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总未偿还贷款本金为105亿人民币,而2021年12月31日为104亿人民币 [14] - 2022年第三季度总发放贷款约39亿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31亿人民币 [14] - 2022年第一季度利息和金融服务费降至4.13亿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4.55亿人民币下降9% [15] - 2022年第一季度利息支出降至1.95亿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2.19亿人民币下降11% [15] - 2022年第三季度向销售合作伙伴收取的利息收入增至3400万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1100万人民币增长213% [16] - 2022年第三季度销售合作伙伴的合作成本降至8500万人民币,低于去年同期的1.02亿人民币 [16] - 2022年第三季度信贷损失拨备增至4230万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3300万人民币增长30% [17] - 2022年第三季度总运营费用降至8300万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9300万人民币下降11% [17] - 2022年第一季度所得税费用增至1700万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700万人民币增长153% [17] - 2022年第三季度净收入增至4600万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1900万人民币增长142% [18] - 截至2022年12月30日和2021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受限现金分别为14亿人民币和22亿人民币 [18] - 公司发放贷款的逾期率从2021年12月31日的24.1%降至2022年9月30日的22.9% [18] - 排除待售贷款后,公司发放贷款的逾期率从2021年12月31日的16.2%降至2022年9月30日的13% [18] - 公司发放贷款的不良贷款率从2021年12月31日的9.4%增至2022年9月30日的10.8% [18] - 排除待售贷款后,公司发放贷款的不良贷款率从2021年12月31日的2.1%降至2022年9月30日的1.5% [18]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与信托公司合作促成贷款超38亿人民币,并向商业银行引入贷款4亿人民币 [5] - 2022年前九个月,公司向商业银行引入贷款超6亿人民币,截至2022年9月30日,商业银行合作项下未偿还贷款本金约6.4亿人民币 [8] - 截至2022年9月30日,与杉杉银行的合作未偿还贷款本金达1.5亿人民币,本季度与某银行合作并已为其引入超8000万人民币贷款 [9]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将继续构建销售体系、降低资金成本并利用技术推动业务增长,目标是为更多中国中小企业主提供负担得起且可获得的融资服务 [9] - 除服务现有销售合作伙伴外,公司将投入更多资源促进与拥有更广泛客户群体的渠道合作伙伴的合作,并为其提供精细服务和管理 [10] - 公司将继续从信托公司筹集低成本资金,扩大与商业银行的合作,与次级单位投资者协商不良贷款再融资,并优化自身流程以降低贷款利率 [10] - 2023年公司将注册并维护官方公众号,用于向借款人发送通知、处理客户咨询和投诉 [11] - 公司将更积极参与资本市场,除推动二次发行外,还寻求用回购的库存股进行股份交换收购金融科技初创公司 [12]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经济可能好转,GDP较2022年第二季度增长3.9%,公司信托贷款模式下促成的贷款和向商业银行引入的贷款均同比增加 [6] - 二十大报告强调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证明了管理层认为中国普惠金融行业存在巨大机遇的判断是正确的 [9]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欢迎葛洋先生加入董事会担任独立董事,他在企业融资、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财富和资产管理领域拥有超30年经验 [12]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请更新活跃销售合作伙伴的数量,并说明其流动性情况 - 本季度末活跃销售合作伙伴约1267家,比2021年第二季度同期多约100家,比2022年第二季度末多30家 其流动性有所改善,一是贷款发放量增加,表明有资金拓展业务;二是能履行与违约贷款相关的义务,信用风险缓释情况的复杂性降低 [22] 问题: 商业贷款占总发放量约10%,这是否是目前公司期望的水平,以及如何看待其未来增长 - 本季度向商业银行引入的贷款约4亿人民币,公司希望其在投资组合中占比继续提高 2023年公司目标是使向商业银行引入的贷款占总发放贷款的20% - 35%,即每月约5 - 6亿人民币 [24] 问题: 中小企业借款人的需求情况如何,他们是否有良好的抵押物 - 由于疫情防控的不确定性和经济下行压力,与2021年同期相比需求减少,但与上半年相比有所改善 截至10月底,新增人民币贷款约6150亿人民币,比2021年同期少2110亿人民币 [26] - 截至第三季度末,逾期率和不良贷款率均下降,表明抵押物质量仍在可控范围内 [27] 问题: 公司提到寻求收购,是否有特定的金融科技领域目标,还是任何与公司业务互补的目标 - 目前没有特定目标,收购是公司在资本市场想要实现的事情 [29]
CNFinance(CNF) - 2022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