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HI HO DEV(08423) - 2022 - 年度财报
CHI HO DEVCHI HO DEV(HK:08423)2022-06-30 17:0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号为8423[8]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开曼群岛Grand Cayman, KY1 - 1108, PO Box 1350, Regatta Office Park, Winward 3[7] - 公司香港主要营业地点位于香港新界葵涌货柜码头路77–81号Magnet Place Tower 1, 9楼901、902及908室[7] - 公司香港股份过户登记分处为卓佳证券登记有限公司,位于香港皇后大道东183号合和中心54楼[8]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为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和香港上海滙丰银行有限公司[8] - 公司网址为www.chdev.com.hk[8] - 公司于2016年10月18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11月11日重组完成后成为控股公司[158] - 公司主要从事投资控股业务,年内主要业务性质无重大变动[15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总收入从2021年约281.7百万港元降至2022年约257.2百万港元,减少约24.5百万港元或8.7%[10] - 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从2021年约21.4百万港元降至2022年约8.0百万港元,减少约13.4百万港元或62.6%[10] - 公司收益从2021年约2.817亿港元减至2022年约2.572亿港元,跌幅约8.7%[19] - 销售成本从2021年约2.422亿港元减至2022年约2.229亿港元,跌幅约8.0%[21] - 毛利从2021年约3940万港元减至2022年约3430万港元;整体毛利率从2021年约14.0%降至2022年约13.3%[22] - 其他收入从2021年约230万港元大幅减至2022年约20万港元[23] - 预期信贷亏损模式下减值亏损从2021年约40万港元增至2022年约580万港元[24] - 行政开支从2021年约1250万港元增至2022年约1600万港元,增幅28.0%[27] - 融资成本从2021年约190万港元增加约50万港元或26.3%至2022年约240万港元[29] - 所得税开支从2021年约360万港元减少约200万港元或55.6%至2022年约160万港元[30] - 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从2021年约2140万港元减少约1340万港元或62.6%至2022年约800万港元[31] - 2021年及2022年3月31日,流动比率分别维持在约1.9及1.8倍[34] - 2022年3月31日,银行结余及现金约为5130万港元(2021年:3330万港元),银行借款约8880万港元(2021年:4070万港元),资本负债比率从2021年约31.9%上升至2022年约65.4%[35] - 2022年3月31日,已发行股本为800万港元,已发行普通股数目为8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37]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确认物业租赁收益约20万港元(2021年:无),投资物业公平值约810万港元(2021年:无)[41] - 2022年3月31日,集团聘用49名雇员(2021年:54名),员工成本约为2130万港元(2021年:约1870万港元)[46]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退休福利计划供款总额约60万港元(2021年:70万港元)[48] - 2022年3月31日,以客户为受益人的保证金约4150万港元(2021年:约3370万港元)[49] - 2022年法定审核服务已付或应付费用为720千港元,2021年为1100千港元;2022年转板上市已付或应付费用为655千港元,2021年为300千港元[92] - 于2022年3月31日,按开曼群岛公司法(经修订)计算公司可供分派予股东的储备约为2030万港元,2021年约为2340万港元[186]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最大客户收入占比20.1%,五大客户合计收入占比61.7%[188]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最大供应商销售成本占比11.2%,五大供应商合计销售成本占比35.2%[188] 业务运营情况 - 2022年香港爆发第五波疫情,政府实施严格防疫措施,公司部分项目延误[11] - 公司继续提供维修及保养、改建及加建及装修、地盘平整及土力工程综合服务,年内开展物业投资业务[11]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承接产生收益项目48项,2021年为60项;获得新项目27个,2021年为30个;新项目原合约总额约3.956亿港元,2021年约为3.406亿港元[14] - 公司经营新分部物业,在香港从事物业投资及赚取租金收入[14] - 自2022年1月香港爆发第五波疫情,公司部分雇员及分包商染疫,致临时人手短缺及在建项目延误[17][19] 公司治理情况 - 截至2022年3月31日,董事会由5名董事组成,包括2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55] - 梁家浩担任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董事会认为其兼任两职符合集团最佳利益,偏离企业管治守则条文C.2.1恰当[52][61]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一直遵守适用的企业管治守则的守责条文[53]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未发现董事证券交易不符合规定标准的情况[54] - 公司实行董事会成员多元政策,提名委员会认为集团在该年度达成此政策[62][66]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召开5次董事会会议,各董事出席率均为100%[67] - 2021年8月12日公司举行一次股东周年大会,各董事出席率均为100%[67] - 董事会成员可通过多种方式出席每年最少4次会议[67] - 董事会负责履行企业管治职能,全体董事就定期董事会会议获至少14日通知[68] - 会议议程及文件在董事会会议前至少3日送交全体董事[68] - 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三分之一董事须轮值退任,每名董事至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70]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全体董事通过阅读刊物资讯和参加培训研讨会参与持续专业发展[72] - 董事会设立审核、薪酬、提名及安全合规四个委员会[74]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董事组成,2022年举行五次大会,各董事出席率100%[75][77] - 薪酬委员会由三名独立董事组成,2022年举行四次大会,各董事出席率100%[78][80] - 