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基长寿科学(00767) - 2023 - 年度业绩

股份奖励计划相关 - 股份奖励计划根据股份奖励计划及信托契约规则由董事会及受托人管理[3] - 股份奖励计划参与者由董事会选定,股份奖励委员会可酌情选定参与者并考虑相关奖励因素[4] - 股份奖励计划授出的受限制股份总数不超公司采纳日期已发行股本的10%,即386,800,000股,股份合并后不超38,680,000股;授予经选定参与者的股份数量上限不超采纳日期已发行股本的1%[5] - 股份奖励计划自2021年5月18日开始生效,为期十年[8] - 截至补充公告日期,未根据股份奖励计划授出任何受限制股份[9] 业务转型相关 - 公司于2022年8月26日决定停止P2P业务,重推及改革为非P2P借贷业务,即借贷及金融咨询业务[12] 借贷及金融咨询业务(战略伙伴业务模式)数据 - 借贷及金融咨询业务以战略伙伴业务模式运作,通过与中国持牌战略伙伴合作提供金融管理及咨询服务,相关贷款资产在2022年年报入账为“其他应收款项”[12] - 2022年12月31日,战略伙伴模式下贷款资产入账金额达1.83983亿港元,2021年为1.76358亿港元[14] - 2022年12月31日,列作“其他应收款项”的贷款资产为2.39247亿港元,2021年为2.15057亿港元[14] - 2022年12月31日,战略伙伴模式下贷款资产减值拨备为9311.3万港元,2021年为5705.6889万港元[14] - 2022年12月31日,战略伙伴模式下商业贷款资产账面净值为1.46134亿港元[14] - “其他应收款项”下战略伙伴贷款资产未计算减值前约为1.85060363亿港元,账面价值净值为1.46133467亿港元[35][37] - 自相关业务展开以来,通过战略伙伴模式累计有3597名抵押品(住房)保证贷款的个人借款人[37] 信托合作相关 - 与中外贸信托、陕西国信投合作的信托预设回报率为每年12%[1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与中外贸信托、陕西国信投合作的信托单位已被悉数赎回[20] 业务合作出资及风险拨备相关 - 集团向泛华、海尔云贷转介客户时,需维持相当于客户初始贷款本金20% - 30%的“风险拨备补助金”[22] - 集团就泛华、海尔云贷小额有抵押贷款出资10%贷款本金,战略伙伴出资90%[26] - 集团就中外贸信托及陕西国信投名下房屋贷款出资100%贷款本金[26] 业务争议相关 - 集团与泛华、海尔云贷就新冠疫情按揭贷款纾困政策影响出现争议,触发部分贷款技术性违约或延迟偿还欠款[23] 减值拨备相关 - 报告期内其他应收款项减值拨备总额为3937.4万港元,其中减值拨备小计3605.6288万港元,差额331.7万港元因汇兑调整产生[28] - 战略伙伴业务贷款的“其他应收款项”减值为1816.3005万港元,占减值拨备总额50.38%[28] - 公司其他杂项往来贸易项目减值为429.8032万港元,占减值拨备金额小计11.92%[29] - “其他微末应收款项”减值1194.2923万港元(2021年:13.4672万港元),占减值拨备总额32.75%[3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贷款及应收贸易账项账面净值约为1.46134亿港元,已计提减值拨备9311.3万港元[32] - 战略伙伴贷款资产减值比率为38.92%[32] 收债相关 - 2023年4月底董事会成立专责工作小组,负责收回“其他应收款项”下贷款约2.39247亿港元[34] - 2023年9月前后,公司自陕西国信投收回现金670万元人民币,并解决代持现金290万元人民币[34] - 天行将自陕西国信投收回投资本金790万元人民币及回报额170万元人民币[34] - 公司收债困难包括政府部门行政两难、房地产及商业环境低迷、国有银行及金融机构反应迟缓、人员变动致按揭抵押记录整理延误[34] 贷款业务数据对比 - 中外贸信托及陕西国信投第一按揭贷款平均规模约为130万元,极少贷款超240万元,年息率10厘至14厘;泛华及海尔云贷第一及第二按揭贷款平均规模约为22万元,极少数贷款高于30万元,年息率12厘至18厘[36][37] - 