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收益为987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5.4%[9]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税前亏损为1324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盈利22590万元人民币[9]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为0.11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盈利2.41元人民币[9]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总收益为990万元人民币,较2021年同期的2.161亿元人民币减少2.063亿元人民币,降幅达95.4%[25] - 学术教育业务收益从2021年的2.121亿元人民币降至2022年的762.3万元人民币,降幅达96.4%[26]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毛损为40万元人民币,毛损率为4.0%,而2021年同期毛利为8290万元人民币,毛利率为38.4%[29] - 公司销售成本从2021年的1.332亿元人民币降至2022年的1030万元人民币,降幅达92.3%[28] - 公司其他收入从2021年的280万元人民币降至2022年的90万元人民币,降幅达67.3%[30] - 公司其他收益净额从2021年的亏损50万元人民币转为2022年的收益1020万元人民币,主要由于终止确认使用权资产及租赁负债的收益增加[31] - 公司销售及营销开支从2021年的580万元人民币降至2022年的60万元人民币,降幅达89.6%[32] - 公司内容与信息技术研究及培训开支从2021年的1690万元人民币降至2022年的100万元人民币,降幅达94.4%[33] - 公司行政开支从2021年的3580万元人民币降至2022年的1030万元人民币,降幅达71.3%[34] - 融资成本由2021年6月的400万元减少至2022年6月的20万元,降幅达94.3%,主要由于租赁物业数量减少[35] - 2022年6月所得税抵免为1.1万元,而2021年6月所得税开支为390万元,实际税率从17.4%下降[36] - 2022年6月亏损及全面开支总额为130万元,而2021年6月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为1870万元[37]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收益为9874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5.4%[86] - 2022年上半年毛亏损为394千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毛利润82906千元人民币[86] - 2022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1324千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除税前溢利22590千元人民币[86] - 2022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1313千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期内溢利18665千元人民币[86]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收益为8,603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同期的212,540千元人民币大幅下降[100] - 公司2022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29,450千元人民币,而2021年同期为盈利33,722千元人民币[100]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总收益为9,874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同期的216,144千元人民币大幅下降[106]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其他收入总计为901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同期的2,757千元人民币大幅下降[111]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为10,234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同期的477千元人民币亏損大幅改善[112] - 2022年上半年员工成本总计13,507千元,较2021年同期的77,613千元大幅下降[116]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每股基本亏损为827千元,而2021年同期为盈利18,665千元[118] 业务转型 - 公司已完全停止学术教育业务,转向提供课外个人素质课程、职业教育和海外教育咨询服务[10][11] - 公司因中国政府教育体制改革政策影响,关闭所有学术教育业务的自营教学中心[11] - 公司在中国提供课外个人素质课程,截至2022年6月30日,共有9个自营教学中心在运营,提供约900节课,吸引了1,697名学生报名[13][14] - 公司在中国提供职业教育,截至2022年6月30日,共有1个教学中心在运营,每月提供约32节课,吸引了86名学生报名[17][18] - 公司在中国提供海外教育咨询服务,截至2022年6月30日,共有1个服务中心在运营,吸引了8名学生报名[20][22] - 公司在中国提供课外个人素质课程的教职员工数目从2021年12月31日的0人增加到2022年6月30日的45人[15] - 公司在中国提供职业教育的教职员工数目从2022年5月30日的16人保持不变至2022年6月30日的16人[18] - 公司在中国提供课外个人素质课程的运营中心数目从2021年12月31日的5个增加到2022年6月30日的9个[14] - 公司在中国提供职业教育的运营中心数目从2022年5月30日的1个保持不变至2022年6月30日的1个[18] - 公司在中国提供海外教育咨询服务的运营中心数目从2021年12月31日的1个保持不变至2022年6月30日的1个[21] - 