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宝发控股(08532)
icon
搜索文档
宝发控股(08532) - 内部消息 - (1)进一步延迟刊发2025年度业绩及年报;(2)变更董事...
2025-08-22 20:50
业绩发布 - 公司2025年度业绩将于8月29日发布,年报9月8日发布[2][3] 会议安排 - 原定审议及批准2025年度业绩的董事会会议改期至8月29日[2][4] 股份情况 - 公司股份自2025年7月2日起暂停买卖,继续停牌待发全年业绩[2][5]
宝发控股发盈警 预计年度股东应占亏损不少于约1.147亿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8-15 19:55
财务表现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将取得至少约9120万港元毛损 而2024年同期为2410万港元毛利 [1]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预期不少于约1 147亿港元 而2024年同期为120万港元溢利 [1] 亏损原因 - 香港幕墙系统安装收入大幅下滑 [1] - 工程延误导致员工留任成本增加 [1] - 作为分包商施工品质未达标 产生高昂瑕疵修复费用 [1] - 多家分包商中途退出未完工项目 公司需接手完成相关工程而产生更高人力成本 [1]
宝发控股(08532) - 盈利预警及继续暂停买卖
2025-08-15 19:33
业绩总结 - 预计2025财年录得至少约9120万港元毛损,上年度约2410万港元毛利[4] - 预计2025财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不少于约1.147亿港元,上年度溢利约120万港元[4] 未来展望 - 2025年度全年业绩预期于2025年8月22日或前后公布[5] 其他新策略 - 公司股份自2025年7月2日上午9时起暂停买卖,直至公布2025年度全年业绩[6] 原因说明 - 毛损及亏损因香港幕墙系统安装收入下滑等因素[5]
宝发控股(08532) - 董事会召开日期
2025-08-12 19:01
业绩相关 - 2025年8月22日召开董事会会议审议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全年业绩及刊发[4] - 考虑建议派发末期股息(如有)[4] 交易状态 - 公司股份2025年7月2日上午9时起暂停买卖并继续停牌,待刊发2025年全年业绩[5] 人员信息 - 公告日期执行董事为周武林、余立安、黄伟文[7] - 公告日期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龙卓华、文润儿、孙瑞[7] 公告安排 - 公告将在联交所及公司网站刊登,自刊登日起最少保留七日[7]
宝发控股(08532) - 有关延迟刊发2025年全年业绩的补充公告及2025年年度报告;及股份继续...
2025-08-11 21:47
业绩发布 - 2025年年度业绩公告延迟因财务人员离职[3] - 预计2025年8月22日前发布年度业绩,8月31日前刊发年报[5] - 延迟发布违反GEM上市规则第18.49条[5] 财务工作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财政年度,财务团队从2人增至4人[6] - 已聘外部专业会计师事务所协助会计工作[6] - 已向审计师提供大部分重大未解决事项[4] 内控审查 - 已聘内部监控顾问对销售及固定资产流程进行内控审查轮换计划[7] - 年报公布后考虑一个月内再聘请评估内控缺失[7] 公司决策 - 董事会建议完善财务管理政策,预计年报发布后三个月内采纳[10] - 审核委员会建议成立沟通群组、安排专门审查会议并进行事前审计工作安排[10] 股份情况 - 公司股份于2025年7月2日上午9时起暂停买卖并继续停牌[11]
宝发控股(08532) - 月报表 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截至2025年7月31日)
2025-08-05 19:12
股份情况 - 公司法定/注册股份数目为50亿股,面值0.01港元,法定/注册股本为5000万港元[1] - 上月底和本月底已发行股份总数均为8.48744亿股,库存股份数目均为0[2] 授权情况 - 公司确认本月证券发行或库存股份出售或转让已获董事会授权批准[5]
宝发控股盘中最低价触及0.021港元,创近一年新低
金融界· 2025-04-18 16:59
公司股价表现 - 截至4月18日收盘 宝发控股报0 022港元 较上个交易日平盘 [1] - 当日盘中最低价触及0 021港元 创近一年新低 [1] - 当日主力资金流入13 517万港元 流出11 913万港元 净流入1 60万港元 [1]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6年 是一站式外墙及幕墙工程解决方案分包商 [2] - 业务范围包括设计服务(开发设计 结构计算 施工图绘制)和项目管理服务(材料采购 物流安排 安装工程 现场管理 完工后服务) [2] - 已完成20多个外墙及幕墙工程项目 涵盖商业及住宅楼宇 包括啟德区天寰大型住宅综合项目 [2] 公司竞争优势 - 在外墙及幕墙工程行业拥有卓越往绩 [2] - 与主要供应商及客户保持稳定牢固的业务关系 [2] - 具备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的能力 [2] - 管理团队拥有丰富经验及专有技术知识 [2] 行业前景与公司战略 - 香港政府利好政策将增加住宅 商业楼宇及公共基建项目数量 [2] - 外墙及幕墙行业已从细分市场发展为建筑行业的独立分支 [2] - 公司计划提升财政实力 扩大经营团队以增强项目承接能力 [2]
宝发控股(08532) - 2025 - 中期财报
2024-12-06 16:56
财务表现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益为185,663千港元,毛利为10,365千港元,期内溢利为2,070千港元[12]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每股基本盈利为0.26港仙,摊薄每股盈利为0.26港仙[1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收益為185,663千港元,去年同期為186,471千港元[41] - 住宅物業建築服務收益為184,871千港元,去年同期為146,796千港元[41] - 商業物業建築服務收益為792千港元,去年同期為39,675千港元[41] - 主要客戶A的收益為130,314千港元,去年同期為100,315千港元[44] - 主要客戶B的收益為47,829千港元,去年同期為31,611千港元[44] - 其他收入、收益及虧損總額為1,518千港元,去年同期為500千港元[47] - 銀行利息收入為412千港元,去年同期為265千港元[47] - 