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品牌与院校合作 - 公司计划通过三所大学提升教育品牌影响力,并作为教育产品与服务的示范院校,为与其他院校合作打下基础[10] - 公司三所大学的专业质量、课程质量和综合实力将得到巩固,以保持在民办教育行业的领先地位[10] - 公司三所大学均提供本科、专科、专升本课程,并在报告期内取得丰硕成果[89] - 三所大学2022年新生报到人数超1.7万人,同比增长17.1%[105] - 三所大学2022年在校生总人数为52,882人,同比增长15.92%[90] - 大连学院专升本学生人数同比增长99.4%,达到2,812人[90] - 成都学院专升本学生人数同比增长112.0%,达到3,610人[90] - 广东学院专升本学生人数同比增长105.2%,达到2,994人[90] - 2022年三所大学学生合计获得1,295项国家级学科竞赛奖与2,543项省级学科竞赛奖[11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三所大学2022届本专科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均达到90%以上[110] - 大连学院校园容量为24,525,利用率为75.9%[113] - 成都学院校园容量为17,888,利用率为115.8%[113] - 广东学院校园容量为15,647,利用率为86.6%[113] - 三所大学合计获批了6个新本科专业,其中包括3个职教本科专业[132] - 2022年公司三所大学合计获得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4项[135] - 2022年公司三所大学合计获批188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与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136] - 2022年公司三所大学合计新增床位7,000余张,可容纳超过5.8万名学生就读[137] - 公司2022年全日制学历高等教育服务收入为1,175,294千元,同比增长14.6%[128] - 公司2022年全日制学历高等教育服务收入为人民币11.753亿元,同比增长14.6%,主要由于三所大学在校学生人数及平均学费的增长[182] 数字化人才与教育科技 - 健康医疗科技和数字媒体技术领域的人才需求持续扩大,导致数字化人才的结构性短缺[9] - 公司坚持“教育+科技”的研发策略,加大教育资源的研发投入,强化研发创新,迭代升级智慧教育平台,丰富数字化人才培养创新产品[38] - 公司计划加大研发投入,升级打造高水平研发团队,构建基于平台、数据、资源的智慧化教育生态产品体系[84] - 公司聚焦数字技术和健康医疗领域专业建设,提升教师对数字化、智慧化工具及资源的运用能力[84] - 公司设立东软教育科技元宇宙研究院,推出生命与健康元宇宙科普云展馆及元宇宙医疗数字人解剖实验室[64] - 东软教育在线平台成功入选人社部推荐100家优质线上职业技能培训平台及数字资源[62] - 东软教育两项案例获评2021年度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校企合作 双百计划”典型案例[63] - 公司依托创新的4S特色服务模式,向本科院校和职业院校输出一流的教育产品与服务,赋能社会公众终身学习[52] - 公司2022年智慧教育平台、教学内容与实验实训室等多种产品实现收入约人民币8,200万元,同比增长19.1%[141] - 公司2022年新取得了4项国家级、1项省级及8项市级的各类培训资质[150] - 公司2022年推出了为个体学习者提供IT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服务的专业频道——“东软IT云学堂”[144] 企业管治与董事会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的《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确保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合规[7] - 公司将持续检讨和监督企业管治常规,确保遵守企业管治守则[6]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层在报告日期前三年内未在其他上市公司担任董事职务[15][20][24][28]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层在教育行业和科技领域拥有丰富的从业经验[18][23][25]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层在多家关联公司担任董事职务,包括东软控股和东软集团[23] - 公司董事会包括九名董事:一名执行董事、五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41] - 公司董事长刘积仁博士为集团核心创始成员,曾任及现任多家成员公司的董事、理事长或董事长[43] - 公司非执行董事张应辉博士自2003年2月起加入集团,现任多家公司董事、理事或董事长[29] - 