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嘉鼎国际集团(08153) - 2022 Q3 - 季度财报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收入增至约609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62.4%,仅由广告服务业务驱动,新能源电动汽车销售无收入[9][10] - 公司行政开支较去年同期增加约75.9%,至约1220万港元,主要因员工人数增加、新租赁协议折旧及新能源业务相关折旧和摊销[40][41] - 公司融资成本较去年同期减少约72.2%,至约140万港元,主要因可换股债券利息减少[42][4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2.13亿港元,2020年同期为2.6412亿港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6.09亿港元,2020年同期为3.7512亿港元[101]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服务成本为1.278亿港元,毛利为8520万港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服务成本为3.7386亿港元,毛利为2.3514亿港元[101]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行政开支为4238万港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行政开支为1.2195亿港元[101]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除所得税前溢利为715万港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除所得税前溢利为4628万港元[101]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期间溢利为2820万港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期间溢利为4628万港元[101]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期内溢利为2820万港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期内溢利为4628万港元[101][10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换算海外业务产生的汇兑差额为498万港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换算海外业务产生的汇兑差额为351万港元[10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期间全面收益总额为3318万港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期间全面收益总额为4979万港元[103] - 2020年4月1日,公司股本为1961万港元,股份溢价为31.7032亿港元[106]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股本为2857万港元,股份溢价为51.1673亿港元[106] - 2021年4月1日,公司股本为2857千港元,股份溢价为503165千港元,合并储备为13107千港元,汇兑储备为266千港元,累计亏损为482830千港元,权益总额为36565千港元[110] - 2021年期间,公司期内溢利及其他全面收益为4628千港元,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4979千港元[110]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股本为2857千港元,股份溢价为503165千港元,合并储备为13107千港元,汇兑储备为617千港元,累计亏损为478202千港元,权益总额为41544千港元[110] - 2015年11月5日发行的本金总额1.3亿港元、年利率6%的可换股债券(“CB 2018”)持有人按每股0.05港元的兑换价将本金总额3000万港元的债券兑换为6亿股公司股份[110] - 2016年6月28日发行的本金总额1.2亿港元、年利率6%的可换股债券(“CB 2019”)持有人按每股0.05港元的兑换价将本金总额5000万港元的债券兑换为10亿股公司股份[110] - 2021年期间,“CB 2018”及“CB 2019”债券持有人要求以股份支付约750万港元的利息,公司按每股0.05港元的兑换价发行150131991股股份[11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持续经营业务的广告服务收入为21300千港元,2020年经重列后为26412千港元[12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持续经营业务的广告服务收入为60900千港元,2020年经重列后为37512千港元[12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银行利息收入为1000港元,2020年为0;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银行利息收入为24000港元,2020年为0[12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融资成本净额为515000港元,2020年为561000港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融资成本净额为1437000港元,2020年为5165000港元[12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雇员福利开支为2278000港元,2020年为1353000港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雇员福利开支为5436000港元,2020年为4038000港元[13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物业、机器及设备折旧为136000港元,2020年为0;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物业、机器及设备折旧为327000港元,2020年为58000港元[13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使用权资产折旧为220000港元,2020年为0;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使用权资产折旧为661000港元,2020年为54000港元[13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其他无形资产摊销为653000港元,2020年为0;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其他无形资产摊销为987000港元,2020年为0[13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香港利得税为2105000港元,2020年为0;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香港利得税为0[13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应占溢利为2820000港元,2020年为5075000港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应占溢利为4628000港元,2020年为 - 3108000港元[14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加权平均已发行普通股数目为7141424千股,2020年为6655024千股;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加权平均已发行普通股数目为7141424千股,2020年为5569262千股[14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每股摊薄盈利与每股基本盈利相同[150] - 因未行使可换股债券具反摊薄影响,未对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每股基本亏损作摊薄调整[150]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派发股息,2020年同期也无股息[151] 广告服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广告服务业务收入增加至约609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62.4%[12][13] - 本期公司提供广告服务的毛利率提高至约38.6%,去年同期约为24.7%[12][13] 新能源电动汽车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电动汽车销售无收入,此前签订的销售协议车辆未在报告期交付[21] - 回顾期内新能源电动汽车销售无收入,公司已加大产能发展力度[22] 公司收购与合作动态 - 2021年12月24日,公司订立协议收购北京创意乐喜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51%股权[17][19] - 2021年4月29日公司与昆都仑区政府订立战略协议,将共同投资开发新能源研发及制造工厂[23][24] - 2021年6月28日公司聘请代理人对收购意大利汽车制造商大部分股权开展尽职调查[26][29] - 2021年8月9日公司与贵州翰凯斯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订立谅解备忘录,开展模块化自动驾驶底盘潜在采购合作[27][29] - 2021年12月7日公司订立协议收购广西华奥7.0%股权,开发多地电动汽车市场[28][29] - 2021年12月9日公司与科力远订立合作框架协议,将成立合资公司专注节能与新能源车研发等[31][33] - 2021年6月15日公司与深圳车云数字技术科技有限公司等订立框架协议,联合设立和管理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37] - 2021年11月4日公司与深圳前海粤港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订立战略协议,联合组建和管理专注新能源相关领域的基金[37] - 2022年1月11日公司与配售代理订立配售协议,最多配售14亿股新股份[151] - 2022年2月14日配售完成,发行13.5亿股新股份,发行价每股0.06港元[151] 公司人员委任情况 - 2021年8月6日公司委任张建华先生为电动车工程技术总监,其有逾15年电动车行业经验[32][34] - 2021年9月13日公司委任陈健雄先生为电动车工程生产总监,其有约20年电动车行业经验[32][34] 公司业务发展计划 - 公司拟继续发展及挽留客户,利用销售及营销团队提升品牌知名度并展示技术能力,重视展示增值服务[51][52] - 公司拟进一步发展内部制作团队以精简生产及降低成本,继续在香港及中国发展广告服务[53][55] - 公司预期投入精力生产及推广新能源电动汽车,计划开发自有生产工厂并与其他企业合作,减少对第三方依赖[57][58] - 公司除重视现有产品线外,还拟开发多种新能源电动汽车以迎合不同市场分部[57][58] - 公司计划进一步发展和扩大研发能力,利用新兴技术提升产能和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59] - 公司拟招聘人才,包括研发、设计和工程团队,提升新能源业务各方面能力[60] 公司股权结构情况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郭格林持有408,065,752股,持股比例5.71%;王汉景持有74,055,000股,持股比例1.04%;牟忠纬持有15,000,000股,持股比例0.21%[71]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宋文霞持有364,200,547股,持股比例5.10%[76] 公司股份期权及购股计划情况 - 2021年8月9日公司年度股东大会将股份期权计划授权限额更新为已发行股份数量的10%[82] - 2020年9月9日授予的90,000,000份股份期权和2020年11月30日授予的363,000,000份股份期权未获承授人有效接纳,公司未授予任何股份期权[82] - 购股计划自2020年3月27日起生效,有效期10年,购股权计划授权限额于2021年8月9日更新至当日已发行股份数目的10%,2020年9月9日授出的90,000,000份及11月30日授出的363,000,000份购股权未获有效接纳[86] 公司合规与治理情况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无董事在公司或子公司订立的重大合约中拥有重大权益[79][8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董事、控股股东及其紧密联系人无与集团业务竞争或利益冲突的业务[8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及子公司未购买、赎回或出售公司的上市证券[81]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或子公司无购买、赎回或出售公司上市证券[8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董事、控股股东或其紧密联系人无进行与集团业务构成竞争或产生利益冲突的业务[8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基本遵守企业管治守则及报告全部条文,但未就所有董事会会议发出14天事先通知,后续将尽力发出[88][9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董事遵守证券交易行为守则[89][91] 公司审核委员会情况 - 审核委员会由1名非执行董事和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主席为李建行先生[94][97]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未经审核第三季度业绩,认为符合会计准则和上市规则且披露充分[95][97] 公司董事情况 - 报告日期,执行董事为郭格林、牟忠纬和邓里;非执行董事为王强、邝权壮、李光营和王汉景;独立非执行董事为罗辑、吴红、李建行和吴滨[96] 公司业务出售情况 - 2021年1月1日,公司完成出售放债业务,总代价为1港元[141][143] 公司资金用途情况 - 所得款项净额约8000万港元,用于偿还债务、业务扩张和一般运营资金[151] 行业政策情况 - 中国政府预计到2025年,中国销售的所有汽车中20%将为新能源电动汽车,到2030年该比例将达40%[54][55] 公司人员规模及成本情况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约有43名雇员,主要派驻在中国及香港[62][6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员工成本总额约为540万港元,2020年同期为400万港元[62][66] 公司或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