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邦行控股(00599)

搜索文档
怡邦行控股:独立非执行董事文玉芬获委任为提名委员会成员
智通财经· 2025-09-05 16:59
公司治理变动 - 怡邦行控股(00599)独立非执行董事文玉芬女士获委任为公司提名委员会成员 [1] - 该项人事变动自2025年9月5日起正式生效 [1]
怡邦行控股(00599.HK):文玉芬获委任为提名委员会成员
格隆汇· 2025-09-05 16:49
公司治理变动 - 怡邦行控股独立非执行董事文玉芬获委任为提名委员会成员 [1] - 该项人事变动自2025年9月5日起正式生效 [1]
怡邦行控股(00599) - 董事名单与其角色职能
2025-09-05 16:44
董事會設立四個董事會轄下委員會,下表提供董事會成員在該等委員會中所擔任的角色。 | 董事會轄下委員會 | 審核委員會 | 薪酬委員會 | 提名委員會 | 投資委員會 | | --- | --- | --- | --- | --- | | 董事 | | | | | | 黃華 | M | C | C | C | | 溫思聰 | C | M | M | | | 陸宏廣 | M | | | | | 文玉芬 | | | M | | | 謝新法 | | | M | | | 謝新寶 | | | | M | | 劉紹新 | | M | | M | 附注 : C 有關董事會轄下委員會之主席 香港,二零二五年九月五日 董事名單與其角色職能 怡邦行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會(董事會)成員載列如下。 | 執行董事 | | 獨立非執行董事 | | --- | --- | --- | | 謝新法 | (主席) | 黃華 | | 謝新偉 | (副主席) | 溫思聰 | | 謝新寶 | (董事總經理) | 陸宏廣 | | 謝漢傑 | | 文玉芬 | | 劉紹新 | | | M 有關董事會轄下委員會之成員 ﹙股份代號:599﹚ ...
怡邦行控股(00599) - 委任提名委员会成员
2025-09-05 16:43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 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份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 擔任何責任。 怡邦行控股有限公司 俞志燁 公司秘書 香港,二零二五年九月五日 於本公告日期,董事會由九名董事組成,包括五名執行董事,即謝新法先生、謝新偉先生、謝新寶先生、謝漢傑先生及 劉紹新先生;及四名獨立非執行董事,即黃華先生、溫思聰先生、陸宏廣博士及文玉芬女士。 ﹙股份代號:599﹚ 委任提名委員會成員 怡邦行控股有限公司﹙「本公司」﹚董事會﹙「董事會」﹚謹此宣布,本公司獨立非 執行董事文玉芬女士已獲委任為本公司提名委員會成員,自二零二五年九月五日起生 效。 承董事會命 ...
怡邦行控股(00599) - 於二零二五年九月五日举行之股东週年大会之表决结果
2025-09-05 16:41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 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份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 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股份代號:599﹚ 於 二零二五 年 九月五 日 舉行之 股東週年大會之表決結果 董事會欣然宣佈,在二零二五年九月五日﹙星期五﹚舉行的股東週年大會上,所有提呈 的普通決議案皆以投票表決方式獲股東正式通過。 茲提述怡邦行控股有限公司﹙「本公司」﹚日期為二零二五年七月二十五日的通 函 ﹙「該通函」﹚及股東週年大會﹙「股東週年大會」﹚通告。於本公告內所用之詞語, 除文義另有所指外,將與該通函所界定者具相同意義。 1/2 | 普通決議案 | 票數﹙%﹚ | | | --- | --- | --- | | | 贊成 反對 | | | 四、 授予董事購回本公司股份之一般授權(股東週年大會 | 328,855,639 | 0 | | 通告內第四項普通決議案)。 | (100%) | (0%) | | 五、 授予董事發行本公司新股份之一般授權(股東週年大 | 328,855,639 | 0 | | 會通告內第五項普通 ...
怡邦行控股(00599) - 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截至2025年8月31日)
2025-09-02 16:30
公司名稱: 怡邦行控股有限公司(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9月2日 截至月份: 2025年8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0599 | 說明 | 怡邦行控股有限公司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面值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1,000,000,000 HKD | | 0.1 | HKD | | 10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HKD | | | | 本月底結存 | | | 1,000,000,000 HKD | | 0.1 | HKD | | 100,000,000 | 本月底 ...
