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2021年收入为8.704亿人民币,较2020年的6.923亿人民币增长25.7%[7] - 2021年期间利润为1.100亿人民币,较2020年的1.058亿人民币增长4.0%[7] - 2021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润为9822万人民币,较2020年的9719万人民币增长1.1%[7] - 2021年总收入为人民币8.704亿元,较2020年同期的人民币6.923亿元增长25.7%[48][49] - 2021年净利润为人民币1.101亿元,同比增长4.1%,净利润率下降2.7%至12.6%[66][7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2021年销售成本为人民币5.713亿元,较2020年增长25.1%[51][53] - 2021年销售及营销开支为人民币1410万元,较2020年增长78.3%[56][57] - 2021年行政开支为人民币1.463亿元,较2020年增长49.7%[58][59] - 2021年金融资产减值拨回净额为人民币70万元,2020年为减值亏损净额人民币270万元[60][61] - 2021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为人民币1450万元,较2020年增长126.6%[62] - 2021年公司净融资收入为人民币320万元,较2020年增加270万元或540%[64][69] - 2021年所得税开支为人民币3540万元,较2020年增加16.1%[65][70] - 2021年其他净亏损为人民币1160万元,较2020年净收益减少1350万元[6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毛利率和净利率) - 2021年毛利率为34.4%,较2020年的34.1%略有提升[6] - 2021年净利率为12.6%,较2020年的15.3%有所下降[6] - 2021年毛利为人民币2.991亿元,毛利率为34.4%,较2020年提升0.3个百分点[52][54] - 社区增值服务毛利率为48.6%,较2020年提升4.4个百分点[54][55] 业务线表现(物业管理服务) - 物业管理服务收入为人民币5.071亿元,占总收入的58.2%,较2020年增长36.9%[49][50] - 截至2021年底,物业管理总合约建筑面积为4636万平方米,较2020年的3803万平方米增长21.9%[6] - 截至2021年底,物业管理总在管建筑面积为3111万平方米,较2020年的2490万平方米增长24.9%[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签约建筑面积为4636万平方米,在管建筑面积为3111万平方米[10][12] - 2021年合約建築面積達464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1.9%[31] - 在管建築面積達311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4.9%[31] - 合約項目數量309個,同比增長28.2%[31] - 在管項目數量233個,同比增長33.1%[31] - 獨立第三方開發商項目佔147個,在管面積2060萬平方米[33] - 新簽約項目80個,新增合約面積1053.1萬平方米[32] - 儲備轉化項目21個,新增在管面積241.1萬平方米[32] - 終止項目12個,減少在管面積220萬平方米[3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在管总建筑面积为31,110千平方米,较2020年的24,905千平方米增长24.9%[34][37][40] - 2021年新增38个非住宅项目,非住宅在管面积达8,455千平方米[38][40] 业务线表现(非业主增值服务) - 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为180.9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1.2%,其中案场服务占比48.7%(88.1百万人民币)[41][43] - 非業主增值服務涵蓋銷售案場管理等4大類業務[26][29] 业务线表现(社区增值服务) - 社区增值服务收入为182.4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27.5%,主要来自美居服务和社区零售业务增长[45][46] - 社区增值服务收入为人民币1.824亿元,占总收入的21.0%,较2020年增长27.5%[49] - 社區增值服務包括智能社區解決方案等6大類業務[27][29] 各地区表现 - 2021年住宅物业收入占比70.8%(359.1百万人民币),非住宅物业收入占比29.2%(148.0百万人民币)[40] - 浙江地区在管面积占比75.7%(19,679千平方米),收入占比75.7%(383.9百万人民币)[37] - 长江三角洲地区在管面积占比21.8%(9,393千平方米),收入占比21.8%(110.7百万人民币)[37] - 德信集团开发物业在管面积占比27.4%(6,884千平方米),收入占比27.4%(138.7百万人民币)[34] - 独立第三方开发物业在管面积占比52.8%(20,566千平方米),收入占比52.8%(267.8百万人民币)[34] - 公司业务覆盖中国38个城市,重点布局浙江及长三角地区[35][3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在中国指数研究院的物业百强评测中排名提升至第25位[13][15] - 公司签约成为2022年杭州亚运会官方指定物业服务提供商[13][15] - 公司推出高端服务品牌"DOTHINK SPACE"助力商办写字楼保值增值[13][15] - 公司建立智慧社区服务体系,推进物联网平台建设,提升工作效率并集约运营成本[17][20] - 公司在疫情期间推出无接触配送机器人服务,获得业主高度评价[17][20] - 公司发布首份碳中和白皮书,提出"T.H.I.N.K物业碳中和管理体系"[19] - 公司通过创新业务模式打造"15分钟生活圈",布局新零售、装修美居等服务[14][16] - 公司升级品牌系统,提出"未来城市生活关系服务商"的发展使命[18] - 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未来增长不及预期、物业协议续签不确定性、收购整合困难、关联方收入依赖、政策法规变化及成本上升风险[174][178] - 公司未面临重大信用风险及流动性风险,但需管理外汇汇率波动对经营业绩的影响[175][178] - 公司通过节能减排和废弃物管理措施以及采用环保设备来确保符合环保法规[191][192] - 公司致力于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关系,以确保业务稳定性[171] 其他财务数据 - 