項目管理費收入為1,000千港元,去年同期為0千港元[47] - 匯兌收益為106千港元,去年同期為235千港元[47] - 银行借款及银行透支利息为4,975千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5,464千港元有所下降[49] - 其他借款利息为3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0[49] - 香港利得税为235千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322千港元有所下降[51] - 董事薪酬为3,004千港元,与2023年同期持平[56] - 员工成本总额为23,386千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27,572千港元有所下降[56] - 核数师酬金为300千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295千港元有所增加[56] - 使用权资产折旧为753千港元,与2023年同期持平[56] - 短期租賃租金为200千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201千港元略有下降[56] - 员工成本于直接成本及行政开支中支销,分别为21,353千港元和2,033千港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25,256千港元和2,316千港元[58] - 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1,661千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765千港元有所增加[63]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分别为185.7百万港元及186.5百万港元,维持相对稳定[110]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服务成本分别为175.3百万港元及175.4百万港元,维持相对稳定[110] - 公司毛利由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11.1百万港元减少至2024年同期的10.4百万港元,毛利率由5.9%下降至5.6%[110] - 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由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1.0百万港元增加至2024年同期的1.5百万港元[110]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行政费用分别为4.5百万港元及5.0百万港元,维持相对稳定[112]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财务成本分别为5.0百万港元及5.5百万港元,维持相对稳定[113] - 公司所得税费用由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0.3百万港元减少至2024年同期的0.2百万港元[114] - 期内溢利由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0.8百万港元增加至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2.1百万港元[115] - 行政开支由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5.0百万港元减少至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4.5百万港元[116] - 融资成本由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5.5百万港元减少至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5.0百万港元[117] - 所得税开支由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0.3百万港元减少至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0.2百万港元[118] 资产负债情况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总资产为337,999千港元,总负债为275,172千港元,净资产为75,829千港元[14]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贸易应收款项为32,128千港元,合约资产为235,181千港元,银行结余及现金为337,999千港元[14]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144,408千港元,银行和其他借款为129,583千港元,租賃負債为778千港元[14] - 非流动负债中的其他借款为600千港元[18] - 其他应付款项为532千港元[18] - 资产净值从73,261千港元增加至75,297千港元[18] - 股本为8,000千港元[18] - 权益总额从73,261千港元增加至75,297千港元[1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保留溢利为26,397千港元[2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合约资产中的建筑合约资产为235,181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98,382千港元有所增加[6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合约应收款项为32,128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84,630千港元有所减少[6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在建合约的应收保留金为62,146,000港元,去年同期为59,729,000港元[7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32,128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84,630千港元有所减少[7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中0-30天的款项为30,140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55,240千港元有所减少[77] - 