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2年和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总收益分别约为6530万港元和3740万港元,收益减少因2023年承接的合约价值较大项目数量减少[9][10] - 2022年和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公司分别录得毛利约820万港元及毛亏约310万港元,毛利率及(毛亏损率)分别约为12.6%及8.3%,2023年整体毛利率下降[11] - 2022年和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公司行政开支分别约为1280万港元及1130万港元,2023年减少因上一年度一次性确认股份支付开支约310万港元[12] - 2022年和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公司亏损及全面亏损总额分别约为890万港元及2320万港元,2023年净亏损因毛亏及预期信贷亏损拨备[9][14] - 2023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约3330万港元(2022年:3070万港元),受限制现金结余约330万港元(2022年:70万港元)[17] - 2023年6月30日流动比率约为7.1倍(2022年:7.2倍)[17] - 2023年6月30日资产负债比率约0.9%(2022年:1.8%)[18]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抵押存放于保险公司的按金约330万港元(2022年:70万港元)[19]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无资本承担(2022年:无)[24]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无重大投资,截至该日止年度无附属公司及联属公司的重大收购及出售[25]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就保险公司出具的约330万港元(2022年:70万港元)履约保证提供担保[26]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共雇用26名雇员(2022年:26名),截至该日止年度员工成本约为920万港元(2022年:约1260万港元)[28] - 董事不建议宣派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2022年:无)[3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公司应付长青的审核服务费用约为0.45百万港元[66] - 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最大客户收益占总收益约41.2%(2022年:25.9%),五大客户收益占约89.2%(2022年:76.4%)[114] - 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向最大供应商采购占总采购额约14.2%(2022年:19.9%),向五大供应商采购占约47.4%(2022年:86.5%)[114] - 2023年收益为37,420千港元,2022年为65,331千港元[163] - 2023年销售成本为40,527千港元,2022年为57,124千港元[163] - 2023年毛亏3,107千港元,2022年毛利8,207千港元[163] - 2023年除税前亏损23,203千港元,2022年为8,948千港元[163] - 2023年基本每股亏损19.3港仙,2022年为8.0港仙[163] - 2023年非流动资产为741千港元,2022年为718千港元[166] - 2023年流动资产为41,795千港元,2022年为68,912千港元[166] - 2023年流动负债为5,884千港元,2022年为9,558千港元[166] - 2023年资产净值为36,545千港元,2022年为59,748千港元[168] - 2023年总权益为36,545千港元,2022年为59,748千港元[168] - 2023年除税前亏损23,203千港元,2022年为8,948千港元[172] - 2023年经营活动所得净现金为3,486千港元,2022年为 - 24,489千港元[172] - 2023年投资活动所用净现金为235千港元,2022年为1,676千港元[172] - 2023年融资活动所用净现金为670千港元,2022年所得净现金为7,428千港元[172]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2,581千港元,2022年减少18,737千港元[172] - 2023年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0,710千港元,年终为33,291千港元;2022年初为49,447千港元,年终为30,710千港元[172]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自2023年5月起至报告日期,公司获授三个建筑项目,合约总额约为1.23亿港元[9] - 公司主要在香港以承建商身份提供专门工程及一般建筑工程,专门工程包括地基及地盘平整等,一般建筑工程包括上盖结构建筑等[9] - 公司主营投资控股,集团在香港提供专门工程及一般建筑工程,年内业务性质无重大变动[8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集团就合约工程确认的收益约为3742万港元[149]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总额约为829.7万港元,计提预期信贷亏损拨备约为829.7万港元[152] - 2023年6月30日,合约资产总额约为938万港元,计提预期信贷亏损拨备约为429.3万港元[152] - 应收贸易账款及合约资产结余占集团总资产约12%[152] 公司业务目标与策略 - 公司预期营商环境挑战重重、竞争激烈,香港物业市场下滑增加经营风险,但长期持审慎乐观态度[15] - 公司业务目标及策略为扩大市场份额、竞争更多项目,坚持审慎理财原则确保可持续增长及资本充足[15] - 董事考虑其他投资机会扩大收入来源,同时注意相关风险为股东带来最佳回报[16] 公司治理结构 - 董事会成员包括2名执行董事(甘健斌先生、王美珍女士)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陈倩华女士、叶亶女士、余达志先生),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占董事会超三分之一[44] - 各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为期三年的服务协议,各独立非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为期一年的委任函[48] - 根据公司组织章程细则,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三分之一的在任董事应轮值退任,每名董事须最少每三年在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一次[48] - 获董事会委任填补临时空缺的董事任期至首次股东大会,获委任加入现有董事会的董事任期至下届股东周年大会[49] - 公司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报告期内董事会包括2名女董事[50] - 公司于2017年12月1日成立审核、提名、薪酬委员会,审核和提名委员会职权范围于2018年12月31日修订[55][59][61] - 审核委员会成员为余达志(主席)、陈倩华、叶亶(2022年8月30日获委任),均为独立非执行董事[56] - 