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陞集团控股(01283) - 2024 - 中期财报

集团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本期集团合约金额保持平稳约10亿港元[7] - 本期集团收益约2.82337亿港元,较同期增加约0.68547亿港元或32.1%[8] - 本期集团服务成本约2.41538亿港元,较同期增加约0.73104亿港元或43.4%[9] - 本期集团毛利约4079.9万港元,较同期减少约455.7万港元或10.0%[10] - 本期集团毛利率为14.5%,较同期的21.2%减少[11] - 本期集团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约136.2万港元,较同期减少约504万港元或78.7%[13] - 本期集团行政开支约2127.1万港元,较同期增加约686.1万港元或47.6%[14] - 本期集团所得税开支约326.8万港元,较同期减少约161.2万港元或33.0%[16] - 本期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约1491.9万港元,同期约3095.3万港元[17] - 公司宣派本期每股0.7港仙中期股息,金额约560万港元,同期为1.6港仙,金额约1280万港元[1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282,33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13,790千港元[9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为15,30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0,914千港元[99] - 2023年9月30日,公司基本每股盈利为1.9港仙,2022年同期为3.9港仙[99] - 2023年和2022年除税前溢利分别为17,068千港元和35,794千港元[103] - 2023年和2022年经营所得现金及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分别为39,771千港元和23,281千港元[103] - 2023年和2022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分别为(5,909)千港元和(58,631)千港元[104] - 2023年和2022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分别为(4,499)千港元和(13,487)千港元[104] - 2023年和2022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减少)净额分别为29,363千港元和(48,837)千港元[105] - 2023年和2022年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61,859千港元和143,265千港元[105] - 2023年和2022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91,222千港元和94,428千港元[105] - 2023年和2022年其他收入分别为1,329千港元和6,352千港元[116] - 2023年和2022年其他收益分别为33千港元和50千港元[116] - 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确认政府补助5,617,000港元[11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银行贷款利息为79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70千港元;租赁负债利息为23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9千港元[11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香港利得税即期税项为3,26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880千港元,税率均为16.5%,全资附属公司捷达机电工程有限公司适用两级制利得税税率制度[11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已宣派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每股1.6港仙,总额1280万港元;2022年同期每股2.1港仙,总额1680万港元[11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宣派中期股息每股0.7港仙,总额560万港元;2022年同期每股1.6港仙,总额1280万港元[12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14,91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0,953千港元[121] 资产负债相关指标变化 - 物业、厂房及设备从2023年3月31日的约6086.8万港元增加约994.2万港元或16.3%至2023年9月30日的约7081万港元[19] - 贸易应收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按金及预付款项从2023年3月31日的约1.24032亿港元减少约2575.8万港元或20.8%至2023年9月30日的约9827.4万港元[20]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3年3月31日的约5292.4万港元减少约1038.4万港元或19.6%至2023年9月30日的约4254万港元[23] - 应付保固金从2023年3月31日的约1320.5万港元增加约17.6万港元或1.3%至2023年9月30日的约1338.1万港元[24] - 2023年9月30日速动比率约为3.06倍,2023年3月31日约为3.14倍[25] - 已抵押银行结余以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3年3月31日的约7435.9万港元增加约2191.4万港元或29.5%至2023年9月30日的约9627.3万港元[27] - 2023年9月30日银行贷款总额为4560.3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4755万港元[29] - 2023年9月30日资产负债比率约为14.8%,2023年3月31日约为15.2%[31] - 2023年9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为102,356千港元,3月31日为92,550千港元[100] - 2023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资为453,996千港元,3月31日为459,451千港元[100] - 2023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148,592千港元,3月31日为146,312千港元[100] - 2023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305,404千港元,3月31日为313,139千港元[100] - 2023年9月30日,公司非流动负债为7,734千港元,3月31日为8,277千港元[101] - 