截至2024年9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中31-90天的款项为968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29,390千港元有所减少[77] - 截至2024年9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中90天以上的款项为1,020千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0[77] - 截至2024年9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为144,940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49,040千港元有所减少[8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98,166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03,084千港元有所减少[8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总借款为129,583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49,492千港元有所减少[89] - 公司银行贷款中,有抵押贷款为105,732千港元,无抵押贷款为15,901千港元[89] - 公司银行透支金额为4,970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4,517千港元有所增加[89] - 公司来自关联方的无抵押贷款为2,980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4,500千港元有所减少[89] - 公司按要求或一年内偿还的贷款为121,300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36,577千港元有所减少[91] - 公司一年以上但不超过两年的贷款为1,957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674千港元有所增加[91] - 公司两年以上但不超过五年的贷款为1,679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4,820千港元有所减少[91] - 公司五年以上的贷款为1,667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921千港元有所减少[91] - 公司浮息银行贷款总额为121,633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40,475千港元有所减少[93] - 公司有抵押银行透支按最优惠利率减1.25%计息,金额为4,970千港元[93] - 2024年9月30日,有抵押银行贷款为105,732,000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20,437,000港元有所减少[96] - 2024年9月30日,银行透支为4,970,000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4,517,000港元有所增加[96] - 有抵押银行贷款的实际年利率介乎7.0%至9.3%,较2024年3月31日的7.2%至7.4%有所上升[96] - 无抵押银行贷款的实际年利率介乎3.1%至9.7%,较2024年3月31日的3.5%至7.4%有所上升[96] - 2024年9月30日,其他借款约为2,980,000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4,500,000港元有所减少[96] - 2024年9月30日,已发行及缴足的普通股为800,000千股,金额为8,000千港元[99] - 2024年9月30日,董事及由董事或其亲屬控制的公司所持物業已質押,有抵押银行贷款总额为94,769,000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09,542,000港元有所减少[102][103] - 未偿还借款于2024年9月30日为约129.6百万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约149.5百万港元减少[122] - 资产负债比率由2024年3月31日的约57.8%减少至2024年9月30日的约52.2%[123]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3,857千港元[24]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53千港元[24]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6,165千港元[24] - 期末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420千港元[24] - 现金及银行结余于2024年9月30日为约10.4百万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约12.7百万港元减少约2.3百万港元[115] - 已质押银行存款于2024年9月30日为约37.1百万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约36.6百万港元增加约0.5百万港元[115] 员工情况 - 员工人数由2023年9月30日的117人减少至2024年9月30日的102人[137] - 员工总成本(包括董事薪酬)由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27.6百万港元减少至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23.4百万港元[137]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共有102名员工,较2023年同期的117名有所减少[143] - 员工成本(包括董事酬金)总额约为23.4百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7.6百万港元有所下降[143] 股东及股权结构 - 周武林先生通过受控制法团持有600,000,000股股份,占公司股本的75%[150] - 周武林先生和余立安先生分别持有永盟控股有限公司83%和17%的股份[150] - 永盟控股有限公司被视为公司的控股股东[150] - 