智通港股52周新高、新低统计|8月12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8-12 16:43
52周新高股票表现 - 截至8月12日收盘,共有142只股票创52周新高,其中映美控股(02028)以164.89%的创高率位居榜首,精英汇集团(01775)和富盈环球集团(01620)分别以84.78%和40.63%位列第二和第三 [1] - 创高率超过20%的股票包括澳亚集团(34.36%)、富一国际控股(28.30%)、环联连讯(28.00%)、华检医疗(27.58%)、中慧生物-B(27.53%)、中国新零售供应链(23.19%)、陆庆娱乐(23.19%)、尚晋国际控股(22.58%)和世纪集团国际(20.00%) [1] - 创高率在10%-20%区间的股票包括小黄鸭德盈(18.06%)、未来数据集团(18.00%)、云知声(15.49%)、原生态牧业(14.47%)、现代牧业(12.88%)、润中国际控股(12.09%)、飞扬集团(11.69%)、盈健医疗(11.43%)、中国圣牧(11.11%)和泰昇集团(11.11%) [1] 中等涨幅股票表现 - 创高率在5%-10%的股票包括中国华星(10.53%)、复星国际(9.66%)、汇聚科技(9.60%)、伟工控股(8.67%)、优然牧业(7.79%)、华晨中国(7.25%)、CWT INT'L(7.02%)、粤运交通(6.81%)、万嘉集团(6.48%)、中国心连心化肥(6.30%)和盛源控股(6.06%) [1] - 创高率在4%-5%的股票包括药捷安康-B(5.90%)、煜荣集团(5.83%)、中宝新材(5.68%)、正大企业国际(5.56%)、瑞斯康集团(5.26%)、星谦发展(5.17%)、久久王(5.16%)和重庆机电(5.08%) [1][2] - 创高率在3%-4%的股票包括伟禄集团(4.81%)、金风科技(4.70%)、和谐汽车(4.68%)、中国飞机租赁(4.58%)、丘钛科技(4.47%)、意力国际(4.44%)、和誉-B(4.43%)、亨利加集团(4.18%)、陆氏集团(4.17%)和现代牙科(3.92%) [2] 低涨幅股票表现 - 创高率在2%-3%的股票包括诺亚控股(3.36%)、正利控股(3.33%)、朗廷-SS(3.28%)、邵氏兄弟控股(3.13%)、中国农产品交易(3.08%)、RAFFLESINTERIOR(2.86%)、叶氏化工集团(2.70%)、智云国际控股(2.52%)、啓明医疗-B(2.47%)、阜博集团(2.46%)和天伦燃气(2.44%) [2] - 创高率在1%-2%的股票包括伊登软件(2.40%)、平安好医生(2.37%)、复星医药(2.22%)、佳景集团(2.15%)、东岳集团(2.07%)、百富环球(2.03%)、中国铝业(1.93%)、国际资源(1.93%)、中国财险(1.90%)、FL二南方日经(1.89%)和复宏汉霖(1.87%) [2] - 创高率低于1%的股票包括六福集团(1.80%)、南方中证5G(1.68%)、自然美(1.67%)、潪㵆发展(1.67%)、GX亚太(1.66%)、和铂医药-B(1.64%)、光大环境(1.61%)、长飞光纤光缆(1.57%)、赛迪顾问(1.52%)、耐世特(1.52%)和中国神华(1.50%) [2][3] 52周新低股票表现 - 嘉鼎国际集团(08153)以-15.25%的创低率位居跌幅榜首,坤集团(00924)和中加国信(00899)分别以-12.86%和-10.00%的创低率位列第二和第三 [4] - 创低率在-5%至-10%的股票包括欢喜传媒(-8.62%)、国富氢能(-7.96%)、METALIGHT(-7.34%)、创美药业(-5.23%)、九江银行(-5.22%)和怡邦行控股(-5.08%) [4] - 创低率在-1%至-5%的股票包括中骏集团控股(-4.08%)、乐舱物流(-4.03%)、东阳光药(-3.70%)、多牛科技(-3.14%)、FI二南方日经(-2.66%)、瑞风新能源(-2.60%)、易和国际控股(-2.31%)、思考乐教育(-1.75%)和中庆股份(-1.48%) [4]
怡邦行控股(00599) - 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截至2025年7月31日)
2025-08-06 11:02
公司名稱: 怡邦行控股有限公司(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7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II. 已發行股份及/或庫存股份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0599 | 說明 | 怡邦行控股有限公司 | | | | | | | | 已發行股份(不包括庫存股份)數目 | | 庫存股份數目 | | 已發行股份總數 | | | 上月底結存 | | | 718,838,942 | | 0 | | 718,838,942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 | | 本月底結存 | | | 718,838,942 | | 0 | | 718,838,942 | 第 2 頁 共 10 頁 v 1.1.1 呈交日期: 2025年8月6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 ...
