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NIU HOLDINGS(08619) - 2023 - 中期财报
NIU HOLDINGSNIU HOLDINGS(HK:08619)2022-11-14 22:42

财务收益情况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45,472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36,502千港元[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收益为25058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9644千港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为45472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36502千港元[29] - 来自兴建新物业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为37835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2911千港元[27] - 来自翻新/保养现有物业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为5048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6680千港元[27] - 来自其他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为2589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6911千港元[2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从约3650万港元增加约900万港元或24.6%至约4550万港元[61][64] 财务盈利情况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为16,092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1,043千港元[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溢利为3,063千港元,2021年同期亏损597千港元[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间溢利为2,268千港元,2021年同期亏损953千港元[9] - 2022年4月1日至9月30日期内溢利为2268千港元,而2021年4月1日至9月30日期内亏损953千港元[1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226.8万港元,2021年同期亏损95.3万港元[44]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20港仙,2021年同期亏损0.09港仙[44] - 公司毛利由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约1100万港元增加约510万港元至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约1610万港元,整体毛利率由约30.3%增加至约35.4%[66] - 公司于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录得溢利约230万港元,而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则录得亏损约100万港元[74] 资产负债情况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24,129千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24,794千港元[11]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为101,799千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95,591千港元[11]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31,312千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27,872千港元[11]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70,487千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67,719千港元[11]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为92,469千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89,953千港元[11] - 2022年9月30日未经审核的总计为92469千港元,较2021年9月30日的70096千港元有所增加[15] - 于2022年9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扣除亏损拨备)为2718.7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2817.9万港元[48] - 于2022年9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270.8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164.5万港元[52] - 于2022年9月30日,年假及长期服务金拨备为240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214.5万港元[52] - 于2022年9月30日,应计费用及其他应付款项为479.6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447万港元[52]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于一间联营公司的权益按成本计量为2.4576亿千港元,减值亏损及公允价值变动后为1.7287亿千港元[56] - 流动比率由2022年3月31日的约3.4倍减至2022年9月30日的约3.3倍[75] - 2022年9月30日及2022年3月31日,集团并无借款,资本负债比率不适用[75] 现金流量情况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6462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5592千港元[18]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494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91千港元[18]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155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492千港元[18]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3813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3909千港元[18] 成本开支情况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员工成本总额为2926.2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2606.3万港元[3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开支为79.5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35.6万港元[3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约为150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23.6万港元[47] - 服务成本由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约2550万港元增至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约2940万港元,增幅约15.4%[65] - 公司一般及行政开支由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约900万港元增加约260万港元或28.8%至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约1160万港元[70] - 公司所得税开支由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约40万港元增加约40万港元或1.2倍至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约80万港元[73] - 2022年9月30日,集团聘用148名雇员,2021年9月30日为135名;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员工成本约2930万港元,2021年9月30日约为2610万港元[86] - 支持及扩充结构及岩土工程团队,2022年9月30日员工成本约1100万港元,购买新电脑及软件约80万港元[88] - 扩大及发展土木工程团队,2022年9月30日员工成本约700万港元[88] - 扩充办公室基础设施及建筑资讯模型升级,2022年9月30日员工及设备成本约80万港元,购买软件许可及设备约19.4万港元,支付培训赞助约4.5万港元[90] - 支持及扩充材料工程及楼宇修复服务领域,2022年9月30日员工成本约10万港元[90] 其他收支情况 - 截至2022年及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其他收入分别约为240万港元及70万港元,增加约2.4倍[68] - 公司截至2022年及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其他亏损分别约为300万港元及310万港元,小幅减少约5.1%[69] 股息及股权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中期股息,2021年同期也无派息[43]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中期股息[120] - 公司法定股本股份数目为15亿股,股本为1.5亿千港元;2022年9月30日已发行及缴足股份数目为11.52亿股,股本为1.152亿千港元[55] - 2022年9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数为11.52亿股[103][111] - 陈博士和邝先生通过万年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分别间接持有公司29.69%股份,共持有3.42072亿股[95][96][102][104][110] - 万年地产发展有限公司由陈博士及邝先生分别拥有约68.2%及约31.8%权益,持有公司3.42072亿股普通股,占公司股本总额约29.69%[101][102][104][110] - Julia Gower Chan女士和Leung Kwai Ping女士分别因配偶权益持有公司3.42072亿股普通股,占比29.69%[109][110] - 黄文轩先生为实益拥有人,持有公司1.21458亿股普通股,占比10.54%[109] 上市款项使用情况 - 公司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2690万港元,直至2022年9月30日已使用2150万港元,未动用540万港元预计于2023年3月31日前使用[92] 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行为[115] 企业管治情况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及报告日期,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偏离第A.1.8条未为董事责任投保[11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无董事违反证券交易规定买卖准则及公司行为守则[119] 购股权情况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未授出购股权,当日无尚未行使购股权[121] 审核委员会情况 - 公司于2018年8月27日成立审核委员会[123] - 审核委员会根据企业管治守则条文的书面职权范围符合GEM上市规则[123] - 审核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向董事会推荐外聘核数师、监督外聘核数师独立性等[123] - 审核委员会现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邵玉明女士任主席[123]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及批准集团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123] 董事会情况 - 报告日期董事会包括四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24] - 报告日期董事会主席为陈延年博士[124] 公司收购情况 - 公司根据收购一家联营公司发行股份,金额为24,576千港元[14] - 2022年9月30日,集团以约10万港元收购一家公司[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