截至2024年9月30日,除上述披露外,公司董事或最高行政人员及其各自的联系人未持有公司或其相联法团的股份、相关股份、可换股票据或债权证的任何权益及淡仓[154] - 公司于2024年9月30日的已发行股本中,C.N.Y. Holdings Limited持有600,000,000股,占公司股本的75%[158] - 侯白雪女士(周先生的配偶)被视为持有600,000,000股,占公司股本的75%[158] 公司治理及合规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或其任何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公司上市证券[16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所有董事确认已遵守GEM上市规则第5.48至5.67条所载的必守标准[16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已应用GEM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的原则及守则条文,并已遵守所有适用守则条文[16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未授出任何购股权[16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及直至报告日期,董事未获悉任何董事或控股股东及其各自的紧密联系人的业务或权益与集团业务构成或可能构成竞争[16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董事未获悉任何人士(非公司董事或最高行政人员)在公司股本中拥有须披露的权益或淡仓[15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已就董事进行证券交易采纳不逊于GEM上市规则第5.48至5.67条所载必守标准的操守
宝发控股(08532) - 2025 - 中期业绩
2024-11-29 19:2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185,66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86,471千港元;期内溢利为2,07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765千港元[5]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26港仙,2023年为0.10港仙;摊薄每股盈利2024年为0.26港仙,2023年为0.10港仙[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全面收入总额为2,03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780千港元[5] - 换算海外业务所产生的汇兑差额,2024年为 - 34千港元,2023年为15千港元[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3,002千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13,788千港元;流动资产为337,999千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362,825千港元[7]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流动负债为275,172千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302,220千港元;流动资产净值为62,827千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60,605千港元[7]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75,829千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74,393千港元;资产净值为75,297千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73,261千港元[7] - 截至2024年9月30日,股本为8,000千港元,储备为67,297千港元;2024年4月1日股本为8,000千港元,储备为65,261千港元[7][10]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3,85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6,730千港元[1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 45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 - 68千港元[1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6,16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8,410千港元[1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2,76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748千港元[1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42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2,724千港元[1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客户合约的收益为185,66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86,471千港元[2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总计1,51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500千港元[3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成本为5,04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5,522千港元[3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开支为23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22千港元[3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计算中盈利为1661千港元,股份加权数为800000千股;2023年同期盈利765千港元,股份加权数800000千股[41] - 