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营收情况 - 2017 - 2021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1.09877亿元、9.73207亿元、10.74278亿元、8.35314亿元、4.82392亿元(人民币),2021年为7362.7万美元[19] - 公司营收从2019财年的10.743亿人民币降至2020财年的8.353亿人民币,降幅22.2%,2021财年进一步降至4.824亿人民币(7360万美元),降幅42.3%[31] 公司净亏损情况 - 2017 - 2021年公司净亏损分别为9.3914亿元、5.58053亿元、4.86275亿元、22.23638亿元、3.27971亿元(人民币),2021年为5005.9万美元[19] - 2017 - 2021年归属于蘑菇街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分别为15.41039亿元、12.46409亿元、10.85255亿元、22.23638亿元、3.27971亿元(人民币),2021年为5005.9万美元[20] - 2019 - 2021财年公司净亏损分别为4.863亿、22.236亿和3.28亿人民币(5010万美元)[28] 基本每股净亏损情况 - 2017 - 2021年基本每股净亏损分别为2.77元、2.26元、0.87元、0.82元、0.12元(人民币),2021年为0.02美元[20]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情况 - 截至2017 - 2021年3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12.70289亿元、12.24393亿元、12.7671亿元、8.56567亿元、5.42076亿元(人民币),2021年为8273.7万美元[22] 公司总资产情况 - 截至2017 - 2021年3月31日,公司总资产分别为46.84453亿元、35.77521亿元、46.03776亿元、24.40756亿元、18.39856亿元(人民币),2021年为2.80816亿美元[22] 公司总负债情况 - 截至2017 - 2021年3月31日,公司总负债分别为11.88568亿元、6.95306亿元、5.56107亿元、4.60284亿元、3.8496亿元(人民币),2021年为5875.7万美元[22] 公司股东权益情况 - 截至2017 - 2021年3月31日,公司股东权益(赤字)/权益分别为 - 32.00747亿元、 - 45.02657亿元、40.47669亿元、19.80472亿元、14.54896亿元(人民币),2021年为2.22059亿美元[22] 公司股份支付费用情况 - 2017 - 2021年公司股份支付费用总额分别为2.0738亿元、1.6836亿元、10.3068亿元、3.2185亿元、2.6295亿元(人民币),2021年为401.3万美元[21] 公司经营活动亏损情况 - 2017 - 2021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亏损分别为10.71341亿元、8.47419亿元、5.7418亿元、20.72886亿元、4.28924亿元(人民币),2021年为6546.7万美元[19] 公司各活动净现金情况 - 2019 - 2021财年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使用量分别为3.25808亿、3.11789亿和7793.1万人民币[24] - 2019 - 2021财年公司投资活动净现金使用量分别为8283.6万、1.1315亿和9666.3万人民币[24] - 2019 - 2021财年公司融资活动净现金分别为4.14872亿、- 2933.2万和 - 1.19249亿人民币[24] 公司KOL相关数据情况 - 2020和2021财年,公司前10大KOL分别贡献总GMV的23.2%和43.7%[43] - 截至2020年3月31日和2021年3月31日,公司前10大KOL分别占所有KOL粉丝总数的9.4%和16.2%[43] 公司业务模式及前景评估情况 - 公司新业务运营历史有限,难以评估业务前景,历史业绩可能无法预示未来财务结果[26][27] - 公司从传统电商业务模式向KOL驱动、直播电商为主的互动电商模式转型,当前业务模式运营历史有限,难以评估业务和前景[30] 公司竞争风险情况 - 公司面临激烈竞争,若无法成功竞争,可能失去市场份额、用户、KOL和其他商业伙伴[36][37][38] 公司销售和营销费用情况 - 公司在2019、2020和2021财年的销售和营销费用分别为7.437亿人民币、6.132亿人民币和22980万人民币(3510万美元)[64] 