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dverum Biotechnologies(ADVM) - 2020 Q4 - Annual Report

公司财务与资金状况 - 公司预计现金、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足以资助其领先基因治疗项目至2022年年中[7] - 公司预计现金、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足以支持其领先的基因治疗项目到2022年年中[7] - 公司自成立以来已产生重大经营亏损,预计在可预见的未来将继续亏损[7] - 公司自成立以来已产生重大经营亏损,预计在可预见的未来将继续亏损,可能永远无法实现盈利或维持盈利[7] - 公司需要筹集额外资金,否则可能无法成功开发和商业化其产品候选药物[7] 核心产品前景与市场情况 - 公司核心产品ADVM - 022有望成为首个用于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et AMD)和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大规模销售基因疗法[10] - 公司核心产品ADVM - 022有望成为首个用于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et AMD)和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大规模市场化基因疗法[10] - 美国65岁以上人群中wet AMD是导致失明的主要原因,美国约有150万患者,每年新增约20万例诊断,全球超500万患者[10] - 糖尿病全球影响超4亿人,美国有3000万人受影响,约5%的糖尿病成年人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影响[11] - 预计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et AMD)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标准护理抗VEGF疗法在2020年全球销售额超110亿美元,全球约有900万可接受抗VEGF治疗的wet AMD和DME患者[18] - 美国约有150万、全球超500万人患有wet AMD,预计新病例发病率将随人口老龄化显著增长[18] - wet AMD的当前标准护理治疗要求患者每4 - 12周接受一次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蛋白[19] - 湿性AMD患者约占AMD患者的10%,美国约有150万患者,全球超500万,美国每年新增约20万例[29] - 2020年用于治疗湿性AMD、DME等眼病的标准疗法全球销售额超110亿美元,全球约900万湿性AMD和DME患者可用抗VEGF疗法治疗[29][35] -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授予ADVM - 022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快速通道资格[10] 公司业务依赖与风险 - 公司依赖第三方进行载体生产、临床前测试和临床试验等工作,若第三方表现不佳,可能影响临床开发项目[7] - 公司依赖第三方进行载体生产、临床前测试和临床试验等工作,若第三方表现不佳,可能影响临床开发计划[7] - 公司业务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品候选药物的开发、获批和商业化,若失败将对业务造成重大损害[7] - 公司业务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个或多个产品候选药物的成功,若开发、获批或商业化失败,业务将受到重大损害[7] - 公司产品候选药物的专利保护部分依赖第三方,且可能面临第三方专利权利的挑战[7][8] - 公司产品候选药物获得FDA或其他监管机构的最终营销批准可能会延迟、受限或被拒绝[8] - 即使产品候选药物获得监管批准,也可能无法成功商业化,且销售产生的收入可能有限[8] - 公司普通股交易价格一直且可能继续高度波动,股东可能遭受重大损失[8] 临床试验计划与数据 - 公司预计在2021年第二季度公布OPTIC试验的更新数据,在2021年下半年公布INFINITY试验的临床数据[11] - 2020年7月OPTIC试验完成患者招募,预计2021年第二季度公布更新数据[11] - INFINITY试验于2020年第二季度启动,2021年1月完成患者招募,计划2021年下半年公布临床数据[37] - 2021年1月完成INFINITY试验(ADVM - 022治疗DME的2期研究)患者入组,计划2021年下半年公布临床数据[37] - 公司预计在2021年第四季度启动两项ADVM - 022治疗wet AMD的全球3期试验[11] - 计划2021年第四季度启动两项ADVM - 