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药科技股份(08156) - 2024 Q1 - 季度财报

2023年第一季度财务数据对比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收入3991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5627千港元有所下降[3][9] - 2023年第一季度毛利163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500千港元[3] - 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亏损723千港元,2022年同期经营溢利6309千港元[3] - 2023年第一季度除税前亏损1621千港元,2022年同期除税前溢利4494千港元[3]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亏损2343千港元,2022年同期应占盈利4382千港元[3] - 2023年第一季度全面亏损总额1855千港元,2022年同期全面收益总额3985千港元[5]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1.28港仙,2022年同期应占每股盈利2.41港仙[5]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亏损234.3万港元,2022年同期溢利438.2万港元[18] - 2023年第一季度计算每股基本亏损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83693亿股,2022年同期为1.81507亿股[18]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综合收入400万港元,较2022年的560万港元下跌29%[23] - 2023年第一季度毛利率约41%,较2022年的27%上升[23] - 2023年第一季度股权持有人应占亏损净额230万港元,2022年同期溢利440万港元[23] - 2023年第一季度销售及分销开支和行政开支为240万港元,较2022年的530万港元下跌56%[23] - 2023年第一季度融资成本为90万港元,较2022年的180万港元下跌51%[23] 公司业务 - 公司主要业务为提供“互联网 +”服务及制造分销个人防护装备[8] - 公司持续对“互联网 + ”业务进行整体规划和布局,开展大健康产业链相关业务[24] - 公司通过境内子公司拓展大健康产品分销及批发业务,已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25] - 公司与大健康产品品牌方达成合作协议,提供供应链服务[25] - 公司全力开展大健康产业链业务,拓展新机遇和收入来源[26] 其他收入及税收政策 - 2022年同期有出售锁定代价股份补偿收入9785千港元、政府补助311千港元等其他收入及收益共10679千港元,2023年无此项收入[1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集团合资格实体香港利得税按两级制计算,首2百万港元溢利按8.25%税率征税,超2百万港元溢利按16.5%税率征税[14] 股息分配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的股息[27] 股权结构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周伟华等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持有公司股份,周伟华权益总数175.2万股,持股0.95%[2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前端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等主要股东持有公司股份,前端持股2709.7575万股,占比14.75%[35] 债券情况 - 2014年公司向Integrated Asset发行8962.5万港元非上市可换股债券,现正磋商续期或延期[36] 购股权计划 - 公司于2021年6月9日采纳购股权计划,有效期十年[3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购股计划下购股权总数为1039.6万,失效83.6万,剩余956万[40] - 2023年8月29日,因股份合并,购股计划下购股权行使价及数目调整[41] 股份交易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股份行为[43] 竞争业务权益 - 2023年9月30日,董事等相关人员无竞争业务权益[44] 优先购股权规定 - 公司细则及开曼群岛法例无优先购股权规定[45] 企业管治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采用并遵守企业管治守则,除主席与行政总裁职务由执行董事共同担任[46][47] - 公司采纳GEM上市规则相关交易必守准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董事遵守该守则[48] 审核委员会 - 公司已成立审核委员会并制定书面职权范围[4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刘斐任主席[49] - 审核委员会主要职责为审阅公司年报、账目、中期及季度报告并提建议,检讨及监察财务申报、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程序[51]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未经审核业绩,认为业绩遵照适用会计准则与规定编制并适当披露[51] 董事会构成 - 截至报告日期,董事会由三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