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Honda Motor(HMC) - 2023 Q4 - Annual Report
Honda MotorHonda Motor(US:HMC)2023-06-23 00:00

公司业务风险 - 公司面临半导体采购短缺,导致部分日本及海外生产基地汽车和摩托车生产暂停或减少[25] - 公司业务受经济放缓、货币波动等因素影响,可能导致销售下降、采购和销售价格上升、信用风险增加和融资利率提高[42] - 公司制造和销售业务涉及外币交易,货币波动会影响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定价[43] - 消费者信心持续丧失可能导致公司产品需求下降,影响业务和经营业绩[44] - 公司金融服务业务竞争激烈,涉及信用风险、租赁残值风险、资本成本和资金获取风险[46] - 公司可能面临法律诉讼和调查,负面结果会影响业务和经营业绩[47] - 公司养老金计划和其他离职后福利的假设变化会影响成本和义务,进而影响经营业绩[48] ADS持有人及股东权利 - 美国存托股份(ADS)持有人权利少于股东,且行使权利需通过存托机构[50] - 日本法律下股东权利可能比其他司法管辖区更有限,ADS持有人维权可能更困难[52] - 日本证券交易所的每日价格波动限制可能使ADS持有人无法在特定交易日按特定价格出售股票[53]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 - 2023财年公司资本支出分别为25671亿日元、25038亿日元和22335亿日元,不含经营租赁设备的资本支出分别为5652亿日元、4777亿日元和6900亿日元[65] - 2021 - 2023财年公司总营收分别为131705亿日元、145526亿日元和169077亿日元[66] 各业务线营收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 - 2023财年摩托车业务营收分别为17872亿日元、21852亿日元和29089亿日元,占总销售营收的比例分别为14%、15%和17%[66][70] - 2021 - 2023财年汽车业务营收分别为85672亿日元、91474亿日元和105935亿日元[66] - 2021 - 2023财年金融服务业务营收分别为24942亿日元、28206亿日元和29540亿日元[66] - 2021 - 2023财年动力产品及其他业务营收分别为3217亿日元、3992亿日元和4511亿日元[66] 各地区营收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 - 2023财年日本市场营收分别为18492亿日元、19436亿日元和20130亿日元[66] - 2021 - 2023财年北美市场营收分别为70808亿日元、76247亿日元和89459亿日元[66] - 2021 - 2023财年欧洲市场营收分别为5117亿日元、6118亿日元和6906亿日元[66] - 2021 - 2023财年亚洲市场营收分别为32501亿日元、37114亿日元和43357亿日元[66] 2023财年各业务线销售数据 - 2023财年汽车业务总销量368.7万辆,收入1.05935万亿日元,占总销售收入63%[75] - 2023财年金融服务业务收入2954亿日元,占总销售收入17%[79] - 2023财年动力产品及其他业务收入451.1亿日元,占总销售收入3%[81] 2023财年销售区域分布 - 2023财年约86%摩托车在亚洲销售,约47%汽车在亚洲销售,约40%动力产品在北美销售[86] - 2023财年约97%海外销售通过主要外国销售子公司进行[88] 公司原材料采购情况 - 公司生产所需主要原材料钢板约占总采购量40%[8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财年,无单一第三方供应商采购占比超5%[90] 各国及地区排放法规要求 - 日本2024年10月起对现行车型实施柴油车实际行驶排放(RDE)检查[95] - 美国2027年起实施更严格联邦多污染物法规(Tier 4)及温室气体要求[103] - 欧洲自2014年9月起实施欧6排放法规[106] - 日本2030年新燃油经济性标准要求相比2016年提高32.4%,2035年新乘用车销售目标100%为电动车[120][121] - 美国2021 - 2026年车型年GHG和CAFE要求每年提高1.5%,2026年CO2标准为行业平均199 g - CO2/英里;2024 - 2026年车型年CAFE标准2024、2025年每年提高8%,2026年提高10%,2026年将达约49 MPG[127][130] - 美国EPA预计2032年车型年67%的新车将实现电动化[131] - 加拿大魁北克省2025年ZEV销售占比要求为12.5%,2030年为65%,2035年为100%;联邦政府提议2026年车型年ZEV销售占比20%,2030年为60%,2035年为100%[135][136] - 欧洲2025年后目标相比2021年降低15%,2030年后新乘用车降低37.5%,轻型商用车降低31%;2025年1月1日起零排放和低排放车辆在新车和轻型商用车中占比15%,2030年1月1日起乘用车占比35%,轻型商用车占比30%;2035年起欧盟车队目标相比2021年降低100%[139][140][141] - 中国2025年将实施新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管理系统[143] - 泰国将于2020年3月实施第7阶段(欧4)排放标准[207] - 印尼、越南和菲律宾正在实施基于欧洲法规(欧3)的排放标准,并已开始考虑引入欧4标准[207] - 巴西新的PROMOT 5(欧5级尾气排放标准)将于2023年1月适用于新摩托车,2025年1月适用于所有注册摩托车[208] 各国及地区其他法规要求 - 日本2005年1月1日起实施汽车回收法,要求制造商回收报废车辆的安全气囊、氟碳化合物和碎渣[146] - 欧洲REACH法规2007年6月1日生效,2008年6月1日起制造商或进口商需提交化学品注册;欧盟电池法规预计2024年生效[147][149] - 印度2022年8月24日发布电池废物管理规则,要求实现废电池回收目标并设定新电池中使用国内回收材料的最低目标[151] - 日本2024年10月起对带电子控制装置的车辆进行车载诊断检查[158] - 2022年MLIT采用UN R161、UN R162、UN R163,分别规范“防非法使用装置”“车辆防盗装置”“车辆报警系统”[161][162][163] - 2023年MLIT采用UN R165,规范“倒车警告装置和信号”[164] - 制造商需从2018年9月起使50%的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2019年9月及以后使所有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符合FMVSS141新要求[166] - 2022年6月NHTSA提议将EDR碰撞前数据记录时间从5秒改为20秒,采样频率从2Hz改为10Hz[178] - 2023年5月NHTSA提议新的FMVSS,要求所有新轻型车辆配备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分两阶段实施[181] - 修订后的《通用安全条例》2020年1月生效,2022年7月应用于车辆,2026年将为自动驾驶汽车立法[184][185] - 2022年6月深圳发布《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并考虑引入地方标准[189] - 2022年12月印度MoRTH发布CMVR第25次修正案,要求2023年4月1日起生产的电动动力列车车辆牵引电池需获AIS - 038附件IX - K批准[193] - 巴西CONTRAN规定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S)移动障碍物新模型2026年1月1日、所有模型2029年1月1日实施,固定障碍物新模型2029年1月1日、所有模型2031年1月1日实施[198] - 欧洲Euro 5除OBD催化剂监测外要求2020年1月适用于新车型,2021年1月适用于所有注册车辆,催化剂监测2024年1月适用于新车型,2025年1月适用于所有注册车辆[203] - 巴西OBD 2阶段要求将于2025年1月适用于新摩托车车型,2027年1月适用于所有注册摩托车[208] - 欧洲摩托车需满足与机动车相同的REACH合规要求[209] - 欧盟计划在不久的将来实施摩托车回收法[210] - 欧盟发布修订欧盟电池指令的拟议法规,该法规将增加与碳足迹和回收剩余寿命信息披露等相关要求[212] - 欧盟电池法规目前计划于2024年生效[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