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NIU HOLDINGS(08619) - 2022 - 年度财报
NIU HOLDINGSNIU HOLDINGS(HK:08619)2022-06-30 20:40

公司年报与行业情况 - 公司向股东提呈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的年报[13]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香港建筑行业整体市况相对稳定,但业内整体收入增长放缓[15] - 香港政府推出“北部都会区”等发展计划,为建造业带来新商机[15] 公司业务概述 - 公司为专注于全面结构及岩土工程设计领域的建筑工程顾问,主要于香港及澳门提供服务[20] - 公司顾问服务涵盖结构工程、岩土工程、若干土木工程执业领域及材料工程等[2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益从上一财政年度约7730万港元增加约2.3%至约7910万港元[20] - 收益增加主要由于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建设新物业的结构及岩土工程顾问服务收益增加约650万港元[20] - 公司收益从2021财年约7730万港元增至2022财年约7910万港元,增幅约2.3%[22] - 服务成本从2021财年约4920万港元增至2022财年约5310万港元,增幅约8.1%,2022财年员工成本占总服务成本约89.1%(2021财年约86.8%)[24] - 毛利从2021财年约2820万港元减少约220万港元至2022财年约2600万港元,下降约7.7%,整体毛利率从2021财年约36.4%降至2022财年约32.8%[25] - 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或亏损从2021财年约590万港元降至2022财年约170万港元,下降约72.1%[26] - 2022年3月31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平值变动产生亏损约290万港元[27] - 2022财年,一间联营公司投资出现减值亏损约190万港元[28] - 一般及行政开支从2021财年约2360万港元减少约220万港元或9.5%至2022财年约2140万港元[30] - 2022财年分占一间联营公司亏损约180万港元[31] - 2022财年公司亏损约470万港元(2021财年溢利约630万港元)[34] - 流动比率从2021年3月31日约5.2倍减至2022年3月31日3.4倍[37] 联营公司投资情况 - 2021年7月22日,公司发行1.92亿股新普通股,以每股0.128港元的价格收购联营公司OPS 23.4%已发行股本,总投资成本2457.6万港元[43][44]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持有OPS 2340股,占被投资方股份约19.83%,占集团总资产约15.0%,账面价值1802万港元,应占业绩 - 177.3万港元,已确认减值亏损 - 186.1万港元,投资成本2457.6万港元[47] - 卖方保证OPSHK在保证期间经审核纯利不低于600万港元,2022年4月审核报告显示已达成溢利保证[45][46] - 根据买卖协议,卖方授予买方认购期权,买方最多可额外收购660股OPS股份,代价为514.8万港元,截至2022年3月31日未行使[49][50] 公司负债与融资情况 - 2022年3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2021年3月31日:无)[51] - 2022年3月31日,公司及其附属公司获授一般银行融资,由410万港元银行存款及公司企业担保作抵押(2021年3月31日:410万港元)[53] 员工情况 - 2022年3月31日,集团聘用141名雇员(2021年3月31日:125名),截至该日年度员工成本约5550万港元(截至2021年3月31日年度:约5290万港元)[56] - 公司已聘请19名新初高级工程人员及实习绘图员处理结构工程领域新项目,2022年3月31日员工成本约860万港元,为新员工购买电脑及软件金额约70万港元[61] - 公司已聘请18名新初高级工程人员处理土木工程领域新项目,2022年3月31日员工成本约530万港元[63] - 公司已聘请一名经验丰富的建筑资讯模型工程师,升级电脑设备及服务器等基础设施,2022年3月31日产生员工成本以及电脑及服务器基础设施成本约70万港元[63] - 公司已聘请一名新初级工程人员处理材料工程领域新项目,2022年3月31日员工成本约10万港元[63] 所得款项使用情况 - 公司自股份发售收取所得款项净额约2690万港元,截至2022年3月31日已使用1700万港元,未动用990万港元,预计2023年3月31日前用罄[58] - 支持及扩充结构及岩土工程团队指定所得款项净额1180万港元,已使用930万港元,未动用250万港元[58] - 扩大及发展土木工程团队指定所得款项净额790万港元,已使用530万港元,未动用260万港元[58] 公司人员购置情况 - 公司于2022年3月31日已购四套建筑资讯模型软件许可及电脑设备,金额约19.4万港元[63] - 公司于2022年3月31日已支付约4.5万港元赞助工程人员参加建筑资讯模型培训课程[63] - 公司于2022年3月31日已以约10万港元收购一间公司[63] 公司董事及员工履历 - 执行董事陈延年博士66岁,自2017年8月25日担任董事,于工程行业拥有逾37年经验[66] - 陈延年博士于1984年7月于邓迪大学以优异成绩取得工程文凭,1988年7月于英国邓迪大学取得哲学博士学位[69] - 陈延年博士拥有多项专业资格,如1990年3月获英国工程委员会注册为特许工程师等[70] - 鄺保林65歲,自2017年8月25日任董事,11月21日調任執行董事,於工程行業有逾40年經驗[72] - 梁雪瑤28歲,自2021年12月6日起為公司執行董事,曾於2015 - 2018年任建築助理,2018年轉入娛樂行業[80] - 文國興46歲,自2021年12月6日起為公司執行董事,於樹藝及園藝行業有超過15年經驗[80] - 蔡偉石73歲,自2018年8月27日起為獨立非執行董事,任提名委員會主席及審核委員會薪酬委員會成員[83] - 鄺保林1981年11月取得香港理工大學土木及結構工程副學士,2000年11月取得香港大學工程(土木工程)科學碩士學位[79] - 梁雪瑤2015年8月取得墨爾本大學環境學學士學位,主修建築學,現就讀香港大學建築學院碩士學位[80] - 文國興2008年6月取得加利福尼亞大學園藝學理學士學位,2016年4月取得林肯大學管理學博士學位[81] - 鄺保林自1994年1月起任黃鄭顧問工程師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該公司自2017年8月29日起為公司全資附屬公司[77] - 文國興2016 - 2018年任香港園境承造商協會副主席,2019 - 2020年任主席,現為顧問[81] - 