怡邦行控股(00599) - 2025 - 年度财报
2025-07-25 16:53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5年收益为4.578亿港元,较2024年的4.598亿港元略有下降[6][7] - 公司2025年税前亏损为1187.6万港元,而2024年税前利润为1086.2万港元[6][7] - 公司2025年股东应占亏损为1344万港元,2024年股东应占利润为854.3万港元[7] - 公司2025年每股基本亏损为1.87港仙,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19港仙[7][9] - 公司2025年经营亏损为881万港元,2024年经营利润为1447.7万港元[7] - 集团2025年总收入为4.578亿港元,同比下降0.4%[84][85] - 集团整体毛利下降10.7%至1.600亿港元,毛利率从39.0%降至35.0%[91][96] - 集团经营亏损880万港元(上年同期为盈利1450万港元),同比下降160.9%[92][9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销售成本上升6.0%,毛利率下降11.0%,主因进口成本增加及港元兑欧元贬值[37] - 由于欧元升值导致销售成本增加6.0%,毛利同比下降11.0%至1.60亿港元[63][66] - 公司2025年财务业绩中,销售成本增加6.0%,导致毛利下降11.0%(同比减少1920万港元)[76][80] - 进口及物流成本上升对毛利率构成压力[118][121] 业务线表现 - 建筑五金及卫浴设备分部收入下降1.8%至3.437亿港元,厨房设备及家具分部收入增长3.7%至1.140亿港元[86][89] - 消费者转向中端产品,高端产品需求减弱[118][121] - 公司计划在公营及资助房屋市场寻找商机[118][121] 香港宏观经济环境 - 香港2024-25财年政府总收入下降至5,596亿港元,同比减少11.6%,主要因印花税及土地收入低于预期[29] - 2025-26财年香港预计财政赤字达1,629亿港元(收入6,594亿港元 vs 支出8,223亿港元)[29] - 香港财政储备预计从2025年3月的6,473亿港元降至2026年3月的5,803亿港元[29] - 2025年香港GDP预计增长2.0%-3.0%,受出口及投资驱动,但本地消费疲弱[30][33] - 美联储目标利率维持4.25%-4.50%区间,推高全球融资成本并影响香港资本流动[30][33] - 2025年4月香港HIBOR骤降至0.5%,刺激私人住宅销售环比激增,但属短期流动性驱动[31][34] - 香港住宅价格指数2025年一季度同比下跌7.7%,连续13个季度下滑,累计跌幅超30%[37] - 香港私宅市场未来几年年均供应2万套,远超一级市场需求(14,400-16,990套/年)[35] - 2024年私人住宅交易量共53,099个单位,一手市场销售占32.0%[38] - 2025年1月至4月售出17,887个单位,其中31.0%来自一手市场[38] - 预计未来几年每年将有20,000个新私人单位推出市场,而一手市场年度需求预计介于14,400至16,990个单位[38] - 2025年第一季度香港住宅物业价格指数较去年同期下跌7.7%,连续第十三个季度下跌[39] - 香港私人住宅市场供过于求,预计2025年新建供应20,860套超出一手需求4,000-6,000套[69][73] - 2024年香港私人住宅交易量53,099套,其中32.0%为一手销售[67][73] - 香港长期高利率环境抑制消费支出和企业投资,影响按揭负担能力[64][66] - 人才引进计划主要推动住宅租赁需求,对购房市场影响有限[72] - 香港私人住宅物业价格指数4月同比下降7.7%,连续第13个季度下跌,自2023年中以来累计跌幅超过30.0%[75][80] - 2025年私人住宅完工量预计达20,860套,2026年达20,100套,超过年均吸收量14,400至16,990套[112] - 香港私人住宅价格较2021年峰值下降30.0%[117] - 预计2025年私人住宅年落成量达20,860个单位,超过一手市场年均吸收率14,400至16,990个单位[115] - 2026年公营房屋落成量预计从20,200个单位增至2029/30年度的逾43,000个单位[115] - 2025年私人住宅价格可能进一步下滑[117][121] - 高利率、通胀及地缘政治不确定性持续施压房价[116][121] 资产和负债 - 公司2025年3月31日股东权益为4.659亿港元,较2024年的4.955亿港元有所下降[6][7] - 公司2025年资产净值为4.659亿港元,较2024年的4.955亿港元减少[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295亿港元(上年同期为8770万港元)[93] - 