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1年收益从约5170万新加坡元增至约8500万新加坡元,增幅约64.4%[12][17] - 公司2021年毛利从约590万新加坡元增至约740万新加坡元,增加约150万新加坡元[12] - 公司2021年毛利率从约11.3%降至约8.7%[12] - 公司2021年溢利约150万新加坡元,2020年约为20万新加坡元[12] - 集团服务成本从2020年约45.8百万新加坡元增至2021年约77.6百万新加坡元,增幅约69.4%[22] - 集团毛利从2020年约5.9百万新加坡元增至2021年约7.4百万新加坡元,增幅约25.4%,毛利率从2020年约11.3%降至2021年约8.7%[23] - 其他收入从2020年约905,000新加坡元增至2021年约1,500,000新加坡元,增幅约65.7%[24] - 集团行政开支从2020年约0.6百万新加坡元增至2021年约6.9百万新加坡元,增幅约9.5%[25] - 2021年溢利约为1.5百万新加坡元,较2020年约0.2百万新加坡元增加约1.3百万新加坡元,增幅约650%[28] - 2021年资本开支约40,000新加坡元,2020年为524,000新加坡元[29] - 2021年资产负债率为5.7%,2020年为9.5%[33] 各业务线收益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人力资源外判服务收益从约5110万新加坡元增至约8420万新加坡元,上升约64.8%[17][18] - 公司人力资源招聘服务收益从约60万新加坡元增至约70万新加坡元,增加约10万新加坡元[17] - 人力资源招聘服务收益从2020年约0.6百万新加坡元增至2021年约0.7百万新加坡元,增幅约16.7%[20] - 其他人力资源支援服务收益从2020年约14,000新加坡元增至2021年约32,000新加坡元,增幅约128.6%[21] 公司雇员相关数据变化 - 2021年集团全职雇员57名,2020年为59名,2020年总雇员成本约49.9百万新加坡元,2021年约为82.2百万新加坡元[32]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共雇佣2053名雇员,其中内部雇员57名,外判雇员1996名[75] - 2020年公司雇员总数为1714名,2021年为2053名,较2020年增加约19.8%[76] - 2021年女性雇员1126名,2020年为989名;2021年男性雇员2028名(含全兼职),2020年为1645名[78][79] - 2021年全职雇员2028名,兼职雇员25名;2020年全职雇员1645名,兼职雇员69名[79] - 2021年内部雇员总数从2020年初的59人减至年末的57人[87] - 2021年按内部雇员性别划分,男性雇员流失率为58.82%,女性雇员流失率为83.33%[88] - 2021年按内部雇员年龄划分,部分年龄段男性雇员流失率为86.67%、52.38%等[91] - 2021年新加坡外判雇员有36宗受伤或确诊COVID - 19案件,较2020年增加32宗(2020年为4宗)[95] - 2021年报告期共录得损失工作日数318天,较2020年多303天(2020年为15天)[95] - 2021年男性内部培训受训雇员百分比为30.95%,外部培训为21.43%;2020年分别为26.25%和26.09% [99] - 2021年女性内部培训受训雇员百分比为69.05%,外部培训为78.57%;2020年分别为73.75%和73.91% [99] - 2021年管理岗位内部培训受训雇员百分比为9.52%,外部培训为46.43%;2020年分别为17.50%和39.13% [99] - 2021年运营岗位内部培训受训雇员百分比为76.19%,外部培训为35.71%;2020年分别为72.50%和43.48% [99] - 2021年一般岗位内部培训受训雇员百分比为14.29%,外部培训为17.86%;2020年分别为10.00%和17.39% [99] - 2021年每名雇员内部培训平均时数为10.18,外部培训为11.95;2020年分别为4.12和5.31 [101] - 2021年男性内部培训受训时数为179.52,外部培训为145.93;2020年分别为63.79和81.65 [101] - 2021年女性内部培训受训时数为400.48,外部培训为535.07;2020年分别为179.21和231.35 [101] 公司环境相关数据变化 - 公司主要业务在正常办公室环境运作,仅消耗电力、淡水等,无有害污染物排放[56] - 公司不直接产生有害气体,但通过用电间接产生二氧化碳[57] - 公司以控制电力消耗为目标,采取关闭电源、鼓励使用自然风等措施[57] - 公司投资购买节能工具及设备,鼓励雇员使用电话会议和公共交通[57] - 2021年新加坡二氧化碳间接排放8.53吨,2020年为12.64吨,下降32.48%;总计二氧化碳排放10.45吨,较2020年的12.64吨下降17.31%;公司目标来年减少二氧化碳间接排放1%至2%[60] - 2021年新加坡经营耗電量20,913千瓦時,2020年为30,936千瓦時,下降32.40%;总计耗電量23,613千瓦時,较2020年的30,936千瓦時下降23.67%;公司目标来年电力消耗减少1%至2%[64] - 2021年新加坡无害废弃物(纸张)33,057张(0.02吨),2020年为100,701张(0.07吨),下降67.17%;公司目标来年用紙量減少1%至2%[65] - 2021年新加坡二氧化碳╱僱員密度为0.17千克,较2020年的0.22千克下降23.21%[60] - 2021年新加坡千瓦時╱僱員密度为410.06,较2020年的533.38下降23.12%[64] - 2021年香港二氧化碳间接排放1.92吨,香港二氧化碳╱僱員密度为0.32千克,香港经营耗電量2,700千瓦時,香港千瓦時╱僱員密度为450.00,2020年数据均不适用[60][64] - 公司2021年无有害及无害废气排放、废弃物处置、污水或净水排放的违规、罚款、争议或警告通知,目标来年污染事宜零投诉[61][69] - 公司认为全球暖化是可能影响运营的最关键气候问题,已实施政策措施减少二氧化碳当量排放[69] - 公司业务运营对环境及天然资源使用无重大影响,但致力减少及节省资源消耗履行环保责任[68] - 公司通过实施居家工作政策、搬办公室、鼓励雇员高效用电用纸等措施减少资源消耗[60][64][65] 公司业务及运营基本信息 - 报告期限为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47] - 公司是新加坡政府机构及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外判及招聘服务最大运营商之一[47] - 公司业务包括在新加坡及香港经营的人力资源外判服务及招聘服务[47] - 公司建立多种沟通渠道与利益相关者保持联络,如股东大会、内联网等[49][52] - 公司业务仅在新加坡及香港设有办事处,就业政策需遵守当地相关法律[71] - 公司采取外部招聘及内部晋升的混合政策,所有空缺机会平等[72] - 2021年和2020年公司履行对雇员的所有责任,无雇员及劳工相关争议、违规或诉讼[89] - 2021年外判业务销售回报率约7.2%,2020年约为5.9%[105] - 公司于新加坡注册其商标以及域名,仅使用原创软件并支付许可费,2020和2021年均无知识产权侵权报告[106] - 公司以综合数据库形式拥有大量个人及商业资料,2020和2021年均无隐私信息泄露报告[108][109] - 公司建立“内部控制制度”,2020和2021年均无贿赂或贪污案件报告[109] - 公司仅购买一般办公室文具及用品,未设立采购部门及全面采购政策[104] - 公司为人力资源供应商,仅提供服务,关键产品责任在于提供准确有用资料、使客户满意及保障隐私[104][105] 公司企业管治相关信息 - 董事会负责制定环境、社会及管治目标及指标等,授权管理团队执行[53] - 管理团队安排部门经理负责环境措施、雇佣发展等职责[5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采纳并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15所载企业管治守则,惟偏离守则条文第C.2.1条除外[115] - 公司采纳有关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操守守则,2021年无不符合规定交易准则及其操守守则的情况[116] - 董事会负责监管及监督集团业务事宜及整体表现管理,辖下设立多个董事委员会[117] - 公司认为董事会应包括适当比例的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119] - 董事会由八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非执行董事四名,占比过半,超GEM上市规则至少三分之一的规定[122][125] - 