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恒有源集团(08128)

搜索文档
中国恒有源集团(08128)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6 16:31
GEM 的定位,乃為中小型公司提供一個上市的市場,此等公司相比起其他在聯交 所上市的公司帶有較高投資風險。有意投資的人士應了解投資於該等公司的潛在 風險,並應經過審慎周詳的考慮後方作出投資決定。 由於GEM 上市公司普遍為中小型公司,在GEM 買賣的證券可能會較於主板買賣 之證券承受較大的市場波動風險,同時無法保證在GEM買賣的證券會有高流通量 的市場。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聯交所對本公告之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完 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就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份內容而產生或 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之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本公告乃遵照聯交所GEM 證券上市規則(「GEM 上市規則」)而刊載,旨在提供有 關中國恒有源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本公司」)之資料;本公司之董事願就本公告共 同及個別地承擔全部責任。各董事在作出一切合理查詢後,確認就其所知及所信, 本公告所載資料在各重要方面均屬準確完備,沒有誤導或欺詐成分,且並無遺漏 其他事項,足以令致本公告所載任何陳述或本公告產生誤導。 1 亮點 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期間(「回顧期」)之收益約32,469,000港元。 回顧期內之本集團除稅 ...
中国恒有源集团(08128) - 董事局会议通告
2025-08-12 16:30
业绩相关 - 2025年8月26日举行董事局会议,考虑及批准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未经审核中期业绩[3] 股息相关 - 董事局会议考虑建议派付中期股息(如有)[3] 公告相关 - 公告将由刊发日期起最少连续七天刊载于GEM网站及公司网站[5]
中国恒有源集团(08128) - 截至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7-31 16:05
股本情况 - 本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1.6亿美元,股份16亿股,面值0.01美元[1] 股份发行情况 - 上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45.23909163亿股,库存301.6万股,总数45.26925163亿股[2] - 本月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减少611.2万股,库存增611.2万股,总数不变[2] 股份回购情况 - 7月3 - 23日多次以0.038 - 0.04港元/股回购股份[4]
7月23日港股回购一览





证券时报网· 2025-07-24 09:20
港股公司回购概况 - 7月23日共有21家香港上市公司进行股份回购,合计回购2097.14万股,总金额4400.28万港元 [1] - 以单日回购金额统计,VITASOY INT'L以1297.92万港元居首,其次为中国东方航空股份(731.84万港元)和中国飞鹤(470.00万港元) [1] - 以单日回购数量统计,首佳科技回购740.00万股最多,其次为中国东方航空股份(250.00万股)和嬴集团(200.00万股) [1] 重点公司回购详情 - **VITASOY INT'L**:单日回购140.20万股(1297.92万港元),价格区间9.230-9.260港元,年内累计回购金额达1.51亿港元 [1][2] -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单日回购250.00万股(731.84万港元),价格区间2.900-2.970港元,年内累计回购金额6.01亿港元 [1][2] - **中国飞鹤**:单日回购100.00万股(470.00万港元),最高价4.700港元,年内累计回购930.00万港元 [1][2] - **蒙牛乳业**:单日回购20.00万股(351.09万港元),价格区间17.500-17.560港元,年内累计回购2.38亿港元 [2] - **名创优品**:单日回购5.84万股(199.52万港元),价格区间34.050-34.500港元,年内累计回购3.12亿港元 [2] 其他公司回购数据 - **首佳科技**:单日回购740.00万股(412.91万港元),价格区间0.530-0.580港元,年内累计回购728.65万港元 [1][2] - **信利国际**:单日回购200.00万股(245.00万港元),价格区间1.220-1.230港元,年内累计回购9984.51万港元 [2] - **IGG**:单日回购56.00万股(237.31万港元),价格区间4.220-4.280港元,年内累计回购5424.76万港元 [2] - **捷利交易宝**:单日回购180.80万股(221.58万港元),价格区间1.190-1.230港元,年内累计回购2388.71万港元 [2] - **KEEP**:单日回购10.00万股(54.98万港元),价格区间5.470-5.520港元,年内累计回购1581.94万港元 [2]
中国恒有源集团回购100.00万股股票,共耗资约4.00万港元,本年累计回购629.60万股
金融界· 2025-07-08 19:17
公司股票回购情况 - 7月8日公司回购100万股股票 每股均价0 04港元 总耗资4万港元 本年累计回购629 6万股 占总股本0 13% [1] - 当日港股收盘价下跌9 3%至0 039港元/股 [1] - 近期连续多日进行回购操作 7月7日回购100万股 7月4日回购1 6万股 7月3日回购20万股 6月19日回购40万股 [1] - 2025年累计回购数据显示 5月30日单日回购34 4万股 5月29日回购80万股 5月22日回购60万股 [1] - 2024年12月曾进行密集回购 12月27日回购25 6万股 12月18日回购20 8万股 12月17日回购24 8万股 [1] 股票回购的市场意义 - 回购行为通常释放公司积极信号 暗示管理层对未来发展有信心 [1] - 减少流通股数量可能提升每股收益 在公司业绩稳定时增加股票价值 [1] - 向市场传递股价被低估的信号 有助于稳定股价并吸引投资者关注 [1] - 可能是优化资本结构 提升股东回报率的战略决策 [1] 公司业务概况 - 港股上市公司 主营业务为能源相关领域 [2] - 提供多元化能源解决方案 涵盖能源开发 利用及技术研发 [2] - 在能源行业具备技术实力和市场地位 持续投入研发拓展业务 [2] - 探索创新能源模式以适应市场需求和环保要求 [2]
