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WT集团(08422) - 2022 - 年度财报
WT集团WT集团(HK:08422)2022-09-30 21:26

收入和利润表现 - 集团收益由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年度33.8百万港元增加至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年度65.3百万港元,增幅约93.2%[13][14] - 集团毛利由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年度2.1百万港元增加至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年度8.2百万港元,增幅约290.5%[13][15] - 毛利率由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年度6.3%提升至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年度12.6%[15] - 截至2021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年度,亏损及全面亏损总额分别约为7.4百万港元及8.9百万港元[13][19] - 收益同比增长93.2%至6533.1万港元(2021年:3382.6万港元)[177] - 毛利同比增长286.4%至820.7万港元(2021年:212.4万港元)[177] - 年度净亏损扩大至894.8万港元(2021年:739.6万港元)[177] 成本和费用 - 行政开支由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年度8.5百万港元增加至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年度12.8百万港元,主要由于确认股份支付开支约3.1百万港元[16] - 员工成本从2021年8.8百万港元增加至2022年12.6百万港元,增幅约43.2%[35] - 行政开支同比增长50.6%至1284.9万港元(2021年:853.3万港元)[177] 资产和负债状况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从2021年49.4百万港元下降至2022年30.7百万港元,降幅约37.9%[22] - 受限制现金结余从2021年2.1百万港元减少至2022年0.7百万港元,降幅约66.7%[22] - 流动比率从2021年8.3倍下降至2022年7.2倍[22] - 资产负债比率从2021年1.2%上升至2022年1.8%[23] - 公司抵押存款从2021年2.1百万港元减少至2022年0.7百万港元[2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37.9%至3071.0万港元(2021年:4944.7万港元)[179][187] - 合约资产同比增长41.7%至1743.3万港元(2021年:1230.1万港元)[179] - 应收购贸易账款同比大幅增长6817.3%至1874.7万港元(2021年:27.1万港元)[179] - 资产净值同比增长4.0%至5974.8万港元(2021年:5744.5万港元)[182] 现金流和融资活动 - 公司通过配售股份筹集资金净额约8.1百万港元,其中5.1百万港元用于建筑项目,3.0百万港元用于一般营运资金[24] - 通过配售发行股份获得净资金813.6万港元[183][187] - 经营活动所用净现金为2448.9万港元(2021年:经营所得净现金1208.0万港元)[187] 减值亏损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年度录得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亏损约1.2百万港元[1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年度录得使用权资产减值亏损约0.3百万港元[17] 董事及管理层变动 - 王美珍女士62岁于2021年7月28日获委任执行董事拥有逾25年行业经验[41] - 陈倩华女士43岁于2021年7月28日获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香港会计师公会会员[41] - 叶亶女士30岁于2022年8月30日获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10年管理及工作经验[41] - 余达志先生57岁于2021年9月20日获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为澳洲会计师公会资深会员[41] - 余达志先生同时在5家上市公司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包括金源米业677等[42] - 董事变更:王美珍于2021年7月28日获委任,孔祥辉于2021年12月30日退任[131] - 独立非执行董事变更:陈倩华于2021年7月28日获委任,叶亶于2022年8月30日获委任,梁志雄于2022年5月31日辞任,黄丽娜于2021年7月28日辞任,严坤颖于2021年7月28日辞任[131] - 董事退任安排:甘健斌、陈倩华及叶亶将于股东周年大会退任并符合资格膺选连任[132] - 独立非执行董事确认:陈倩华及叶亶满足独立标准且未在超过7家上市公司担任董事[133] 董事会构成和特征 - 董事会包括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超过三分之一符合GEM上市规则[52] - 董事会成员年龄分布:60岁及以上2人,40-59岁2人,30-39岁1人[57] - 董事会专业背景分布:商业及管理2人,建筑2人,会计及财务2人[57] - 女性董事占比40%(2名女董事)[56] - 执行董事服务协议期限为3年[54] - 独立非执行董事委任函期限为1年[54] - 董事轮换规则:每年三分之一董事轮值退任,至少每3年退任一次[55] 企业管治 - 公司偏离企业管治守则条文A.2.1条因未区分董事会管理与日常业务管理[46] - 甘健斌先生同时负责董事会管理与日常业务管理自2004年起经营集团营运附属公司维达[46] - 报告期内除偏离A.2.1条外公司企业管治常规均符合企业管治守则[47] - 独立非执行董事均具备合适学历专业资格或相关财务管理经验[52] - 董事责任保险:公司于2022年6月30日止年度已安排董事及高级职员责任保险[134] - 董事服务合约:无不可在一年内免付赔偿终止的未到期服务合约[135] - 董事会确认全体董事遵守证券交易操守守则[152] 委员会运作 - 审计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63] - 审计委员会成员变更:2021-2022年间3人辞任,3人新委任[63] - 提名委员会于2017年12月1日成立并于2018年12月31日修订书面职权范围[66] - 薪酬委员会于2017年12月1日成立并订立书面职权范围[68] - 报告期内董事会会议举行12次,执行董事甘健斌先生全部出席12/12[71] - 报告期内审计委员会会议举行4次,独立非执行董事陈倩华女士和余达志先生均全部出席4/4[71] - 报告期内提名委员会会议举行2次,独立非执行董事陈倩华女士和余达志先生均全部出席2/2[71] - 