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嘉鼎国际集团(08153) - 2023 - 年度业绩

财务报告公布 - 嘉鼎国际集团公布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经审核综合业绩[1] - 公司呈列截至2023年3月31日年度的报告及经审核财务报表[157] 公司人员变动 - 廖静雯女士于2022年9月21日出任执行董事[13] - 李光营先生于2022年9月21日由非执行董事调任为执行董事[13] - 蔡颖女士于2022年9月21日出任独立非执行董事,2023年2月16日调任为执行董事[13] - 郭格林先生和邓里先生于2022年9月16日退任[13] - 王栋梅女士于2022年10月10日出任非执行董事[13] - 叶文学先生于2022年10月10日出任非执行董事,2023年4月17日辞任[13] - 刘英女士于2023年2月16日出任非执行董事[13] - 邝权壮先生和王汉景先生于2022年9月16日退任[13] - 吕志坚先生于2022年9月21日出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3] - 单浩铨先生34岁,2023年2月16日由独立非执行董事调任为执行董事[152] - 2022年9月16日,郭格林、邓里、邝权壮、王汉景、吴红、李建行退任董事[185] - 2022年9月21日,廖静雯出任执行董事,李光营由非执行董事调任为执行董事,吕志坚出任独立非执行董事,蔡颖出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85] - 2022年10月10日,王栋梅出任非执行董事,叶文学出任非执行董事[185] - 2023年2月16日,蔡颖调任为执行董事,刘英出任非执行董事,孙乃梦、单浩铨出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85] - 2023年4月17日,叶文学辞任非执行董事[185] 委员会人员变动 - 吕志坚2022年9月21日出任审核委员会主席[14] - 孙乃萌2023年2月16日出任审核委员会成员[14] - 蔡颖2022年9月21日出任审核委员会成员,2023年2月16日辞任[14] - 李建行2022年9月16日退任审核委员会成员[14] - 罗辑任薪酬委员会主席[14] - 牟忠纬2022年9月21日出任提名委员会主席[14]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收入约9710万港元,较去年约6390万港元增加51.9%[18] - 公司报告期内亏损约6720万港元,去年约为4430万港元;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6720万港元,去年同期亏损净额约4430万港元[18] - 本年度公司收入约为9710万港元,较去年约6390万港元增加51.9%,主要来自香港广告服务分部[37] - 公司收入增长51.9%至约9710万港元,去年约为6390万港元[75] - 公司本年度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6720万港元,上一报告期约4430万港元[75] - 公司本年度毛利率降至13.9%,去年为37.7%,行政开支增加3.3%至约3160万港元[77][78] - 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值亏损约4340万港元,2022年为1600万港元,主要因向供应商预付款项减值[80] - 融资成本总额减少50.7%至约340万港元,2022年为690万港元,归因于借贷利息付款减少[82] - 2023年3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600万港元,较2022年的410万港元大幅增加,因集资活动所得款项[84] - 2023年3月31日流动比率为2.5,2022年为1.8,公司认为处于合理水平[84] - 2023年3月31日未偿还借贷约2620万港元,较2022年增加40.1%,借贷主要为无抵押港元固定利率贷款[86] - 2023年3月31日资产负债率为20.1%,高于2022年的13.2%,因借贷增加[87] - 2023年3月31日员工总数39名,2022年为56名,员工成本约690万港元,2022年为790万港元[95]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之股息,2022年亦无派息[173] - 2023年3月31日,公司并无可供分派储备[180]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未作出任何慈善捐款[181]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五大客户销售额占年度收入总额45.8%,最大客户收入占10.8%[182]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两大供应商采购量占年度采购总量100%[182] - 公司董事、其联系人士或持股超5%股东在集团五大客户中无实益权益[183]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广告服务分部本年度收入约8500万港元,较去年约6390万港元增加33.0%[21] - 报告期内,新能源电池分部产生收入约为1210万港元,2023年和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售均无收入[37] - 本年度公司广告服务业务收入约为8500万港元,较6390万港元增加约33.0%[44] - 报告期内新能源汽车销售无收入,下半年公司决定巩固该业务并搁置现有合作[51][52][54] - 公司于2022年11月25日收购海南唯时新能源,第四季度新能源电池业务就向中国高尔夫球车提供大功率电池达成合约,录得收入约1210万港元[55][57][58] 公司业务发展与战略 - 2022年11月25日公司成功收购海南唯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四季度开始为公司带来正向反馈[26] - 公司于2022年10月21日和2023年2月14日分别完成配售新股和供股集资活动,所得款项净额用于偿债、新能源电池业务研发和一般营运资金[30] - 本年度上半年公司巩固新能源汽车业务,实施成本控制措施维持广告服务分部稳定运营[39] - 本年度下半年公司调整新能源汽车业务模式,投入资源开发生产新能源电池[41] - 2023年3月22日公司出售北京创意乐喜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51%股权[43] - 公司通过提供年度广告解决方案提供增值服务,维持稳定客户基础和较高客户忠诚度[46] - 公司于2023年3月22日以1元人民币将北京创意51%股权售回原卖方,确认出售亏损约260万港元[47][48] - 公司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全面复苏,广告业务前景更明朗[65][67] - 公司将通过收购、合作和研发投资把握新能源电池业务市场机遇[67] - 中国占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一半以上,公司持续投资研发新能源电池业务[69] - 