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药科技股份(08156) - 2023 Q3 - 季度财报

财务数据概述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收入472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6197千港元;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九个月,收入1975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7927千港元[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毛利91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361千港元;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九个月,毛利3951千港元,与2022年同期基本持平[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经营亏损2857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8061千港元;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九个月,经营溢利16914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12367千港元[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除税前亏损6178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9869千港元;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九个月,除税前溢利9591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23246千港元[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本期亏损6178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9869千港元;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九个月,本期溢利9591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23246千港元[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全面开支总额6477千港元,2022年同期开支9363千港元;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九个月,全面收益总额7065千港元,2022年同期开支22697千港元[5] - 公司本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每股基本亏损,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为0.14港仙,2022年同期为0.22港仙;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九个月为盈利0.20港仙,2022年同期亏损0.52港仙[5]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九个月,其他收入及收益为2901.2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526.9万港元[12]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出售5.34亿股锁定的代价股份,换取补偿收入约1650万港元[12] - 2022年通过发行股份结清贷款收益为1262.1万港元,2021年为641.8万港元[12][13] - 2022年10月24日,集团于永衍的股权由20%摊薄至19%,摊薄权益亏损约110万港元[1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九个月,已售存货成本为1580.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653.7万港元[1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九个月,可换股债券利息为724.1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019.2万港元[14] - 集团于2023年及2022年截至3月31日止九个月无应课税溢利,未就香港利得税计提拨备[15]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为908.5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2341.3万港元[1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九个月,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45.7837亿股[18]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及九个月,公司尚未行使的购股权及可换股债券具反摊薄作用[18] - 2023年未经审核综合收入1980万港元,较2022年的3790万港元减少48%[24] - 2023年毛利率上升至约20%,2022年为10%[24] - 2023年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910万港元,2022年为亏损2340万港元[24] - 2023年第三季度股权持有人应占亏损630万港元,较2022年的990万港元减少36%[24] - 2023年销售及分销开支以及行政及经营开支为1550万港元,较2022年的3470万港元减少55%[24] 业务范围 - 公司主要业务为提供彩票相关服务、「互联网+」服务(解决方案及供应链)、制造及分销个人防护装备[10] 各业务收入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互联网+」服务(供应链)买卖货品收入418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2597千港元;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九个月,收入1501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8687千港元[11]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制造及分销个人防护装备收入54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253千港元;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九个月,收入474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698千港元[11] 业务发展举措 - 公司持续对「互联网+」业务进行整体规划及布局,与平台运营方探讨合作模式并开拓市场份额[25] - 公司全力开展与中国内地平台运营方已签订服务协议的业务拓展,提供一站式产品供应链服务[26] - 公司旗下子公司成功进驻抖音平台内的「全球优选进口超市」,成为特选供应商[26] - 公司通过与物流运营方合组合营公司,为客户提供更便捷及即时的供应链服务[26] 业务展望 - 回顾年度,个人防护装备制造及分销业务需求减少,但公司仍继续提供高质量防护装备产品[27] - 公司未来以「互联网+」业务为主导,拓展服务空间并探索新机遇,同时开展大健康产业链探索[28] 股息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九个月的股息[29] 股权结构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周伟华等多名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持有公司股份,周伟华权益总数4380万股,持股0.95%[31]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前端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士持股697364364股,占比15.19%[35] - 截至2023年3月31日,Integrated Asset Management (Asia) Limited及其一致行动人士持股542363000股,占比11.81%[35] - 截至2023年3月31日,谢少海先生持股310650000股,占比6.76%[35] 可换股债券情况 - Integrated Asset持有的可换股债券悉数转换后,将获配最多263602941股股份,经调整换股价为每股0.34港元[37] - 可换股债券到期日由2020年1月17日延长至2021年1月17日,获悉数转换后将向Integrated Asset配最多263,602,941股股份[38] - 2021年3月22日修订可换股债券部分主要条款,到期日延至2022年1月17日,换股价修订为0.221港元,可转最多405,542,986股股份,利率增至每年10%[38] - Integrated Asset未行使可换股债券转换权,自2022年1月17日起不可转换[39] - 公司仍在与Integrated Asset就可换股债券重续或进一步延长进行磋商[39] 权益披露情况 - 2023年3月31日,董事或主要行政人员不知悉他人须披露权益或淡仓[40] 购股权计划 - 公司2013年1月31日采纳旧购股权计划,2021年6月9日终止[41] - 公司2021年6月9日采纳新购股权计划,有效期十年[42] - 公司董事、董事联系人、雇员和顾问的购股权每股行使价均为0.33港元[43] - 董事购股权总计5565.5万股[43] - 董事联系人购股权总计252万股[43] - 雇员购股权总计3239.5万股[43] - 顾问购股权总计9080万股[43] - 公司购股权总数为1.7885亿股[4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新购股权计划下购股权总计2.639亿份,2022年7月1日为7700万份[45] 股份交易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股份行为[46] 竞争业务权益情况 - 2023年3月31日,董事、主要股东等无竞争业务权益[47] 优先购股权规定 - 公司细则和开曼群岛法例无优先购股权规定[48] 企业管治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采用并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主席与行政总裁职务由执行董事共同担任[49] - 公司已采纳交易必守准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九个月董事遵守该准则[50] 审核委员会 - 公司已成立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刘斐先生任主席[51] - 审核委员会主要职责为审阅公司年报、账目、中期及季度报告,提供建议,检讨及监控财务申报、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程序[51]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九个月未经审核业绩,认为业绩遵照适用会计准则与规定编制并适当披露[51] 董事会组成 - 报告日期,董事会由三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