总监李思仁于2017年12月加入集团[133][137] - 子公司董事赵锦生拥有防水工程及保养行业丰富经验[133][137] - 独立非执行董事吴兆持有澳洲昆士兰大学应用金融商业硕士学位[129][134] - 独立非执行董事Lam Cheok Va现任澳门创新发展研究会主席[131][135] 委员会运作和审计 - 审计委员会年内举行5次会议,所有成员出席率为5/5[180][182] - 薪酬委员会年内举行2次会议,审议所有董事薪酬方案[187] - 审计委员会审查集团截至2022年3月31日年度经审核综合业绩[180][182] - 审计委员会审查集团截至2021年3月31日年度经审核综合业绩[182] - 审计委员会审查集团截至2021年6月30日三个月、9月30日六个月及12月31日九个月未经审核财务报表[182] - 审计委员会审查集团财务监控、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系统有效性[182] - 审计委员会审查集团会计原则及财务申报事宜[182][183] - 审计委员会建议续聘Mazars CPA Limited为截至2023年3月31日财政年度外部审计师[185] - 薪酬委员会年内举行2次会议审查董事薪酬[189] - 薪酬委员会成员Lam Cheok Va、陈钊洪和吴兆出席会议率均为2/2(100%)[190] - 提名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98][200] - 提名委员会年内召开1次会议审议董事任命[199] - 吴兆担任提名委员会主席,成员包括陈钊洪和Lam Cheok Va[198][200] - 董事任命标准主要基于专业资格和经验评估[197][199] 薪酬和股权激励 - 公司每年审阅董事及高级职员法律责任保险保障范围[173][177] - 高级管理人员薪酬分布:3人年薪在0-100万港元区间[196] - 公司薪酬政策包含基本薪金和酌情花红[191][193] - 购股权计划涵盖集团雇员、董事及主要股东等参与者[192][194] - 购股权计划于2014年6月30日通过书面决议采纳[192] 疫情应对措施 - 公司要求员工和工人进入工作场所时出示过去7至14天内COVID-19阴性检测结果[106] - 公司对与确诊COVID-19人员有密切接触的员工实施7至14天隔离措施[106] - 公司要求从疫情严重地区返回的员工进行7至14天隔离[106] 风险管理和环境政策 - 公司财务风险管理政策详见综合财务报表附注6(b)[107][110] - 公司环境政策及绩效详见年报第37至78页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108][111] - 公司定期审查环保措施并考虑实施更多生态友好措施[109][112] 人力资源 - 公司员工人数37人(2021年:43人)[9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