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技研(HMC)

搜索文档
每周观察 | 2Q25前五大企业级SSD品牌厂营收;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生产总数达3亿支;Micro LED芯片市场;牵引逆变器…
TrendForce集邦· 2025-09-13 10:04
2Q25前五大企业级SSD品牌厂营收季增12.7% 根据Tr endFor c e集邦咨询最新调查,2025年第二季NVIDIA(英伟达) Bl a ckwe ll平台规模化出货,以及北美CSP业者持续扩大布局Gene r a l Se rve r(通用型服务器),均带动Ent e rpris e SSD(企业级固态硬盘)需求显著成长, 前五大品牌厂营收合计逾51亿美元,季增12.7% 。然 而,DDR4的短缺和主控IC载板的交期延长,导致Ent e rpris e SSD普遍供不应求,也牵动各厂商第二季的市占比例和营收表现。 | Ranking | Company | Revenue (US$M) | | Market Share (%) | | | --- | --- | --- | --- | --- | --- | | | | 2Q25 | QoQ (%) | 2Q25 | 1Q25 | | 1 | Samsung | 1,899.0 | 0.5% | 34.6% | 39.6% | | 2 | SK Group (SK hynix + Solidigm) | 1,461.7 | 47.1% | 26 ...
本田在中国EV市场掉队了
36氪· 2025-09-12 22:11
以下文章来源于日经中文网 ,作者日经中文网 日经中文网 . 编制日经指数的《日本经济新闻》的中文版。提供日本、中国、欧美财经金融信息、商务、企业、高科技报道、评论和专栏。 本田4-6月在中国的EV销售陷入负增长,而丰田的EV"bZ3X"同期热销1.7万辆,日产4月投放的"N7"约1个月就接到1.7万辆订单。本田的 EV为何无法打动中国消费者的心? 来源| 日经中文网(ID:rijingzhongwenwang) 封面来源 | IC Photo 性能方面也被看穿。S7的满电续航里程(CLTC模式)比竞争对手美国特斯拉的Model Y(593公里)更长,达到650公里。但在中 国市场最重要的驾驶辅助功能方面未能获得充分的市场好评。 S7和P7在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方面搭载了本田自主开发的"Honda SENSING 360+"。支持高速公路等的车道变更辅助 等。 本田4~6月在中国的EV销售陷入负增长,而丰田的EV"bZ3X"同期热销1.7万辆,日产4月投放的"N7"约1个月就接到1.7万辆订 单。本田的EV为何无法打动中国消费者的心? 本田在中国销售的纯电动汽车(EV)表现不佳。尽管2025年春季投放了 ...
行业深度 | 本田百年复盘 自主摩企探径【民生汽车 崔琰团队】
汽车琰究· 2025-09-11 21:15
► 引言: 过去70余年,本田摩托一步步构建起技术、产品、制造、品牌的"四重护城河",在技术突破与产品创新的连续演进中,不仅改写了全球摩托车产业格局,也为后 来者提供了极具可操作性的战略范式。作为全球销量第一的摩托车品牌, 本田摩托的成功,是工业逻辑、市场节奏与文化适应力深度融合的产物,观察其崛起过程,是理解 摩企全球化路径的一个重要切口。 ► Honda Motor全球征途技术沉淀、产品布局与市场韧性共振。 本田凭借70+年的技术积累与持续创新,长期保持全球市占率第一,2024年销量为1,881.9万辆,占全球市场 逾30%;2024财年摩托车业务营业利润12,125亿日元,毛利率21.5%。在技术维度,本田摩托以四冲程发动机、DCT双离合等核心技术引领行业,并率先布局氢能源与电动化 平台,推动成本与性能同步优化。 ► 产品维度:经典铸就传奇本田摩托如何定义工业标杆? 自成立以来,本田摩托始终站在全球摩托车技术与市场演进的前沿,通过热门车型实现多次增长。Super Cub系列 凭借低油耗与高耐用性,10年内带动公司全球销量翻倍;Gold Wing系列切入大排量长途巡航市场,提升高端产品利润率;CBR系列开创 ...
