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收益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收益为361.96万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56.89万新加坡元;六个月收益为722.18万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364.34万新加坡元[8] - 2023年上半年提供钢结构服务收益为7,221,802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3,643,399新加坡元[18] - 2023年上半年新加坡地区收益为7,221,802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3,643,399新加坡元[1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录得未经审核收益约722.2万新加坡元(2022年:约364.3万新加坡元),亏损约159.8万新加坡元(2022年:约394.3万新加坡元)[4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约为13.8万新加坡元(2022年:约19.4万新加坡元)[4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约为722.2万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约为364.3万新加坡元[63] 财务毛利与亏损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毛利为87.62万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毛亏209.91万新加坡元;六个月毛利为119.36万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毛亏220.45万新加坡元[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除税前亏损为83.59万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300.49万新加坡元;六个月除税前亏损为159.77万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394.29万新加坡元[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期内亏损为83.59万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300.49万新加坡元;六个月期内亏损为159.77万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394.29万新加坡元[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亏损1,597,679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亏损3,942,858新加坡元[11]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除税前亏损159.7679万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394.2858万新加坡元[21][24]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0.33新加坡分,2022年同期为0.82新加坡分[24] - 公司由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毛亏约220.4万新加坡元转为至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毛利约119.4万新加坡元[4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亏损约为159.8万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约为394.3万新加坡元,同比减少约234.5万新加坡元[64] 资产与负债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509.94万新加坡元,2022年12月31日为582.97万新加坡元[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822.66万新加坡元,2022年12月31日为1218.27万新加坡元[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266.61万新加坡元,2022年12月31日为635.06万新加坡元[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556.05万新加坡元,2022年12月31日为583.21万新加坡元[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1065.99万新加坡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66.18万新加坡元[9]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为9,519,152新加坡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1,153,687新加坡元有所下降[1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3.7568万新加坡元,2022年12月31日为143.5521万新加坡元[3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合约资产为335.9392万新加坡元,合约负债为24.9444万新加坡元[36] - 公司流动比率约为3.1倍(2022年12月31日:约1.9倍),资产负债比率约为9.1%(2022年12月31日:约24.7%)[49] - 公司拥有人应占总权益约为951.9万新加坡元(2022年12月31日:约1115.4万新加坡元)[50] - 于2023年6月30日,公司的融资租赁项下的租赁承担的现值总额约为零新加坡元(于2022年12月31日:约3.5万新加坡元)[54] - 于2023年6月30日,公司并无任何资本承担(2022年:零)[55] 现金与成本情况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367,468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所得现金净额为505,794新加坡元[12]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为138,265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194,041新加坡元[20]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51,726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89,565新加坡元[2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购资产总成本约为零新加坡元,2022年约为6万新加坡元[2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开支约34.7万新加坡元,2022年约45万新加坡元[2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使用权资产折旧开支约27.7万新加坡元,2022年约28.9万新加坡元[3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及行政开支约为287.8万新加坡元(2022年:约184.3万新加坡元),增加约103.5万新加坡元[44] 客户与市场情况 - 2023年上半年客户I贡献收益1,517,396新加坡元,客户II贡献1,378,263新加坡元,客户III贡献1,169,488新加坡元[18] - 2023年总建筑需求预计介乎270亿至320亿新加坡元,公共领域预计贡献约60%,即160亿至190亿新加坡元,私人领域预计约为110亿至130亿新加坡元[69][70] 公司架构与上市情况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附属公司提供钢结构相关服务[14] - 公司已发行股份自2017年11月17日起于联交所GEM上市[13] - 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为3590万港元(约619万新加坡元)[60] 公司委员会与人员变动 - 2023年5月和7月公司董事会、审核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委员会等多个委员会成员有变动[6][7] 股息派发情况 - 董事不建议派发2023年上半年股息,2022年同期亦未派息[2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并无向普通股股东派付、建议宣派或宣派任何股息(2022年:零)[53]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股息(2022年:零)[87] 公司策略与风险管理 - 公司策略是扩大产能及增聘人手,提升及巩固在新加坡钢结构行业的市场地位[65][71] - 公司管理层积极寻求不同客户项目,减轻依赖单一客户风险,并扩大产能应对需求增加[67] - 公司采纳风险管理政策、措施及监控系统,防范和制约已识别风险[68] 股权与权益情况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无相关权益或淡仓[72] - 2023年6月30日,万宝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和张璋先生分别持有公司已发行股本的82.48% [74] - 2023年3月14日完成买卖事项,万宝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买入公司3.3179亿股股份及6635.8万份认股权证[75] - 万宝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由张璋先生、李荷良女士及王建东先生分别拥有80%、10%及10%股权,张璋先生被视为拥有该公司持有的所有公司股份权益[76] 认股权证与购股计划 - 2021年8月24日公司向股东发行9600万份红利认股权证,初步认购价为每股新股份4.00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无认股权证获行使[84] - 公司2017年11月2日采纳购股计划,截至2023年1月1日及6月30日,该计划项下无尚未行使的购股,根据该计划可授出4800万股股份,相当于报告日期公司已发行股本的10%[85][86] 重大事项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无持有任何重大投资[88]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无有关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的具体未来计划[8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无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9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后直至报告日期,无发生重大事件[91] 审核委员会情况 - 公司2017年6月21日成立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业绩并提供建议及意见[92][93] 贸易信贷情况 - 向客户授出的平均信贷期为贸易应收款项发票日期起计30至60日[34] 所得税情况 - 新加坡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7%,2023年及2022年上半年公司无应课税溢利,未计提所得税[22] 雇员情况 - 于2023年6月30日,公司共聘用了131名雇员(2022年12月31日:131名)[57] 上市所得款项使用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动用2040万港元购置新制钢设施、80万港元增聘人手、170万港元采购租赁物业的机器,未动用1300万港元预计2023年12月31日前动用[59][61]
高原之宝(08402) - 2023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