报告期内集团未购入物业、厂房及设备,2023年同期约63200港元[42] - 2024年9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余约10.4百万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减少约2.3百万港元;已质押存款约37.1百万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减少约0.5百万港元;未偿还借款约129.6百万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149.5百万港元);资产负债率由2024年3月31日约57.8%减至2024年9月30日约52.2%[82]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分别约为185.7百万港元及186.5百万港元,维持相对稳定[73]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服务成本分别约为175.3百万港元及175.4百万港元,维持相对稳定[74] - 公司毛利由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约11.1百万港元减至2024年约10.4百万港元,毛利率由约5.9%降至约5.6%,下降约0.3个百分点[75] - 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由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约0.5百万港元增至2024年约1.5百万港元[76] - 期内溢利由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约0.8百万港元增至2024年约2.1百万港元[81] - 2024年9月30日公司雇员102名,2023年9月30日为117名[9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员工成本(包括董事酬金)总额约为2340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2760万港元[92]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客户A应占收益为130,314千港元,客户B为47,829千港元;2023年同期客户A为100,315千港元,客户B为31,611千港元,客户C为19,377千港元[30] - 2024年9月30日合约资产(建筑)235181千港元,3月31日为198382千港元;合约应收款项(计入贸易应收款项)9月30日为32128千港元,3月31日为84630千港元[43] - 2024年9月30日在建合约应收保留金62146000港元,2023年为59729000港元[46] - 2024年9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32386千港元,减呆坏账拨备258千港元后为32128千港元;3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84888千港元,减呆坏账拨备258千港元后为84630千港元[48] - 2024年9月30日逾期90日或以上的贸易应收款项结余1020000港元,不被视为违约,3月31日无此类情况[50] - 2024年9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144940千港元,分类为流动负债的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144408千港元;3月31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149040千港元,分类为流动负债的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148508千港元[51] - 2024年9月30日银行借款总计129,583千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149,492千港元[54] - 2024年9月30日有抵押银行贷款为105,732千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120,437千港元[54] - 2024年9月30日无抵押银行贷款为15,901千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20,038千港元[54] - 有抵押银行贷款实际年利率2024年9月30日介乎7.0%至9.3%,2024年3月31日为7.2%至7.4%[62] - 银行透支实际年利率2024年9月30日为3.1%至5.2%,2024年3月31日为4.8%至5.0%[63] - 无抵押银行贷款实际年利率2024年9月30日介乎3.1%至9.7%,2024年3月31日为3.5%至7.4%[63] - 2024年9月30日有抵押银行贷款总额94,769,000港元以公司一名董事及相关公司所持物业作抵押,2024年3月31日为109,542,000港元[61][67]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有4个在建项目,合约总金额约558百万港元,报告期确认收益约182.1百万港元;报告期获一个合约总金额约18.6百万港元项目,未动工[69] 税务政策相关 - 合资格集团实体首2百万港元溢利的利得税税率为8.25%,超过2百万港元的溢利按16.5%征税[34]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9月30日止期间,香港利得税就不超2百万港元应课税溢利按8.25%计算,超2百万港元部分按16.5%计算[34] - 2019 - 2020年小型微利企业年度应课税收入不超100万元部分按应课税收入25%、税率20%计所得税,100 - 300万元部分按应课税收入50%、税率20%计所得税;2021年不超100万元部分按应课税收入12.5%、税率20%计所得税,100 - 300万元部分按应课税收入50%、税率20%计所得税;2022 - 2024年不超100万元部分按应课税收入12.5%、税率20%计所得税,100 - 300万元部分按应课税收入25%、税率20%计所得税[35] 