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业务概述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其附属公司主要从事建筑五金、卫浴、厨房设备及家具的进口、批发、零售及安装,并提供室内设计服务及项目管理[5] 全球经济与政治影响 - 俄乌冲突及中美关系演变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导致全球经济增长从2022年的约5.0%放缓至2023年的2.2%[10] - 中美紧张局势可能影响科技公司、投资流动及尖端技术开发,导致全球科技格局变化[13] - 中美贸易关系紧张可能扰乱全球供应链,构成贸易壁垒并影响全球贸易量[13] 中国经济与香港经济 - 中国经济在2023年上半年实现5.5%的GDP环比增长,其中第一和第二季度分别增长4.5%和6.3%[11] - 中国面临外商直接投资下降、房地产市场放缓及物价压力上升等挑战,对经济增长和消费者信心产生抑制作用[11] - 中国2023年余下时间的经济前景取决于其能否有效平衡经济增长目标与结构性改革,并应对外部挑战[14] - 2023年上半年香港货品出口总额按年实质下跌17.0%[19] - 2023年第三季度商业信心指标从第二季度的15急跌至6,显示企业普遍悲观[19] - 2023年第二季度香港实质GDP按年下跌1.5%,政府将全年GDP增长预测修订为4.0%至5.0%[19][20] 香港房地产市场 - 2023年5月香港住宅物业价格按年下跌约9.0%[21] - 2023年上半年落成的住宅项目中仅有55.0%的单位售出,低于五年平均销售率78.0%[22] - 2023财年上半年一手市场交易量较去年减少16.7%,二手市场交易量减少20.8%[24] - 2023/24财年前五个月政府补地价收入仅为33.8亿港元,较去年减少75.1%[28] - 香港住房指数从2021年9月的185.62点下降至2023年8月的157.93点,跌幅约为15.0%[56] - 截至2023年9月,香港住宅按揭贷款负资产个案达到11,123宗,较同年6月的3,341宗显著增加[56] - 香港政府计划将住宅物业交易的物业税从15.0%放宽至10.0%,并降低差饷及政府地租50.0%,预计每年额外开支约19亿港元[58] - 未来五年,香港私人住宅单位的平均每年落成量预计将超过19,000个单位[58] - 香港未来十年公营房屋需求量为308,000个单位,政府已物色足够土地发展约410,000个单位,超出供应目标约100,000个单位[60] - 公司向开发商销售的建筑五金产品占营业额的约59.0%,预计未来五年住宅单位落成量将保持稳定,但交付时间可能延迟[62] - 由于潜在购房者需求疲软,公司预计二手房地产市场的产品营业额将下跌[63] - 高利率、不利的市场环境及房地产估价不确定性可能导致潜在购房者选择租房而非购房[63]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收益较去年同期轻微下跌8.5%,毛利仅减少1.2%[30] - 公司因搬迁厨房家具陈列室导致使用权资产折旧增加约350万港元,中国经营开支增加约100万港元[31] - 公司预计六个月期间的除所得税前溢利减少约45.1%[31] - 公司预计税前利润将减少约45.1%,达到约730万港元[32] - 公司总营业额为2.14亿港元,同比下降8.5%[37] - 建筑五金、卫浴设备及其他分部收益增加2.2%至1.592亿港元[38] - 厨房设备及家具分部收益减少29.9%至5480万港元[39] - 公司经营溢利为1240万港元,同比下降39.2%[41] - 公司税后溢利约为840万港元,同比下降45.6%[41]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定期存款约为1.073亿港元[42] - 公司存货增加至2.022亿港元,主要由于待交付客户的产品累积[43]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0.7%,有息借款增加至7580万港元[44] - 公司向客户发出的履约保证约为900万港元[46] - 公司完成供股并发行118,238,942股供股股份,每股价格为0.192港元,净现金收益约为2140万港元[68] - 公司计划将2140万港元净收益用于以下用途:1170万港元用于新陈列室和仓库的翻新成本,770万港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200万港元用于一般营运资金[6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已使用930万港元用于新陈列室和仓库的翻新成本,510万港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200万港元用于一般营运资金[69] - 公司未在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宣派中期股息[70] - 公司在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未赎回任何股份,也未购买或出售任何上市证券[71] - 公司在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未设任何购股权计划,且无尚未行使的购股权[72] - 公司董事及其紧密联系人在集团的主要供应商或客户中无任何权益[74] - 公司董事及董事之关连方在集团业务中无任何重大利益的交易、安排或合约[75]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在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未订立任何安排以使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通过收购股份或债券获得利益[76] - 谢新法先生通过Fast Way Management Limited持有公司46,496,617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的6.47%[79] - 谢新伟先生和谢汉杰先生通过Universal Star Group Limited各自持有公司135,378,11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的18.83%[79] - 谢新宝先生通过New Happy Times Limited持有公司54,574,427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的7.59%[80] - Happy Voice Limited持有公司91,976,507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的12.80%[83] - LIM Mee Hwa女士及其配偶YEO Seng Chong先生各自持有公司45,152,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的6.28%[83] - 公司2023年中期收益为213,973千港元,同比下降8.5%[104] - 2023年中期毛利为93,926千港元,同比下降1.0%[104] - 公司2023年中期经营溢利为12,363千港元,同比下降39.2%[104] - 公司2023年中期每股溢利为1.2港仙,同比下降52.0%[104] - 公司2023年中期总资产为764,851千港元,同比增长3.3%[105] - 公司2023年中期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6,872千港元,同比下降29.5%[105] - 公司2023年中期经营活动所用净现金为28,091千港元,同比下降135.6%[107] - 公司2023年中期投资活动所用净现金为2,854千港元,同比下降11.1%[107] - 公司2023年中期融资活动所用净现金为6,074千港元,同比下降50.4%[107] - 公司2023年中期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37,019千港元,同比下降158.3%[10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公司货品销售收入为193,577千港元,同比增长2.4%[122] - 合约收益为20,396千港元,同比下降54.6%[122] - 总收益为213,973千港元,同比下降8.5%[122] - 收益确认方式中,于某一时间点确认的收益为193,577千港元,随时间的收益为20,396千港元[122] - 其他收入为316千港元,其中政府补助为35千港元[122] - 公司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汇兑亏损净额为2,338千港元,其中远期合约亏损2,528千港元,其他汇兑亏损净额908千港元[123] - 公司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COVID-19相关租金宽减为1,098千港元[123] - 公司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建筑五金、卫浴设备及其他分部收入为159,166千港元,厨房设备及家具分部收入为54,807千港元,合计213,973千港元[129] - 公司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建筑五金、卫浴设备及其他分部毛利为68,188千港元,厨房设备及家具分部毛利为25,738千港元,合计93,926千港元[129] - 