公司合作关系风险情况 - 若无法维持和拓展与内容创作者(尤其是KOL)的关系,公司的收入和经营业绩可能受到重大不利影响[45][46][47] - 若无法管理和拓展与平台上商家及品牌合作伙伴的关系,公司业务和增长前景可能受损[50][51][52] - 若无法吸引更多营销服务客户,或营销服务客户购买意愿降低,公司收入可能受到不利影响[53][54] - 若无法维持平台融资解决方案的低拖欠率,公司业务和经营业绩可能受到重大不利影响[55][56] - 若第三方支付服务受限、中断或不可用,公司业务可能受到重大不利影响[57][58][59] - 若与腾讯的合作服务受限、效果变差、价格变高或不可用,公司业务可能受到重大不利影响[61] 公司运营相关风险情况 - 新冠疫情可能导致平台商品交付延迟、流量和交易量减少,对公司财务业绩产生负面影响[65][66][67] - 若平台被认为售卖非正品、假冒或有缺陷产品,或客户服务不满意,公司声誉和业务可能受损[49] - 公司面临自然灾害、健康疫情等风险,可能严重扰乱运营,影响业务和财务状况[68][69] - 主要社交网络功能变化或中断,可能限制公司用户增长,对业务产生重大不利影响[70][72] - 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和政府政策可能增加平台商家成本,导致公司失去用户并影响利润率[73] - 环保法规和政策可能增加平台产品原材料成本,影响产品质量和竞争力[74] - 消费者保护和安全问题可能使公司面临法律责任、审查和负面宣传[75] - 公司若未能获得和维持业务所需的许可证、批准,可能受到处罚,影响业务和财务状况[77][78] - 监管审查加强可能导致频繁沟通、调查,影响公司商业模式、运营和前景[79] - IT系统中断可能影响平台性能和服务交付,对运营和声誉产生不利影响[81][83] - 公司需遵守中国网络安全法律,数据使用或披露不当可能影响业务和前景[84][85] - 未能保护用户机密信息和网络安全,可能损害公司声誉和业务[87] - 公司平台上商家可能未完成税务登记,严格税收执法或使商家业务受损,影响公司业务和财务状况[97] - 公司可能因平台信息安全问题、假冒产品、服务中断等影响声誉、业务和财务状况[88][90][92] - 公司进行资产、技术和业务收购可能失败,导致股权或收益稀释,影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101][102] - 公司可能因平台信息或内容承担法律责任,严重时可能被暂停或吊销运营平台所需许可证[104][106] - 公司可能需要额外资金,但融资可能无法以可接受的条款获得[107] - 公司现有和新融资解决方案若未获足够市场认可,将损害运营和财务结果[108] - 公司产品组合变化可能带来风险,影响品牌声誉和财务表现[111] - 公司拓宽产品供应时可能需获取额外许可证,新产品利润率可能低于现有服装类产品[112] - 平台销售的部分产品可能存在设计或制造缺陷,公司可能面临产品责任索赔,且目前未购买相关保险[113] - 公司未来可能进行收购、投资或战略联盟,这可能分散管理层精力,增加成本和不确定性[115][116] - 公司业务严重依赖管理层,若失去他们的服务,可能产生高额替换成本并严重扰乱业务[117][118] - 公司依赖移动平台、互联网基础设施和电信网络的正常运行,任何故障都可能损害业务[119][120] - 公司可能面临知识产权侵权索赔,防御成本高且可能扰乱业务[123] - 公司难以防止他人未经授权使用其知识产权,这可能损害业务和竞争地位[124] - 公司计算关键运营指标依赖假设和估计,指标的不准确可能损害声誉和业务[127] 公司商誉情况 - 截至2019年、2020年和2021年3月31日,公司商誉分别占总资产的34.1%、7.6%和10.1%[99] - 2019年、2020年和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商誉减值分别为零、13.821亿元人民币和零[100] 公司业务季节性情况 - 公司业务受季节性影响,财年第四季度中国农历新年期间收入相对较低,第三财季(截至12月31日)销售最强劲[110] 公司全球股份计划情况 - 全球股份计划下可发行的最高股份总数为3.16317652亿股普通股,截至2021年5月31日,已发行并流通的认购1338.5576万股普通股的期权以及7300.3225万股受限股单位[129] 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情况 - 公司管理层认为截至2021年3月31日,公司未能保持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132] - 