集团存货下降至1.132亿港元(上年同期为1.697亿港元),贸易应收款下降至8020万港元(上年同期为1.151亿港元)[94] - 集团有息借款下降至2690万港元(上年同期为5860万港元),资产负债率为净现金状态(上年同期为2.0%)[94] - 公司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分别提升至2.8(2024年:2.2)和1.8(2024年:1.2)[97]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定期存款增至129.5百万港元(2024年:87.7百万港元)[97] - 存货减少至113.2百万港元(2024年:169.7百万港元)[97] - 应收账款减少至80.2百万港元(2024年:115.1百万港元)[97] - 应付账款减少至20.9百万港元(2024年:31.0百万港元)[97] - 公司有息借款减少至26.9百万港元(2024年:58.6百万港元)[97]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净现金状况(2024年:2.0%)[97] - 公司履约保证减少至2.7百万港元(2024年:7.9百万港元)[99][10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未宣布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及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130] - 公司未提供具体业务预测,采取谨慎灵活策略[124][125]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及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均未宣派中期股息和末期股息,与2023年和2024年同期相同[135] - 公司2025年3月31日的可派发储备为60,828,000港元,较2024年的60,811,000港元略有增加[139][143]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在年度内未赎回、购买或出售任何上市证券[138][142] - 公司2025年股东周年大会将于9月5日举行,股份过户登记将于9月2日至5日暂停[136][137][141] - 公司2025年慈善捐款为零港元,较2024年的28,160港元有所减少[148][152] 董事及管理层信息 - 公司董事谢新法先生拥有40年以上建筑材料贸易经验,负责集团整体策略规划[155][158] - 公司董事谢新伟先生为集团创始成员,在品牌建设和新产品开发方面经验丰富[156][158] - 公司董事谢新宝先生负责集团零售业务,拥有40年以上建筑材料贸易经验[159][158] - 公司董事刘绍新先生自1994年加入集团,负责项目销售[160][158] - 公司董事谢汉杰先生负责集团内部信息技术开发和家具业务[161][158] - 公司董事总经理谢新宝先生拥有40年建筑材料贸易经验,负责零售业务及26家附属公司[163] - 副董事总经理谢汉杰先生负责集团内部IT发展、家具业务开拓及产品市场推广,管理21家附属公司[163] - 独立非执行董事黄华先生曾任香港小轮董事及总经理,现经营制衣与信息技术业务[164] - 独立非执行董事温思聪先生为香港会计师公会会员,担任珩湾科技独立董事及企业咨询公司董事[165][167] - 独立非执行董事陆宏广博士为特许工程师及仲裁员,曾任香港工程师学会会长[166][168] - 高级管理人员欧励全先生拥有40年建筑材料行业经验,负责项目销售及营销活动[170] - 高级管理人员李家铭先生拥有30年建筑材料行业经验,负责项目销售[171] - 所有董事(含独立非执行董事)签署12个月任期聘书,需按公司章程每3年轮换重选[177] - 谢新法先生通过Fast Way Management Limited持有公司46,496,617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的6.47%[198][199] - 谢新伟先生和谢汉傑先生通过Universal Star Group Limited各自持有公司135,378,110股普通股,各占已发行股本的18.83%[198][199] - 谢新寶先生通过New Happy Times Limited持有公司54,574,427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的7.59%[198][199] - 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未实施任何购股权计划,且无尚未行使的购股权[189][193] - 