34家港股公司回购 斥资9.21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08 09:33
港股公司回购概况 - 7月7日共有34家香港上市公司进行股份回购,合计回购3099.14万股,金额达9.21亿港元 [1] - 腾讯控股为当日回购金额最高的公司,回购100.20万股,金额5.01亿港元,年内累计回购金额达385.42亿港元 [1][2] - 友邦保险回购550.00万股,金额3.77亿港元,年内累计回购163.52亿港元 [1][2] - 方正控股为当日回购数量最多的公司,回购1038.60万股,金额1174.36万港元,年内累计回购3540.93万港元 [1][2] 重点公司回购详情 - 腾讯控股回购价格区间为494.400港元至502.000港元 [1] - 友邦保险回购价格区间为68.050港元至69.150港元 [1] - 康臣药业回购40.60万股,金额448.53万港元,年内累计回购3689.99万港元 [2] - 中国旭阳集团回购175.00万股,金额435.95万港元,年内累计回购14713.68万港元 [2] 其他公司回购数据 - 中电光谷回购226.00万股,金额55.94万港元,年内累计回购608.54万港元 [2] - 名创优品回购5.42万股,金额191.21万港元,年内累计回购28481.96万港元 [2] - 万咖壹联为年内首次进行回购 [2] - 北森控股回购8.60万股,金额73.03万港元,年内累计回购1199.20万港元 [3] - 威高股份回购9.96万股,金额59.60万港元,年内累计回购4574.21万港元 [3]

中国恒有源集团(08128)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15 19:09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录得收入约6962.9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176.9万港元[12] - 公司2024年录得利润约1129.3万港元,较2023年大幅度增加[12] - 2024年公司收入6962.9万港元,较2023年的6786万港元上升约2.61%,净利润1129.3万港元,较2023年的472.2万港元增加[22][26][27] - 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18.26%,较2023年的13.64%上升33.87%[28] - 2024年销售及分销开支较2023年增加约24.4万港元,上升9.0%[29] - 2024年行政开支约为3956.6万港元,较2023年的5275.8万港元减少25%[30] - 2024年其他开支约为9.7万港元,2023年约为361.2万港元[31] - 2024年未发生以股份支付款项,2023年为96.2万港元[3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签订在手合约价值约为7000万港元,2023年约为7532.1万港元[33] - 2024年公司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1075.9万港元,较2023年的947.5万港元增加约128.4万港元[4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净值约为1016.8万港元,2023年约为2930.8万港元[4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值约5258.6万港元,2023年约6955.3万港元[4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负债比率约为49.0%,2023年为55.7%[4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约193名,2023年约218名[47] - 2024年公司营收同比微升,盈利较大幅度增加[61] - 集团土地及楼宇于2024年12月31日重估,产生超账面价值收益约250.7万港元[89] - 集团投资物业本年度公平值减少54.8万港元[91] - 年内集团慈善捐献为人民币20万元(约21.926万港元),2023年为人民币709万元[9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扣除累计亏损后无可供分派储备,2023年也无[102] - 年内公司对五大客户销售占销售总额约33.03%(2023年:46.2%),最大客户销售占比约9.67%(2023年:10.5%)[107] - 年内公司向五大供应商采购占采购总额约36.97%(2023年:31.06%),最大供应商采购占比约21.60%(2023年:16.72%)[107]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工程建设收入2595.8万港元,占比37.28%;运行维护收入3696万港元,占比53.08%[22] - 2024年公司空气能/浅层地热能热泵收入70.9万港元,占比1.02%;物业投资及开发收入600.2万港元,占比8.62%[22] 公司业务发展与战略 - 公司北方冬季取暖产业发展经历四个阶段,能以相当于传统燃煤成本,在降低50%能耗基础上保证相同供暖面积[13] - 疫情期间公司处置资产还清四亿元人民币贷款[14] - 公司完成企业发展的U型起步再出发的准备工作[14] - 公司结合原创和系统创新技术,定性专有技术产品,让系统产品成套化[14] - 公司完善市场发展推广方式,成为系统成套产品供应商和专有技术服务商[14] - 公司于2025年启动管理转型,调整业务模式和组织结构[62] - 公司重组组织架构,成立区域发展中心,构建代理商网络,完善定价体系[62] - 严格执行项目独立核算使毛利率提升[63] - 加强逾期款项催收和成本费用管控,实现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回拨,降低管理费用[63] 