公司在中国提供课外个人素质课程的课程结构旨在激发学生对非学术科目的兴趣,培养实践技能,提高审美意识[15] - 公司在中国提供职业教育的课程旨在帮助18至30岁的成年人发展实践技能,以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17] - 公司计划扩大业务至中国以外的国家,如英国或美国,提供中小学私人教育服务[24] - 公司调整业务策略,导致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分配发生变化[61] - 公司关闭所有学术教育业务的自营教学中心,以应对2021年7月颁布的教育行业监管政策[62] - 公司重新分配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70百万港元和55.1百万港元,用于扩展中国境外教育业务、课外个人素质课程及职业教育[64] - 公司计划多元化业务组合,包括针对儿童及青少年的艺术、体育及舞蹈课外课程、职业教育和海外留学咨询[62] - 公司考虑将业务扩展至中国以外的国家,提供中小学私人教育服务[63] - 公司已停止中小學課後學術教育服務,轉型為提供職業教育、課外個人素質課程及海外教育諮詢服務[95] - 公司預計因業務調整將大幅減少成本及相關開支,包括租金、員工成本、分包支出及銷售營銷開支[97] 资产与负债 - 物业及设备从2021年12月的3640万元减少至2022年6月的3090万元,降幅为15.0%,主要由于终止学术教育业务自营教学中心场地租赁[38] - 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债务工具从2021年12月的2310万元增加至2022年6月的2380万元,增幅为2.7%,主要由于汇兑差额[39] - 其他应收款项从2021年12月的510万元增加至2022年6月的2280万元,增幅达344.8%,主要由于向供应商的预付款项增加[40] - 租赁负债从2021年12月的2280万元减少至2022年6月的830万元,降幅为63.6%,主要由于关闭学术教育业务自营教学中心[41] - 预收款项从2021年12月的4490万元减少至2022年6月的1450万元,降幅为67.6%,主要由于关闭学术教育业务自营教学中心[43] - 流动比率从2021年12月的4.1倍增加至2022年6月的10.0倍[48] - 资本负债比率从2021年12月的0.1下降至2022年6月的0.03[47] - 公司非流動資產從2021年底的64,551千元人民幣減少至2022年6月30日的38,174千元人民幣,主要由於物業及設備減少[87] - 公司流動資產從2021年底的264,990千元人民幣減少至2022年6月30日的236,362千元人民幣,主要由於銀行結餘及現金減少[87] - 公司流動負債從2021年底的65,301千元人民幣減少至2022年6月30日的23,635千元人民幣,主要由於預收款項減少[87] - 公司總資產減流動負債從2021年底的264,240千元人民幣減少至2022年6月30日的250,901千元人民幣[87] - 公司非流動負債從2021年底的17,477千元人民幣減少至2022年6月30日的5,623千元人民幣[88] - 公司資產淨額從2021年底的246,763千元人民幣減少至2022年6月30日的245,278千元人民幣[88] - 公司期內虧損及全面開支總額為1,313千元人民幣,其中非控股權益注資330千元人民幣[89] - 公司經營活動所用現金淨額從2021年的111,867千元人民幣減少至2022年的69,120千元人民幣[92] - 公司預收款項從2021年底的44,921千元人民幣減少至2022年6月30日的14,543千元人民幣[87] - 公司其他應收款項從2021年底的5,132千元人民幣增加至2022年6月30日的22,825千元人民幣[87]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65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同期的88,804千元人民币大幅减少[93]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01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同期的60,467千元人民币显著下降[93]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89,765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同期的262,801千元人民币减少[93]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非流動資產為49,874千元人民幣,流動資產為243,096千元人民幣,流動負債為198,967千元人民幣,非流動負債為4,941千元人民幣[101]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添置物业及设备1,015,000元,较2021年同期的12,911,000元显著减少[120]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新订楼宇使用租赁协议,确认使用权资产6,286,000元,较2021年同期的22,748,000元大幅下降[121]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为23,007千元,较2021年底的5,224千元大幅增加[122] - 公司持有的香港债务工具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2022年6月30日的公平值为23,758千元[124] - 公司持有的承兑票据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截至2021年12月31日,预期信贷亏损为人民币1,393,000元[125] - 银行结余及现金的年利率为0.001%至0.002%,与2021年12月31日持平[126] - 贸易应付款项中,0至30日的应付款项从2021年12月31日的71千元增加至2022年6月30日的259千元[127] -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总额从2021年12月31日的14,841千元减少至2022年6月30日的6,365千元[128] - 预收款项总额从2021年12月31日的44,921千元减少至2022年6月30日的14,543千元[129] - 租赁负债现值从2021年12月31日的22,757千元减少至2022年6月30日的8,279千元[130][131] - 2022年6月30日,租赁现金流出总额为人民币531,000元,较2021年同期的34,597,000元大幅减少[133] - 