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财务状况 - [2021年公司收益约1275万新加坡元,较2020年的约1015.4万新加坡元增加25.6%][10][17] - [2021年公司除税后亏损约955.5万新加坡元,2020年除税后亏损约339.1万新加坡元][10] - [2021年亏损主因获取新项目慢、钢材价格波动、分包商成本高][10][17] - [2021年销售及行政开支约433.3万新加坡元,低于2020年的约456.4万新加坡元][18] - [2021年除税前亏损约956.3万新加坡元,高于2020年的约377万新加坡元;2021年除税后亏损约955.5万新加坡元,高于2020年的约339.1万新加坡元][18] - [2021年借款包括租赁负债约5.4万新加坡元(不含相关准则租赁负债约114.1万新加坡元)、银行借款约371万新加坡元,低于2020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556.4万新加坡元,低于2020年的约755.5万新加坡元][20] - [2021年资产负债比率约21.0%,低于2020年的约22.2%][21] - [2021年集团聘用116名雇员,少于2020年的124名;2021年总员工成本约406.8万新加坡元,高于2020年的约330.9万新加坡元][28] - [2021年及2020年收益分别约为1275万新加坡元及1015.4万新加坡元][35] 市场与行业情况 - [新加坡建设局估计2023 - 2026年建造预计需求每年介乎250亿至320亿新加坡元][11] - [2022年经济将继续增长但不平衡,新加坡外在需求展望“轻微恶化”][41] - [全球供应链瓶颈预计在2022年上半年持续,或压抑部分外在经济体工业生产及增长][41] - [持续的供应链问题和地缘紧张关系导致能源价格上升,加剧全球通胀压力][42] 公司发展策略 - [公司将增加产能及增聘人手,扩展及提升在新加坡钢结构行业的市场地位][13] - [集团策略为扩大产能及增聘人手,提升及巩固在新加坡钢结构行业的市场地位,新加坡建筑业受大量基建项目带动将持续至未来十年较后时间][37] - [公司将继续审慎管理开支,检讨业务策略并寻找机遇][40] - [公司将通过增加产能和增聘人手,扩展及提升在新加坡钢结构行业的市场地位][43] 资金使用情况 - [集团已动用约2040万港元购置新制钢设施,已动用约80万港元增聘人手,已动用约10万港元作为采购租赁物业机器的首期款,余下约1460万港元预期2022年12月31日前动用][30] - [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3590万港元(约619万新加坡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新制钢设施采购已全额动用,购置机器尚余1460万港元未动用,增聘人手已全额动用][32] 公司股权结构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王清佑持有Broadbville Limited全部已发行股份,相当于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约82.95%][4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柯秀琴被视为于部分股份中拥有权益,相当于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约82.95%][48] 公司董事情况 - [陈笑雨于2021年1月13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7月30日调任执行董事,有逾5年专业经验][50] - [谭伟德于2017年6月2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有逾20年核数、会计及财务管理经验][52] - [徐佩妮于1993年7月毕业于马来西亚University of Malaya,有逾23年专业经验][53] - [董事会由七名董事组成,包括三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6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内,董事会已举行四次会议,部分董事出席情况为:王清佑先生4/4、柯秀琴女士4/4、陈笑雨女士4/4、林小琴女士2/4等][66] - [公司制定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甄选董事候选人以多元化范畴为基准][67] - [各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与公司已订立服务合约,初步任期为三年;非执行董事与公司已签订委任书,初步任期自2017年6月21日起为三年][71] - [为符合规定,填补临时空缺获委任的董事应在首次股东大会接受选举,新增成员任期至下届股东周年大会][71] - [所有董事均须至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三分之一董事须轮值退任,退任董事可膺选连任][74] - [陈笑雨女士于2021年1月13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7月30日调任执行董事,林小琴女士于2021年7月30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75][76] - [公司委任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人数三分之一以上,至少一名拥有适当专业资格或会计或相关财务管理专长][78] 公司委员会情况 - [公司于2017年6月21日成立审核委员会,由谭伟德先生、徐佩妮女士及陈煜林先生组成,谭伟德先生为主席][8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审核委员会共举行4次会议,各成员出席率均为100%][84][85] - [公司于2017年6月21日成立薪酬委员会,由谭伟德先生、陈煜林先生及徐佩妮女士组成,徐佩妮女士为主席][8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薪酬委员会共举行1次会议,各成员出席率均为100%,会议审批董事及高级管理层的薪酬][88][89] - [公司于2017年6月21日成立提名委员会,由柯秀琴女士及谭伟德先生等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陈煜林先生为主席][89]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提名委员会共举行1次会议,各成员出席率均为100%,会议审批检讨董事会架构等事项][91][93]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内符合企业管治守则规定][60] - [董事确认负责编制公司账目,