2026年买新能源车恢复征税,车购税至少缴5%;本田12日将发售新款微型EV,并同步推出全新充电网络服务丨汽车交通日报
创业邦· 2025-09-11 18:12
17万+ 投资价值企业 0 投资机构 及上市公司 50 Ft 国家高新 小时一手资讯 技术企业 CHF+ 线 创投人物 投融资及收并购事件 热门产业 创新机会 合 E T 2万+LP数据 全生命周期 10万+基金数据 独角兽企业 各维度权威榜里 1万+专精特新小巨人 ET 1400 =346 | 十子标签 产业图谱 行业标签 * * * 3.【本田12日将发售新款微型EV,并同步推出全新充电网络服务】9月11日,本田汽车公司宣布,新 款微型纯电动汽车(EV)"N-ONE e:"将于12日发售。该车已从8月1日起接受预订。续航里程为 295公里,通过专用配件还可在灾害等情况下将电池储存的电力提供给外部。同时,本田汽车还宣布 将于12日推出全新电动汽车充电网络服务"Honda Charge",该服务将配合电动汽车"N-ONE e:"的 上市同步启动。本田汽车表示,在充电基础设施布局方面,其计划到2030年在全国范围内的本田汽 车专卖店及商业设施等场所部署数千个支持Honda Charge服务的充电桩。(界面新闻) 4.【2026年买新能源车恢复征税,车购税至少缴5%】2025年是中国对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 的 ...
印度,本田没有退路的选择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9-08 07:06
作者 / 魏 微、张 南 编辑 / 黄大路 设计 / 张 萌 眼看中美市场都失去依靠,没有退路的本田看起来正在重押印度。 2025年8月20日,本田宣布一则重磅消息——将在印度设立新子公司,即本田金融印度私人有限公司。消息一出,本田(HMC.US)美股盘前涨1.5%。 | HMC 本田汽车 | | | | --- | --- | --- | | 34.030 + +0.050 +0.15% | | 收盘价 08/19 15:59 美东 | | 34.540 + 0.510 +1.50% | | 盘前价 08/20 04:28 美东 | | 三 2 24 S ~ 8 日 ♥ 白 | | ● 快捷交易 | | 最高价 34.170 | 开盘价 33.930 | 成交量 85.27万 | | 最低价 33.930 | 昨收价 33.980 | 成交额 2904.42万 | | 平均价 34.062 | 市福率 11.64 | 总市值 452.87亿 (-) | | 振 幅 0.71% | 市盈率(静) 9.36 | 总股本 13.31亿 | | 换手率 0.07% | 市净率 0.566 | 流通值 414.6亿 ...
越秀证券每日晨报-20250905
越秀证券· 2025-09-05 13:25
主要市场指数表现 - 恒生指数收报25,058点,单日下跌1.12%,年初至今累计上涨24.92% [1] - 恒生科技指数收报5,578点,单日下跌1.85%,年初至今累计上涨24.86% [1] - 沪深300指数收报4,365点,单日下跌2.12%,年初至今累计上涨10.94% [1] - 道琼斯指数收报45,621点,单日上涨0.77%,年初至今累计上涨7.23% [1] - 标普500指数收报6,502点,单日上涨0.83%,年初至今累计上涨10.55% [1] - 纳斯达克指数收报21,707点,单日上涨0.98%,年初至今累计上涨12.41% [1] - 德国DAX指数收报23,770点,单日上涨0.74%,年初至今累计上涨19.39% [1] 货币与商品市场动态 - 人民币指数报96.570,1个月上升0.90%,6个月下降3.33% [2] - 美汇指数报98.201,1个月下降0.59%,6个月下降7.14% [2] - 欧元/美元报1.165,1个月上升0.71%,6个月上升9.67% [2] - 布伦特原油报67.000美元/桶,1个月下降1.51%,6个月下降2.70% [2] - 黄金报3,542.73美元/盎司,1个月上升5.02%,6个月上升21.42% [2] - 白银报40.961美元/盎司,1个月上升9.49%,6个月上升28.08% [2] 经济数据与事件 - 美国第二季度劳动生产力上升3.3%,创2023年以来最大增幅,产出增长4.4% [9] - 