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收益为90,32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92,508千港元[10] - 2023年第一季度毛利为6,27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381千港元[10] - 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所得溢利为3,85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570千港元[10] - 2023年第一季度除税前溢利为1,21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395千港元[10] - 2023年第一季度期内溢利为1,02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288千港元[10] - 2023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盈利为0.13港仙,2022年同期为0.16港仙[10] - 2023年第一季度摊薄每股盈利为0.13港仙,2022年同期为0.16港仙[10]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全面收入总额为1,04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318千港元[10][1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来自客户合约的收益为90,32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92,508千港元[31] - 公司总收益从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的约9250万港元减少约220万港元或2.4%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的约9030万港元[79][83] - 公司服务成本从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的约8810万港元减少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的约8400万港元,减幅约为4.7%[80][84] - 公司毛利从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的约440万港元增加约190万港元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的约630万港元,毛利率从约4.7%增加至约7.0%,增幅约为2.3个百分点[81][8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减少约60万港元[82][86] - 公司行政开支从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的约240万港元增加约10万港元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的约250万港元[88][92] - 公司融资成本从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的约120万港元增加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的约260万港元[89][93] - 公司所得税开支从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的约10万港元增加约10万港元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的约20万港元[90][94] - 公司期内溢利从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的约130万港元减少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的约100万港元[91][95] 公司股本及保留溢利情况 - 2023年4月1日公司股本为8,000千港元,6月30日为8,000千港元[12] - 2023年4月1日公司保留溢利为23,090千港元,6月30日为24,112千港元[12] 各业务线收益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住宅物业建筑服务收益为61,330千港元,2022年为40,177千港元;商业物业建筑服务收益2023年为28,992千港元,2022年为52,331千港元[31] - 2023年客户A应占收益为36,256千港元,2022年为40,805千港元;客户C 2023年为10,980千港元,2022年为17,158千港元;客户E 2023年为23,430千港元,2022年为2,066千港元[40] 其他收入、成本及税收相关变化 - 2023年汇兑收益为7千港元,2022年汇兑亏损为30千港元;2022年政府补助为588千港元,2023年无[43] - 2023年银行贷款及银行透支利息为2,616千港元,2022年为1,162千港元;2023年租赁负债利息为25千港元,2022年为13千港元[46] - 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三个月香港利得税期内拨备为193千港元,2022年为107千港元[48] - 两级利得税税率制度下,合资格集团实体首200万港元利润按8.25%征税,超过200万港元部分按16.5%征税;不合资格集团实体按16.5%统一税率征税[50] - 2021年小型微利企业年度应课税收入不超100万元,按应课税收入12.5%以20%税率计企业所得税[52][54] - 2022年小型微利企业年度应课税收入不超100万元,按应课税收入12.5%以20%税率计企业所得税;100 - 300万元部分按应课税收入25%以20%税率计[52][54] - 2023 - 2024年小型微利企业年度应课税收入不超300万元,按应课税收入25%以20%税率计企业所得税[52][54]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香港利得税不超200万港元应课税溢利按8.25%税率计算,超200万港元部分按16.5%税率计算[53] 董事薪酬及员工成本变化 - 2023年Q2董事薪酬1502千港元,2022年为1470千港元;员工成本总额2023年为14439千港元,2022年为13692千港元[57] - 2023年Q2员工成本在直接成本及行政开支中分别列支13255000港元和1184000港元,2022年分别为12354000港元和1338000港元[57][58] 每股盈利计算相关 - 2023年Q2计算每股盈利的盈利为1022千港元,2022年为1288千港元;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800000千股[64][66] 在建项目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有7个在建项目,原合约总额约58400万港元,报告期确认收益约6700万港元[69][72] 市场预测情况 - 预计2023年及2024年香港住宅完工量分别为19953个和26970个新单位[70][73] - 2022年香港写字楼完工面积351300平方米,预计2023年降至267200平方米,2024年降至105700平方米[75] - 2023年甲级写字楼新落成量将有250700平方米,其中深水埗、中环和西区分别占预计供应量的38%和25%,2024年甲级写字楼落成量将有86600平方米,其中观塘将占近一半预测落成量[77] 公司股权结构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周武林先生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公司6亿股股份,占公司股权百分比为75%[99] - 永盟控股有限公司直接持有6亿股股份,周武林先生和余立安先生分别拥有其83%及17%权益[101][103][105][107][115] - 周武林先生、余立安先生及永盟控股有限公司各自被视为控股股东[101][105][107][11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周武林先生、余立安先生及彼等各自联系人无公司或其相联法团股份等权益及淡仓[106][10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永盟控股有限公司持有公司6亿股股份,占股75%[11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侯白雪女士持有公司6亿股股份,占股75%[111] 公司合规及治理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及报告日期,董事未悉有与集团业务竞争业务或利益冲突[116][121] - 报告期内,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117][12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全体董事已遵守证券交易必守标准[118][123] - 直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未授出任何购股权[119][1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有适用守则条文[125] 审核委员会情况 - 公司于2018年1月25日成立审核委员会,书面职权范围于2018年11月12日修订[126][129]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龙卓华博士任主席[126][129]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的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及本季度报告[128][129] 公司董事情况 - 报告日期执行董事为周武林先生、余立安先生及黄锦文先生[130][132] - 报告日期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龙卓华博士、文润儿先生及王志勇先生[130][132] 报告发布及相关信息 - 本报告于2023年8月10日发布[130][132] - 本报告将在联交所网站“最新上市公司公告”页自登载日起计最少保留七日[131][132] - 本报告将载于公司网站(www.polyfaircurtainwall.com.hk)内[131][132] 公司股份代号信息 - 公司股份代号为8532[135] 财务报表编制及审核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按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编制,计量基准为历史成本基准[22][26] - 该报表未经公司独立核数师审核,但已由审核委员会审阅[23] 公司经营分部情况 - 公司仅呈列一个单一的经营分部,收益均来自香港,非流动资产大部分位于香港[32][33]
宝发控股(08532) - 2024 Q1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