公司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债务工具在2022年6月30日的公平值为23,758千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3,135千元有所增加[152] - 公司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在2022年6月30日的公平值为5,000千元,与2021年12月31日持平[152] - 公司在2022年6月30日确认了账面总值为6,286千元的楼宇使用权资产和6,272千元的租赁负债[157] - 公司在2022年6月30日终止确认了账面总值为12,277千元的楼宇使用权资产和20,966千元的租赁负债[157] 股东与股权 - 公司主要股东瑞天国际持有公司62.01%的股份[82] - 公司主要股东百泰持有公司9.05%的股份[82] - 公司主要股东马文浩先生持有公司9.05%的股份[82] - 公司董事张先生通过瑞天国际全资拥有公司62.01%的股份[83] - 公司董事贾水林先生持有百泰24.35%的股份[83] - 公司董事单景超先生持有百泰10.35%的股份[83] - 2022年6月30日,张红军先生持有496,060,800股公司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的62.01%[76] - 2022年6月30日,贾水林先生持有72,360,000股公司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的9.05%[76] - 2022年6月30日,单景超先生持有72,360,000股公司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的9.05%[76] 员工与激励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员工总数从492名减少至374名,员工相关总成本从102.3百万元人民币降至14.6百万元人民币[65] - 公司于2020年采纳购股权计划和股份奖励计划,以激励和留任优秀员工[65][66][6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未根据购股权计划授出任何购股权[6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未根据股份奖励计划授出任何奖励股份,而去年同期授出了30,000,000股奖励股份[6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共有13,364,000股奖励股份失效,其中2,652,000股因相关承授人不再为公司员工而失效,10,712,000股因2021年度业绩目标未达成而失效[70]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授予股份奖励计划合资格参与者的奖励股份变动如下:张红军先生获得9,800,000股,单景超先生获得1,000,000股,贾水林先生获得800,000股,桑新香女士获得1,500,000股,袁朝霞女士获得170,000股[70]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共授予26,780,000股奖励股份,其中13,364,000股失效,13,416,000股逾期[72] - 2021年1月13日,每股股份收市价为0.97港元[72] - 购股权计划涉及股份总数不超过80,000,000股,占2020年7月15日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142] - 股份奖励计划可授出股份总数不超过公司股份的10%,受托人持有股份不超过已发行股份总数的3.95%[144] - 2021年1月14日,公司向52名雇员及4名董事授出17,400,000股及12,600,000股奖励股份[14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16,584,000股奖励股份已失效,其中3,220,000股因员工离职失效,10,712,000股因业绩目标未达成失效[14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预计无法达成2022年及2023年业绩目标,未计入与股份奖励计划相关的负债及开支[148] - 公司主要管理人员的短期福利在2022年6月30日为1,470千元,较2021年同期的6,922千元大幅减少[156] - 公司主要管理人员的离职福利在2022年6月30日为57千元,较2021年同期的158千元有所减少[156] 投资与收购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郑州大山云效科技有限公司以人民币1,000,000元收购河南中之创60%股权权益[53] - 大山培训以人民币5,000,000元认购中数文化33.33%经扩大股本,进军非同质化权益证明市场[56] - 股份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204.0百万港元,其中60.0%用于扩展中小学生课后学术教育服务及自营教学中心网络[58] - 截至公告日期,已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约72.9百万港元,主要用于自营教学中心的翻新及租金支付[59] - 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约131.1百万港元,预计将于2023年年末前使用[60] - 公司以人民币1,000,000元收购河南中之创60%股权,预计将扩展职业教育培训业务[136] - 河南中之创的可识别资产及负债公平值为-1,255千元,收购产生的商誉为1,753千元[137][138] - 收购河南中之创的非控股权益(40%)确认金额为人民币502,000元[139] - 收购河南中之创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流出净额为人民币230,000元[140] - 河南中之创在2022年上半年贡献的利润为人民币523,000元,收入为人民币755,000元[141] - 若收购在2022年1月1日完成,公司上半年收入将为人民币1,068,000元,亏损为人民币406,000元[141] - 公司于2022年7月7日以5,000千元的代价认购中数文化的33.33%经扩大注册股本,中数文化成为公司的联营公司[158]
大山教育(09986) - 2022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