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和2022年9月30日,公司总资产分别为143.86亿元和139.51亿元[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和2022年9月30日,公司总负债分别为105.68亿元和100.71亿元[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和2022年9月30日,公司股东权益分别为38.18亿元和38.80亿元[4] - 2021年和2022年前九个月,公司利息和手续费收入分别为13.34亿元和11.89亿元[6] - 2021年和2022年前九个月,公司利息和手续费支出分别为5.70亿元和5.84亿元[6] - 2021年和2022年前九个月,公司净利息和手续费收入分别为7.63亿元和6.05亿元[6] - 2021年和2022年前九个月,公司非利息收入分别为3955.57万元和9758.05万元[6] - 2021年和2022年前九个月,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14亿元和1.43亿元[8] - 2021年和2022年前九个月,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70亿元和1.07亿元[8] - 2021年和2022年前九个月,公司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0.12元和0.08元[8] - 2021年和2022年前九个月净利润分别为1.69855888亿元和1.07214293亿元[11] - 2021年和2022年前九个月经营活动提供的净现金分别为6.72409552亿元和9.63776664亿元[11] - 2021年和2022年前九个月投资活动使用的净现金分别为31.61532617亿元和12.7986504亿元[11] - 2021年和2022年前九个月融资活动提供(使用)的净现金分别为2.492596106亿元和 - 0.553286878亿元[13] - 2021年和2022年前九个月现金、现金等价物和受限现金的净增加(减少)分别为347.3041万元和 - 8.69375254亿元[13] - 2021年和2022年前九个月支付的所得税分别为9379.381万元和8971.1389万元[13] - 2021年和2022年前九个月支付的利息费用分别为6.29718004亿元和5.85620291亿元[13] - 2021年9月30日和2022年9月30日总权益分别为39.23562601亿元和38.80490424亿元[18][20] 会计准则生效影响 - ASU 2022 - 02将于2023年1月1日对集团生效,预计不影响经营结果和财务状况[27] - ASU 2022 - 03将于2024年1月1日对集团生效,预计不影响经营结果和财务状况[27] 公司会计政策相关 - 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修订冲销政策,将满足特定条件的贷款本金、利息和融资服务费应收款冲减至可变现净值[44] - 自2020年1月1日起公司采用ASC 326,用预期损失法(CECL模型)替代已发生损失法确定信贷损失准备和信贷损失备抵[45] - 贷款本金、利息和融资服务费应收款在合同逾期90天时置于非应计状态,逾期180天通常视为无法收回并冲销[41][44] - 贷款持有待售按成本与公允价值孰低计量,估值变化计入非利息收入[55] - 公司按资产和负债法核算所得税,递延税项资产和负债按预期适用的已颁布税率计量[57] - 公司以授予日公允价值计量股份支付成本,并在员工服务期内确认[60] - 贷款担保负债初始按折现现金流模型确定公允价值,后续随担保风险解除减少[61] - 担保的预期信贷损失单独核算,按CECL终身方法确定或有担保负债[62] - 公司采用最大化可观察输入值、最小化不可观察输入值的估值方法确定公允价值[63] - 公司对贷款利息和融资服务费按实际利率法在相关贷款合同期内摊销确认收入[33] 金融产品公允价值相关数据变化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和2022年9月30日,按公允价值计量的财富管理产品公允价值分别为8.47047295亿元和5.84738005亿元,其中Level 1分别为7.29255924亿元和3.02608884亿元,Level 2分别为1.17791371亿元和2.82129121亿元[70][7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和2022年9月30日,按非经常性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中,贷款、贷款持有待售和权益证券的公允价值合计分别为4.17703973亿元和6.93696651亿元,均为Level 2 [74] - 2021年12月31日至2022年9月30日,Level 1和Level 2工具之间无转移,且公司截至这两个时间点均无Level 3工具[75] 贷款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和2022年9月30日,房屋净值贷款的贷款本金、利息和融资服务费应收款分别为94.12717366亿元和92.59642529亿元,净应收款分别为84.36866515亿元和82.48699479亿元[78] - 截至2022年9月30日,企业贷款的贷款本金、利息和融资服务费应收款为2.84982538亿元,净应收款为2.78846243亿元[7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和2022年9月30日,贷款本金、利息和融资服务费应收款净额分别为84.36866515亿元和85.27545722亿元[78] - 截至2022年9月30日,集体评估的贷款信用损失准备为9.65307764亿元,单独评估的为4563.5286万元,总计10.1094305亿元[82] - 截至2021年9月30日,集体评估的贷款信用损失准备为4.99828441亿元,单独评估的为1.35399917亿元,总计6.35228358亿元[8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合作模式下第一留置权和第二留置权的贷款信用损失准备合计为10.10704268亿元,传统促进模式下为23.8782万元,总计10.1094305亿元[89]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贷款本金、利息和融资服务费应收款的信用损失准备总额为9.75850851亿元,其中当前为5.41725129亿元,1 - 30天逾期为2.16868768亿元,31 - 90天逾期为1.55777057亿元,91 - 180天逾期为0.61479897亿元[92] - 