公司股权与股份相关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以957392港元代价购回2135.2万股股份;之后至报告日期,以47704港元代价购回106.4万股股份[50]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法定股本1.6亿美元,分为16亿股每股面值0.01美元普通股;已发行股本为4526925163股每股面值0.01美元普通股[50] - 公司持有北京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1.4299亿股股份,占其股权比例约为4.99965%,持有对价为人民币1.4299亿元[54] - 2021年7月,恒有源投资已收取出售北京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4.99965%股权的代价人民币2.37亿元[5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北京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公平值约为2.6153亿港元,占集团总资产的21.7%[56] - 董事获授购回授权,公司可购回不超2024年6月7日已发行股份总数(不含库存股份)的10%[9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以95.7392万港元代价购回2135.2万股股份[97] - 2024年12月31日之后至报告日期,公司以4.7704万港元代价购回106.4万股股份[97]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4,526,925,163股,有投票权股份总数为4,505,573,163股[118] - 徐生恒先生持有股份权益合计占公司已发行有投票权股份的16.05%[118] - 陈蕙姬女士持有股份权益合计占公司已发行有投票权股份的1.80%[118] - 刘婀宁女士持有253,000,000股,占公司已发行有投票权股份的5.62%[118] - 张轶颖先生持有股份权益合计占公司已发行有投票权股份的5.67%[118] - 武强先生持有5,000,000股,占公司已发行有投票权股份的0.11%[118] - 关成华先生持有5,000,000股,占公司已发行有投票权股份的0.11%[118] - 2020年股份奖励计划可供授出股份总数为98,000,000股,占公司报告日期已发行股份约2.18%[124] - 可授予2020选定参与者的最高奖励股份数目,不得超2020采纳日期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124] - 2020年股份奖励计划自采纳日期起10年内有效,报告日期余下年期约为四年九个月[125] - 2024购股和股份奖励计划可发行股份总数为452,692,516股,相当于2024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股)不超10%,2024年12月31日相当于约10.05%[130] - 2024购股和股份奖励计划可发行予服务提供者股份总数为45,269,251股,相当于2024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股)不超1%,2024年12月31日相当于约1.00%[130] - 截至授出购股权日期12个月内,2024购股和股份奖励计划授予股份总数不得超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股)1%[131] - 2024购股权行使期限自批准要约日起算,授出后10年最后一日届满[131] - 2024购股和奖励股份归属期至少12个月,雇员参与者可设较短归属期[133] - 2024购股计划股份认购价为面值、授出日收市价、前五日平均收市价三者最高者[133] - 2024购股和股份奖励计划自采纳日起10年内有效,报告日余下约九年五个月[134] - 2024年公司未根据购股和股份奖励计划授出购股权和奖励股份[134]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4,526,925,163股,有投票权股份4,505,573,163股[140] - 2024年12月31日中国节能环保(香港)投资有限公司等股东持股情况,如前者持股1,190,000,000股,占26.41%[137] - 2022年1月18日,中国节能集团于11.9亿股股份拥有权益,相当于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约26.29%[142] - 2022 - 2024年各年度,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根据买卖框架协议提供产品及服务的年度上限均为人民币800万元,且各年度均未向中国节能集团及其附属公司提供产品及服务[143] - 公司分别于2020年和2024年采纳了股份计划,作为对合资格董事及雇员的激励[146] 公司人员变动 - 陈蕙姬于2024年6月7日股东周年大会结束时轮值退任副主席[7] - 戴祺于2024年3月28日获委任,10月21日辞任执行董事[7] - 廖原于2024年8月28日获委任为联席主席[7] - 徐生恒62岁,2009年2月6日起任公司执行董事,为集团董事局联席主席等[64] - 陈蕙姬65岁,2009年2月6日起任执行董事,2024年6月7日轮值退任[65] - 戴祺42岁,2013年8月12日任非执行董事,2016年12月29日调任执行董事[65] - 张卫51岁,2024年3月28日任执行董事,10月21日辞任,2025年3月调任首席运营官[66] - 廖原54岁,2023年7月5日任非执行董事,2024年8月28日任董事局联席主席[69] - 刘婀宁45岁,2021年3月12日起任非执行董事[70] - 张虹海72岁,2023年11月10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72] - 武强65岁,2016年12月29日起获委任,2025年3月28日辞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73] - 武强出版多项专著,发表300余篇论文,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10项,近50项授权发明专利,27项国家软件著作权[74] - 关成华56岁,2020年3月28日起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76] - 