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1957 & CO.(08495) - 2023 - 中期财报
1957 & CO.1957 & CO.(HK:08495)2023-08-11 06:07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未经审核收益约2.235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364亿港元增加约63.9%[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未经审核经调整除税项及政府补助前亏损约1060万港元,2022年为1580万港元[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未经审核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090万港元,2022年为820万港元[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集团未经审核收益约1.107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9190万港元增加20.5%[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集团未经审核经调整除税项及政府补助前亏损约90万港元,2022年为经调整溢利360万港元[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集团未经审核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30万港元,2022年为溢利670万港元[6] - 2023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2.43928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57307亿港元[10]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为8083.6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9421.6万港元[10]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为3.24764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51523亿港元[10]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为6262.8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7578.1万港元[10] - 2023年6月30日负债总额为262,136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75,742千港元增长49.16%[11] - 2023年上半年期内亏损10,929千港元,2022年上半年期内亏损8,233千港元[12]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34,468千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283千港元[13]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7,488千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112千港元[13]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3,569千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26,640千港元[13] - 2023年6月30日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7,445千港元,2022年6月30日为67,818千港元[13] - 2023年上半年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所用现金为12,424千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114千港元[13][14] - 2023年上半年折旧及摊销为41,629千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26,818千港元[13]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4,420千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902千港元[1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所得税前亏损10,59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亏损8,656千港元[24][2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分部资产总计324,764千港元,分部负债总计262,136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分别为251,523千港元、175,742千港元[2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益及收入净额1,77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1,002千港元[24][25][2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收入407千港元,融资成本4,420千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2千港元、902千港元[24][2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折旧及摊销39,19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5,373千港元[24][2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成本净额为4013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900000港元[29]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2.85港仙,2022年同期亏损2.14港仙[31] - 2023年6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为204830000港元,较期初增加111497000港元[33] - 2023年6月30日无形资产账面净值为802000港元,较期初减少60000港元[34] - 2023年6月30日对联营公司的投资为0,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438000港元[36]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6617000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2004000港元[36]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20324000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785000港元[37] - 2023年6月30日银行借款即期为47465000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14295000港元[37] - 