美国上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升至23.7万,超出预期的23万,为两个月以来最高 [11] - 美国7月贸易逆差扩大至783亿美元,创四个月新高,进口猛增5.9%至3,588亿美元 [12] - 美国8月ISM服务业PMI升至52,超出预期的51,为六个月以来最高水平 [13] - 香港第三季出口信心指数重回扩张区间,现状指数升至53.3,预期指数升至54.3 [14] - 贸发局上调香港今年出口增长预测至7%-9%,原预测为3% [14] - 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对日本汽车及零部件征收最高15%关税 [15][16] 公司业绩与市场表现 - 富卫集团香港及澳门市场新业务年度化保费按年增长103%,新业务价值增长91% [17] - 新鸿基地产全年基础溢利为218.55亿港元,同比略增0.5%,收入增长11.5%至797.21亿港元 [19][20] - 新地香港物业发展毛利率降至12%,去年同期为26%,物业发展溢利减少51%至32亿港元 [20] - 谢瑞麟股权高度集中,19名股东合计持有19.4%股份,股价在8月18日至21日期间上升235.94% [17][18] 板块与个股表现 - 港股通信设备板块表现最佳,单日上涨1.73%,生物技术板块表现最差,单日下跌4.00% [27] - 恒生指数成份股中,百度集团上涨2.13%,中升集团下跌8.85% [24] - 港股主板中,高山企业上涨84.21%,胡桃资本下跌36.36% [24] - 港股通热门股票中,阿里巴巴-W成交额达193.57亿港元,股价下跌3.21% [24] 新股与IPO动态 - 佳鑫国际资源上市后累计上涨193.59%,超额认购倍数2,040.6倍 [31] - 银诺医药-B上市后累计上涨118.52%,超额认购倍数5,340.7倍 [31] - 大行科工拟于9月9日上市,招股价49.5港元,每手100股 [31] - 拟上市新股包括奇瑞汽车、广东金晟新能源、合肥芯碁微电子装备等 [32] 未来经济数据展望 - 美国8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减前值为7.30万,失业率前值为4.2% [33] - 中国8月出口同比前值为7.2%,进口同比前值为4.1% [33] - 美国8月CPI同比前值为2.7%,核心CPI同比前值为3.1% [33] - 欧元区9月欧洲央行主要再融资利率前值为2.15% [33]
日本汽车、钢铁等制造业利润暴跌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05 09:14
制造业利润下滑 - 日本制造业2024年4-6月经常利润同比下降11.5% 连续两个季度下滑[1][4] - 制造业11个品类中7个行业利润降幅超10% 包括石油煤炭、钢铁、金属制品、运输机械、化学、商用机械和通用机械[4] - 运输机械行业经常利润同比下降29.7% 钢铁行业暴跌48.2% 金属制品行业下跌36.6%[4] 全产业表现分化 - 除金融保险外全产业经常利润达35.8338万亿日元创季度历史新高[3] - 非制造业经常利润同比增长6.6% 受益于旅游需求坚挺和服务业、运输业增长[3] - 制造业与非制造业呈现显著分化态势[3][4]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4月3日和5月3日起对进口汽车及零部件加征25%关税 乘用车关税从2.5%升至27.5%[7] - 美国6月4日起将钢铁和铝制品关税从25%提高至50%[7] - 汽车是日本最重要对美出口产品 2024年整车出口额约6万亿日元占对美出口总额近30%[7] 汽车行业具体受损 - 2024年7月日本对美汽车出口额同比下降28.4%至4220亿日元 出口量减少3.2%至12.35万辆[9] - 丰田季度营业利润因关税损失4500亿日元 全年预计损失1.4万亿日元[11] - 本田净利润同比锐减50.2% 季度营业利润损失1246亿日元[11] - 马自达损失697亿日元 日产损失687亿日元 斯巴鲁损失556亿日元 三菱汽车损失144亿日元[11] 出口贸易数据 - 2024年7月日本对美出口额同比下降10.1%至1.73万亿日元 连续4个月同比下降[8] - 日本整体出口额同比下降2.6% 创4年多来最大降幅[8] - 1069家东交所主板企业合计净利润同比减少12%至12.3万亿日元 时隔3年出现下降[11] 营业利润表现 - 运输机械行业营业利润同比下降30.7% 钢铁行业暴跌55.6% 金属制品行业下跌34.4%[7] - 日本钢铁行业该季度陷入亏损 受关税和市场需求疲软双重影响[7]