截至2021年3月31日,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一项重大缺陷,与缺乏足够胜任的财务报告和会计人员有关[133] - 公司已实施并计划实施多项措施来补救已识别的重大缺陷,但截至2021年3月31日,这些措施尚未完全实施,重大缺陷仍未得到补救[133] - 若公司未能实现和维持有效的内部控制环境,可能导致财务报表重大错报,失去投资者信心,限制进入资本市场的机会,损害经营业绩并导致美国存托股票交易价格下跌[135] 公司保险情况 - 公司保险 coverage 有限,若发生未被保险覆盖的重大负债,可能对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136] 公司对经济状况敏感性情况 - 公司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对影响中国消费者支出的整体经济状况变化敏感,全球或中国经济衰退可能对其产生不利影响[137] 公司业务协议法规风险情况 - 外国对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商的所有权不得超过50%,公司通过一系列合同安排在中国开展业务[141] - 适用的中国法律法规规定,关联方之间的安排和交易可能在交易发生的纳税年度后十年内受到中国税务机关的审计或质疑[153] - 若中国政府认定公司在中国运营某些业务的协议不符合相关行业的中国法规,公司可能面临严厉处罚或被迫放弃相关业务权益[140] - 公司依赖与合并附属实体及其股东的合同安排开展业务,这些安排可能不如直接所有权有效,且可能面临执行困难和不确定性[144] - 合并附属实体的股东可能与公司存在潜在利益冲突,若无法解决,可能需依赖法律程序,且结果存在重大不确定性[150] 中国经济及法规情况 - 中国2018 - 2020年实际GDP增长率分别为6.7%、6.0%和2.3%,经济增速自2012年以来放缓,2020年受疫情影响严重[163] - 中国外商独资企业需每年从税后利润中至少提取10%作为法定储备基金,直至该基金总额达到注册资本的50% [159] - 2019年3月15日中国人大批准《外商投资法》,2020年1月1日生效,取代三部现有外资法[157] - 2019年12月26日国务院发布《外商投资法实施条例》,2020年1月1日生效,与此前外资规定有冲突时以其为准[157] 公司子公司相关情况 - 公司依赖中国子公司股息满足现金和融资需求,子公司债务协议可能限制其支付股息能力[158] - 公司合并附属实体破产或清算,其资产被第三方债权人主张权利,会影响公司业务运营[155] 汇率及外汇管制情况 -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可能影响公司营收、盈利、财务状况及美国存托股票价值[168][169] - 中国外汇管制政策限制人民币兑换外币及资金汇出,公司需获外管局批准支付外币债务或资本支出[171] - 2016年人民币贬值资本外流后,中国加强外汇管制,未来可能进一步限制经常账户外汇获取[172] 公司并购相关法规情况 - 《并购规则》等法规使外国投资者收购中国公司程序复杂,增加公司在中国通过收购实现增长的难度[174] - 2006年外资并购境内企业规定出台,2009年修订,反垄断法规定特定情形需提前通知执法机构,2011年9月商务部安全审查规则生效,合规完成并购交易耗时,审批或影响公司业务扩张和市场份额[175] 公司资金使用及登记相关情况 - 中国对境外控股公司向境内实体贷款和直接投资的监管及货币兑换管控,可能影响公司使用首次公开募股所得资金,对流动性和业务扩张能力产生不利影响[176] - 公司向全资中国子公司贷款有法定限额,需向国家外汇管理局地方分局登记;以资本出资需在相关系统备案并向其他政府部门登记;中国子公司获取的外国贷款需登记或备案;向可变利益实体提供中长期贷款需向国家发改委和外汇局登记,无法及时获批或完成登记将影响业务[177] - 2015年6月国家外汇管理局19号文生效,规范外资企业外币注册资本转换人民币资本的使用,2016年6月9日16号文重申部分规则并修改贷款限制,违反将受行政处罚,可能限制公司向中国子公司转移资金能力[179] - 2019年10月23日国家外汇管理局28号文规定非投资类外商投资实体满足条件可进行境内股权投资,但解释和实施存在不确定性[179] - 2014年7月国家外汇管理局37号文要求中国居民或实体设立或控制境外特殊目的公司需登记,2015年2月13日13号文将登记权下放至当地合格银行,股东未完成登记可能导致子公司利润分配受限,公司注资受限[182][183] - 公司虽尽力通知中国居民股东完成外汇登记,但无法确保所有股东合规,股东未遵守规定或公司未修改子公司外汇登记,可能使公司受罚款或制裁,限制投资活动[18
MOGU(MOGU) - 2021 Q4 - Annual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