中外贸信托账目内五名贷款额最高借款人“其他应收款项”贷款账面价值风险集中度最高为3.421%,抵押品价值杠杆比率50.92%至74.69%;泛华/海尔云贷账目内五名最高借款人“其他应收款项”贷款资产贷款账面价值风险集中度最高为0.291%,抵押品价值杠杆比率30.59%至49.71%[37] 企业及个人借款人业务数据 - 2022年12月31日,企业及个人借款人业务非流动资产及流动资产项下“应收贷款及利息”分别为1.38135亿港元(2021年:1.45585亿港元)及3415.4万港元(2021年:7227.9万港元),已计算减值拨备6.44100412亿港元,预期信贷亏损减值率81.41%[39] - 自2011年起,宝欣作出的贷款连同中国附属公司的企业及个人借款人贷款形成的应收贷款及利息组合累计约达25.36亿港元;截至2019年12月31日和2020年12月31日分别就“应收贷款及利息”约9.20774亿港元和6.56119亿港元作出大额减值拨备;报告年度宝欣的贷款组合约为253.6万港元(2021年:252.6万港元),利率12厘至15厘(2021年:10厘至15厘)[4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中国业务分部非流动资产项下“应收贷款及利息”经扣除减值后达1.38135亿港元,相关应收企业贷款及利息分别约为1.12903086亿港元(2021年:1.27637亿港元)及3379.8912万港元,以约2.14%股本权益的相关股份押记作抵押,附带固定年利率6厘并于2024年到期[43] - 其他企业及个人借款人贷款年利率12厘至18厘(2021年:12厘至18厘)[43] - 2022年12月31日,中国业务分部“应收贷款及利息”扣除减值后达3415.4万港元,2021年为7227.9万港元[44] - 2023年4月底,董事会成立专责小组追讨来年到期“应收贷款及利息”,分别约为1.12903086亿港元及3379.8912万港元[45] - 企业及个人借款人贷款本金规模从约150万港元到1.42亿港元不等,利率介乎6厘至18厘[46] - “应收贷款及利息”下企业及个人借款人贷款资产约为8.19402758亿港元,未计减值6.471135亿港元,账面净值为1.72289258亿港元[47] - 单一企业贷款风险集中度最高,达74.29%,其他企业/个人借款人风险集中度为1.74%至1.393%不等[48] 业务模式客户相关 - “企业及个人借款人模式”目标客户为有贷款融资需要的企业和电商平台供应商,“战略伙伴业务模式”为住房贷款或小额有抵押个人借款人[50] - “企业及个人借款人模式”客户来自财务顾问公司销售团队,“战略伙伴业务模式”来自附属公司金融咨询业务经纪团队及第三方经纪公司[51] P2P贷款业务相关 - 自2021年起,公司再未对P2P贷款业务计提减值,也未录得相关应收贷款利息相联收益[54] 贷款审批相关 - 公司采用180日作为应收贷款违约标准,因应收贷款大多由质押资产担保,借款人仍可能结付逾期少于180日的贷款余额[58] - 公司遵照接收处理申请、信贷风险评估、要求抵押品、审批申请、监察还款等贷款审批程序[55][56][59][60][61] 博华太平洋股份投资相关 - 公司持有博華太平洋271,345,000股股份,佔其2022年12月31日已發行股本約3.8%[66][67] - 公司對博華太平洋股份的投資成本約為76,490,000港元[66][67]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所持博華太平洋股份公平值為零港元,2021年約為24,145,000港元[66]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所持博華太平洋股份佔上市證券總投資0%(2021年:46.2%)[66]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所持博華太平洋股份佔資產總值約0%(2021年:4.7%)[66]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所持博華太平洋股份公平值為零港元,佔上市證券總投資0%、資產總值約0%[67] - 2022年及回顧期內公司均無出售或增購博華太平洋股份[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