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TrueCar(TRUE) - 2021 Q4 - Annual Report

公司业务概述 - 公司是领先的汽车数字市场,建立了多样化软件生态系统,平台有公司品牌和合作品牌[18][19] - 公司为消费者、经销商和汽车制造商提供服务,消费者可获取市场定价数据等,经销商可吸引消费者,制造商可精准投放激励[20] - 公司子公司TCDS提供贸易和支付解决方案,贸易方案提供车辆估值和回购保证,支付方案帮助消费者计算付款[22] - 消费者可通过公司网站和应用进行研究发现、新车构建体验、二手车库存搜索等操作[23][24][25] - 经销商通过经销商门户与平台交互,可使用定价工具、销售成交工具等[30][31] - 公司为经销商提供TrueCar Access订阅包,包含贸易和支付解决方案,Accu - Trade将至少提供一年服务[32] - 公司使制造商能根据特定标准定位消费者,创建现金激励并提供优惠券代码,制造商为此付费[33][35] - 公司经销商解决方案团队负责支持认证经销商网络,通过提供库存管理和定价的数据洞察帮助经销商发展业务[39] 公司业务风险 - 公司业务面临多种风险,如汽车库存供应低、潜在客户质量或数量下降、TrueCar+推出失败等[14] - 汽车零售行业竞争激烈且分散,公司在吸引消费者方面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互联网搜索引擎、汽车制造商网站、在线汽车零售商等[40][41] - 公司在争夺汽车经销商营销支出方面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在线汽车内容出版商、潜在客户生成商、互联网网站和线下媒体[43] - 汽车行业消费者倾向于在每年第二和第三季度购买更多汽车,这一季节性趋势影响公司业务[48] - 公司业务受美国联邦和州法律法规的直接或间接约束,包括广告、销售、保险、融资等方面的法规[50][53] - 2020 - 2021年公司铅质量下降,与行业汽车库存短缺有关[74] - 自2020年起,汽车行业因供应链中断等因素库存供应下降,导致批发拍卖价格和汽车售价上涨[70] - 库存减少和价格上涨对公司产生负面影响,包括经销商参与意愿降低、竞争加剧等[71] - 公司推出TrueCar+以提供端到端购车体验,若不成功将影响业务和前景[76] - 公司与Accu - Trade的合作存在风险,若其无法提供准确估值数据,公司业务可能受影响[77] - 新冠疫情对公司业务、运营和财务结果产生负面影响,未来仍有不确定性[80] - 若无法说服经销商认可价值主张,可能无法维持或提高经销商订阅率,影响业务和财务状况[95] - 自2020年初以来,公司失去大量汽车经销商,可能无法维持或增加经销商数量[96] - 若无法提供有吸引力的购车体验,用户与认证经销商的交易数量和认证经销商数量可能下降,影响收入和经营业绩[103] - 消费者需求下降会减少使用平台的消费者数量,影响业务[108] - 利率上升可能减少消费者购车数量,对公司业务产生负面影响[110] - 未能吸引或留住汽车制造商参与激励计划,会降低公司增长或影响经营业绩[111] - 失去重要亲和团体营销合作伙伴或其成员购车数量大幅减少,会降低公司收入和损害经营业绩[114] - 2020年,USAA终止与公司的亲和营销合作关系,对公司业务、经营业绩和前景产生重大不利影响[116] - 第三方数据供应中断会影响公司业务,如无法及时向经销商开票、难以维持或提高订阅费率、减少收入等[147][148][149][150] - 公司依赖互联网搜索引擎引流,若搜索排名下降、算法改变或竞争对手优化效果更好,会影响用户增长和业务[153][154] - 购买汽车相关关键词广告成本增加,因竞争、定价系统和算法变化等,可能提高营销费用或减少广告投放[155] - 用户选择经销商沟通方式若不受认可或引发隐私问题,会对业务产生负面影响[156] - 营销和品牌建设对公司业务很重要,但投入不一定能带来预期效果,消费者和经销商不认可会影响业务[157][164] - 公司难以通过营销支出实现足够收入增长来覆盖用户获取成本,减少营销成本会影响业务增长[160][161] - 关联营销合作伙伴减少对公司平台的营销推广,会损害公司收入和业务[162] - 公司面临来自互联网搜索引擎、汽车制造商网站、在线零售商等多方面竞争,若经销商选择其他营销方式,会影响公司业务[167][168][169] 公司业务发展动态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TrueCar+在佛罗里达州坦帕市推出,2022年第一季度在部分市场扩展[36] - 公司通过网站、应用和合作品牌进行消费者营销,支持合作品牌营销活动[37][38] - 2018年公司完成技术平台的长期重新平台化,投入大量资源并导致其他项目延迟[140] - 2020年公司推出新的消费者体验功能,短期内对货币化率产生负面影响[141] - 公司业务增长依赖TrueCar+产品成功、增加交易数量和订阅量、扩大认证经销商网络及汽车制造商激励计划收入增长,但无法保证业务持续增长[146] 