2023年9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为400,026千港元,3月31日为397,412千港元[101] - 2023年9月30日,公司总权益为400,026千港元,3月31日为397,412千港元[10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83,940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105,326千港元有所减少[12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按金及预付款项总额为98,274千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124,032千港元有所减少[127] - 2023年9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结余8330.9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1.04695亿港元[129] - 2023年9月30日已逾期90天或以上但不视为违约的应收款项为1946.3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1365万港元[129] - 合约资产由2023年3月31日的2.58488亿港元增加至2023年9月30日的2.58906亿港元[131] - 2023年9月30日应收保固金账面价值为8855.6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8149.2万港元[13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应收款项已确认减值亏损129.5万港元,与2022年相同[133] - 2023年9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保固金等合计7039.2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7726.6万港元[134] - 2023年9月30日银行贷款为3560.3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4696.7万港元[138] - 2023年9月30日履约保证金为9402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7994.2万港元[34][140] - 2023年9月30日根据银行融资发行的履约保证金为473.5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1232.3万港元[141] - 2023年9月30日项目貸款公平值为500萬港元,與2023年3月31日持平[148] - 2023年9月30日已訂約未撥備的收購物業、廠房及設備資本開支為35.3萬港元,3月31日為1235.3萬港元[155] 员工相关数据变化 - 2023年9月30日公司雇员188名,较2022年9月30日的182名增加6名;本期员工成本约4196.3万港元,较同期的约3731.5万港元增长约12.46%[44] - 2023年上半年主要管理人員短期僱員福利為283萬港元,2022年為273.6萬港元[146] - 2023年9月30日向僱員支付員工成本171.3萬港元,2022年為147.5萬港元[142] 项目及业务拓展 - 本期公司获授7个新项目,合约总金额约为23224万港元[50] 政策环境相关 - 香港政府承诺未来五年增加不少于72000个住宅单位的土地供应[51]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写进“十四五”规划,香港2022年施政报告宣布争取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54] 外汇及风险管理 - 公司目前并无外币对冲政策,管理层将密切监察外汇风险并考虑对冲重大风险[42] 企业管治相关 - 公司已遵守上市规则企业管治守则,惟主席及行政总裁由同一人担任[57] - 董事会共有六名董事,其中三名是独立非执行董事[59] 股份相关计划 - 公司于2019年9月18日采纳购股计划,2023年9月30日该计划项下无授出购股[46] - 公司于2023年9月15日采纳股份奖励计划[4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根据股份奖励计划授予1082.7万股奖励股份[47] - 公司现有购股计划于2019年9月18日获批采纳,旨在激励合资格参与者[65] - 根据购股计划及其他购股计划可能授出的购股涉及股份最高数目,不得超出发售及发行完成后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购股计划上限为8000万股,相当于报告日期已发行股份的10%[68] - 购股计划有效期至上市日期十周年[69] - 除获股东批准外,12个月内根据购股计划及其他购股计划向合资格参与者授出购股获行使后,授出已发行及将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已发行股份的1%[70] - 除获股东等批准外,12个月内根据购股计划及其他购股计划向主要股东等授出购股获行使后,已发行及将发行股份不得超已发行股份的0.1%,总值不得超500万港元[71] - 董事会可酌情确定购股最短持有期限和可行使期限,购股不得于授出后十年行使[72] - 承授人接纳购股权需支付1港元代价[74] - 2023年4月1日及2023年9月30日,购股权计划可授出最高股份数分别为80,000,000股和69,173,000股[76][85] - 2023年股份奖励计划授出奖励股份总数不得超公司截至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即800,000,000股,占报告日期已发行股份的10%[80] - 每位合资格参与者12个月内获授股份不得超已发行股份的1%,除非获股东大会单独批准[81] - 合资格参与者新股奖励归属期至少12个月,特定情况董事会可酌情缩短[82] - 本期授予10,827,000股奖励股份,授予股份数占本期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约1.4%[85] - 本期授出奖励股份估计公平值约9,282,000港元[88] - 2023年股份奖励计划自2023年9月15日起生效,有效期10年[77][84] - 2023年股份獎勵計劃於9月15日生效,有效期10年,期內授出1082.7萬股[151][15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以股份為基礎支付之開支11.4萬港元計入損益[154] 股权结构相关 - 截至2023年9月30日,高黎雄博士和张美兰女士通过Lightspeed Limited分别间接持有公司6亿股股份,股权百分比均为75%[6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高博士和张女士分别实益拥有Lightspeed 70%及30%股权,二人在Lightspeed普通股好仓中均持有200股,股权百分比均为100%[6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Lightspeed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公司6亿股股份,股权百分比为75%[63] - 除已披露情况外,2023年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