本田、日产、三菱扩大产品攻势,混动正成为一致方向
观察者网· 2025-09-04 15:48
日系车企产品攻势与战略调整 - 本田、日产、三菱等日系车企全面扩大产品攻势 [1] 本田及讴歌的混合动力与电动化布局 - 本田计划9月在美国推出停产25年的Prelude轿跑车型 搭载油电混合动力系统 成为产品线中售价最高车型之一 [3] - 本田在CES展会上展示0系列纯电汽车原型车 包括一款电动跨界车和轿车 将于明年首次亮相 [5] - 讴歌计划在产品线中增加混合动力车型 北美畅销的RDX及新RSX跨界车有望率先搭载混动技术 2029年推出ADX小型跨界车的电动化替代品 [8] 日产的混合动力与电动化战略 - 日产计划推出多款混合动力车型以扭转市场下滑局面 包括Rogue(奇骏)、Pathfinder(探陆)及Frontier的电动化版本 [8] - 到2027年春季向美国和加拿大交付近20款全新和升级车型 其中近90%车型将添加电动化版本 保留燃油动力的车型也将提供混动选择 [10] - 下一代Rogue将采用汽油发动机和e-Power混合动力两种形式 Pathfinder下一代车型采用并联混合动力技术 [12] - 英菲尼迪将与日产同步电动化转型 2027年推跨界车型 搭载第三代e-Power混动技术 可选配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 [12] 三菱的激进电动化变革 - 三菱计划到2031年初将美国产品矩阵增加近一倍 对四款长期燃油驱动车型进行改造 推出内燃机、混动、插电混动和纯电版本 [15] - 共享日产CMF-EV纯电平台 未来十年推电动紧凑型跨界车和运动型乘用车 下一代平台支持多种动力系统 [15] - 2026年推出首款搭载轻混及插电混动系统的Outlander(欧蓝德)车型 明年末推越野版混动车型 [17] 行业背景与市场动态 - IEA预测2025年全球纯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新车销量同比增长25%至1700万辆 占新车销量25% 2030年占比增至40%以上 [17] - 今年1-4月纯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同比增加35% [17] - 日本纯电车型市占率仅1.56% 与全球平均水平相差近十倍 [19] - 全球主要汽车制造商调整电动化战略 因电动车销量增速放缓及混动车型需求上升 奔驰、宝马等采取"燃油与电动车长期共存"策略 [19]
神车停产,又一汽车巨头扛不住了
投中网· 2025-09-04 13:25
日产GT-R停产与日系车衰落 - 日产GT-R正式停产 标志着传统燃油高性能车时代的重要转折 该车型18年累计产量近4.8万台[6][12] - 日系性能车集体衰退 三菱2015年停产Lancer EVO 斯巴鲁2020年停产WRX STI 本田2022年终止NSX生产[13] - 日产最新季度全球销量同比下滑10% 上半年在日本本土被铃木超越 跌出全球车企销量前十榜单[12] 日系车企财务表现恶化 - 丰田汽车营业利润下降10.9% 归母净利润同比暴跌36.9%至8413亿日元[15] - 本田汽车利润同比减幅达50.2% 日产汽车净亏损1157.6亿日元[16] - 日本七大车企预计2025财年总营业利润下降约36% 损失约2.7万亿日元[16] 日系车在华市场严重萎缩 - 2025年上半年本田在中国市场销量31.52万辆 同比下滑24.2%[16] - 日产同期在华销量27.96万辆 同比下降17.6%[16] - 三菱汽车因转型过慢最终退出中国汽车市场[16] 中国新能源汽车强势崛起 - 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1286.6万辆 同比增长35.5% 连续10年全球第一[8] - 2025年1-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823.2万辆和822万辆 同比增长39.2%和38.5% 渗透率达45%[18] - 7月单月新能源汽车销量126.2万辆 同比增长27.4% 渗透率提升至48.7%[18] 