公司专利与员工情况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64项美国已授权专利、22项待决美国专利申请、8项已授权外国专利和2项待决外国专利,已授权专利将于2029 - 2038年开始到期[46]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在全国有428名全职员工[60] - 公司为吸引和留住员工,提供包括现金和股票激励的有竞争力的薪酬方案,股票激励主要形式为股票期权和受限股票单位[61] 公司上市信息 - 公司于2014年5月完成首次公开募股,普通股在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上市,股票代码为“TRUE”[64] 公司技术平台情况 - 公司技术平台的数据处理和存储能力基本基于云,采用集中式方法进行质量保证和测试[45] 公司业务数据 - 2020年第二和第三季度,公司汽车销售单位数量较2019年同期下降约22%,4月影响最明显[82] - 2019年,公司通过为USAA维护的购车网站匹配293,142个单位,占当年所有单位的29% [89] - 2020年,尽管与USAA的合作逐步结束,但仍有154,339个单位,占当年所有单位的20.1% [89] - 2007 - 2009年美国新车销量从约1610万辆降至约1040万辆,2019 - 2020年从1700万辆降至1450万辆,2020 - 2021年从1450万辆升至1490万辆[108] - 2021年和2020年,公司分别从与汽车制造商的合作安排中获得约3.7%和6.0%的收入[112] - 2020年第二季度,新冠疫情导致公司平均每单位净货币化大幅下降,因向经销商提供的订阅计费折扣比例超其单位数量下降比例[117] - 2011年末至2012年初,受监管和宣传挑战影响,特许经销商数量从2011年11月30日的5571家降至2012年2月28日的3599家[121] - 2015年,因与大型经销商集团的合同纠纷,279家特许经销商停止合作,特许经销商数量从2015年6月30日的9300家降至2015年9月30日的8702家[121] - 2021年12月31日,特许经销商数量为8482家[121] - 公司2021年和2020年销售与营销费用分别为1.365亿美元和1.519亿美元[159] 公司管理层变动 - 2019年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出现重大变动,包括首席执行官、首席技术官和首席营销官离职等[130] - 2020年公司进行业务重组,聘请新的首席运营官和首席消费者官,首席财务官和首席会计官辞职[130] - 2021年公司聘请新的首席财务官和高级副总裁、产品负责人,经销商解决方案执行副总裁离职,首席运营官被解雇[130] - 2022年初首席人事官离职[130] 公司法律诉讼与合规情况 - 2011年和2012年公司因合规问题支付罚款总计约2.6万美元[178] - 2015年公司被CNCDA起诉,2017年双方达成和解协议,诉讼被驳回[179] - 2015年参与经销商对公司提起诉讼,同年原告自愿撤诉,但可后续重新起诉[180][182] - 2015年公司收到德州机动车管理局通知,目前问题已非正式解决[183] - 2015年公司面临加州消费者集体诉讼,原告自愿撤诉,诉讼目前已解决[184] - 2016年公司收到密西西比机动车委员会信函,目前问题已非正式解决[185] - 2016年公司因未获许可拍卖指控接受调查,目前问题已非正式解决[186] - 2017年公司收到俄亥俄州总检察长办公室传票,目前问题已解决[187] - 2017年公司面临联邦消费者集体诉讼,同年双方达成和解协议,诉讼被驳回[188] - 若产品或服务被认定违反法规,公司可能面临罚款、赔偿、业务调整等不利影响[189][191][192][193] - 2015年3月公司被诉,原告索赔超2.5亿美元,2019年7月法院驳回原告联邦索赔[194] - 2018年3月Milbeck提起证券集体诉讼,2019年8月双方同意以2825万美元和解,2020年5月案件被驳回[208][210] - 2019年8月三起股东派生诉讼在特拉华州提起,2020年9月法院驳回诉讼,原告未上诉[211] - 2019年12月Sulgi Lee提起派生诉讼,案件仍在审理中,结果和费用不确定[212] - 加州2018年CCPA法案增加公司合规成本和潜在责任,2020年该法案被修订[201][203] - 多项隐私和数据保护法律变化,公司合规成本和挑战增加[201][204][205] - 反托拉斯法相关诉讼可能导致公司业务受限和面临处罚[196][197] - 公司面临多种法律诉讼,不利结果可能影响业务和财务状况[206][207] - 公司面临股东诉讼风险,股价下跌时更易发生[207] - 公司业务运营和数据处理基于行业标准,努力应对法规变化[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