公司已为董事安排责任保险,以保障因集团被索偿产生的潜在成本及责任[188][19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董事及首席执行官及其关联人士未持有公司或其关联公司的任何股份、相关股份及债券权益或空头头寸[200] 其他财务数据 - 公司因资产重估导致市值减少4,440万港元,其中1,330万港元计入综合亏损表[37] - 物业资产重估导致市值减少44.4百万港元,包括重估亏损13.3百万港元和其他全面收益中入账的19.4百万港元[39] - 公司因物业估值录得非现金亏损4440万港元,其中1330万港元确认为减值,1940万港元计入其他全面收益[77][80] 国际经济和市场影响 - 美联储目标利率维持4.25%-4.50%区间,推高全球融资成本并影响香港资本流动[30][33] - 美元指数自2025年初以来下跌约7.5%[57] - 美元指数自2025年初以来下跌7.5%,反映投资者信心下降[59] - 美联储预计维持政策利率在4.25%-4.50%区间,30年期美债收益率升至4.88%[60] - 欧元和英镑贬值导致香港从欧盟和英国的进口成本显著上升[61][65] - 中美关税冲突导致香港转口量下降,进口成本因供应链不确定性增加[62][65] - 美国联邦储备政策利率预计维持在4.25%至4.50%之间[58] - 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至4.88%,显示中期内不太可能降息[58] - 香港处理全球79.3%的人民币交易[105][107]
怡邦行控股(00599)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6-24 21:13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年度,公司收益为457,782千港元,较上一年度的459,848千港元下降0.45%[3] - 毛利为159,999千港元,较上一年度的179,210千港元下降10.72%[3] - 公司本年度经营亏损8,810千港元,上一年度经营溢利14,477千港元[3] - 除所得税前亏损11,876千港元,上一年度溢利10,862千港元[3] - 公司所有者应占本年度亏损13,440千港元,上一年度溢利8,543千港元[3] - 2025年货品销售收益为417,525千港元,2024年为405,658千港元;2025年合约收益为40,257千港元,2024年为54,190千港元[11] - 2025年总收益为457,782千港元,2024年为459,848千港元[11] - 2025年已没收客户存入存款收入为449千港元,2024年为1,291千港元[11] - 2025年远期合约汇兑损益净额为 - 36千港元,2024年为 - 1,157千港元;2025年其他汇兑收益为2,101千港元,2024年为176千港元[11] - 2025年出售固定资产亏损为1,731千港元,2024年无此项亏损;2025年提早终止租赁亏损为32千港元,2024年无此项亏损[11] - 2025年其他收益╱(亏损)净额为302千港元,2024年为 - 981千港元[11] - 2025年和2024年集团毛利分别为159,999千港元和179,210千港元[19] - 2025年和2024年员工福利支出分别为80,230千港元和67,712千港元[24] - 2025年当期税项总额253.2万港元,2024年为383.6万港元;2025年所得税开支156.4万港元,2024年为231.9万港元[26] - 2025年无末期股息,2024年派发2023年末期股息359.4万港元,每股0.5港仙[28] - 2025年每股基本亏损1.87港仙,公司所有者应占亏损1344万港元;2024年每股基本溢利1.19港仙,公司所有者应占溢利854.3万港元[31] - 因无已发行潜在摊薄普通股,2025年每股摊薄亏损与每股基本亏损相同,2024年为零港元[3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财政年度,公司收益约45780万港元,去年为45980万港元,表现维持稳定[43] - 2025年出售商品成本因欧元升值增加6.0%,毛利由17920万港元下跌11.0%至16000万港元[43] - 公司2025年出售商品成本增加6.0%,毛利下跌11.0%,减少1920万港元[4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总收益为4.578亿港元,较去年减少0.4%[50] - 建筑五金、卫浴设备等业务2025年收益为3.43757亿港元,较2024年减少1.8%,占销售额百分比为75.1%[51] - 厨房设备及家具业务2025年收益为1.14025亿港元,较2024年增加3.7%,占销售额百分比为24.9%[51] - 