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扩张 - 2025年1-7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1087.3万辆 同比增长24.4% 市场份额达68.6%[8] - 8月国产乘用车终端销量同比增长约24% 有望突破200万辆[8] - 比亚迪1-8月累计销售286.39万辆车 同比增长23% 其中8月海外销售80464辆同比增长146.4%[18] 新势力车企交付量爆发式增长 - 零跑汽车8月交付57066辆 同比增长超88% 连续6个月居新势力销量榜首[20][23] - 小鹏汽车8月交付3.77万台 同比增长169%[20] - 蔚来汽车8月交付3.13万辆 同比增长55.2% 小米汽车交付持续超30000辆[20] - 鸿蒙智行累计交付突破90万辆 奇瑞8月新能源车销售7.12万辆同比增长53.1%[19][20] 行业竞争格局转变 - 新势力竞争从量产竞赛转向10万辆里程碑 现阶段重点转向盈利能力和质量生存[28] - 外资豪华品牌如奔驰、奥迪等纷纷转向与华为鸿蒙生态深度合作[18] - 零跑汽车凭借产品力逆袭 首次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B10车型累计交付突破5万台[23][24][26]
神车停产,又一汽车巨头扛不住了!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9-04 08:06
日产GT-R停产与日系车衰落 - 日产GT-R正式停产 长达18年的生产周期结束 总产量近4.8万台 [4][5][13][18] - 该车型曾创下50场连胜纪录 被誉为"东瀛战神" 在《头文字D》和《速度与激情》等影视作品中具有标志性地位 [6][14][17] - 日产汽车最新季度全球销量同比下滑10% 连续4个季度亏损 上半年本土市场被铃木超越跌出日系车前三 [18] 日系车企集体业绩下滑 - 日本七大汽车制造商2025财年预计总营业利润下降约36% 损失约2.7万亿日元 [21] - 丰田汽车归母净利润同比暴跌36.9%至8413亿日元 本田汽车利润同比减幅达50.2% [20][21] - 日产汽车净亏损1157.6亿日元 三菱汽车退出中国市场 斯巴鲁和本田分别停产WRX STI和NSX车型 [18][21][24] 中国市场日系品牌销量萎缩 - 2025年上半年本田在中国市场销量31.52万辆 同比下滑24.2% 日产销量27.96万辆 同比下降17.6% [23] - 日系车面临技术代差扩大和用户心智迁移问题 市场份额持续萎缩 [24]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爆发式增长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286.6万辆 同比增长35.5% 连续10年全球第一 [9] - 2025年1-7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1087.3万辆 同比增长24.4% 市占率达68.6% [9] - 2025年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126.2万辆 同比增长27.4% 渗透率达48.7% 1-7月累计销量822万辆 同比增长38.5% [28] 中国车企销量表现 - 比亚迪2025年1-8月累计销售286.39万辆车 同比增长23% 8月海外销售80464辆 同比增长146.4% [29] - 奇瑞集团8月新能源汽车销售7.12万辆 同比增长53.1% [30] - 零跑汽车8月交付57066辆 同比增长超88% 小鹏汽车交付3.77万台 同比增长169% 蔚来交付3.13万辆 同比增长55.2% [32] - 小米汽车8月交付持续超3万辆 理想汽车交付2.85万辆 岚图汽车交付13505辆 同比增长119% [32] 行业转型与技术变革 - 传统豪华品牌如沃尔沃、奔驰、奥迪重新调整电动化战略 转向与华为等中国科技企业合作 [27][28] - 新能源汽车行业从"烧钱竞赛"转向"质量生存"阶段 新势力品牌进入盈利攻坚期 [33][34] - 中国汽车工业告别"以市场换技术"时代 在电动化和智能化赛道建立技术壁垒 [11][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