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ibus(CBUS) - 2020 Q4 - Annual Report

公司身份与发展节点 - 公司作为新兴成长型公司,不再符合该身份的最早情形包括财年营收超10.7亿美元、成为“大型加速申报公司”且公众流通股达7亿美元、三年内发行超10亿美元非关联方持有的非可转换债务证券、首次公开募股五周年后的财年末(即2022年12月31日)[18] 业务产品商业化历程 - 2019年2月公司商业化高油酸大豆油和豆粕产品并开始创收,2020年8月改变其上市策略,2021年计划将产品转向种子销售策略并确认种子销售收入[29][31] 产品开发项目情况 - 截至报告日期,公司在苜蓿、大麻、燕麦、大豆和小麦的开发过程中有9个处于第一阶段或更后期的项目[32]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产品开发管道中有9个候选产品处于阶段1或更后期,包括2个阶段3、2个阶段2和5个阶段1的候选产品[76] - 公司2020年12月31日的产品管线包括苜蓿、小麦、大豆等多种作物,处于不同开发阶段,目标商业种植年份从2021年到2027年不等[78] 技术平台相关 - 公司基因编辑平台以TALEN为基础,能精确诱导DNA双链断裂实现基因编辑,目前专注用基因敲除和基因修复开发无外源DNA产品[39] - 公司技术平台优势包括可精确编辑植物基因组、处理细胞基因编辑效率高、成本效益高、产品从开发到商业种植最快需五到六年且评估性状可行性短至两年[41] 商业模式与上市策略 - 公司资本高效的商业模式包括性状开发和许可安排、种子销售安排、技术许可安排三种上市策略[25][26] 市场预期与关注领域 - 公司预计技术许可活动将涵盖广泛的潜在作物开发市场[36] - 公司近期关注功能性营养、再生农业实践、可持续性、植物蛋白、动物营养等领域产品[35] 市场拓展规划 - 公司目前种子产品线聚焦美国,未来可能拓展到其他地区,同时会在全球寻求性状开发、许可及技术许可机会[33] 公司基本定位与成果 - 公司是技术公司,专注植物创新解决方案,拥有独家TALEN等技术,成功商业化美国首个基因编辑食品产品[22] 知识产权情况 - 公司专利组合约含80个专利家族,包括约300项专利和超100项专利申请,其中约40项专利已在美国获批,约30项专利申请在美国待批[47]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在美国有4个已获批商标[63] 许可协议情况 - 公司与Cellectis的许可协议规定,需按产品和国家支付净销售额3%的特许权使用费,以及分许可收入的30%给Cellectis[53] - 公司与Cellectis的许可协议为永久协议,但可因双方书面同意、一方重大违约或特定破产和资不抵债事件终止[55] - 公司与明尼苏达大学关于CRISPR的许可协议,若公司违约,明尼苏达大学可提前90天或60天书面通知终止;若公司破产或资不抵债,可提前10天书面通知终止[62] 产品特性 - 公司开发的高油酸大豆油脂肪酸中油酸含量达80%,饱和脂肪酸比普通大豆油低20%,每份反式脂肪为0克[64] 高油酸大豆种植面积 - 2018年公司高油酸大豆签约种植面积超17000英亩,2019年超36000英亩[72] - 2020年公司计划签约种植高油酸大豆100000英亩,实际种植约72000英亩,种植区域涵盖美国超45%大豆种植面积的州[73] 产品商业目标 - 公司目标是到2024年至少有5个候选产品可用于商业种植,包括2021年的易消化苜蓿产品、最早2023年的高纤维小麦产品及之后的3个候选产品[76] 合作开发与产品推出 - 公司与S&W Seed Company合作开发的改良品质苜蓿,授予其在美国及部分地区的独家许可,预计2021年推出商业产品[82] 产品开发延迟情况 - 公司开发的高纤维小麦产品,其白面粉膳食纤维含量可达标准白面粉的三倍,因2020年一季度田间试验受损,开发至少延迟一年,预计2023年之后商业推出[84][85] 开发管线产品情况 - 高油酸低亚麻酸大豆和改良油大豆产品处于开发管线的2期,目标商业种植年份分别为2023年和2026年[87] - 冬燕麦项目处于开发管线的1期,目标商业种植年份为2026年,有望支持气候适应能力并带来可持续效益[90] - 大麻项目处于开发管线的1期,目标商业种植年份为2024年,目标市场包括蛋白质、营养保健品等[92] - 高饱和脂肪大豆项目处于开发管线的1期,目标商业种植年份为2026年,有望替代棕榈油[94] 产品监管申请情况 - 过去七年,公司向APHIS提交八份产品候选申请,七份获确认不属于受监管物品[102] 产品咨询情况 - 公司高油酸大豆已完成与FDA的自愿咨询,FDA对其人类食品成分和动物食品无进一步疑问[105] 市场竞争情况 - 植物基技术产品市场竞争激烈,公司面临来自大型农业生物技术、种子、化工公司以及特色食品配料公司等多方面竞争[110][111] - 公司面临竞争,许多竞争对手资源远超公司,未来竞争可能加剧[132][133][137] 研发费用情况 - 2020年、2019年和2018年研发费用分别为1110万美元、1220万美元和1040万美元[115][141] 员工构成情况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有59名员工,其中38人从事研发工作[116] 亏损情况 - 2020年、2019年和2018年净亏损分别为4510万美元、3960万美元和2790万美元,截至2020年12月31日累计亏损1.672亿美元[130] 种子销售季节性 - 种子销售具有季节性,第四财季种子合作伙伴库存和应收账款通常处于最低水平[121] 公司成立与股东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10年1月8日,大股东为Cellectis S.A. [122] 业务地点风险 - 公司业务活动地点有限,易受自然灾害或破坏行为影响[138] 研发投资风险 - 开发成功的植物基因编辑产品需大量研发投资,且可能失败[141][142] 合作风险 - 公司寻求与第三方合作,但合作可能不成功[143][144] 产品受损情况 - 2020年第一季度,公司大量高纤维小麦植株因第三方不当化学喷洒受损,影响产品推出和监管时间[149] 资金情况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现金、现金等价物、受限现金和短期投资3000万美元,预计现有资金可支持运营至2022年下半年[173] 第三方合作风险 - 公司业务依赖第三方进行田间试验、研究服务和种子生产,第三方表现不佳或无法达成合作会影响产品商业化[156][157][158] 种子生产风险 - 种子生产延迟或供应短缺会影响公司运营、声誉和收入,产品过剩会影响现金流和库存质量[152][153] 市场预测风险 - 公司难以准确预测产品目标市场规模和需求,可能导致需求下降,影响业务前景和财务状况[154] 产品商业化挑战 - 公司产品商业化面临公众对基因编辑产品的负面看法、伦理法律等担忧的挑战[160][161][162] 大麻业务风险 - 公司探索大麻业务,可能因错误认知导致负面新闻,影响业务和公众形象[167] 产品标准风险 - 公司产品可能无法满足第三方非转基因验证组织的标准,降低产品价值[168][169][170] 产品诉讼风险 - 若产品被诉有缺陷且败诉,公司可能面临巨额赔偿且无保险覆盖[171] 资金筹集风险 - 公司可能需筹集额外资金,若无法获得,可能影响产品开发和运营[173][174][176] 疫情影响 - 新冠疫情可能对公司业务、财务和运营产生不利影响,包括支出减少、研发中断等[177][178][179] 商品价格影响 - 商品价格变化可能导致农业供应链成本上升,影响公司产品商业化能力和经营业绩[185] 自然条件影响 - 不利天气、自然灾害、作物疾病和虫害等自然条件会给公司业务带来重大成本和损失,影响作物产量和质量,导致收入损失[186][187][188] 美国监管影响 - 美国监管环境不确定且不断变化,公司监测和遵守法规费用高,法规变化可能增加产品开发时间和成本,影响经营业绩[190] 大麻监管成本 - 公司探索的大麻产品需确保THC浓度在干重基础上不超过0.3%,可能面临更多监管和合规成本[191] 海外监管影响 - 美国以外监管环境差异大且不确定,若不接受公司基因编辑技术,将限制全球市场拓展,且合规成本高、耗时长[192][193][195] 产品销售监管风险 - 商品食品和农业行业规模大,公司产品可能在未获批地区销售,引发监管挑战和诉讼,产生高额费用[197] 政策法规影响 - 政府政策和法规会影响农业生产和贸易,可能使公司处于商业劣势,影响未来收入和经营业绩[199] 生物材料法规风险 - 公司使用生物材料,需遵守众多环境、健康和安全法规,违规可能导致高额成本和责任[200][201] 知识产权许可风险 - 公司大量知识产权从Cellectis和明尼苏达大学许可获得,若违反许可协议或知识产权受挑战,将对业务和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202][203][204][206] 专利地位风险 - 生物技术公司专利地位不确定,公司或许可方的专利和专利申请可能受挑战、无效或范围缩小,影响产品商业化和竞争优势[207][208][209]