银行借款于2023年6月30日的加权平均实际利率为每年5.8厘,2022年12月31日为每年5.2厘[3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银行借款还款期1年内为8261千港元,1至2年为8805千港元,2至5年为26413千港元,超过5年为3986千港元,总计47465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分别为6482千港元、5979千港元、18708千港元、2001千港元,总计33170千港元[40] - 六个月回顾期内,公司收益约99.8%来自香港餐厅经营,约0.2%来自开业前咨询及餐厅管理服务;收益从2022年约136.4百万港元增加约63.9%至2023年约223.5百万港元[47]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已耗用存货成本分别约为60.8百万港元及41.0百万港元,分别占总收益约27.3%及30.3%[53] - 员工成本从2022年上半年约5850万港元增加47.9%至2023年同期约8650万港元[54] - 折旧及摊销从2022年上半年约2680万港元增加至2023年同期约4160万港元[58] - 租金开支从2022年上半年约310万港元增加45.2%至2023年同期约450万港元[62] - 水电费从2022年上半年约450万港元增加至2023年同期约600万港元,占收益百分比从3.3%降至2.7%[63] - 其他经营开支从2022年上半年约1850万港元增加55.1%至2023年同期约2870万港元,占收益百分比从13.6%降至12.8%[65] - 所得税从2022年上半年开支约5万港元变为2023年同期抵免约100万港元[66] - 融资成本从2022年上半年约90万港元增加至2023年同期约440万港元[67] - 期内亏损从2022年上半年约870万港元增加至2023年同期约960万港元[6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2年12月31日约6320万港元减少16.9%至2023年6月30日约5250万港元[72] - 银行借款从2022年12月31日约3320万港元增加至2023年6月30日约4750万港元,加权平均浮动利率为每年约5.8厘[73]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银行已抵押存款为510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910万港元减少[75]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为12.2%,上升归因于期间提取银行借款,2022年6月30日为净现金状况[77]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已订约但未确认为负债的资本开支约91.4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2.2万港元[81]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餐厅经营收益223,107千港元,餐饮管理及咨询服务收益350千港元,总收益223,457千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135,490千港元、887千港元、136,377千港元[24][25][2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餐厅经营分部溢利3,352千港元,餐饮管理及咨询服务分部溢利327千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亏损7,514千港元、溢利882千港元[24][25] - 2023年按菜式划分收益,上海菜75249千港元占33.7%,日本菜60473千港元占27.1%,泰国菜31230千港元占14.0%,越南菜30820千港元占13.8%,意大利菜25335千港元占11.4%;2022年分别为40205千港元占29.7%、33653千港元占24.9%、27517千港元占20.3%、16783千港元占12.4%、17332千港元占12.7%[48] - 上海式餐厅收益从2022年约40.2百万港元增加约87.1%至2023年约75.2百万港元[48] - 日式餐厅收益从2022年约33.7百万港元增加约79.5%至2023年约60.5百万港元[49] - 泰式餐厅收益从2022年约27.5百万港元增加约13.5%至2023年约31.2百万港元[50] - 越式餐厅收益从2022年约16.8百万港元增加约83.3%至2023年约30.8百万港元[51] - 意式餐厅收益从2022年约17.3百万港元增加约46.2%至2023年约25.3百万港元[52] 公司业务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6年2月3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附属公司主要从事餐厅经营以及餐饮管理及咨询服务[15] - 公司餐厅经营收益主要来自香港客户,餐饮管理及咨询服务收益主要来自香港及中国客户,主要资产位于香港[2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及2022年,均无单一外部客户占公司收益超过10%[25] - 香港利得税按16.5%的税率计提拨备,税务优惠上限为165000港元[2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合营企业尚未产生收益[7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重大投资及其他重大投资或收购资本资产计划[79][80][87] - 回顾期内,集团100%收益于香港产生,香港经济困境或当局限制可能影响业务[83] - 已售存货成本、员工成本及折旧占集团大部分经营成本,食材价格、最低工资、租金等因素影响成本控制[84][85] - 对比招股章程业务计划,集团部分餐厅按计划开业,部分不再寻求开设,正洽谈中国新开业前咨询合约并举办营销活动[88][89] - 公司在香港运营13间餐厅,包括8间自有品牌和5间特许经营餐厅[91] - 新餐厅权八餐厅和御•家上海分别于2023年1月和7月开业[91] - 已续签3份租赁协议,海港城意大利餐厅租约延至2025年6月14日,形点上海餐厅租约延至2026年5月31日,又一城越南餐厅租约延至2024年9月13日[92]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有397名全职雇员及88名兼职雇员[82] - 又一城安南餐厅租赁协议续期一年,自2023年9月14日至2024年9月13日[111] - 海港城Paper Moon餐厅租赁协议续期两年,自2023年6月15日至2025年6月14日[112] - 新餐厅「御•家上海」于2023年7月22日开业[113] 公司股权及相关计划信息 - 2023年6月30日,董事王志荣通过胜隆投资有限公司持有72,000股公司股份,持股约0.02%[95] - 2023年6月30日,Real Hero Ventures Limited、蔡伟科、张美云分别持有274,350,000股公司股份,持股约71.45%[99] - 购股计划于2017年11月6日获批,有效期10年,剩余约4年2个月[10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未根据购股计划授出购股,可供授出购股涉及32,000,000股普通股,占上市日已发行普通股总数10%,占报告日已发行股份约8.33%[102] 公司合规及治理信息 - 公司须于2024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会计期间强制采纳多项新订准则、诠释及准则的修订本,正在评估其影响[21] - 六个月回顾期内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销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103] - 六个月回顾期内董事或其联系人无从事竞争业务或拥有相关权益[104] - 公司已采纳企业管治守则并在六个月回顾期内遵守所有适用条文[105] - 公司已采纳交易必守标准,董事在六个月回顾期内已遵守[106] - 审核委员会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已审阅集团六个月回顾期内中期业绩[108][109] 公司股息及收购信息 - 董事会不建议六个月回顾期内派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