文國興自2016年10月起任資歷架構下的樹藝及園藝業行業培訓諮詢委員會主席,2020年6月任樹藝及園藝業發展諮詢委員會非官方成員[81] - 蔡先生自2004年9月起任遠東酒店實業有限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84] - 施家殷先生56歲,自2018年8月27日起為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88] - 邵玉明女士28歲,自2021年12月6日起為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91] - 施先生於1990年10月及1993年4月分別取得新南威爾斯大學建築學士學位及項目管理碩士學位[89] - 邵女士於2015年9月獲得香港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士學位,主修會計學[92] - 邵女士自2021年3月起為國際信息系統審計協會註冊信息系統審計師[92] - 邵女士自2021年5月起為香港會計師公會註冊會計師[92] - 邵女士自2022年2月起成為英格蘭及威爾斯特許會計師公會會員[92] - 施先生於1995年2月至2013年8月任Aedas Limited董事總經理等職[89] - 施先生於2010年11月至今任KYSS Properties Limited董事[89] - 方智威先生51岁,于工程行业拥有约27年经验,自2002年3月起任职于黄郑香港[94] - 香兆祺先生78岁,于工程行业拥有约51年经验,1969年4月开始工作,2018年8月调任为技术总监[95] - 黄文富先生69岁,于工程行业拥有逾18年经验,自2005年12月起任职于黄郑香港[96] - 李锡均先生57岁,于工程行业拥有逾31年经验,自1991年8月起任职于黄郑香港[98] - 魏伟彬先生52岁,于工程行业拥有约27年经验,1999年9月开始工作,2018年8月调任为技术总监[98] - 朱雨田博士66岁,于工程行业拥有约40年经验,1992年9月至2016年5月于香港屋宇署任职[100] - 陈晖博士64岁,于工程行业拥有约23年经验,1984至1988年8月在中国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任职[103] - 方智威先生1994年11月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2000年11月取得土木工程深造文凭,2015年7月取得香港城市大学法律博士学位[94] - 香兆祺先生1967年6月毕业于国立台湾大学,取得土木工程学士学位[96] - 黄文富先生1974年6月毕业于国立台湾大学,取得工程科学学士学位,1980年4月于泰国取得亚洲理工学院工程硕士学位[96] - 财务总监兼公司秘书陈国威2017年10月加入集团,在财务及会计领域约有12年经验[105]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情况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范围由全面结构及岩土工程顾问服务组成,占集团约98%的收益[113] - 相比2021年度,2022年度集团扩大环境、社会及管治关键绩效指标报告范围,涵盖深圳办事处[113]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详述集团2022年在环境、社会及管治方面活动、挑战和措施[114]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遵照联交所GEM证券上市规则附录二十所载《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编制[115] 公司沟通情况 - 集团通过股东大会等与股东及投资者沟通,其关注企业管治系统等[119] - 集团通过客户支援热线等与客户及业务伙伴沟通,其关注隐私保护等[119] - 集团通过培训等与雇员沟通,其关注职业发展等[119] - 集团通过管理层会议等与分包商沟通,其关注公平招标等[119] - 集团通过合规顾问等与监管机构及政府机关沟通,其关注遵守规则及法律等[119] 公司环境目标与数据 - 公司以2022年为基准,目标在2026年3月31日止年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密度[132] - 2022年公司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密度较2021年减少约38.52%[132] - 2022年公司能源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范围2)为98.28吨二氧化碳当量,2021年为120.43吨[132] - 2022年公司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范围3)为18.42吨二氧化碳当量,2021年为16.90吨[132] - 2022年公司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116.70吨二氧化碳当量,2021年为137.33吨[132] - 2022年公司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密度为0.83吨二氧化碳当量/雇员,2021年为1.35吨[132] - 2022年3月31日公司根据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范围有141名全职雇员,2021年为102名[133] - 2022年公司确认已就环境、社会及管治议题设立合适及有效的管理政策及内部监控系统[125] - 2022年公司不知悉任何严重违反环境相关法律法规而对公司产生重大影响的情况[129] - 公司业务性质决定运营期间不会产生大量废气排放[130] - 公司以2022年为基准,目标在2026年度减少无害废物总量密度[138] - 2022年无害废物弃置总量密度维持在每名雇员排放约0.03吨,纸张3.84吨、墨盒0.07吨、无害废物总量3.91吨[140] - 公司以2022年为基准,目标在2026年度减少能源消耗总量密度[144] - 2022年能源消耗总量密度较2021年减少约44.70%,外购电力248,790.00千瓦 时、能源消耗总量248,790.00千瓦 时、能源消耗总量密度1,764.47千瓦 时/雇员[144] - 2021年外购电力325,480.00千瓦 时、能源消耗总量325,480.00千瓦 时、能源消耗总量密度3,190.98千瓦 时/雇员[144] - 2022年公司无用水消耗记录,用水效益目标不适用[146] - 公司核心业务对环境及自然资源影响有限,但会减少业务运营负面影响[148] - 2022年公司制订气候变化政策及进行评估,以识别并缓解潜在气候相关风险[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