提名委员会由三名独立董事组成,2022年举行四次大会,各董事出席率100%[82][83] - 审核委员会职责包括建议外聘核数师相关事宜、监控财务报告等[76] - 薪酬委员会职责包括制订薪酬政策、确定董事及高管薪酬等[80][81] - 提名委员会职责未提及具体内容,但有相关会议安排[82][83] - 应付董事酬金依合约条款,参考薪酬委员会建议,详情见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3[80]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共举行4次安全合规委员会大会,梁雄光、梁家浩、何智崐出席次数均为4/4[85] - 钟乔滨于2016年10月21日获委任为公司秘书,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参加不少于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94] - 董事会至少每年检讨结构、规模及组成以配合公司企业策略[84] - 安全合规委员会目前包括三名成员,梁雄光为委员会主席[85] - 截至2022年3月31日,董事会认为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制度有效及充分[87] - 集团采纳三级风险管理方法识别、分析、评估、降低及应对风险[90] - 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于2022年2月18日辞任公司核数师,长青(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获委任填补空缺[92] - 可于股东大会就各项重大议题提呈独立决议案供股东考虑及表决,决议案以按股数投票方式表决[95] - 董事会负责建立、维持及检讨集团内部监控系统[87] - 持有公司缴足股本不少于十分之一的股东有权要求董事会召开股东特别大会[96] - 若董事会未能在要求书递交后21天内召开股东特别大会,合资格股东可自行召开,公司须偿付合理费用[96]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的章程文件无重大变动[102] - 各控股股东在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已遵守不竞争承诺[103] - 公司执行董事为梁家浩先生(主席)、何智崐先生,独立非执行董事为梁雄光先生、梅以和先生、邱思扬先生[193] - 根据细则,董事会可委任董事填补临时空缺或新增成员,任期至下届股东大会,届时可重选连任[193] - 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三分之一董事(或最接近但不少于三分之一)须轮值退任,每名董事至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193] - 各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的服务协议初步为期三年,后续可续期[196] - 独立非执行董事初步任期为三年,除非一方提前六个月书面通知终止,否则后续可续期[196] - 除已披露情况外,无董事与公司或附属公司订有集团一年内不可无偿(法定赔偿除外)终止的服务合约[197] - 本年度结束时或年内,公司、控股公司或附属公司无参与董事或其关连实体有重大权益的重大交易、安排及合约[200] - 有关公司截至2022年及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的董事及五名最高薪酬人士的酬金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3及14[195] 环境、社会及管治情况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涵盖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在香港业务运营相关的环境及社会责任范畴[105]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已遵守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所载“不遵守就解释”条文[105]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维持与2021年相同的环境、社会及管治管理架构及流程[107] - 集团采用排放控制措施,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未发现重大不合规排放[109] - 2022年车辆氮氧化物排放11.95千克,2021年为12.09千克;硫氧化物排放0.22千克,与2021年持平;悬浮粒子排放0.88千克,2021年为0.89千克[110] - 2022年温室效应气体直接排放(范围1)40吨,与2021年持平;间接排放(范围2)45吨,2021年为25吨;间接排放(范围3)8吨,与2021年持平;总排放93吨,2021年为73吨[110] - 2022年拆建废物(填料库)1752吨,2021年为1563吨;拆建废物(分拣设施)2276吨,2021年为1331吨;拆建废物(堆填区)1321吨,2021年为2081吨;总拆建废物5349吨,2021年为4975吨[110] - 公司目标来年减少10%排放水平[110] - 2022年总耗电量63056千瓦,2021年为38844千瓦;电力密度3.20千瓦/员工/日,2021年为1.97千瓦/员工/日;总耗水量34立方米,2021年为411立方米;耗水密度0.002立方米/员工/日,2021年为0.021立方米/员工/日[113] - 公司目标来年将整体资源消耗降低10%[114] - 2022年雇员人数49人,2021年为54人;女性雇员20人,占比41%,2021年为23人,占比43%;男性雇员29人,占比59%,2021年为31人,占比57%[117] - 2022年雇员离职率22%,2021年为2%;女性离职率6%,2021年为0%;男性离职率31%,2021年为3%[119] - 2022年因工伤流失天数428日,2021年为743日[122]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未发现涉及健康及安全的重大不合规案例[125] - 2022年女性员工总培训时数为493小时,男性为731小时;2021年女性为67小时,男性为558小时[127]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未发现涉及童工及强制劳工的不合规案例[128]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未因服务质量及安全不过关遭到重大投诉或被要求终止项目[130]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未发现涉及产品责任的不合规案例[131]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未涉及违反反腐敗法规的不合规案例[135] 人员信息 - 执行董事梁家浩54岁,于建造业累积逾33年经验[138] - 执行董事何智崐49岁,于建造业累积逾27年经验[141] - 独立非执行董事梁雄光53岁,于工程及建造业拥有逾31年经验[144] - 梅以和43岁,2017年2月22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金融业有逾20年经验[145] - 邱思扬44岁,2017年2月22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金融行业有逾20年经验[147] - 姚捷坤49岁,2021年9月加入集团,在建造业有逾27年经验[151] - 麦珮珍46岁,自2019年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