公司非执行董事孙荫环先生自2011年11月起担任东软控股董事,现任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30]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刘淑莲博士自2017年5月起担任东软集团独立董事,具备专业会计及财务管理经验[34][35]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曲道奎博士自2018年8月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向董事会提供独立意见和判断[42] 财务表现与收入 - 公司2022年度经调整纯利为年内利润扣除基于股份的薪酬开支人民币3,785,000元及汇兑收益净额人民币8,593,000元[80] - 公司2022年总收入为1,548,382千元,同比增长13.6%[100] - 公司2022年净利润为385,416千元,同比增长28.0%[100] - 公司2022年经营利润为597,788千元,同比增长34.0%[100] - 公司2022年研发开支为41,507千元,同比下降10.0%[100] - 公司2022年总收入为人民币15.484亿元,同比增长13.6%[156] - 教育资源收入为人民币1.823亿元,同比增长30.1%,主要由于专业共建收入快速增长[156] - 数字工场收入为人民币4430万元,同比下降32.0%,主要由于数字工场模式转型[156] - 公司2022年毛利为人民币6.667亿元,同比增长12.7%,主要由于收入增长高于成本增长[158] - 公司2022年研发开支为人民币4150万元,同比下降10.0%,主要由于前期研发项目基本完成[160] - 公司2022年其他收入为人民币1.887亿元,同比增长67.4%,主要由于政府补助和租金收入增加[161] - 公司2022年经调整纯利为人民币3.806亿元,同比增长23.0%[168] - 公司2022年与69所院校展开产业学院和专业共建合作,合作项目总数增长至323个,覆盖学生近2.5万人,实现收入约人民币8000万元[174] - 公司2022年通过多种渠道对1.4万余名学员提供技能培训服务,实现收入约人民币4900万元[181] - 继续教育服务收入约为人民币146.5百万元,同比增长10.5%[183] - 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约为385.4百万元,同比增长35.6%[186] - 所得税开支约为人民币132.1百万元,同比增长70.2%[185]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1,183.8百万元[190] - 银行借款总额约为人民币2,386.3百万元[190] - 流动负债净值约为人民币225.2百万元,较去年减少[192] - 公司员工薪酬总成本为人民币631.1百万元,较去年增加[198] - 全职教师占雇员总数的65.8%[198] - 公司拥有东软睿新100%的净利润[186] - 公司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的未来计划[195] 继续教育与培训服务 - 公司将继续扩大继续教育服务业务规模,提升培训服务品质,打造线上线下融合、国内国际互动的特色继续教育模式[39] - 继续教育服务收入为146,508千元,同比增长10.5%[128] - 公司2022年大连学院获批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非学历继续教育服务标准化试点”[151] - 公司2022年大连学院获批教育部“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计算机类)”[151] 产业学院与合作项目 - 公司计划通过4S服务模式推动产业学院规模化发展,提升交付质量与效率,树立东软产业学院品牌[39] - 公司与云南普洱学院、老挝苏发努冯大学合作打造“一带一路数字产业学院”[82] - 公司2022年与69所院校展开产业学院和专业共建合作,合作项目总数增长至323个,覆盖学生近2.5万人,实现收入约人民币8000万元[174] 研发与创新 - 公司加大研发投入,为持续性发展和教育赋能积蓄力量[55] - 公司2022年研发开支为41,507千元,同比下降10.0%[100] - 公司2022年研发开支为人民币4150万元,同比下降10.0%,主要由于前期研发项目基本完成[160] 荣誉与奖项 - 公司荣获港股100强研究中心“杰出科技赋能教育企业”奖[79] - 公司东软教育科技产业园被评为大连软件产业30年最具活力产业园区[78] - 张霞博士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多项国家项目,包括国家973计划、863计划等,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7] - 张霞博士现任多个专业团体职务,包括计算机软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等[27] 其他 - 广东学院与西英格兰大学合作项目学费为68,000元/年[106] - 教育资源输出收入为182,278千元,同比增长30.1%[128] - 公司教育在线平台用户突破百万[82] - 公司年度服务学员突破5万人[82]
东软教育(09616) - 2022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