报告期内薪酬委员会会议举行2次,独立非执行董事陈倩华女士和余达志先生均全部出席2/2[71] 审计和核数师 - 2022年7月12日更换核数师,长青(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接替国卫会计师事务所[73] - 应付长青会计师事务所的审核服务费为0.45百万港元[73] - 审计机构变更为长青(香港)会计师事务所,并拟重新委任其为核数师[148][153] - 关键审计事项涉及建筑工程收益确认及应收款项预期信贷亏损拨备[158] - 独立核数师对综合财务报表出具无保留意见,确认符合香港财务报告准则[156] - 上年度综合财务报表由其他审计师出具无保留意见[166] 员工和薪酬 - 雇员人数从2021年21名增加至2022年26名[35] - 高级管理人员薪酬范围:4名在1,000,000港元或以下,1名在1,000,001至2,000,000港元[138] - 薪酬政策:雇员薪酬含固定基本薪金与可变花红奖励,考虑表现及市场因素[139] 购股权计划 - 公司购股权计划规定可发行股份总数上限为已发行股份的10%[108] - 任何参与者在12个月内因行使购股权而发行的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的1%[109] - 购股权计划有效期为自采纳日期起十年[110] - 承授人接纳购股权要约时需支付1.0港元[111] - 购股权行使期限不超过授出日期起计十年[112] - 购股权的股份认购价不得低于授出日收市价、前五个营业日平均收市价或面值中的最高者[113] - 2021年10月8日授出购股权总计100,000,000份,行权价每股0.056港元[115] - 股份合并后,尚未行使的购股权数量调整为10,000,000份,行权价调整为每股0.56港元[115] - 董事甘健斌、王美珍、陈倩华、余达志各获授10,000,000份购股权,股份合并后各持有1,000,000份[115] - 雇员获授60,000,000份购股权,股份合并后持有6,000,000份[115] - 购股权公平值估算为每份0.031港元,总价值约3,115,000港元,已计入股份支付开支[118] - 购股权计划可发行股份总数12,000,000股,相当于已发行股本约10%[119] - 预期波幅为185.51%,无风险利率0.165%,预期股息率0%[116] 客户和供应商集中度 - 最大客户收益占比从59.7%降至18.2%,五大客户收益占比从97.1%降至58.7%[124] - 最大供应商采购占比从40.9%降至19.9%,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从68.6%降至58.7%[124] 业务和风险 - 公司主营业务为投资控股,通过附属公司在香港提供地基工程及一般建筑工程[93] - 公司业务依赖香港建造业趋势及发展[104] - 公司面临客户信贷风险及付款延迟导致的流动资金风险[104] - 公司业绩取决于香港市况及整体经济政治状况[104] - 公司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有效性审阅[84] - 公司已建立风险识别、评估和缓解程序,每年更新风险评定[85] - 公司未设立内部审核部门,因公司及经营架构相对简单[85] 财务报告和会计政策 - 公司2021/2022年度分部业绩分析详见综合财务报表附注7[94] - 综合财务报表以港元呈列,数值四舍五入至最接近的千位港元[191] - 公司采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编制报表,符合联交所GEM上市规则及香港公司条例披露要求[19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年度应用新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对财务表现无重大影响[194] - 公司未应用2021年7月1日后颁布但尚未生效的新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195] - 公司正在评估2022年及2023年生效的新修订准则预期影响,认为不会对报表构成重大影响[197] - 综合财务报表按历史成本惯例编制,涉及关键会计估计和管理层判断[199] - 重大会计政策及涉及高度判断的领域在附注5披露[199] - 公司确认建筑合约收益约65,331,000港元,采用产量法按工程价值计量[160] - 建筑工程价值计量依赖管理层对未核证工程的估算,涉及重大判断[160][161] 应收账款和信贷风险 - 公司应收贸易账款总额约为2183.1万港元[163] - 公司合约资产总额约为1801.2万港元[163] - 应收贸易账款预期信贷亏损拨备约为308.4万港元[163] - 合约资产预期信贷亏损拨备约为57.9万港元[163] - 应收贸易账款及合约资产合计占集团总资产约52%[163] - 预期信贷亏损拨备涉及管理层重大判断及估计[163] - 应收贸易账款及合约资产的预期信贷亏损拨备被识别为关键审计事项[158] - 审计程序包括重新计算预期信贷亏损金额[165] - 审计评估了2022年6月30日预期信贷亏损的适当性[165] - 审计核查了财政年度结束后贸易应收款项的结付情况[165] 股息和分派政策 - 公司未宣派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37]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年度未派付末期股息(2021年:无)[100] - 公司股息政策考虑因素包括财务表现、保留盈利、营运资金需求等7项要素[91] - 公司无可供分派的储备[123] 股东沟通和权益 - 公司股东特别大会可由持有不少于公司缴足股本十分之一的股东提请召开[79] - 公司所有股东大会决议案均采用按股数投票方式表决[77] - 公司通过年报、季度报告、联交所公告等多渠道与股东沟通[83] - 董事持股情况:甘健斌持有1,000,000股(0.83%),王美珍持有1,000,000股(0.83%),陈倩华持有1,000,000股(0.83%),余达志持有1,000,000股(0.83%)[143] - 权益披露:除已披露外无其他董事或主要行政人员持有股份权益或淡仓[144] - 主要股东赵雪梅实益持有8,999,00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约7.49%[146] - 公司维持GEM上市规则要求的充足公众持股量[147] 公司秘书和合规 - 公司秘书李伟志先生持有香港中文大学专业会计学士学位并为香港会计师公会会员[74] - 甘健斌先生担任公司合规主任[75] - 持续专业发展培训涵盖会计准则变更及GEM上市规则修订[60] - 董事证券交易合规确认:全体董事确认遵守交易操守准则[61] 环境、社会及管治 - 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将在年报日期起三个月内发布[97] 其他财务承诺 - 公司提供履约保证担保金额从2021年7.2百万港元减少至2022年2.6百万港元[33] 上市和证券信息 - 公司股份于2017年12月28日在联交所GEM上市,采用配售及公开发售方式[19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年度未发生上市证券购买、出售或赎回行为[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