公司运营成本相关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董事薪酬3004千港元,员工成本总额23386千港元,核数师酬金300千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37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753千港元,有关租赁物业的短期租赁租金200千港元[37]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主要管理人员薪金及其他短期福利为2,650千港元,退休福利计划供款为9千港元[67] 股本及股权结构相关 - 法定股本于2024年3月31日及9月30日均为50,000千港元,对应股份数5,000,000千股[64] - 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于2024年3月31日及9月30日均为8,000千港元,对应股份数800,000千股[64] - 2024年9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本为8.0百万港元,已发行普通股股份数目为800,000,000股[84] - 2024年9月30日周武林先生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公司6亿股股份,股权百分比为75%[96] - 2024年9月30日周武林先生在永盟控股有限公司持有83股股份,股权百分比为83%;余立安先生持有17股股份,股权百分比为17%[100] - 2024年9月30日永盟控股有限公司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公司6亿股股份,股权百分比为75%;侯白雪女士通过配偶权益持有公司6亿股股份,股权百分比为75%[104] 市场预测相关 - 预计2024年及2025年香港住宅楼宇完工量分别为22,267个和25,531个新单位;2024 - 2025年写字楼落成量分别为156,300平方米和136,100平方米,甲级写字楼新落成量分别为146,000平方米和126,400平方米,中环及西区两年预计供应量占比分别为43%和40%[70] 公司合规及治理相关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及直至报告日期,董事未获悉公司各董事或控股股东及彼等各自紧密联系人有与集团业务构成竞争的业务或权益[107] - 报告期内,公司或其任何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本公司上市证券[108] - 全体董事确认在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已遵守证券交易必守标准[109] - 直至2024年9月30日,集团未授出任何购股权[110]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有适用守则条文[111] - 公司于2018年1月25日成立审核委员会,其书面职权范围于2018年11月12日修订[113]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龙卓华博士任主席[113]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及中期报告[113] 股息及公告相关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及自报告期末以来无派付、宣派及拟派股息,董事不建议就该期间派付股息[38][39] - 公告日期为2024年11月29日[114] - 公告将在联交所网站自登载日起最少保留七日,并载于公司网站[114]
宝发控股(08532) - 2024 - 年度业绩
2024-07-31 22:23
企业所得税情况 - 2024年和2023年均无计提企业所得税,因2024年应课税溢利被税项亏损抵销,2023年无应课税溢利[2] - 中国附屬公司須按應課稅收入的25%計算企業所得稅,2024及2023課稅年度無應課稅溢利,未計提中國所得稅[27] - 2023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小型微利企业年度应课税收入中不超300万元人民币的部分,按应课税收入的25%以20%税率计算企业所得税[68] 薪酬与成本费用变化 - 2024年董事薪酬6449千港元,2023年为6343千港元;2024年员工成本总额56762千港元,2023年为53884千港元[3] - 2024年核数师酬金600千港元,2023年为595千港元;2024年确认为开支的成本156608千港元,2023年为114017千港元[3] - 2024年融资成本10765千港元,2023年为6972千港元[22] - 2024年即期稅項-香港利得稅年內撥備638千港元,2023年为465千港元;2024年遞延稅項112千港元,2023年为5千港元;2024年所得稅開支750千港元,2023年为470千港元[25] - 服务成本由2023年约3.138亿港元增加至2024年约4.032亿港元,增幅约为28.5%[89] - 行政开支2023年及2024年分别约为900万港元及920万港元,维持相对稳定[91] - 所得税开支由2023年约50万港元增加约30万港元至2024年约80万港元[92] - 融资成本由2023年约700万港元增加至2024年约1080万港元[98] - 2024年3月31日公司雇员153名(2023年:140名),员工成本(包括董事酬金)总额约为5680万港元(2023年:5390万港元)[132] - 行政开支增加517,融资成本增加15[158] 股息分配情况 - 2024年和2023年均无向普通股股东派付或建议派付股息[4]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任何末期股息(2023年:零)[128] 收入与利润指标变化 - 2024年年内全面收入总额1227千港元,2023年为3009千港元[8] - 2024年银行利息收入774千港元,2023年为186千港元;2024年项目管理费用收入2000千港元,2023年为0[22] - 2024年收益为427,341千港元,2023年为330,715千港元;2024年毛利为24,127千港元,2023年为16,936千港元;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1,987千港元,2023年为3,488千港元;2024年年內溢利为1,237千港元,2023年为3,018千港元[32] - 年內其他全面開支扣除所得稅,換算海外業務所產生的匯兌差額2024年为(10)千港元,2023年为(9)千港元[31]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全面收益总额减少532千港元[61] - 2024年来自客户合约的收益为427,341千港元,2023年为330,715千港元;其中住宅物业建筑服务2024年为373,819千港元,2023年为234,797千港元;商业物业建筑服务2024年为53,522千港元,2023年为95,918千港元[65]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年初计入合约负债并于年内确认的收益为1,829千港元[70] - 