郭光磊61岁,2025年3月28日起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77] - 杨明忠46岁,2022年12月2日起任公司行政总裁,2025年3月起兼任公司总工程师[78] - 潘亚48岁,现任公司财务总监[79] - 聂丹43岁,现任公司行政副总裁及公司秘书[79] - 武强曾于2016 - 2025年在公司任职[73] - 杨明忠于2003年1月加入公司附属公司恒有源科技[78] - 陈蕙姬女士于2024年6月7日股东周年大会结束时轮值退任执行董事等职务[108][117] - 张卫先生于2024年3月28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等,10月21日辞任并继续担任首席安全官[108][117] - 廖原先生于2024年8月28日获委任为董事局联席主席[108][117] - 武强先生于2025年3月28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08] - 郭光磊先生于2025年3月28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务[111] - 郭光磊先生、张轶颖先生及关成华先生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退任,均符合资格并愿膺选连任[108] - 聂丹女士于2024年8月28日获委任为公司秘书,此前陈凝先生在2024年1月1日至8月27日期间担任该职[193][194] 公司治理与制度 - 公司已接获各独立非执行董事年度独立确认,认为其具有独立身份[111] - 公司为集团董事及行政人员购买董事及行政人员责任保险[114]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于2024年度内曾召开三次会议[152] - 2022年9月6日起,安永会计师事务所辞任公司核数师[156] - 2022年11月10日,香港立信德豪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获委任为公司核数师,2023年6月23日辞任[156] - 先机会计师行于2023年7月31日获委任为公司核数师,将审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并于应届股东周年大会结束后退任且有资格重新获委任[157] - 2024年12月31日,董事局由8名董事组成,包括3名执行董事、3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62] - 报告期内,董事局合共召开11次董事局会议[164][167] - 徐生恒、戴祺等多位董事在董事局会议及属下班委会会议以及股东大会出席率为100%,非执行董事廖原先生股东大会出席率为0%[167] - 2024年3月28日张卫先生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后,公司未能符合联交所GEM上市规则第5.05A条规定的最低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要求;6月7日陈蕙姬女士轮值退任后,重新符合要求[170] - 2024年1月1日至8月27日,公司董事局主席由徐生恒先生担任;8月28日起,由徐生恒先生和廖原先生共同担任,行政总裁由杨明忠先生担任[172] - 所有现任非执行董事获委任的指定任期均不超过3年,所有董事须最少每3年轮值退任一次[173] - 公司透过机制确保为董事局引入独立意见,董事局每年审阅相关机制[174] - 公司已为董事
中国恒有源集团(08128)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6 21:2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收益为69,629千港元,2023年为67,860千港元,同比增长2.61%[4] - 2024年毛利为12,717千港元,2023年为9,259千港元,同比增长37.35%[4]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10,941千港元,2023年为7,091千港元,同比增长54.29%[4] - 2024年年内溢利为11,293千港元,2023年为4,722千港元,同比增长139.16%[4] - 2024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24港仙,2023年为0.21港仙,同比增长14.29%[4] - 2024年其他全面收入(开支)为8,831千港元,2023年为 - 10,824千港元,同比增长181.59%[5] - 2024年年内全面收入(开支)总额为20,124千港元,2023年为 - 6,102千港元,同比增长429.73%[5] - 2024年非流动资产总额为398,981千港元,2023年为426,412千港元,同比下降6.43%[6] - 2024年流动资产总额为457,820千港元,2023年为778,487千港元,同比下降41.19%[6] - 2024年资产净值为284,100千港元,2023年为278,590千港元,同比增长1.98%[7] - 2024年总收益为69,629千港元,2023年为67,860千港元,同比增长2.61%[19,21,24,25]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10,941千港元,2023年为7,091千港元,同比增长54.30%[19,21] - 2024年总资为856,801千港元,2023年为1,204,899千港元,同比下降28.90%[19,21] - 2024年总负债为572,701千港元,2023年为926,309千港元,同比下降38.17%[19,21]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6,437千港元,2023年为6,881千港元,同比下降6.45%[20,22] - 2024年使用资产折旧为829千港元,2023年为821千港元,同比增长0.97%[20,22] - 2024年应收贸易账款减值亏损拨回净额为 - 9,732千港元,2023年为 - 2,378千港元,同比下降309.25%[20,22] - 2024年其他应收账款及按金减值亏损净额为7,120千港元,2023年为1,897千港元,同比增长275.33%[20,22] - 2024年合约资产减值亏损拨回净额为 - 