公司与行业关键参与者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扩大市场覆盖[71] - 公司认为新能源电池需求将继续增长,尤其在中国[72] - 为履行财务责任,公司采取催收款项、协商借款延期等多项措施[91] - 2021年12月7日公司拟707.525万元收购广西华奥汽车制造有限公司7%股权,因先决条件未达成,收购协议于2022年8月31日结束及终止[97][98] - 2022年12月28日公司以160万港元收购唯时新能源100%股权,该公司专注超级快充电池[100][101] - 2023年3月22日公司全资子公司以1元出售北京创意51%股权,终止收购协议并停止支付约1185万元未偿还购买价[103][104] - 除已披露事项外,年内无其他重大投资及收购或出售事项,报告日期董事会未批准其他重大投资及添置资本资产计划[105] 公司股份相关 - 2022年4月6日公司建议每10股面值0.0004港元股份合并为1股面值0.004港元股份,该建议未获股东批准终止[106] - 2022年9月1日公司建议每10股面值0.0004港元股份合并为1股面值0.004港元股份,获股东批准并于10月5日生效,同时每手买卖单位由5000股改为20000股合并股份[107] - 2022年下半年公司进行集资活动,根据一般授权配售最多169,828,478股新普通股,每股0.16港元,净价约0.153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2600万港元[59] - 2023年公司按每两股现有股份获发一股供股股份的基准,发行509,485,435股供股股份,每股0.10港元,已接获七份共281,026,670股供股股份的有效接纳[61] - 供股中2.81亿股供股股份获暂定配发,2.28亿股未认购供股股份按每股0.10港元成功配售,所得款项净额约4850万港元[62] - 所得款项净额用途为偿还债务约2300万港元、拓展及研发新能源电池业务约2000万港元、集团一般营运资金约550万港元[63] - 2022年10月21日成功配售169,828,478股新股份及供股509,485,435股,所得款项用于偿债、研发及营运资金[8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配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2600万港元已全部使用,其中偿还债务580万港元,一般营运资金2020万港元[11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供股所得款项净额约4850万港元,已使用3420万港元,剩余1430万港元,用于偿还债务、新能源电池业务拓展及研发和一般营运资金[114] 董事持股情况 - 牟忠纬先生为公司153500000股股份的实益拥有人,占已发行股本约10.04%[11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牟忠纬持有153,500,000股股份,持股比例10.04%[19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廖静雯持有2,340,000股股份,持股比例0.15%[19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李光营持有6,000,000股股份,持股比例3.92%[19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叶文学持有19,996,000股股份,持股比例1.30%[199] 董事权益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在公司或其相联法团股份、相关股份及债权证中无须按规定知会公司及联交所的权益或淡仓[200]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无须按规定登记于公司登记册内的权益或淡仓[200]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无须按GEM上市规则知会公司及联交所的权益或淡仓[200] 其他信息 - 中国2022年GDP总体增长3.0%,预计2023年全面恢复[17] - 公司多数现金结余及交易以人民币或港元计价,无外汇对冲政策,无未平仓对冲工具[93]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3月31日,公司未抵押任何资产作融资担保[110] - 2023年及2022年3月31日,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111] - 除综合财务报表附注40披露外,2023年及2022年3月31日公司无重大承担[112] - 本年度后至报告日期,无影响公司的重大事件[113] - 过去五年财务概要载于年报第200页[174] - 集团业绩载于年报第93至94页综合损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其他储备变动载于第97至98页综合权益变动表[172] - 集团物业、机器及设备变动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7[175] - 根据章程细则及上市规则,三分之一董事须轮席告退并将在股东大会上膺选连任[186] 董事个人信息 - 牟忠纬先生66岁,2020年8月19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2022年9月16日获委任为董事会主席[115] - 廖静雯女士34岁,2022年9月21日起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毕业于美国上爱荷华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121][122] - 李光营先生53岁,2021年2月23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2022年9月21日调任为执行董事[125] - 蔡颖女士43岁,2022年9月2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2023年2月16日调任为执行董事[129] - 王栋梅女士62岁,2022年10月10日起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134] - 蔡颖女士拥有超20年财务管理经验,现为一间中国公司的财务总监[131] - 牟忠纬、廖静雯、李光营、蔡颖、王栋梅与公司其他董事等无GEM上市规则界定的关系[120][124][127][133] - 刘英女士56岁,2023年2月16日获委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138] - 罗辑先生40岁,2020年8月19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42] - 吕志坚先生39岁,2022年9月2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146] - 孙乃萌女士49岁,2023年2月16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及相关委员会成员[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