022治疗湿性AMD的全球3期试验,每项试验约450名新诊断患者[34] - 计划2021年第四季度启动两项ADVM - 022治疗湿性AMD的全球3期试验,每项试验约450名新诊断患者,对比3 x 10^11 vg/眼或1 x 10^11 vg/眼的ADVM - 022与每8周一次的阿柏西普[34] - OPTIC试验中,接受2x10^11 vg/眼ADVM - 022的患者年化抗VEGF注射量减少85%,三分之二患者在中位随访48周时无需补充抗VEGF注射[32] - OPTIC试验中,高剂量组单剂注射ADVM - 022 92周无需抗VEGF救援注射,低剂量组患者年化抗VEGF注射减少85%,三分之二患者在中位随访48周时无需补充抗VEGF注射[32] 公司制造与授权情况 - 公司新的17.4万平方英尺的GMP制造设施预计在2023年底准备好投入生产[11] - 预计2023年底北卡罗来纳州达勒姆的新GMP制造工厂可投入生产[11] - 公司在北卡罗来纳州建立新的内部GMP制造基地,为整体制造战略奠定基础[42] - 公司在北卡罗来纳州建立新的内部GMP制造基地,计划提供专用商业供应,同时继续利用GMP合同制造商进行灵活的临床和额外商业供应[42] - 公司将AAV载体制造工艺授权给GenSight用于GS030基因疗法,GenSight于2018年10月在美国、法国和英国启动视网膜色素变性的1/2期试验[40] - 公司将AAV.7m8的使用权授予GenSight用于GS030基因疗法,GenSight于2018年10月在美国、法国和英国启动视网膜色素变性的1/2期试验[40] - 公司基于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BEVS)的AAV载体制造工艺可生产高达2000升规模的AAV载体[41][42] - 公司的BEVS系统可生产高达2000升规模的AAV载体[42] - 公司与加州大学的AAV.7m8许可协议,首适应症开发里程碑付款最高达100万美元,后续每个适应症最高50万美元,最多两个后续适应症,销售版税为低个位数[45] - 公司与康奈尔大学的许可协议,康奈尔每年维护费3万美元至30万美元,总里程碑付款最高达1600万美元,销售版税为低个位数[47] - 公司与GenSight协议,可获开发、监管和商业里程碑款项及低至中个位数销售版税[48] - 公司与Lexeo协议,可获开发和商业里程碑款项及相关产品销售版税[49] - 公司与Virovek协议,Virovek有权获许可费和低个位数版税,协议有效期至最后到期专利[50] 公司专利情况 - 公司拥有或许可超140项有效专利,含超25项美国专利和5项在超80个国家生效的欧洲专利,还有超190项专利申请待决[51] - 公司拥有四个针对眼部疾病的AAV专利家族,专利预计2033 - 2040年到期[53] - 公司拥有十个针对专有技术平台的专利家族,专利预计2035 - 2040年到期[53] - 公司独家许可多个专利家族,专利预计2024 - 2033年到期,非独家许可Baculovirus/SF9生产系统专利家族,预计2027年到期[54] - 公司许可基因疗法治疗HAE、C1 - 酯酶缺乏症的专利家族,专利预计2036年到期[54] - 公司独家授权的一个眼部领域rAAV病毒专利家族,美国专利预计2024 - 2029年到期,其他地区2024年到期[54] - 公司独家授权的另一个rAAV病毒专利家族,美国专利预计2031年到期[54] - 公司独家授权的AAV.7m8载体专利家族,至少50项已授权专利,专利预计2032年到期[54] - 公司非独家授权的杆状病毒/SF9生产系统专利家族,8项已授权专利,预计2027年到期[54] - 公司授权的HAE基因治疗专利家族,3项已授权专利,专利预计2036年到期[54] 产品上市流程与法规 - 公司基因疗法产品在美国上市前需完成非临床实验室测试、提交IND、获IRB和IBC批准等一系列流程[56][57] - 公司产品在美国上市前需完成非临床实验室测试、提交IND、获IRB和IBC批准、开展人体临床试验、通过FDA对生产设施的检查、提交BLA等流程[56][57] - IND提交后30天自动生效,除非FDA提出担忧或问题或实施临床搁置[57] - IND在FDA收到30天后自动生效,除非FDA提出担忧或问题或实施临床搁置[57] - 临床研究分三个阶段,可能重叠或合并,还可能有上市后临床试验[58] - 临床研究通常分三个阶段,可能重叠或组合,还可能有获批后临床试验[58][59][60] - 公司需在15个日历日内提交IND安全报告,7个日历日内通知FDA意外致命或危及生命的疑似不良反应[60] - 临床研究中,严重和意外不良事件的IND安全报告需在确定信息符合报告条件后15个日历日内提交,意外致命或危及生命的疑似不良反应需在收到信息后7个日历日内通知FDA[60] - 欧盟临床试验法规预计2022年底取代欧盟临床试验指令[60] - 欧盟新的临床试验法规预计2022年末取代现有指令,目前临床试验需按现有指令和良好临床实践标准进行[60] - 欧盟现行制度下,临床试验需获国家主管当局和伦理委员会批准[60] - FDA和NIH开发了基因修饰临床研究信息系统数据库[60] - FDA和NIH开发了基因修饰临床研究信息系统数据库,用于促进安全报告[60] - FDA通常建议赞助商对受试者进行15年潜在基因疗法相关延迟不良反应观察[60] - FDA通常建议申办者对受试者进行15年潜在基因治疗相关延迟不良事件观察,包括至少5年年度检查和10年年度询问[60] - 