21,183千港元,2023年为 - 41,599千港元,同比增长49.08%[20,22] - 2023年客户A收益为7,130千港元,占总收益10.5%,2024年无占比超10%的客户[24] - 2024年与客户签订合约的总收益为62212千港元,其中浅层地热能收益61198千港元,热能热泵收益1014千港元[27] - 2024年其他收入为20391千港元,较2023年的15878千港元增长28.4%;其他收益为6235千港元,2023年为938千港元[27] - 2024年融资成本为3544千港元,较2023年的4175千港元下降15.1%[28] - 2024年除税前溢利经扣除各项成本后得出,所售存货成本287千港元,较2023年的1812千港元大幅下降[29] - 2024年所得税抵免开支为352千港元,2023年所得税开支为2369千港元[32] - 2024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0759千港元,2023年为9475千港元;每股基本盈利计算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约4523200048(2023年约4526925163)[34] - 2024年应收贸易账款净值为4811千港元,2023年为3134千港元;融资租赁应收款项即期部分为11881千港元,2023年为7090千港元[35] - 2024年合约资产(建筑服务)净值为28849千港元,2023年为35765千港元;合约负债(建筑服务)2024年为36307千港元,2023年为38453千港元[37] - 2024年应付贸易账款为139369千港元,2023年为157241千港元[38] - 2024年公司收入6962.9万港元,较2023年的6786万港元上升约2.61%,主要因运行维护项目确认收入增加[41] - 2024年公司净利润1129.3万港元,2023年为472.2万港元,净利多增主要由于毛利上升、行政开支下降、应收账款及合约资产减值亏损拨回净额所致[41] - 2024年公司经营业务毛利1271.7万港元,毛利率18.26%,较2023年的925.9万港元及13.64%上升33.87%[42] - 2024年行政开支3956.6万港元,较2023年的5275.8万港元减少25%,主要因集团进行薪酬改革、强化费用管控等[44] - 2024年其他开支9.7万港元,2023年为361.2万港元[45] - 2024年未发生以股份支付款项,2023年为96.2万港元[46] - 2024年底公司已签订在手合约价值7000万港元,2023年为7532.1万港元[47]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075.9万港元,较2023年的947.5万港元增加128.4万港元[53] - 2024年底公司流动负债净值1016.8万港元,2023年为2930.8万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5258.6万港元,2023年为6955.3万港元[54] - 2024年底公司负债比率约为49.0%,2023年为55.7%[58] 财务报表编制相关 - 综合财务报表按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编制,以港元呈列,数值四舍五入至最接近千位数[9] - 公司董事认为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属适当[9] - 本年度应用修订后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集团财务状况和表现及披露无重大影响[11] - 已颁布但未生效的准则中,部分于2025年1月1日、2026年1月1日、2027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12][14]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将于2027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预计影响未来损益表呈报和披露[15] 公司业务线相关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提供安装维护浅层地热能利用系统、销售热泵产品、物业投资、证券投资买卖等[10] - 集团经营分部有浅层地热能、空气能/浅层地热能热泵、物业投资及开发、证券投资及买卖四个分部[16][18] - 分部表现根据可呈报分部的溢利(亏损)评估,经调整除税前溢利与集团除税前溢利计量有差异[16] - 分部资产和负债不包括按集团整体基准管理的部分资产和负债[16] - 分部间销售及转让按当时现行市价进行交易[17] 股份计划相关 - 2020年股份奖励计划于2020年1月15日获批,可供授出股份总数为9800万股,占公告日期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约2.18%[60] - 2020年股份奖励计划自采纳日期起10年内有效,截至公告日期余下年期约为四年十个月[6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未根据2020年股份奖励计划授出任何奖励股份[61] - 2024年12月31日,无未归属2020奖励股份由2020受托人持有[62] - 2024年购股权计划及股份奖励计划于2024年9月6日获采纳,可发行股份总数为4.52692516亿股,相当于不超过2024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的10%[63][6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及公告日期,2024授予股份总数仍为4.52692516亿股,相当于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约10.05%[65] - 2024年购股权计划及股份奖励计划可发行予服务提供者的股份总数为4526.9251万股,相当于不超过2024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的1%[6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该分项限额下的2024授予股份总数仍为4526.9251万股,相当于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约1.00%[65] - 