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收益约为70,091,000港元,上年同期约为138,565,000港元,收入同比下跌约68,474,000港元[5][7][8][12]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除税后亏损净额约为44,911,000港元,上年同期亏损约45,418,000港元,同比减亏约507,000港元[5][7][11]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毛利率为19.57%,去年同期为21.16%,较去年同期下降1.59个百分点[8][12]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其他收入及收益约为3,659,000港元,上年同期约为11,710,000港元[8] - 截至2022年及2021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销售及分销开支分别约为13,555,000港元及15,912,000港元,本回顧期较去年同期降低[8] - 回顧期内,行政开支较去年同期减少约30,124,000港元或45.45%[8]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融资成本约4,348,000港元,上年同期约3,305,000港元[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收益为19,742,000港元,上年同期为50,119,000港元[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期内亏损为7,748,000港元,上年同期为16,707,000港元[7] - 回顧期内,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43,231,000港元,上年同期为43,666,000港元[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收益为19,742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50,119千港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收益为70,091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38,565千港元[1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毛利为6,080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584千港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毛利为13,720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9,316千港元[1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除税前亏损为7,752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6,862千港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除税前亏损为44,999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45,561千港元[1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期内亏损为7,748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6,707千港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期内亏损为44,911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45,418千港元[1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母公司普通股股权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为0.162港仙,2021年同期为0.376港仙;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母公司普通股股权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为0.974港仙,2021年同期为0.985港仙[1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换算海外业务产生的汇兑差额为 - 15,827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3,084千港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换算海外业务产生的汇兑差额为 - 22,405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5,352千港元[18]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期内全面亏损总额为14,938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3,619千港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期内全面亏损总额为60,629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39,738千港元[20]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收入总额为19,742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50,119千港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收入总额为70,091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38,565千港元[2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利息收入为50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8,452千港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利息收入为175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8,541千港元[31]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融资成本为1,811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438千港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融资成本为4,338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3,305千港元[33]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所售存货成本为18,110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8,400千港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所售存货成本为25,367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46,907千港元[34]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若干被确定为高新科技企业的附属公司可享有15%的适用所得税税率,2021年同期也为15%[38]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個月,公司概無支付、宣派或建議分派中期息,2021年同期也無[40] - 每股基本虧損計算所依據的期內已發行普通股加權平均數為4,433,055,000股,2021年相同[42]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母公司普通股股權持有人應佔虧損為7,207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6,703千港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應佔虧損為43,231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43,666千港元[43] 公司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主要业务包括提供、安装及维护浅层地热能利用系统、销售空气能/浅层地热能热泵产品、物业投资和证券买卖及其他类别投资[24]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与客户签订的合同收入为18,007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47,342千港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与客户签订的合同收入为63,681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31,204千港元[2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租金收入为1,735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777千港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租金收入为6,410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7,361千港元[27] 公司股份相关情况 - 2022年9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4,526,925,163股[62][70] - 徐生恒先生拥有股份719,316,200股,占比15.87%[62] - 陈蕙姬女士拥有股份76,394,000股,占比1.38%[62] - 刘婀宁女士拥有股份250,000,000股,占比5.52%[62] - 张轶颖先生拥有股份252,504,000股,占比0.06%和5.52%[62] - 贾文增先生拥有股份2,000,000股,占比0.04%[62] - 中国节能环保(香港)投资有限公司拥有股份1,190,000,000股,占比26.29%[68] - 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拥有股份1,190,000,000股,占比26.29%[68] - 陆海汶女士拥有股份982,800股,占比0.02%[68] - Universal Zone Limited拥有股份250,000,000股,占比5.52%[68] - 自2020年1月15日至2022年9月30日,根据股份奖励计划共授出及归属5800万股奖励股份[73] - 2021年王志宇获授200万股奖励股份,于2020年12月31日全部失效[74] 公司名称及人事变动 - 2022年公司名称从“中国地热能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更改为“中国恒有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77] - 2022年2月18日郝峡女士辞任公司执行董事职务[80] - 2022年6月14日王彦女士辞任公司执行董事职务[80] - 2022年6月30日郭勤贵先生退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职务[80] - 公司主席徐生恒先生2022年度薪酬由290万港元减至250万港元[85] - 执行董事王彦女士2022年度薪酬由111.6万港元减至71.6万港元[85] - 执行董事王满全先生2022年度薪酬由145.8万港元减至105.8万港元[85] - 执行董事郝峡女士2022年度薪酬由108万港元减至68万港元[85] 公司投资及交易情况 - 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恒有源投资以2.37亿元出售北京人寿4.99965%股权,2021年7月收到全部转让款,但工商注册变更未完成[92][9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集团持有北京人寿4.99965%股权,该投资占集团总资产18.98%(2021年为18.51%)[92] - 2022年3月30日,集团附属公司与由公司副主席及执行董事陈蕙姬女士持股70%的公司订立两年租赁协议[98] - 2019年买卖框架协议于2021年12月31日届满,2022年1月18日公司与中国节能集团订立新买卖框架协议,有效期至2024年12月31日[103] 公司审核及合规情况 - 公司拟委任香港立信德豪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为新核数师,任期至下届股东周年大会结束,待股东批准及审计委任接纳流程完成[94] - 公司审核委员会由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截至2022年9月30日九个月期间,贾文增先生为主席[100] - 未经审核简明财务业绩未经独立核数师审核,但已由审核委员会审阅,委员会认为业绩符合相关准则及规定[100] - 报告刊发日期前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维持GEM上市规则规定的公众持股量[101] 公司法律诉讼情况 - 2021年12月,恒有源投资收到上海港泽贸易有限公司相关民事起诉[96] - 2022年1月,恒有源投资获悉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发出的协助执行通知书及民事裁定书[96]
中国恒有源集团(08128) - 2022 Q3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