建筑五金、卫浴设备及其他分部收益减少1.8%至343.8百万港元(2024年:349.9百万港元)[52] - 厨房设备及傢俬分部收益增加3.7%至114.0百万港元(2024年:109.9百万港元)[53] - 集团整体毛利为160.0百万港元(2024年:179.2百万港元),减少10.7%,毛利率由39.0%降至35.0%[53] - 集团经营亏损为8.8百万港元(2024年:经营溢利14.5百万港元),减少160.9%,行政开支及分销成本减少3.5%至156.0百万港元(2024年:161.7百万港元)[53] - 2025年总员工成本(包括董事薪酬)为8023万港元,2024年为6771.2万港元[7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成本为297,783千港元,较上一年度的280,638千港元增加6.11%[3] - 2025年和2024年存货成本分别为273,485千港元和265,550千港元[24] - 2025年出售商品成本因欧元升值增加6.0%,毛利由17920万港元下跌11.0%至16000万港元[43] - 公司2025年出售商品成本增加6.0%,毛利下跌11.0%,减少1920万港元[4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4年建筑五金、卫浴设备及其他分部对外客户收益为349,943千港元,厨房设备及傢俬分部为109,905千港元,总计459,848千港元[18] - 2024年建筑五金、卫浴设备及其他分部销售成本为211,238千港元,厨房设备及傢俬分部为69,400千港元,总计280,638千港元[18] - 2024年建筑五金、卫浴设备及其他分部毛利为138,705千港元,厨房设备及傢俬分部为40,505千港元,总计179,210千港元[18] - 对比之前数据,建筑五金、卫浴设备及其他分部对外客户收益从343,757千港元增至349,943千港元,增长约1.79%[16][18] - 对比之前数据,厨房设备及傢俬分部对外客户收益从114,025千港元减至109,905千港元,下降约3.61%[16][18] - 对比之前数据,可汇报之分部毛利从159,999千港元增至179,210千港元,增长约12.01%[16][18] - 对比之前数据,可汇报之分部负债从102,622千港元增至161,706千港元,增长约57.57%[16][18] - 建筑五金、卫浴设备等业务2025年收益为3.43757亿港元,较2024年减少1.8%,占销售额百分比为75.1%[51] - 厨房设备及家具业务2025年收益为1.14025亿港元,较2024年增加3.7%,占销售额百分比为24.9%[51] - 建筑五金、卫浴设备及其他分部收益减少1.8%至343.8百万港元(2024年:349.9百万港元)[52] - 厨房设备及傢俬分部收益增加3.7%至114.0百万港元(2024年:109.9百万港元)[53] 各地区表现 - 2025年和2024年香港主要营业地点非流动资产(不包括金融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资产)分别为429,392千港元和429,150千港元[21] - 2025年和2024年中国非流动资产(不包括金融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资产)分别为28,390千港元和30,698千港元[21] - 2025年和2024年香港主要营业地点相关数据(另一项)分别为264,951千港元和319,864千港元[21] - 2025年和2024年中国相关数据(另一项)分别为140千港元和292千港元[21] - 香港利得税按16.5%税率计提,2025年和2024年中国附属公司适用税率为25%[2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执行董事为主要营运决策者,管理层根据执行董事审阅资料确定经营分部[12] - 公司用于报告分部业绩的计量政策与编制综合财务报表的政策一致,执行董事根据毛利评估经营分部表现[13] - 分部资产不包括可收回本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资产等;分部负债不包括本期及递延所得税负债、借款等[13][14] - 本年度集团订立若干远期合约买入欧元以结付采购,管理层将继续监察外汇风险[56] - 集团致力于有效管理现金流及资本承担,确保有充足资金满足现金需求,付款未遇困难[57] - 公司计划在公营及资助房屋市场寻找商机,提高营运效率及优化产品范围[68] - 公司积极应对宏观经济动荡,扩大贸易、减低财务风险及管理开支[69] - 公司业务运营受外部环境影响,目前不提供具体业务预测,采取谨慎灵活方法[71]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综合财务报表依据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及香港公司条例披露规定编制[7] - 