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变化 - 公司收益从2022财年约7910万港元增至2023财年约8690万港元,增加约780万港元或9.8%[24] - 服务成本从2022财年约5310万港元增至2023财年约6240万港元,增加约930万港元或17.4%[26] - 毛利从2022财年约2600万港元降至2023财年约2450万港元,下降约150万港元或5.6%[27] - 毛利率从2022财年的32.8%降至2023财年的28.2%[27] - 其他收入及收益或亏损从2022财年约170万港元增至2023财年约340万港元,增加约1.1倍[28] - 所得税开支从2022财年约100万港元增至2023财年约170万港元[30]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益从约7910万港元增加约9.8%至约8690万港元[33] - 2023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公平值变动产生亏损约70万港元[35] - 2023年对一间联营公司投资出现减值亏损约290万港元[36] - 一般及行政开支从约2140万港元增加约0.7百万港元或3.4%至约2210万港元[38] - 2023年及2022年融资成本分别约为30万港元及20万港元[39] - 流动比率由2022年的约3.4倍减至2023年的2.7倍[41] - 2023年公司录得溢利约190万港元,2022年为亏损约470万港元[51] - 2023年公司无借款,资本负债比率不适用[54] 公司发展策略 - 2023年公司将利用现有资源发展新商机,提高溢利[20] - 公司会从营运和财务角度密切监察香港和中国整体情况,采取行动赶上形势转变[20] - 公司可能招聘专业人员或收购业务或公司,为客户提供更全面服务[20] 营运资金与融资 - 公司营运资金需求主要通过营运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应付,长远由内部现金流量及额外融资提供资金[31] - 公司获授一般银行融资,由210万港元银行存款及企业担保作抵押[58] 所得款项使用情况 - 公司自股份发售收取所得款项净额约2690万港元,直至2023年3月31日已使用2240万港元,未动用450万港元[60][68] - 支持及扩充结构及岩土工程团队计划所得款项净额1180万港元已全部使用,已聘请23名新人员,2023年3月31日员工成本约1100万港元,为新员工购买电脑及软件约80万港元[60][62] - 扩大及发展土木工程团队计划所得款项净额790万港元已全部使用,已聘请20名新人员,2023年3月31日员工成本约790万港元[60][63] - 扩充办公室基础设施及建筑资讯模型升级计划所得款项净额130万港元已全部使用,2023年3月31日产生员工及设备成本约90万港元,购买软件许可及设备约19.4万港元,支付培训赞助约4.5万港元,租用额外办公室约10万港元[60][63] - 支持及扩充材料工程及楼宇修复服务领域计划所得款项净额10万港元已全部使用,已聘请1名新人员,2023年3月31日员工成本约10万港元[60][63] - 收购或投资于建筑及物业开发行业公司计划所得款项净额460万港元,已使用10万港元收购一间公司,未动用450万港元预计于2024年3月31日前用尽[60][63] - 公司各指定用途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预计于2024年3月31日前用罄[60] 业务风险 - 公司业务运营依赖专业人员,尤其是管理团队[62] - 公司投标定价预计时间及成本可能与实际偏离,服务费用可能因项目未如期竣工无法全额支付,承受贸易应收款项信贷风险[69] 公司管理层信息 - 陈延年博士和邝保林先生自2017年8月25日担任董事,后调任执行董事,负责公司策略规划及整体业务发展等,分别有逾37年和40年工程行业经验[73][76] - 黄郑顾问工程师有限公司自2017年8月29日起为公司全资附属公司[81][86] - 邝先生自2022年2月8日起已辞任恒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但仍为主要管理人员[82] - 陈博士于1984年7月于邓迪大学以优异成绩取得工程文凭,1988年7月于英国邓迪大学取得哲学博士学位[87] - 陈博士于1990 - 2016年间获得多项专业资格,如1990年3月获英国工程委员会注册为特许工程师等[88] - 陈博士在1997 - 2019年间取得多项成就,如1997 - 1998年担任香港工程师学会材料部主席等[90] - 公司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团队大多在集团平均服务时间达12年[119] 员工情况 - 2023年公司聘用143名雇员,员工成本约为5980万港元[59] - 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男性受训雇员占比22.02%,细分占比66.67%,每名雇员平均受训时数0.22;女性受训雇员占比32.43%,细分占比33.33%,每名雇员平均受训时数0.22[101] - 2023年3月31日,公司共有146名雇员(2022年:141名),其中男性105名,女性36名[127] - 2023年3月31日,按年龄组划分,18 - 30岁雇员63名,31 - 45岁28名,46 - 65岁39名,66岁或以上11名[127] - 2023年3月31日,按地区划分,香港雇员112名,中国大陆29名[127] - 2023年3月31日,按雇佣类别划分,全职雇员141名[127] - 2023年3月31日,按雇员类别划分,一般雇员118名[127] - 公司为工人提供抗热服、防护装备,定期维护电器及机器,在工作地点附近安排清凉饮用水供应及有遮蔽的休息区[130] - 董事会性别比率达28.6%,雇员总数性别比率为25.3%[131] 业务运营情况 - 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按地域划分,香港业务数量为44,澳门为2[106] - 2023年公司未收到任何与产品及服务有关的重大投诉[110] 公司治理架构与会议 - 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举行四次审核委员会会议[157] - 提名委员会由两名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蔡伟石先生为提名委员会主席[159] - 薪酬委员会由两名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施家殷先生为薪酬委员会主席[157] - 各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次数均为4/4[138] - 公司将向股东发通函提供获董事会提名候选人资料并邀股东提名,通函载登记期[136] - 提名委员会负责招募合适人选加入董事会,董事会对董事遴选及委任承担最终责任[145] - 审核委员会需向董事会建议委聘及重新委聘外聘核数师及相关委聘条款[156] - 所有董事初始任期为自委任日期起计三年,须根据细则退任及重选连任[162] - 提名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检讨董事会架构等,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举行一次会议[185][186] 董事培训与发展 - 各董事培训类型均为阅读有关企业管治事务及董事职责及责任的刊物及最新新闻资讯[155] - 公司建议董事出席相关研讨会以增进及重温知识技能[15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全体董事参与持续专业发展,部分独立非执行董事培训情况为4/4[164][166] 风险管理与内部监控 - 审核委员会认为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制度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有效且充足[165]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通过建立及维持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遵守企业管治守则原则D.2[176] - 公司制定内部监控系统,组成部分包括监控环境、风险评估、监控活动等[177][178][179] - 公司委任一独立内部控制顾问对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进行独立评估[180]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及报告日期,董事会不知悉对集团持续经营能力构成重大疑问的重大不确定因素[18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充足有效[194] - 公司采纳三级风险管理方法应对风险[195] 内幕消息与法规遵守 - 公司有内幕消息政策并按需更新检讨[196] - 2023年公司不知悉严重违反健康及安全法规重大影响情况[198] - 2023年公司录得零宗工伤事故及零天相关工作损失日数[198] - 过去三年(含2023年)公司无因工伤死亡个案[198] 员工安全与健康措施 - 公司组织雇员参加职业安全及环境监控培训[200] - 公司设立紧急与逃生程序应对安全事故[200] - 公司确保现场作业雇员持有有效建造业安全培训证书[200] - 公司采取措施应对新冠肺炎保障员工及伙伴健康安全[200]
NIU HOLDINGS(08619) - 2023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