本年度董事会举行10次会议,预定每年四次,约每季一次,提前14日发通知,其他会议合理时间通知[130] - 周志坚、熊悦涵、卢咏欣、许峴瑋、王建源出席董事会会议次数为10/10,韩文贤为6/10,梁乾原为9/10,黄友诚为6/6,林道基为1/1[133] - 公司目标维持董事会30%的女性代表,年报日期八名董事中有三名女性[135] - 各新委任董事获提供就任须知,本年度各董事接受A、B两类培训[129] - 公司就董事可能面对的法律诉讼作适当投保[12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董事等无对集团业务构成竞争的业务或权益,无利益冲突[134] - 公司于本年度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并评估实施成效[135][136] - 集团自2019年1月1日起采纳股息政策,董事会有权酌情宣派及派付股息[137] - 除披露外,董事之间无财务、商业、家族或其他重要关系[125] - 公司主席与行政总裁由周志坚先生兼任,董事会认为此安排能确保集团领导一致,使决策更有效率,将适时检讨是否分开两职[140] - 董事会下设审核、薪酬、提名三个委员会,各委员会均获充分资源履行职责,书面职权范围分别刊登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141][142] - 董事会考虑宣派及派付股息时需考虑集团财务业绩、现金流等多方面因素,可建议及宣派多种股息,末期股息须由股东批准[143] - 审核委员会于2017年6月21日成立,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王建源先生为主席,已审阅集团2021年度相关业绩及报表[144][145] - 本年度审核委员会成员许峴瑋先生、王建源先生出席次数/会议次数为6/6,黄友诚先生为3/3,林道基先生为2/2[146] - 薪酬委员会于2017年6月21日成立,由三名成员组成,许峴瑋先生为主席,本年度举行两次会议,已批准2021年董事及高管薪酬组合[147] - 本年度薪酬委员会成员许峴瑋先生、周志坚先生出席次数/会议次数为2/2,黄友诚先生为1/1,林道基先生为0/0[149] - 提名委员会于2017年6月21日成立,由三名成员组成,周志坚先生为主席,本年度举行三次会议,就多项事宜向董事会提出推荐建议[150] - 本年度提名委员会成员许峴瑋先生、周志坚先生出席次数/会议次数为3/3,黄友诚先生为2/2,林道基先生为0/0[151] - 公司已采纳企业管治守则,除偏离守则条文第C.2.1条外,本年度一直遵守守则条文[140] - 各执行董事服务协议初步任期为2017年6月21日起至上市日期及自上市日期起一或三年,韩文贤女士任期由2020年11月16日起计为期一年,许峴瑋先生初步任期为自上市日期起计三年,梁乾原先生、王建源先生及林道基先生任期分别自2020年11月16日、2020年12月15日及2021年8月13日起计一年,均可连续自动续期一年[155] - 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当时三分之一董事将轮席退任,各董事须最少每三年于股东周年大会退任一次[156] - 高级管理层(董事除外)薪酬零至100万的有2人[158] - 本年度已付/应付国卫核数服务(年度审核服务)费用为130千新加坡元,非核数服务费用为0,总计130千新加坡元[159] - 公司已委任卢咏欣女士为公司秘书,自2016年9月19日起生效[165] - 提名政策为提名委员会提供关键筛选标准及原则以物色并评估董事候选人[152] - 董事会负责制定及检讨公司的企业管治政策及常规等多项职能[157] - 董事负责编制集团本年度综合财务报表[160] - 董事会负责建立、维持及检讨集团的内部监控系统[163] - 有意提呈建议或动议的股东可按程序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68] - 持有公司附有表决权的实缴股本不少于10%的股东有权书面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69] - 公司需在收到要求书后2个月内召开股东特别大会,若董事会未能在21日内召开,要求人可自行召开,公司需
中安控股集团(08462) - 2021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