集团总收益由2023年约3.307亿港元增加约9660万港元或29.2%至2024年约4.273亿港元[94] - 年内溢利由2023年约300万港元减至2024年约120万港元[93] - 毛利由2023年约1690万港元增加约720万港元至2024年约2410万港元,毛利率由约5.1%上升至约5.6%,增加约0.5个百分点[95] 资产与负债指标变化 - 2024年非流动资产13788千港元,2023年为20692千港元;2024年流动资产净值60605千港元,2023年为57881千港元[9] - 2024年流动负债30220千港元,2023年为244471千港元;2024年非流动负债1132千港元,2023年为6539千港元[9] - 2024年资产净值73261千港元,2023年为72034千港元;2024年权益总额73261千港元,2023年为72034千港元[9] - 應收賬款方面,2024年0至30日为55,240千港元,2023年为23,840千港元;31至90日2024年为29,390千港元,2023年为2,728千港元;90日以上2024年为0千港元,2023年为2,227千港元[55] - 因取消強積金與長期服務金對沖機制,年內溢利減少淨額532千港元,其他應付款項增加532千港元,資產淨值減少532千港元[45][46] - 2024年建筑合约的应收工程保留金为65,992千港元,2023年为50,464千港元;未发票据营业收益2024年为135,662千港元,2023年为140,958千港元[75] - 2024年合约负债-建筑为3,113千港元,2023年为1,829千港元[75]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为149,040千港元,分类为流动负债的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为148,508千港元[76] - 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中,0至30日为49,551千港元,31至60日为8,941千港元,61至90日为11,896千港元,90日以上为32,696千港元;2023年对应分别为20,352千港元、7,114千港元、5,556千港元、19,440千港元[76] - 2024年3月31日现金及银行结余约1270万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约1450万港元减少约180万港元[100] - 2024年3月31日已质押存款约为3660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约为3600万港元[100] - 2024年3月31日须按要求或一年内偿还的未偿还借款约为1.489亿港元(2023年:1.644亿港元),须于一年后偿还的未偿还借款则约为60万港元(2023年:500万港元)[100] - 2023年3月31日流动比率约1.2倍,2024年3月31日约为1.2倍;资产负债比率由2023年3月31日的约62.3%下降至2024年3月31日的约57.8%[100] - 2024年3月31日已发行股本为800万港元,已发行普通股股份数目为8亿股[101] - 2024年3月31日质押银行存款约3660万港元(2023年:3600万港元)、贸易应收款项总额约为2000万港元(2023年:1980万港元)、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约1140万港元(2023年:1230万港元)[103] - 2024年3月31日并无现金存款质押予第三方(2023年:440万港元),作为第三方授出履约担保(2023年:1210万港元)的担保[103] 每股盈利情况 - 取消強積金與長期服務金對沖機制前每股基本及攤薄盈利0.22港仙,調整淨額(0.07)港仙,列報每股基本及攤薄盈利0.15港仙[47]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1237000港元,就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而言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800000千股[82] - 公布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经审核综合全年业绩及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比较数字,基本(港仙)为11、0.15、0.38,摊薄(港仙)为0.15、0.38[147] 公司业务与运营情况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附屬公司主要在香港提供外牆設計、項目管理服務及幕牆系統安裝[35] - 董事預期公司有足夠資源於可預見未來繼續經營,編製財務報表採用持續經營會計基準[50] - 取消雇主使用强积金供款所产生的累算权益对冲遣散费及长期服务金的做法将于2025年5月1日正式生效[58] - 公司预期应用除综合财务报表所述外的其他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不会对可预见未来的综合财务报表造成重大影响[63] - 2024年3月31日,集团有四个在建项目,初步合约总金额约为5.483亿港元,其中约3.961亿港元已确认为收益[80] - 2024年及2023年3月31日,集团并无任何重大资本承担[108] - 公司于2017年5月25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18年2月23日于联交所GEM上市[149] - 公司于2018年1月25日成立审核委员会,其书面职权范围于2018年11月12日修订[136] - 公司股份自2024年7月2日上午九时正起暂停于联交所买卖,申请自2024年8月1日上午九时正起恢复买卖[140] 会计政策相关情况 - 合資格集團實體首2百萬港元溢利的利得稅稅率為8.25%,超過2百萬港元的溢利按16.5%徵稅;不符合資格的集團實體溢利按16.5%劃一稅率徵稅[26] - 本年度应用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等对集团综合财务报表无影响[152] - 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以“重大会计政策资料”取代“主要会计政策”[15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会计政策变动对年初权益结余、现金流量无影响,对溢利及综合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