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汇汉控股(00214) - 2024 - 中期财报
汇汉控股汇汉控股(HK:00214)2023-12-29 16:4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10亿港元,较2022年的12.02亿港元减少17%[4][6] - 2023年公司股东应占亏损6.19亿港元,2022年为3700万港元,同比增加16倍[4][7] - 2023年每股亏损基本为0.74港元,2022年为0.04港元,同比增加17倍[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资产总值405.03亿港元,较3月31日的426.8亿港元减少5%[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资产净值209.25亿港元,较3月31日的239.56亿港元减少13%[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债务净额161.33亿港元,较3月31日的155.47亿港元增加4%[4] - 本期租赁收入为6400万港元(2022年:7800万港元),重估收益净额录得1.62亿港元(2022年:6800万港元)[15] - 集团酒店分类收益增加140%至1.74亿港元(2022年:7200万港元),酒店入住率升至约80%(2022年:约50%)[1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集团持有财务投资约60.84亿港元(2023年3月31日:87.8亿港元),投资组合中84%为上市债务证券[16] - 本期来自投资组合之收入为7.42亿港元(2022年:10.23亿港元),投资亏损净额17.82亿港元(2022年:10.63亿港元)[17] - 撇除两间上市附属集团,母公司集团现金净额5700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债务净额2400万港元),综合计算债务净额161亿港元(2023年3月31日:155亿港元)[19] - 集团总融资成本较去年增加约75%,2023年9月30日负债比率约55%(2023年3月31日:50%)[19] - 2023年9月30日,集团现金及未提取银行融资超70亿港元,3月31日为77亿港元[21] - 2023年9月30日,集团资产总值约405亿港元,3月31日为427亿港元;资产净值为209亿港元,3月31日为240亿港元[21] - 2023年9月30日,集团经重估资产总值为482亿港元,3月31日为496亿港元;经重估资产净值为291亿港元,3月31日为314亿港元[21] - 2023年9月30日,集团债务约45%已通过总额约78.1亿港元、平均固定利率约1%的利率掉期合约对冲,剩余年期平均约1.7年,合约录得4.69亿港元公平价值收益[21] - 集团债务还款期最长4.75年,23%须于一至两年内偿还,45%须于两年至五年内偿还,余下32%(再融资后降至18%)须于一年内偿还[21] - 中期结束后,24.8亿港元一年内到期贷款已再融资为新的5年定期贷款[21] - 2023年9月30日,有抵押债务占76%,账面价值净额合共262亿港元物业资产已抵押[22] - 2023年9月30日,集团聘用约320名雇员,3月31日为340名[2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总收入10.00438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12.02227亿港元;期内亏损1.131741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5257.6万港元[27] - 2023年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0.74港元,2022年为0.04港元[2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期内亏损11.31741亿港元,较2022年的5257.6万港元大幅增加[28] - 2023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279.44057亿港元,较3月31日的280.00645亿港元略有减少[29] - 2023年9月30日流动资产为125.58923亿港元,较3月31日的146.79312亿港元有所下降[29] - 2023年9月30日流动负债为69.56153亿港元,较3月31日的50.78235亿港元有所增加[29] - 2023年9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56.0277亿港元,较3月31日的96.01077亿港元大幅减少[29] - 2023年9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126.22005亿港元,较3月31日的136.45923亿港元有所减少[29] - 2023年9月30日资产净值为209.24822亿港元,较3月31日的239.55799亿港元有所下降[29]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63345亿港元,较2022年的2.20725亿港元有所增加[31]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66448亿港元,较2022年的1.98673亿港元有所减少[31]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7.29517亿港元,较2022年的4.46599亿港元有所增加[3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分类收入为100043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202227千港元[6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除所得税前亏损为116564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5714千港元[62] - 2023年9月30日资产总额为40502980千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42679957千港元[63] - 2023年9月30日负债总额为19578158千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18724158千港元[6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香港收入为257020千港元,海外收入为743418千港元;2022年同期香港收入为172654千港元,海外收入为1029573千港元[6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客户合约收入确认中某一时点为20863千港元,随时间为165099千港元;2022年同期某一时点为7128千港元,随时间为95222千港元[6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亏损净额为178201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063083千港元[66] - 