2024年购股权计划及股份奖励计划自采纳日期起10年内有效,截至公告日期余下年期约为九年五个月[6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未根据2024年购股权计划授出任何购股,也未根据2024年股份奖励计划授出任何奖励股份[68] 股息相关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均无向股东宣派及派付末期股息[33] - 公司不建议派付2024年末期股息(2023年:无)[70] 股份购回相关 - 2024年公司于GEM以957,392港元购回21,352,000股股份,2024年12月31日后至公告日期以47,704港元购回1,064,000股股份[71] - 2024年公司以957,392港元购回21,352,000股股份[88] - 2024年12月31日至公告日,公司以47,704港元购回1,064,000股股份[88] - 公司购回股份作为库存股份,可灵活用于筹资、股份计划等[89] - 本年度除已披露情况外,公司无其他库存股份[90] 股权持有及出售相关 - 公司持有北京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142,990,000股股份,占股约4.99965%,持有对价为人民币142,990,000元,后以237,000,000元出售该股权[7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北京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公平值约为261,530,000港元,占集团总资产的21.7%[76] - 2024年公司未从北京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收到任何股息[76] 公司治理相关 - 非执行董事廖原先生未出席2024年6月7日股东大会[81] - 2024年3月28日张卫先生获委任后公司不符合最低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要求,6月7日陈蕙姬女士退任后重新符合[82]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本年度召开三次会议[84] - 核数师确认初步公告数字与综合财务报表草稿数字相符,但不发表意见或核证结论[85] - 公司未采纳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但未发现董事违规[86] - 董事获购回授权,可购回不超2024年6月7日已发行股份总数10%的股份[87] - 公告发表日,公司董事会由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91] 公司年度总结相关 - 2024年是集团转折关键之年,报告期内营收同比微升,盈利较大幅度增加[80] - 报告期内营收微减、盈利较大幅度增加得益于应收及合约资产回拨及行政开支下降[80]
中国恒有源集团(08128) - 2024 - 年度业绩
2024-09-13 19:13
股權投資 - 公司自2017年度起持有北京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約4.99965%股權,持有對價為人民幣142,990,000元[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北京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之公平值約為261,530,000港元,佔本集團總資產的21.7%[2] - 公司正就出售北京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約4.99965%股權進行更新[3] 股份獎勵 - 公司於2023年10月12日根據股份獎勵計劃向董事及其他獲授人授出合共44,500,000股獎勵股份[5] - 獎勵股份無歸屬期,各承授人無須支付代價,且無附加績效目標[5]
中国恒有源集团(08128)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05 16:20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约3147.2万港元,较上年同期3437.7万港元下降约290.5万港元[2][4][5] - 回顾期内集团除税后盈利净额约15.9万港元,上年同期亏损约1602.2万港元[2][4][6] - 其他收入及收益由上年同期约573.9万港元下降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473万港元[4] - 2024年及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及分销开支分别约504.8万港元及623.7万港元[5] - 回顾期内行政开支较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减少约693.2万港元或29.9%[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成本约181万港元,上年同期约205.2万港元[5]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手头合约价值约5000万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6600万港元[6]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负债净值约为2066.5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2930.8万港元[7]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负债比率为54.98%,2023年12月31日为55.7%[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3147.2万港元,低于2023年同期的3437.7万港元[2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成本2277.3万港元,低于2023年同期的2551.6万港元[2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毛利869.9万港元,低于2023年同期的886.1万港元[2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