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2021年财务报表,不知悉有重大不确定事件影响持续经营能力][94] - [全体董事通过阅读期刊及学习材料参与持续专业培训,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守则条文C.1.4][79][8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已付/应付外聘核数师年度审核服务费用为700,000港元,非审核服务费用为零][96] - [董事会负责建立和检讨集团的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集团已委聘内部监控顾问进行独立检讨,董事会认为系统有效且充分][99][100] - [陈恒先生于2017年3月3日获委任为公司秘书,他已接受不少于15小时的相关专业培训][101] - [持有公司缴足股本十分之一的股东有权要求董事会召开股东特别大会,大会须在呈交请求后两个月内举行][105] - [向登记股东发出考虑普通决议案的通知期至少为14日,特别决议案至少为21日][105] - [股东有权向董事会书面查询,查询须寄至公司香港主要营业地点并注明公司秘书抬头][106] - [股东如欲在股东特别大会提呈决议案,需依循公司组织章程细则第58条规定][108] - [提名参选董事的通知最短期限为至少7日,且须在股东大会通知寄发翌日开始,最迟于大会日期前7日结束][10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公司的章程文件无重大变动][109] - [2020年及2021年集团无重大投资、附属公司重大收购及出售事项,无资本承担和或然负债][24][26][27] 投资者关系 - [公司制定投资者关系政策,欢迎投资者致函或通过网站分享意见,网站会披露集团最新业务资料][110] ESG管理 - [公司制定QEHS系统并获ISO 9001:2015、ISO 14001:2015等国际标准认证,还获得bizSAFE星级][120] - [公司董事会监督并制定ESG策略及报告,批准ESG报告,负责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机制成效][121] - [公司成立ESG委员会管理ESG事宜,由执行董事任主席,成员含多部门主管][121] - [ESG委员会负责推动ESG举措、收集计算ESG数据及指标、监督报告ESG相关事项等][123] - [公司制定系统管理方法评估、排序及管理重大ESG相关事宜,含识别实体活动等10个步骤][125] - [公司与政府部门及监管机构通过法规更新等沟通,对方关注法律合规等问题][127] - [公司与投资者及股东通过股东大会等沟通,对方关注规模产能、表现盈利能力等][127] - [公司与雇员通过中期/年度报告等沟通,对方关注投资回报、职业发展等][127] - [公司与客户通过实地视察等沟通,对方关注产品质量、交付时间等][127] - [公司与供应商及分包顾问通过会议通讯等沟通,对方关注付款时间表、稳定需求等][127] - [公司ESG委员会识别出10大ESG事项,包括排放监控、资源消耗等,董事会已将相关事宜纳入整体风险管理框架[129][130]] 环境保护 - [公司通过提供钢结构工程产品及服务支持新加坡“2021年建设局环保标识”制度,助力实现环保目标[134][136]] - [公司环境管理系统获ISO 14001:2015认证,制定环境政策并管理环境风险,向雇员提供环保培训[136]] - [报告期内公司无违反环境相关法律法规情况,运营排放物主要为汽车废气等,以电动车替代传统柴油车[136][139]] - [公司运营产生的废弃物主要为生活垃圾和纸张等无害废弃物,由一般废弃物处理服务供应商收集处理[141]] - [公司制造流程使用节能设备,钢材边角料可回收,工地架设工程因钢结构预制精准无工地废弃物[141]] - [公司遵守新加坡《环境保护及管理法》《环境公共卫生法》《有害废物(出口、进口及转口控制)法》等法律法规[144][145][146][147]] - [公司操作协议包含节约资源原则,设有提升设备维护、促进电子办公等措施减少资源浪费[148][149]] - [公司持续监察节能措施落实情况,订立改善目标提高雇员节能意识,运营无取水风险和包装资源耗用风险[150]] - [公司将环保和节约资源理念融入内部管理和日常运营,识别主要运营问题并为雇员提供环保培训[152]] - [2021年财政年度温室气体直接排放(范畴1)为160吨二氧化碳,间接排放(范畴2)为253吨二氧化碳,间接排放(范畴3)为10吨二氧化碳,2020年分别为92吨、160吨、9吨][167] - [2021年财政年度废气排放中二氧化硫为1公斤,氧化氮为323公斤,悬浮微粒为31公斤,2020年分别为1公斤、262公斤、25公斤][167] - [2021年财政年度用水10千吨,用电361千千瓦 时,用柴油62千升,用纸1千公斤,2020年分别为10千吨、228千千瓦 时、69千升、1千公斤][171] - [公司计划在2023 - 2025年实现温室气体和废气累计目标减排,2023年为0.1%,2024年为0.3%,2025年为1%][171] - [1948 - 2015年新加坡气温每十年上升0.25摄氏度,2016 - 2019年为有记录以来最热年份][155] 风险应对 - [公司已制定有效的工程时间表以应对中至长期滂沱大雨对客户项目和工程时间表的影响][160] - [公司持续监察行业技术创新及转变以应对中至长期技术风险,如收紧燃油效率向轻巧材料转移][162] - [公司将与客户磋商价格成本平分计划以应对中至长期政治及法律风险,如新加坡碳税制度和燃料高税率影响的物流成本风险][164] - [公司实施ISO14001:2015认证的环保管理系统以应对声誉风险][164] 员工情况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116名全职员工(2020年为124名),其中男性107名占92%(2020年占94.4%),女性9名占8%(2020年占5.6%)][184] - [2021年公司全职员工总数为116人,其中50岁以上6人占比5%,30 - 49岁76人占比66%,30岁以下34人占比29%][186] - [2021年公司整体雇员流失率为13.8%,较2020年的16.1%有所下降,男性流失率为13.8%,30岁以下为2.0%,31 - 50岁为11.8%,高级管理层为14%,一般员工为12.9%,女性和50岁以上无流失率][187][188] - [报告期内公司已遵从包括《雇佣法》《外国人力雇佣法》等相关法律法规][191] - [公司制定标准健康及安全措施,包括要求雇员参加培训、提供安全工具等,还制定操作监控程序和紧急事故处理系统][192][193] - [过去3年公司无根据新加坡及香港雇佣相关法律界定需雇主赔偿的因工死亡事件][195] - [公司遵守新加坡实施的全部关闭及隔离规定,制定防疫措施,由ESG委员会监督报告机制][196] - [2021年公司安排39场外部培训课程(2020年:18场),提供约119小时培训(2020年:200小时),平均接受1.03小时培训(2020年:3.5小时)][197]
高原之宝(08402) - 2021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