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6年2月3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17年12月5日于联交所GEM上市[1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九个月期间)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集团未经审核收益约3.415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436亿港元增加约40.2%[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集团未经审核经调整除税项及政府补助前亏损约1000万港元,2022年为1210万港元[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集团未经审核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110万港元,2022年为170万港元[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已售存货成本为9.1297亿港元,2022年为7.0716亿港元[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雇员福利开支为1.30522亿港元,2022年为9680万港元[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折旧及摊销为6416.3万港元,2022年为4324.6万港元[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融资成本净额为665.9万港元,2022年为145.1万港元[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餐厅经营收益为341,106千港元,餐饮管理及咨询服务收益为350千港元,总收益为341,456千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242,152千港元、1,489千港元、243,641千港元[1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其他收益及收入净额为1,82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6,129千港元[1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其他经营开支为39,73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1,513千港元[1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融资成本净额为 - 6,65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 - 1,451千港元[2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未派付或宣派股息(2022年:无)[2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1,087千港元,每股基本亏损为2.89港仙;2022年同期亏损为1,712千港元,每股基本亏损为0.45港仙[22] - 其他收益及收入约18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约1610万港元减少约88.8%;已售存货成本分别约为9130万港元和7070万港元,占总收益约26.8%和29.2%;员工成本从2022年同期约9680万港元增加约34.8%至约1.305亿港元,占收益百分比从39.7%降至38.2%[37][38][39]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集团折旧及摊销分别约为6420万港元及4320万港元[41] - 回顾期间租金开支约为66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490万港元增加约34.7%[42]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水电费分别约为910万港元及760万港元,占收益百分比从3.1%降至2.7%[43] - 其他经营开支从2022年同期约3150万港元增至回顾期间约3970万港元,增加约26.0%,占收益百分比从12.9%降至11.6%[45] - 集团回顾期间所得税抵免约为17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所得税开支约30万港元[47] - 集团融资成本从2022年同期约150万港元增至回顾期间约740万港元[48] - 集团回顾期间期内亏损约830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约120万港元[4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三个月期间)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集团未经审核收益约1.18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073亿港元增加约10.0%[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集团未经审核经调整除税项及政府补助前溢利约60万港元,2022年为360万港元[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集团未经审核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20万港元,2022年为溢利650万港元[6] 会计准则相关 - 公司于2023年1月1日开始的财政期间采纳新准则、诠释及准则修订本,对综合财务业绩无重大财务影响[15] - 公司须于2024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会计期间强制采纳部分新订准则、诠释及准则修订本,正在评估影响[17] 餐厅业务布局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在香港拥有6个自家品牌和3个特许经营或分许可品牌,经营13间餐厅;在中国投资3间餐厅,分别持有广州芒果树餐饮有限公司24.9%股权、广州十里弄餐饮有限公司24.9%股权、广州芒果树丽柏餐饮有限公司15.0%股权[27][29] - 回顾期内,公司在香港开设2间新餐厅,搬迁2间餐厅,关闭2间亏损餐厅;签订3份租赁协议续租现有餐厅[26][28] - 目前公司在香港运营13间餐厅,包括8间自有品牌及5间特许经营餐厅,尖沙咀权八餐厅和沙田围御•家上海分别于2023年1月及7月开业[51]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按业务类型) - 公司收益约99.9%来自经营香港餐厅,约0.1%来自开业前咨询及餐厅管理服务;收益从2022年同期约2.436亿港元增加约40.2%至约3.415亿港元[3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按菜式) - 按菜式划分,上海菜收益约1.253亿港元,占比36.7%;日本菜收益约8882.5万港元,占比26.0%;越南菜收益约4800.3万港元,占比14.1%;泰国菜收益约4251万港元,占比12.5%;意大利菜收益约3648.4万港元,占比10.7%[31] - 上海式餐厅收益从2022年同期约7721.8万港元增加约62.3%至约1.253亿港元[31] - 日式餐厅收益从2022年同期约5643.8万港元增加约57.4%至约8882.5万港元[32] - 越式餐厅收益从2022年同期约3054.6万港元增加约57.4%至约4800.3万港元[34] - 泰式餐厅收益从2022年同期约4914.8万港元减少约13.4%至约4251万港元[35] - 意式餐厅收益从2022年同期约2880.2万港元增加约26.7%至约3648.4万港元[36] 股权结构 - 2023年9月30日,董事王志荣通过受控制法团持有72000股公司股份,占比0.02%[5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Real Hero Ventures Limited、蔡伟科、张美云分别持有公司274,350,000股股份,占比71.45%[58] 购股计划 - 购股计划于2017年11月6日起十年内有效,剩余年期约为4年[61] - 直至2023年9月30日,无根据购股计划授出购股,可供授出购股涉及32,000,000股普通股,占上市日已发行普通股总数10%,占报告日已发行股份约8.33%[62] 证券交易及竞争业务情况 - 回顾期内,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销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63] - 回顾期内,董事或其联系人无从事与集团业务竞争的业务或拥有相关权益[64] 审核委员会相关 - 公司成立审核委员会,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68] - 审核委员会认为回顾期第三季度简明综合财务资料符合规定[69] 股息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回顾期股息(2022年:无)[71] 重大收购或出售情况 - 回顾期内,集团无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或联营公司[72] 报告查阅信息 - 第三季度业绩报告可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浏览[73] 特殊开支 - 新餐厅开业前一次性开支约460万港元,利园一期租约提前终止恢复成本约240万港元,元朗形点及太古城中心租约到期恢复成本约120万港元[50] 税收政策 - 香港利得税按16.5%的税率计提拨备,截至2023年及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集团一实体税收优惠与两级利得税税率制度下应缴税款减免上限165,000港元有关[20]
1957 & CO.(08495) - 2023 Q3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