公司2021年总资产为12.385亿人民币,较2020年的4.449亿人民币增长显著[6] - 2021年现金及银行余额为4.999亿人民币,较2020年的2.292亿人民币增长118%[6] - 2021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118人民币元,较2020年的0.136人民币元有所下降[6] - 截至2021年底贸易应收及预付款项为人民币4.496亿元,同比增长149.8%[72][77] - 截至2021年底贸易应付款项为人民币2.496亿元,同比增长20.4%[73][78] - 2021年底现金及等价物为人民币7.508亿元,较2020年增长227.1%[75][79] - 2021年底流动比率提升至3.2倍(2020年:1.2倍)[76][80] - 截至2021年底受限现金为人民币2.50851亿元,无其他资产抵押[84][89] 员工和人力资源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员工总数为2,908人,较2020年的3,054人减少4.78%[91][94] - 2021年员工薪酬及福利支出总额为2.734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的1.957亿元增长39.7%[91][94] - 2021年公司为员工提供8,913次课堂培训及专业讲座,累计培训人数达47,736人次[92][94] - 公司采用绩效导向的薪酬制度,包含基本工资、奖金、绩效工资及年终分红[91][94] - 公司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91][94] 收购和投资 - 公司于2021年12月21日以588万元人民币收购杭州凯川投资管理有限公司39.2%股权,交易已完成[95][96] - 收购完成后杭州凯川成为公司合营企业[95][96] - 公司计划将部分上市募集资金用于收购或投资其他物业管理公司以扩大业务规模[93] - 截至报告日期公司无其他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收购计划[93] 管理层和董事会 - 执行董事胡一平负责集团整体业务发展及战略规划[97][100] - 唐先生于2019年荣获「2019中国物业经理人100强」及2020年12月荣获「2020(第四届)中国物业经理人评选长三角50强」[106][110] - 朱晓莉女士拥有超过18年的审计和财务经验,于2021年10月1日获委任为公司首席财务官[107][110] - 朱晓莉女士于1999年7月获得浙江财经学院经济学学士学位,2017年2月通过远程教育获得浙江大学土木工程(工程管理方向)学士学位[109][111] - 贾生华先生于2021年6月2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负责就公司运营及管理提供独立意见[112][115] - 贾生华先生自2006年6月起担任绿城中国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自2015年5月起担任杭州滨江房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自2018年12月起担任南都物业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115] - 贾生华先生于1989年7月获得西北农业大学农业经济与管理博士学位,自2000年12月起担任浙江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116] - 芮萌先生自2021年6月21日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负责提供集团运营及管理的独立建议[118][119] - 芮萌先生目前担任4家联交所上市公司的独立非执行董事,包括碧桂园服务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6098)和朗诗绿色集团有限公司(股份代号:106)[120] - 刘义兵先生拥有超过14年的物业管理经验,自2015年6月起担任常务副总裁,负责投资发展中心及商企事业部的运营管理[132][133] - 陈昕先生自2018年7月起担任总裁助理,负责品牌建设、业务发展及增值服务板块管理,曾主导“盛全优家”智慧社区平台项目[134][136] - 闞倩女士29岁,2020年7月获任总裁助理兼华中区总经理,负责协助总裁处理日常事务及华中区运营[139][140] 股息和财务报告 - 公司建议派发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每股股份0.059港元,总额约为59,994,000港元[154][160] - 公司2021年未派发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155][160] - 公司拥有三条业务线:物业管理服务、非业主增值服务和社区增值服务[152][158] - 公司2021年财务业绩和财务状况详情载于财务报第86至90页[153][159] - 公司储备变动详情载于综合权益变动表及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2[156][161] - 公司可供分派予股东的储备详情载于年报第153页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2[163][168] - 公司业务回顾和发展讨论载于年报第7至10页的主席报告和第11至23页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164] 上市和募集资金 - 公司通过首次公开募股(包括超额配股权全部行使)获得净收益约6.946亿港元,发行了1,000,000,000股新股[198] - 公司于2021年7月15日通过超额配股权全部行使获得净收益7.635亿港元,发行了16,851,000股新股[198] - 公司计划将65%的净收益(约4.96亿港元)用于扩大业务规模及提高市场份额[200] - 公司计划将10%的净收益(约7640万港元)用于多元化及扩展服务产品[200] - 公司计划将10%的净收益(约7640万港元)投资于信息技术和内部管理系统以改善服务质量和客户体验[200] - 公司计划将5%的净收益(约3830万港元)用于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和提升企业文化[200] - 公司计划将10%的净收益(约7640万港元)用于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目的[20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已实际使用净收益3070万港元,剩余7.328亿港元未使用[200] - 公司预计所有净收益将于2024年12月前使用完毕[200]
德信服务集团(02215) - 2021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