公司于2024年4月1日开始的年度报告期应用修订准则及诠释,对过往金额无影响,对目前或未来无重大影响[8] - 若干会计准则新订准则、修订本及诠释已颁布,但2024年4月1日开始的年度会计期间未生效,公司未提前采纳[9] - 公司正在评估采纳新订、经修订准则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诠释的影响,预计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将影响损益表呈列及综合财务报表披露[10] - 2025年3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为273,591千港元,较上一年度的330,321千港元下降17.17%[5] - 流动资产为332,191千港元,较上一年度的380,774千港元下降12.76%[5] - 总资产为605,782千港元,较上一年度的711,095千港元下降14.81%[5] - 总权益为465,923千港元,较上一年度的495,493千港元下降5.97%[5] - 2025年3月31日非流动负债为20,792千港元,2024年为38,700千港元[6] - 2025年3月31日流动负债为119,067千港元,2024年为176,902千港元[6] - 2025年3月31日总负债为139,859千港元,2024年为215,602千港元[6] - 2025年3月31日总权益及负债为605,782千港元,2024年为711,095千港元[6] - 2025年3月31日应收账款7040万港元,减值拨备211.1万港元;2024年应收账款9653.2万港元,减值拨备188.6万港元[33] - 2025年3月31日应收保留款94.6万港元,减值拨备26万港元;2024年应收保留款114.7万港元,减值拨备27.4万港元[33] - 2025年3月31日合约资产599.3万港元,减值拨备3万港元;2024年合约资产387万港元,减值拨备3.3万港元[33] - 2025年3月31日其他应收款、按金及预付款1637.4万港元;2024年为2446.6万港元[33] - 2025年3月31日应收账款0 - 90天为4532.3万港元,91 - 365天为1396.2万港元,超过365天为1111.5万港元;2024年对应分别为6245.8万港元、1473万港元、1934.4万港元[33] - 集团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简化法计量预期信贷亏损,使用所有应收账款、应收保留款及合约资产全期预期亏损拨备[34] - 2025年应收账款、应收保留款及合约资产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年初结余为2193000港元,去年为1397000港元;年末结余为2401000港元,去年为2193000港元[35] - 2025年应付账款为14518000港元,去年为25724000港元;合约负债为45685000港元,去年为62804000港元[36] - 2025年应付账款即期部分为66626000港元,去年为93781000港元[36] - 2025年应付账款0至90天为9383000港元,去年为19156000港元;91至365天为4825000港元,去年为3156000港元;超过365天为310000港元,去年为3412000港元[36] - 2025年初至相关时间,美元下跌约7.5% [39] - 预期美联储将维持政策利率在4.25%至4.50%之间[40] - 美国30年期国库债券收益率上升至4.88% [40] - 2023年售出43002个私人住宅单位,其中约25.0%为一手销售;2024年数量增至53099个,32.0%为一手销售;2025年1 - 4月售出17887个,31.0%来自一手市场[44] - 预计一手市场年销售量约为14400 - 16990个单位,2025年私人住宅落成量将达20860个单位,2026年达20100个单位,新建建筑供应每年超出一手市场需求约4000 - 6000个单位[45] - 4月份香港私人住宅物业价格指数较去年同期下跌7.7%,自2023年年中以来总跌幅超30.0%[47] - 公司年内因物业估值录得4440万港元非现金亏损,其中1330万港元确认为减值,1940万港元通过其他全面收益入账[48] - 2025年3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及定期存款约为129.5百万港元(2024年:87.7百万港元),流动比率及速动比率分别为2.8(2024年:2.2)及1.8(2024年:1.2)[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