除税前亏损280.3万港元,小于2023年同期的1602.4万港元[2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所得税开支296.2万港元,高于2023年同期的0.2万港元[2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期内利润15.9万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1602.2万港元[2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期内其他全面亏损194.6万港元,小于2023年同期的444.3万港元[2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期内全面亏损总额178.7万港元,小于2023年同期的2046.5万港元[22]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额为414,799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26,412千港元有所下降[23]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额为746,643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778,487千港元有所下降[23]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767,308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807,795千港元有所下降[24]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净值为(20,665)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9,308)千港元有所改善[24]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276,485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78,590千港元有所下降[24]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动用)现金净额为(14,33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4,981千港元[29]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93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269千港元[29] - 2024年上半年净现金及现金等值减少13,394千港元,2023年同期增加16,250千港元[29] - 2024年6月30日期末现金及现金等值为53,11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62,529千港元[29] - 2024年上半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247,900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49,924千港元有所下降[2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为34,60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0,949千港元[3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调整除税前亏损为2,803千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为18,024千港元[38]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1,161,442千港元[40]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负债为884,957千港元[4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1204899千港元,总负债为926309千港元[4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与客户签订的合同收入为3125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9977千港元,同比增长4.25%[42]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中,利息收入为1749千港元,股息收入为1221千港元;2023年同期利息收入为380千港元,股息收入为1288千港元[48]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181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052千港元,同比下降11.45%[48]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利润扣除所售存货成本9782千港元、所提供服务成本12981千港元等;2023年同期分别为10335千港元和15185千港元[49] - 部分中国附属高新科技企业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适用所得税税率为15%,与2023年同期相同[50] - 2024年上半年期内税项计入总额为 - 296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 - 2千港元[5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无支付、宣派或建议分派中期息,2023年同期也无[52] - 