适用临床试验的责任方需在2期或之后在ClinicalTrials.gov网站注册[61] - 公司提交BLA需缴纳大量用户费,有60天提交审查期[62] - BLA提交需附带大量用户费用(除非豁免),有60天提交审查期,FDA对优先审查申请的审查目标是6个月,标准审查为10个月[62] - FDA对优先审查申请的审查目标是6个月,标准审查为10个月[62] - FDA可能将BLA申请提交咨询委员会审查,若未满足法定和监管标准,可能拒绝批准并要求补充数据或进行额外3期临床试验[62] - 美国生物制品获批后,含新疗效数据的补充申请FDA将在10个月内审查并作出决定[63] - 生物制品获批后,含新疗效数据的补充申请FDA将在10个月内审查并作出决定[63] - 美国依据PHSA第351(a)条获批的生物制品可获12年市场独占期,其中4年为数据独占期[63] - 欧盟集中授权程序获批的生物制品享有8年数据独占期和10年市场独占期[64] - 获优先审评资格的产品,FDA审查营销申请或疗效补充申请的目标时间为6个月[65] - 美国罕见病药物若获孤儿药认定且首个获批,可获7年独家营销期[67] - 欧盟孤儿药获批后可获10年独占期,若原孤儿药利润充足,独占期可减至6年[67] - 美国罕见病一般指影响少于20万美国人的疾病或状况[67] - 欧盟罕见病指发病率不超过万分之五的疾病或状况[67] - 欧盟集中程序评估申请的最长时限为210天,初始营销授权有效期为5年,续期后通常无限期有效,特殊情况下授权有效期为5年且需每年重新评估[80] 公司面临的法规与政策风险 - 2018年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生效,违规处罚严格[70] - 巴西新颁布的《通用数据保护法》对个人信息处理的监管方式与GDPR类似,违规有重罚[70] - 2018年欧盟实施GDPR,对企业隐私、数据保护和安全有严格要求[70] - 巴西颁布通用数据保护法,类似GDPR,违规有高额处罚[70] - 公司产品获批后可能受联邦、州和外国政府医疗法规监管,违规将面临重大处罚[71][73] - 美国以外制药公司与医生互动受严格法律和行为准则约束,违规会有罚款和监禁风险[73] - 美国以外制药公司与医生互动受严格法律和行为准则约束,违规会导致罚款和监禁[73] - 基因疗法产品的覆盖和报销情况存在重大不确定性,销售依赖第三方支付方[74] - 基因疗法产品的覆盖和报销情况存在重大不确定性,销售依赖第三方支付方的覆盖和报销[74] - 第三方支付方会挑战产品价格,审查医疗必要性和成本效益,公司或需开展昂贵的药物经济学研究[76] - 第三方支付方会挑战产品价格,审查医疗必要性和成本效益,公司可能需进行昂贵的药物经济学研究[76] - 《平价医疗法案》包含降低药品产品盈利能力的条款,如增加回扣、征收年费等[76] - 2017年12月22日颁布的《减税与就业法案》,自2019年1月1日起取消个人强制医保的税收支付[76] - 最高法院预计2021年年中对《平价医疗法案》个人强制医保条款是否违宪作出裁决[76] - 2021年1月28日,拜登发布行政命令,启动2月15日至5月15日的医保特别注册期[76] - 与《平价医疗法案》相关的立法、监管变化和司法挑战仍有可能发生,可能影响公司产品商业化[76] - 目前不清楚相关变化是否会影响生物制品排他性或生物类似药许可途径[76] - 美国CMS于2020年11月20日发布“最惠国待遇”示范项目临时最终规则,虽面临司法挑战,但实施后将影响特定药品报销[78] - 美国CMS于2020年11月20日发布临时最终规则,实施“最惠国”示范项目,该规则面临司法挑战[78] - 欧盟委员会于2018年1月31日通过HTA法规提案,旨在促进成员国在评估健康技术方面的合作[78] - 欧盟委员会于2018年1月31日通过HTA法规提案,目前仍在审批过程中[78] - 英国单方面同意在至少2年内(至2023年1月1日)接受欧盟批次测试和放行,但欧盟要求产品进入其市场需重新测试和放行[82] - 英国单方面同意在至少2年内(至2023年1月1日)接受欧盟批次测试和放行,但欧盟要求在其境内进行批次测试和放行[82] - 欧盟创新药品基于完整档案获得营销授权后可享受8年数据独占期和额外2年市场独占期,最长可延长至11年[82] - 欧盟创新药品基于完整档案获得营销授权后可获得8年数据独占期和额外2年市场独占期,最长可延长至11年[82] - 英国脱欧后,英国和欧盟监管环境可能出现差异,增加成本和行政负担[82] 公司员工情况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约有167名全职员工,其中25人拥有博士或医学学位,112人从事研发工作,55人从事业务发展、财务等工作[85] - 公司员工未由工会代表或受集体谈判协议覆盖,员工流动率较低[85] - 公司员工未由工会代表,也未受集体谈判协议覆盖,员工流动率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