截至2022年9月30日,贷款本金、利息和融资服务费应收款总额为92.59642529亿元,其中当前为80.14673225亿元,1 - 30天逾期为6.39267433亿元,31 - 90天逾期为4.66039408亿元,91 - 180天逾期为0.7638951亿元,181 - 270天逾期为0.17696253亿元,271 - 360天逾期为0.12151284亿元,超过360天逾期为0.33425416亿元,非应计贷款总额为1.39662463亿元[9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贷款本金、利息和融资服务费应收款总额为94.12717366亿元,其中当前为78.87192463亿元,1 - 30天逾期为8.03697722亿元,31 - 90天逾期为5.21823052亿元,91 - 180天逾期为1.2703992亿元,181 - 270天逾期为0.15081401亿元,271 - 360天逾期为0.13236956亿元,超过360天逾期为0.44645852亿元,非应计贷款总额为2.00004129亿元[101]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减值贷款未偿还本金余额为13.2162728亿元,减值贷款总额为13.9662463亿元,有相关信用损失准备的减值贷款记录投资为7.1283092亿元,无相关信用损失准备的减值贷款为6.8379371亿元,相关信用损失准备为4.5635286亿元[10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减值贷款未偿还本金余额为19.0987592亿元,减值贷款总额为20.0004129亿元,有相关信用损失准备的减值贷款记录投资为11.5866912亿元,无相关信用损失准备的减值贷款为8.4137217亿元,相关信用损失准备为6.1479897亿元[105] - 2021年1 - 9月和2022年1 - 9月,减值贷款九个月平均记录投资分别为4.14160711亿元和1.50407299亿元,确认的利息和费用收入分别为0.83478689亿元和1.23149166亿元[109] - 2021年1 - 9月和2022年1 - 9月,公司分别向第三方投资者转让账面价值为9.39112508亿元和18.96205225亿元的贷款,并分别确认净收益1787.8084万元和5104.0366万元[11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和2022年9月30日,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的贷款分别为7.33975352亿元(包括按公允价值计量的2469.6075万元)和10.16173196亿元(包括按公允价值计量的1169.4198万元)[11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和2022年9月30日,企业贷款的净贷款本金、利息和融资服务费应收款分别为0和2.78846243亿元[117] - 公司采用贷款风险分类方法管理贷款组合风险,根据不同风险水平将贷款分为未减值和减值两类,减值贷款的信用损失准备采用当前预期信用损失(CECL)模型确定[114] 证券及无形资产相关数据变化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和2021年12月31日,权益证券(理财产品)的总成本基础分别为5.84077496亿元和8.45888854亿元,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分别为66.0509万元和115.8441万元,公允价值分别为5.84738005亿元和8.47047295亿元[121]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和2021年12月31日,债务证券(合伙企业投资和公司债券)的摊销成本分别为3.87522236亿元和2.464亿元,减值分别为 - 984.5189万元和 - 540.3084万元,净摊销成本分别为3.77677047亿元和2.40996916亿元[12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和2021年12月31日,摊销无形资产(软件和合作协议)的总账面价值均为1.5823974亿元,累计摊销分别为1.5178968亿元和1.4784602亿元,净账面价值分别为64.5006万元和103.9372万元[128] - 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软件实际摊销费用为39.4366万元,2022年剩余时间估计摊销费用为13.6023万元,2023年估计摊销费用为50.8393万元,2024年为0.059万元[129] 借款及质押资产相关数据变化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和2021年12月31日,回购协议下的借款分别为596.5976万元和4525万元,年利率为13.8%,期限均在1年以内[133]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和2021年12月31日,其他借款(合并可变利益实体投资者)短期借款分别为5.32833854亿元和4.654388213亿元,年利率6.3% - 10.5%;长期借款分别为2.210471212亿元和3.330334482亿元,年利率7.0% - 11.5%[138] - 截至2022年9月30日,长期借款(合并可变利益实体投资者)按最终到期日的年度到期金额分别为:2023年1.048206017亿元,2024年4794.41307万元,2025年258.23888万元,2026 - 2027年无,之后为6570万元,总计2.210471212亿元[140]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和2021年12月31日,质押资产(贷款本金、利息和融资服务费应收款)的总账面价值分别为596.5976万元和6464.0192万元[144] - 2021年7月27日,公司向广东粤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转移账面价值6464.0192万元的贷款相关权益,截至2021年12月31日获得资金4525万元,利息应付为零;截至2022年9月30日,获得资金和利息应付均为零[133] - 2022年8月29日,公司向平安普惠立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转移账面价值596.5976万元的贷款相关权益,截至2022年9月30日获得资金596.
CNFinance(CNF) - 2022 Q3 - Quarterly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