2024年上半年母公司普通股股权持有人应占盈利为176千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为15,562千港元[53]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为170,974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69,196千港元;2024年减值为169,485千港元,2023年为166,062千港元;2024年应收贸易账款净值为1,489千港元,2023年为3,134千港元[56] - 2024年6月30日融资租赁应收款为67,122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9,902千港元;2024年非即期部分为65,469千港元,2023年为65,946千港元;2024年即期部分为3,142千港元,2023年为7,090千港元[56] - 2024年6月30日90日内应收贸易账款(扣除亏损准备金后)为592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140千港元[57] - 2024年6月30日应付贸易账款及应付票据90日内为28,977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5,433千港元;2024年总额为145,654千港元,2023年为157,241千港元[58] - 2024年上半年雇员短期利益为3,820千港元,2023年为4,045千港元;付予主要管理人员酬金总额2024年为3,820千港元,2023年为4,045千港元[62] - 2024年6月30日金融资产账面价值应收贸易账款非即期部分为65,469千港元,指定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入之股本投资为54,581千港元,透过损益按公平值列账之金融资产为3,774千港元,总计123,824千港元[63]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业务分为浅层地热能、空气能/浅层地热能热泵、物业投资及开发、证券投资及买卖四个经营分部[3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浅层地热能分部资产为569,572千港元,负债为587,798千港元[4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空气能/浅层地热能热泵分部资产为7,955千港元,负债为23,107千港元[4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物业投资及开发分部资产为485,484千港元,负债为331,659千港元[4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证券投资及买卖分部资产为314,484千港元,负债为9,870千港元[40] - 2024年上半年,浅层地热能建筑服务收入为30617千港元,空气能/浅层地热能热泵销售工业产品收入为635千港元[43] - 2023年上半年,浅层地热能建筑服务收入为28977千港元,空气能/浅层地热能热泵销售工业产品收入为1000千港元[44] 公司股权及股份相关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持有北京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4.99965%的股权,与集团总资产相比为22.42%[9] - 已发行及缴足股份数为4,526,925千股,每股面值0.01美元,股本为45,269千美元[59] - 徐生恒先生拥有股份权益占已发行股份约15.97%,陈蕙姬女士拥有股份权益占已发行股份约1.79%,刘婀宁女士拥有股份权益占已发行股份约5.59%,张轶颖先生拥有股份权益占已发行股份约5.64%,武强先生拥有股份权益占已发行股份约0.11%,关成华先生拥有股份权益占已发行股份约0.11%[65]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4,526,925,163股[66][68] - 中国节能环保(香港)投资有限公司持有1,190,0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26.29%[68] - 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持有1,190,0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26.29%[68] - 陆海汶女士配偶权益对应股份722,170,60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15.97%[68] - 王志宇先生配偶权益对应股份253,0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5.59%[68] - 王心萌女士配偶权益对应股份255,504,00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5.64%[68] - Universal Zone Limited持有250,0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5.52%[68] 公司收购及计划相关情况 - 公司拟80%股权收购目标公司,最高总代价7020万港元[13] - 收购协议最后期限从2024年3月31日延至6月30日,后协议失效[13][15] - 2024年购股计划于6月7日获股东通过,待联交所批准[70] - 2024年股份奖励计划于6月7日获股东通过,待联交所批准[71] 公司合规及人员变动情况 - 2024年1月1日起,公司采纳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业绩无重大影响[32] - 2024年6月7日后公司重新符合GEM上市规则第5.05A条规定[77] - 张卫先生于2024年3月28日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及集团发展战略委员会成员,2024年度薪酬为基础工资148,550港元加绩效奖金[78] - 陈蕙姬女士于2024年6月7日股东周年大会结束时轮值退任执行董事职务,不再担任董事局副主席及集团发展战略委员会副主席[78] 公司证券交易及董事局情况 - 回顾期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回、赎回或出售公司任何上市证券[80] - 报告日期,董事局由3名执行董事、3名非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