公司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6,720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为17,912千港元[129] - 公司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财务收入为976千港元,财务费用为2,687千港元[129] - 公司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非流动分部资产添置为5,922千港元[129] - 公司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分部资产为413,205千港元,分部负债为179,910千港元[129] - 公司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建筑五金、卫浴设备及其他分部收入为155,676千港元,厨房设备及家具分部收入为78,217千港元,合计233,893千港元[130] - 公司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建筑五金、卫浴设备及其他分部毛利为55,601千港元,厨房设备及家具分部毛利为39,318千港元,合计94,919千港元[130]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集团毛利为93,926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94,919千港元略有下降[131]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对外客户收益为213,973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33,893千港元下降8.5%[132]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财务费用净额为1,711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942千港元增长81.6%[132]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存货成本为114,239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29,489千港元下降11.8%[133]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员工福利支出为30,921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0,679千港元略有增长[133]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香港利得税为2,239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914千港元下降42.8%[135]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每股基本溢利为1.2港仙,较2022年同期的2.5港仙下降52%[136]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本公司所有者应占溢利为8,411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5,472千港元下降45.6%[137]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加权平均普通股及潜在普通股数量为718,838,942股,较2022年同期的608,849,268股有所增加[138] - 公司在2023年上半年的资本支出为6,809,000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818,000港元大幅增加[13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的应收账款为83,994,000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71,605,000港元有所增加[140] - 公司应收账款中1至90天的账龄占比最高,为50,246,000港元,占总应收账款的59.8%[141] - 公司采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简化法计量预期信贷亏损,对所有应收账款及应收保留款及合约资产使用全期预期亏损拨备[14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的应付账款为34,229,000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29,854,000港元有所增加[143] - 公司应付账款中0至90天的账龄占比最高,为26,787,000港元,占总应付账款的78.3%[144]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外汇远期合约为负值2,305,000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正值223,000港元有所下降[14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借款总额为75,821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63,969千港元增加18.5%[146] - 公司通过供股发行118,238,942股普通股,募集资金约22,702,000港元,扣除相关交易成本1,300,000港元后净募集21,402,000港元[146] - 2023年9月30日,公司经营活动中使用的现金为25,824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78,235千港元现金流入大幅减少[148] - 公司2023年9月30日的融资活动负债总额为110,866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101,572千港元增加9.2%[14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向客户发出的履约保证为8,993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23,333千港元减少61.5%[149] - 公司2023年9月30日来自关联方的其他应收款为306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57千港元减少14.3%[150] 公司治理与可持续发展 - 公司制定了专门的可持续发展政策,涵盖业务增长、环境保护、雇佣及劳工常规、运营惯例及社区投资[86] - 公司致力于通过减少能源使用和废物产生来最小化污染,并保护环境[88] - 公司制定了特定的环境和社会政策,以与供应商和分包商沟通并评估其可持续发展表现[93] - 公司董事会由八名董事组成,包括五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96] - 公司确认在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遵守了企业管治守则的所有规定,除了未设立内部审计部门[98]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的证券交易标准守则,并要求员工遵守不低于该守则的规定[99] - 审计委员会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负责审查公司的会计政策、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财务报告流程[100] - 公司确认在报告日期内已按照上市规则维持规定的公众持股量[102] 会计准则与财务风险管理 - 公司采纳了多项新会计准则和修订,包括HKAS 1、HKAS 8、HKAS 12和HKFRS 17等,但对财务报表无重大财务影响[112] - 公司尚未提早采纳的新会计准则和修订包括HKAS 1、HKFRS 16等,预计将于2024年1月1日生效[114] - 公司财务风险管理政策自2023年3月31日以来未有变动[121] - 中期财务信息需与2023年3月31日的年度财务报表一并阅读[120] - 公司管理层正在评估新会计准则和修订的影响,但尚未确定是否会导致主要会计政策和财务报表呈列方式的重大变动[115] 员工与成本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员工总数为135名,较2023年3月31日的141名有所减少[92] - 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总员工成本为309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070万港元略有增加[92]
怡邦行控股(00599) - 2024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