提名委员会成员为陈倩华(主席)、甘健斌、叶亶(2022年8月30日获委任)、余达志[60] - 薪酬委员会成员为陈倩华(主席)、甘健斌、叶亶(2022年8月30日获委任)、余达志[62] - 董事会每年最少举行四次会议,约每季一次,必要时会举行其他会议[63] - 已向全体董事提供外部核数师会计准则变动简报和GEM上市规则修订更新资料培训[53] - 公司采纳GEM上市规则第5.48条至5.67条作为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守则,报告期内董事均遵守[54] - 审核委员会职责包括外聘核数师相关事宜、财务报表及监控系统等审核[57] - 提名委员会职责包括检讨董事会架构等、物色董事人选、评估独立性并提建议[59] - 薪酬委员会职责包括制定薪酬政策、检讨薪酬待遇及股份计划事宜并提建议[61][62] - 甘健斌、王美珍、陳倩華、余達志出席董事會會議的比例均為100%(5/5),葉亶出席比例為100%(4/4)[64] - 股东特别大会可由董事会按持有不少于公司缴足股本十分之一的股东所提出的呈请召开[70] - 公司无企业管治委员会,董事会履行企业管治职能[69] - 公司已委任李伟志为公司秘书,甘健斌为合规主任[67][68] - 公司采纳股东沟通政策,设立多个途径与股东沟通[72][73] - 公司维持有效的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系统,董事会最少每年审阅其有效性[75] - 公司成立风险管理程序,包括识别、评估和舒缓风险[76][77] - 公司无内部审核部门,董事信纳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措施有效[76] - 所有董事有责任确保公司各财政年度的综合财务报表符合要求[65] - 公司于2019年8月1日采纳股息政策,董事会决定派付股息时需考虑公司财务表现等多因素[78][82] - 股东于2022年12月29日批准修订组织章程文件[81] 购股权计划 - 截至报告日期公司已根据购股计划向董事及雇员授出1000万份购股权[28] - 公司于2017年12月1日有条件采纳购股权计划,有效期十年[97] - 购股权计划旨在吸引及挽留人员、提供奖励和推动业务发展[97] - 因行使购股权可发行股份数目上限合共不得超出已发行股份的10%,可能发行的股份总数不得超过批准更新上限当日已发行股份的10%,尚未行使的全部购股可能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已发行股份的30%[99] - 截至授出日期止12个月内,参与者行使购股权发行及将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已发行股份的1%,额外授出超上限需股东另行批准[100] - 购股计划有效期为采纳日期起十年,可提前终止[101] - 授出购股要约接纳期限为作出要约起七日内,承授人接纳时需支付1.0港元[102] - 承授人行使购股期限不得超授出日期起十年[103] - 2023年6月30日,董事及雇员未行使购股数分别为4000000股和6000000股,行使价均为0.56港元[106] - 2021年10月8日授出购股公平值约为3115000港元,已作为开支于2022年6月30日止年度损益中扣除[107] - 2022年7月1日及2023年6月30日,可供授出购股数均为12000000份,所有购股行使时可发行股份总数为1000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约8.3%[109] 其他信息 - 公司2023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将于2023年9月29日刊出[8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无不符合法律法规事件对集团业务构成重大影响[89] - 董事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2022年:无)[91] - 集团业务经营涉及收益依赖中标、成本估算、依赖分包商等风险[95] - 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符合GEM上市规则所载独立指引[9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公司与五大供应商及分包商无重大纠纷[118] - 甘健斌、王美珍及余达志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退任并可膺选连任[122] - 余达志在不超7家上市公司担任董事,能履行独立董事职责[122] - 公司在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为董事及高级职员安排责任保险[123] - 拟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重选连任的董事无不可一年内免付赔偿终止的未到期服务合约[124] - 薪酬100万港元或以下的高级管理人员有3人,100.0001万至200万港元的有1人,200万港元以上的为0人[127] - 雇员薪酬含固定和可变部分,计及经验、职责等因素[128] - 薪酬委员会至少每年开会讨论薪酬事宜并检讨薪酬政策[128]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无有关全部或主要业务的管理及行政合约[12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公司或附属公司无使董事或主要行政人员认购证券获利益的安排[13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甘健斌、王美珍、陳倩華、余達志四位董事各持有非上市購股權100万股,各佔公司已發行股本總額0.83%[13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股東趙雪梅持有公司股份899.9万股,佔公司已發行股本總額7.49%[13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及直至报告日期,公司维持GEM上市规则规定的最低公眾持股量[136] - 2020年7月9日罗兵咸永道辞任公司核数师,同日公司委任国卫为核数师;2022年7月12日国卫辞任,同日公司委任长青为核数师[13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及直至报告日期,公司董事或控股股東等业务与集团业务无利益冲突[13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行为[139] - 公司采纳GEM上市规则第5.48至5.67条作为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守则,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董事遵守相关守则[14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经长青(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计,公司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提呈决议案重新委任其为核数师[142] - 核数师认为公司综合财务报表根据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准则真实反映财务状况、表现及现金流量,并遵照香港《公司条例》披露规定[145] - 核数师识别的关键审计事项为建筑工程的收益确认和应收贸易账款及合约资产的预期信贷亏损拨备[147] -
WT集团(08422) - 2023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