2023年以公允价值计入损益账的财务资产已变现收益净额为4720千港元,2022年为3339千港元[66] - 2023年以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财务资产已变现亏损净额为170404千港元,2022年为1380千港元[66] - 2023年9月30日期内未变现亏损净额来自65项证券及4项非上市基金,2022年为69项证券及5项非上市基金[6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股本证券未变现亏损8039千港元,债务证券未变现亏损150073千港元,非上市基金未变现收益639千港元,总计未变现亏损157473千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10961千港元、378608千港元、47046千港元、436615千港元[68] - 2023年上半年,珠江7.5厘票据一、珠江7.5厘票据二、广州富力6.7厘票据、广州富力7厘票据未变现亏损分别为32906千港元、27242千港元、38205千港元、29547千港元,总计127900千港元[68] - 2023年上半年,恒大12厘票、景程12厘票、恒大8.75厘票、金轮10厘票、佳源11.375厘票、恒大11.5厘票预期信贷亏损变动分别为284859千港元、207185千港元、215956千港元、222879千港元、98560千港元、101064千港元,总计1130503千港元[69] - 2023年上半年,以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财务资产的上市投资利息收入550296千港元,非上市投资利息收入53942千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719557千港元、13810千港元[74] - 2023年上半年,雇员福利开支10162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4636千港元[74]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成本净额27184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55764千港元[75]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抵免3390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3138千港元;香港利得税按16.5%税率拨备[75] - 2023年上半年,本公司股东应占亏损61864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7333千港元;已发行股份数目加权平均数均为840873996[7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总额为10,684,437千港元,较3月31日的10,761,475千港元有所下降[79] - 香港酒店物业组合由5间酒店组成,账面价值为5,686,270,000港元,较3月31日的5,770,051,000港元有所下降[80] - 香港五间酒店物业公开市值总额为13,213,000,000港元,较3月31日的12,518,000,000港元有所上升[81] - 应计应收利息及应计应收股息达670,049,000港元,较3月31日的1,006,413,000港元有所下降[83] - 应收贸易账款约49,349,000港元,较3月31日的67,034,000港元有所下降[8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财务投资总额为6,083,801千港元,较3月31日的8,780,402千港元有所下降[86][87] - 2023年9月30日,集团应付贸易账款约为118,695,000港元,较3月31日的73,996,000港元有所增加[95] - 2023年9月30日,公司法定股本为300,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84,087千港元[98] 各业务线项目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目前推售5个发展项目,应占楼面面积约190万平方呎,期内应占合约销售额约8.3亿港元[6] - 位于北京通州的“北京•东湾”项目,楼面面积236万平方呎,截至2023年9月30日已售出约80%住宅单位,总合约销售额约达人民币50亿元[9] - 位于宝珊道的“宝峰”项目已展开销售,已出售一个标准单位,溢利将计入全年业绩[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滙都”项目第一期合约销售额达4.1亿港元,已售出75%的单位,累计销售总额约为25亿港元[1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宝峰”项目合约销售额约为2.3亿加元[12] 金融工具相关数据变化 - 2023年9月30日不受限制银行结余及现金为1,121,471千港元,受限制为231,083千港元[41] - 2023年9月30日应收合营企业及联营公司款项为2,708,771千港元[41] - 2023年9月30日应收贷款按阶段二计算为6,722千港元[41] - 2023年9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不含应收利息)采用简化方法为53,648千港元[41] - 2023年9月30日期内计入损益账之预期信贷亏损总额为1,457,208千港元[42] - 2022年9月30日期内计入损益账之预期信贷亏损总额为664,481千港元[42] - 以公允价值计量之金融工具分为三个级别,第一级按结算日市场报价计算[43] - 2023年9月30日,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金融资产分别为486,454千港元、2,311,383千港元、3,817,562千港元[48] - 2023年3月31日,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金融资产分别为465,680千港元、2,366,678千港元、7,083,333千港元[4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第三级财务工具及相关应收利息出售净额为 - 187,418千港元,转拨至按摊销成本计量的财务资产为 - 255,743千港元,已确认的公允价值亏损为 - 2,822,610千港元[48]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第三级财务工具及相关应收利息增加净额为9,384千港元,转拨至阶段二为 - 708,558千港元,已确认的公允价值亏损净额为 - 32,761千港元[48] - 2023年9月30日,以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财务资产用贴现现金流法估值,债券估计现金流贴现率为35%[49] - 2023年3月31日,以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财务资产用贴现现金流法估值,债券估计现金流贴现率为28% - 35%[54] - 202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